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生短跑训练中运用循环训练法的探讨.doc_第1页
在中学生短跑训练中运用循环训练法的探讨.doc_第2页
在中学生短跑训练中运用循环训练法的探讨.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中学生短跑训练中运用循环训练法的探讨温州中学体育组孙长安短跑运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项田径运动项目.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短跑的训练中,不断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使短跑运动训练方法.手段,训练监督,反馈控制技术,营养恢复措施等更加科学和精细,从而不断完善了短跑技术,推动了短跑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提高中学生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是每个教练员所思考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国内外有部分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了一种循环训练法,我们在中学生短跑训练中进行了一些初步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一. 循环训练法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循环训练法(circuit training method):按先后顺序依次设站编组,进行身体不同部位,不同肌群力量训练,每组练习后经适度间歇。重复练习至若干组的训练方法,训练目的在于发展和改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以及其综合素质,特别是力量的耐力。同时使呼吸,循环技术,也能得到提高。一年多的训练实践证明,在中学生短跑训练中,内容要求丰富,方法,手段要多样,教练员要不断提出要求,变换手段,启发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和兴趣,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提高短跑专项能力.此外,循环训练法还具有下列意义.(1).循环训练法有利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使学生在短跑专项训练中专项技术能得到提高,并能巧妙地安排各种练习,使枯燥无味的基本练习和专项练习手段转化为使学生感兴趣的练习,从而调动他们训练的积极性。(2).一套循环训练方法能够保证学生有较大的运动量和强度,提高他们的专项能力,教练有计划有目的地把不同性质的训练手段相互搭配安排,它兼收集了重复法,间歇法的良好特点,有益于提高专项成绩。 (3).循环训练法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容易进行训练,而且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基本技能,技术.(4).比较适应中学生的生理特点,不仅能促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而且在训练过程中使人体各部肌肉负荷交替进行,大脑皮层不易疲劳,对于恢复疲劳防止损伤有较好的作用.二. 循环训练法的结构和内容.短跑训练内容丰富,多样,循环训练法的运用要从每次训练的训练目的,应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和训练任务,要求来选择和安排训练,也要从实际出发考虑一次训练课的时间,器材,运动量和强度.同时也要考虑运动员能力的高低.因此,我们在安排训练内容时要素质和技术结合进行安排,并详细分组三组不同的循环训练法.例(1).素质循环训练.卧推杠铃 快速原地摆臂 负杠铃体前屈 收腹跳 负杠铃弓箭步换腿跳 跑跳练习 实心球后抛 60米放松跑8个练习结束为一组,一节训练课练习6-8组.例(2).素质和技术结合循环训练法.负沙包摆臂 拉橡皮带抗阻力高抬腿 30米放松快速跑 腹肌力量 仰卧负重挺髋 跑跳练习 抗阻力收小腿 草地上的60米跨步跳.结束为一组,每节训练课68组.例(3).专项能力循环训练法.20秒30秒计时原地高抬腿 连续一步走过1015个拦 快速全蹲610次 6080米草坪上跨步跳 抗阻力收小腿 150米放松跑.结束为一组,每节训练课68组.上述三例是我们在训练中经常采用的,根据循环训练法特点,循环训练法有3种形式:(1).持续循环训练.练习之间无间歇,负荷量大,强度小,用于发展力量耐力。(2).重复循环训练. 练习之间间歇长,机体基本恢复后再开始作一下站的练习,负荷量中,强度大,用于发展最大力量。(3).间歇循环训练.练习之间的间歇严加控制,在机体尚未恢复时就开始作下一站的练习,符合量中,强度较大,用于发展力量耐力,速度力量。由于循环训练的量和强度都比较大,在训练顺序上应循序渐进,使人体技能活动能力充分开,在练习时要注意上肢和下肢负荷交替进行.尽力避免负荷量长久地集中在一某一块肌肉上,引起过分疲劳而达不到效果.另外,在安排循环练习,要注意动作质量,并把素质和技术交替进行安排,并注意给学生观察和体会的时间,使他们从理性认识提高到感性认识,这样才能有益于巩固和提高掌握技术动作.三.安排循环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1).要结合实际进行安排,提高教学训练质量.在中学里,场地,器材,时间都是有限,安排训练内容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环节.训练课的量和强度,科学地结合实际安排训练内容.合理地安排运动量和强度.如果运动员不按动作的要求来进行循环训练,就容易走过场,流于形式,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和要求.所以,不能把循环练习搞成简单几个手段的凑合,而要突出一定的负荷,定出规格要求,提高训练质量.(2).要结合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能力,因人而异地安排训练内容.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骨骼组织和身体发育过程仍在继续,肌肉力量欠缺,内脏器官功能不强.因此,不能过多地安排难度大,运动剧烈的训练手段.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使运动员不短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水平.(3).方法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在循环训练中,应多变换练习手段,及时提出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要求.每一项目或手段的负荷量不宜过大,以免使学生局部疲劳,分散精力,不易恢复,而影响完成下一动作或练习的质量.四.结论循环训练法是我们在中学生短跑练习采用的一种训练方法,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我们学生的短跑成绩提高,就是最好的证明.如:周快速同学的100米成绩从”11秒8”提高到”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