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泉山古建筑群鉴赏一五泉山园林建筑群悠久的历史渊源 史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抗击匈奴经由此地。传说星夜行军来到山下时,已经人马疲惫,苦于干渴无水。霍将军性急用马鞭卓地而泉出,连卓五鞭,遂成五泉。在林木苍郁,清泉环绕,鸟语花香的园林内,分布着一组组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依山就势,参差错落。具有观赏和使用双重价值的古建筑,是构成五泉风光的重要部分。 五泉山明清建筑以寺院为主。最早的一座叫崇庆寺,始建于元,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清乾隆、同治年间两次毁于战火,唯寺内“金刚殿”幸存于今。金刚殿建在2.15米的高台上,平面呈长方形。由前后廊、殿堂、左右山墙、钟鼓楼几部分组成。廊宽3.1米,长19.8米,有四根朱红色大廊柱。大殿面阔三间,宽约15米;进深一间,5.5米。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屋角起翘,山脊有绿色琉璃装饰,煌辉耀眼。斗拱为一斗两踩二十一升式,饰彩绘图案。大殿有隔扇门四扇,门阔四米。整个大殿显得雄伟、沉重。殿前院里,有明槐一棵,身围五公尺,高十五公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 酒仙祠:位于西龙口,崇庆寺西北侧。始建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清代两次毁于战火,光绪年间重修。分东西两院:东院为酒仙祠,供李白、刘伶;西院为三圣殿、供关羽、张飞、岳飞。当年院内还有奸臣秦桧的铁铸跪像。 嘛尼寺:明初建,喇嘛教寺庙。位于西龙口“惠泉”西侧山腰,浓荫之中。同治元年毁于火,十三年重修。寺院屋舍分别取号迎绿、飞黛、听松、拜云、听泉,十分雅致;悬楼命名瞰霞、延月;楼下洞门取名依依径、仄仄门、曲曲亭、重重院、叠叠洞等。 文昌宫:明洪武年始建,后毁于战火。光绪丙戌年(1886年)重建。位于全山建筑中轴线最上层。大殿座落在高台上,原供文昌帝君;下台为宫院,两层建筑。上层为三面悬楼,中间是魁星阁。原五泉书院设在此宫。 武候祠:祀诸葛武候祠宇。始建于明,光绪初年重修。殿前悬楼名日“一览楼”。大悲殿:武候祠东侧,俗称千眼千手佛殿。始建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光绪年间重修。 清虚府:文昌宫西侧,现为外宾接待室。始建干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康熙年间改称清晖阁。光绪年间重修,改为灵佑祠,供泉神和雹神。民国10年(1921年)重修,改称清虚府,供奉宋岳飞、杨业和清左宗棠,也称“左公祠”。 地藏寺:文昌宫东南侧,卧佛殿下。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建,依山大殿为地藏寺,原供地藏菩萨,前有“旷观楼”。卧佛殿:位于地藏寺之上山间。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始建。前有畅楼空悬,后有依山殿宇三座。中殿内为释迎牟尼入涅梁塑像,(俗称卧佛、睡佛)两旁塑十八罗汉像。光绪年间重修。1981年,重新复原后的卧佛长2.7丈,神态安详。 五泉山二郎岗的庄严寺相传为薛举的故宅,唐初建,元代重修,明清两代多次扩建,原建筑布局宏伟,有过厅、大雄殿、五佛殿、钟鼓楼及东西厢房,西侧有花园。庄严寺为兰州著名古建筑,以“三绝”(即塑绝、画绝、写绝)著称,原址在兰州晚报社,1995年迁建于此。二建筑类型多样,造型及结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三园林布局独特,景观丰富,造园理念为西北翘楚五泉山位于兰州城南的皋兰山麓,海拔1600余米,是享誉陇上的旅游名胜。 山上丘壑起伏,古木参天,山环水绕,清静幽雅。一组组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依山就势,参错其间。有“嵯峨宫殿耸青云”的金刚殿,有“飞阁危楼驾碧空”的千佛阁等。布局各异,精巧玲珑,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兰山风光。这座名山古寺,多少年来,引来了无数诗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明代诗人黄谏曾有诗云:“水绕禅林左右连,萧萧古木带烟寒。共夸城外新兰若,自是人间小洞天。僧住上方为罨画,雨余下土应丰年。明朝再拟同游尝,竹里行厨引涧泉。”相传,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大军长途拔涉来到皋兰山下,士兵和战马饥渴难耐,苦无可饮之水,于是霍去病用马鞭在山崖连击五处,鞭过处泉水涌流。五处泉水先是总称“饮马泉”,后又分别命名为“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惠泉”。山因泉而得名,泉出之神奇又显示山林之不凡。最早开发五泉山的时期已无法考证。有记载的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五泉山建皇庆寺。此后,大规模兴建五泉山的是明代惠帝时的肃庄王朱英。朱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四子,受封肃王。建文元年(1399),肃王府由张掖移跸兰州,朱英为繁荣藩都盛貌,大兴土木整修寺庙道观。修葺、增建寺观殿阁多达三十余幢,使五泉山初具规模。后来清季又多次修葺增补,尤其是清末民初的陇上名士刘尔忻先生,募银四万两大事整修五泉山的壮举,使五泉山古建筑群得以保存至今。1982年之后,兰州市佛教协会对已经批准开放的寺院,进行了大规模地整修扩建。使经历了六百余年的昔日陇上禅林胜地,依然保有浓郁的明清建筑风格,成为旅游胜地及“丝绸之路 ”上的一颗明珠。浚源寺 上图为浚源正门 浚源寺,始建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原名黄庆寺。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按元代遗址重建,易名为“崇庆寺”。清乾隆、同治年间两历战火,光绪时有重加修补。清末名士刘尔欣募银整修后,题名“浚源寺”。浚源寺是一座一进三院的建筑群。寺门是一高大轩敞的五开间砖砌牌坊。中门上方有刘尔欣手书的“浚源寺”三字砖雕门额,古朴而端方。中门外有二联云:“ 大地山河造成乐土,满林风月来扣禅关。 ”“我来敲不二法门催座上菩提快拨众生登彼岸,佛既辟大千世界种人间烦恼莫耽独乐守名山。”寺右门题额曰:“流水今日”联云:“笑指河山问释迦不知我千圣百王继志传心之地种什么因结这般果,别开世界生盘古好度那五洲万国圆颅方趾之俦悟无为法登自在天。”寺左门题额曰:“明月前身”联云:“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你自寻禅意去,男可成佛女可成佛老者少者都可成佛松杉影里何人不抱佛心来。”金刚殿,系浚源寺内第一重殿宇。始建于元代,明洪武五年(1372)重修,虽经清乾隆、同治年间两次兵乱,但金刚殿完好无损,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全寺也是五泉山至今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建筑物。金刚殿建在高基之上,前后回廊环绕,斗拱飞檐,彩绘斑斓,庄严雄伟。殿内原塑有“四大天王”,但全已被毁。现殿内所供“铜接引佛”,为1954年由兰州市庆阳路“接引寺”迁移于此。佛像系明代洪武三年(1370)所铸,身高5.33米,身围2.65米,重约万斤。佛像造形优美,衣褶显晰,面部神态敦原丰腴,怡静凝重,极富神韵,是我省唯一的一尊铜接引佛。有二联曰:“xi 八愿普被群机决定万修万人去,廿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因愁生死难逃每对金容而涕泪,为怖人身易失常祈宝手以提携。” 金刚殿院内西侧,有明槐一株,身围5米,高约15 米。东西角各有一圆门,东门曰“话月园”,西门名“拈花坞”。 上图为浚源寺“金刚殿”接引佛 穿国金刚殿两边无色界、有情天侧门,便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浚源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元代,明洪武、永乐年间重修,后因战乱,焚毁于清同治六年(1867)。民国初年(19191924年),由刘尔欣先生倡导再次修复。文革期间,佛像被毁。1988年,在已故五泉山寺院方丈融开大和尚和广大僧众,以及信教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浚源寺归还兰州市佛教协会管理,并清省工艺美术研究院工艺师何鄂等于1989年重塑了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迦叶、阿难、韦驮菩萨、十八罗汉等像,弥补了殿内塑像之不足。 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为观音殿和地藏殿。观音殿内供有一尊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高1.8米,重约2吨,是1989年旋居缅甸的爱国华侨付凤英居士捐赠。佛像雕琢精细,线条流畅,披金袈裟,端坐莲台,为我省少有。地藏殿内供有木雕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为1994年兰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理因法师从浙江天台山佛像雕刻厂联系所雕。该雕像衣饰纹褶简洁流畅,丰颊修目,面带慈容。大雄宝殿后,即浚源寺的第三院,是已遭焚毁的藏经楼。现在矗立在荒基上的一座三层楼阁,叫“万源阁”,全为木质结构,36根木柱支撑起楼体,层层飞檐伸向四方,悬山顶的殿脊中央琉璃花宝顶高高耸立,远望犹如宝塔,雄踞于全寺的中轴线上,与金刚殿、大雄宝殿自然和谐地组成一个建筑群体。万源阁原是萃英门内旧举院的明远楼。1923年刘尔欣先生重修五泉山时将它移建于藏经楼的废址上,并更名。五泉山明清建筑以寺院为主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是在园林领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园林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古代建筑群。中国历代都建有大量宫殿,但只有明清的宫殿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得以保存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现存的古城市和南北方民居也基本建于这一时期。明清北京城、明南京城是明清城市最杰出的代表。北京的四合院和江浙一带的民居则是中国民居最成功的典范。坛庙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筑,目前北京依然较完整的保留有明清两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国家最高级别坛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坛,至今仍以其沟通天地的神妙艺术打动人心。明代帝陵在继承前代形制的基础上自成一格,清代基本上继承了明代制度。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者。以往的建筑历史研究者,常常因明清时期单体建筑艺术性的下降而贬低明清建筑。实际上,明清建筑不仅在创造群体空间的艺术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筑技术上也取得了进步。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这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节省了大量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明清建筑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其间,中国普遍出现的无梁殿就是这种进步的具体体现。总之,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并非一味地走下坡路,它仿佛是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夕阳,依然光华四射。明清建筑元朝严酷的统治终被推翻,中国又恢复了汉人掌权。但一心想恢复汉唐雄威的明朝皇帝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另一次辉煌封建制度没落的颓势已无法挽回。在明朝,中央集权发展到极点,宰相被废除,皇帝成为官僚之长。特务政治也发展到极至,东西厂、锦衣卫等特务组织十分发达。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学,但此时的儒学早没有了先秦时的朝气,其消极因素越来越显现出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生产技术的提高,国内外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在中国萌出了芽。但面对儒学强大的势力,这芽始终没萌起来。此时期中国的科技发展出现了最后一个高峰,近代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利玛窦、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宋应星作天工开物。明末对农民严酷的剥削引起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清朝统治者南下夺取了革命的果实,延续明之君主独裁。他们歧视汉人,对汉族实行民族同化政策,但怀柔与高压并行,鼓励醉心利碌的奴才思想,且大兴文字狱,使学术发展受到阻碍。在经历了短暂的“康乾盛世”后,国势陡转,八旗子弟的弓箭长矛终敌不过洋人的坚船利炮,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被迫终结,进入了灾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烟台市莱州市教育和体育系统招聘真题
- 风险管理框架应用试题及答案
- 幼儿情感教育活动计划
- 法学概论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背景知识分析试题及答案
- 手术室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计划
- 2024年上海奉贤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软考2025网络管理员全重要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软件设计师考试多样化策略试题及答案解析
- 防机械伤害培训课件
- 如何提升护理队伍专业素质
- 2025高三一模浦东作文:生活中墙的意义与影响
- IT行业专业试题集范本1
-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 2025宿迁辅警考试题库
-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手册含饮食、运动
- 2025年森林管护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北京海淀区初一(下)期末历史试题和答案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础知识
- 商品混凝土供应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