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读金圣叹的水浒等于没读水浒,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可实际上也并非言过其实。 自金圣叹七十回(到英雄排座次,卢俊义惊梦止)评本一出,全国上下,只知有金本水浒,而不知有全本百二十回水浒。直到郑振铎将古本翻出,加上本朝太祖“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的推波助澜,金本的地位才一落千丈,甚至金圣叹本人,也因为腰斩水浒的罪名而被百般问责。实际上从我的个人阅读体验,七十回以后的内容读不读两可,尤其是明显后人所加的征辽以及讨伐田虎王庆等内容,更是明显带着明末清初的时局色彩。征方腊怎么说呢,我从小就不喜欢看,前七十回的英雄,一个个何等英雄气概,气宇轩昂,到这里就如砍瓜切菜,齐刷刷倒下,正可谓,你(续作者)让我死,我怎敢不死?死也罢了,却偏死得窝窝囊囊,毫无性格,比起前四十回篇篇字句飞舞,令人大快朵颐的酣畅淋漓,那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因此金本一出,腰斩水浒,想来大多数人(如我一般)的心里,皆都拍手称快,不亦快哉! 金圣叹可谓清初一奇人、狂人、怪人,恐怕再多的头衔和赞美之词加在其头上也不足为过,他立下宏愿,要评点的六才子书,第一才子书:庄子所著庄子;第二才子书:屈原所著离骚;第三才子书:司马迁所著史记;第四才子书:杜甫的杜诗;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所著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原书一百回,删定为七十回;第六才子书:王实甫所编西厢记。 可惜由于哭庙事件受株连,到临死之时,只完成了水浒和西厢记的评点(金本西厢记也删去了最后的大团圆结局,结束于“草桥惊梦”,这充分显示了金圣叹的卓越见识和艺术眼光),唐诗的评点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他不无遗憾地在临刑前说,“且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竟何如?”到如今我们所见到的金圣叹作品,也只能从这两部才子书和金圣叹批才子古文一书中领略一二了。 学习小说写作和文法,不得不提金圣叹。因为他是李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小说评点美学的大家甚至说是古典小说评点的最高峰也不为过。很多小说的写作手法,在金圣叹的评点中都会将妙处逐一揭示出来,令人有清风拂面、醍醐灌顶之感,后人的小说评点,例如毛宗岗评的三国和脂砚斋评红楼,便明显受到了金圣叹评点风格的影响,脂砚斋还曾经感叹过这样的话,“假使圣叹见之,正不知批出多少妙处”、“作者已逝,圣叹云亡,愚不自谅,辄拟数语,知我罪我,其听之矣”云云,可见在脂砚斋心目中,金圣叹的小说评点地位是多么高高在上而不可超越。 感受金圣叹的魅力,请从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始! 从小就爱读水浒,记得读书的那段时期,每次放假都会再读一遍水浒,虽然读了很多遍了,但是百看不厌,每次都有不同的体会,前段时间看了金圣叹评点之后,再看水浒又有了新的体会,这种新的体会所得到的愉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就跟大家分享下这本书吧。 金圣叹(16081661年)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名采,字若采,明以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吴县(今属江苏)人,明诸生,入清后以哭庙案被杀。少有才名,喜批书,他所批水浒传成书于崇祯末年,把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打方腊等内容删掉,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捕杀的情节以结束全书。只因这一腰斩,加上他评点此书所持奇谈怪论,金圣叹遂成一时风流,声满天下。是怪杰,还是人杰?是始作俑者,抑或是敢为天下先?是非功过自有评说。传世名著百部在此将金圣叹评点 全文送呈广大读者,并稍加解读,希图抛砖引玉,引出无数个敢发奇谈怪论的金圣叹。水浒传不愧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书,因而“水浒”问世本身就是中国文坛的一大盛事。但尽管它是奇书,却又不是名正言顺的奇书,因为中国的奇书天经地义地被认为是儒家“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再就是充满道学气、儒家气的以“载道”、“传道”为宗旨的诗文词赋,小说不过是“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乃引车卖浆之徒之所操”。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它既然有存在的理由,也必然会去争取发展的权利。水浒传亦是这样,它既然敢于问世,就敢于让世人去接受他。从李卓吾拍案高呼“水浒”乃发愤之作,到叶昼的不同凡响的评点,再到金圣叹颇具真人气息的奇谈怪论,水浒这部野语村言真是越来越奇,越来越怪,怪到须由政府封杀,列为禁毁一类,且倡言“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毫无疑问,金圣叹读批水浒是中国文学史最具特色的评点之一,由此而招致的赞誉、诋毁也可谓铺天盖地,对于其是非功过的争论丝毫不亚于高鹗续红楼梦。金圣叹读批水浒在以下几点令人赞叹不已。首先是批文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惊世骇俗的思想见解。这些思想见解具有鲜明的近代甚至现代意义和特色,因而在暮气十足的晚明清初,不愧开风气之先,说他超越时代也毫不过分。金圣叹一生大半在晚明,这时是中国反理学的异端思潮泛滥时期,李卓吾、叶昼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生性好奇的金圣叹对李卓吾的学说是来者不拒、兼收并蓄,他的处世为人与李卓吾也颇有几分相似,说他们是同一道上的人,相信不会有什么疑义。基于此,金圣叹身处物换星移、改朝易代之际,饱尝家国不幸之痛,又遭遇文化的转轨重建,旧有的文化模式面对着怵目惊心的社会政治风暴,必然要接受严峻的挑战。作为思想上的先驱者和文化上的敏感人,金圣叹与同时期的顾炎武、黄宗羲不约而同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弊病,倡言隐约朦胧的民主理想。他的思想与顾炎武的恢复清议、黄宗羲的学校议天子是非鼎足而立,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金圣叹在水浒传第一回里批道:“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乱自下生出;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臣民”的家天下时代,这句“乱自上作”,无异于石破天惊的一支利箭,猛烈地射向道貌岸然的统治阶层。老百姓并非是祸乱天下的根源,而“居庙堂之高”的王侯将相们才是祸国殃民的始作俑者。结合后面卢俊义惊恶梦,梁山泊头领全部被捕杀的金氏式的结尾推理下去,乱自上作,官逼民反,而后是被迫铤而走险的草民被始作俑者捕杀,这又何异于齐宣王念“无罪而就死地”而“以羊易之”。前后一联结就不难得出封建专制的家天下是“驱民之死”的万恶之源。金圣叹暗藏玄机的奇谈怪论,正是他思想敏锐、智慧超凡所在,这并非是那些说卢俊义惊梦是金圣叹认为造反的盗贼必然没有好下场所能明察的。不仅如此,金圣叹还将批判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阶层,乃至孤家寡人:“小苏学士、小王太尉、小舅端王(即宋徽宗)。嗟乎!既已群小相聚矣,高俅即欲不得志,亦岂可得哉!”(第一回),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本身就是个小人集团,腐朽不堪,糜烂至极,上梁既已不正,下梁岂有不歪之理,故“欲民之不衅,国之不亡,胡可得也。”(第五十一回类批),于此可以肯定,说金圣叹仇恨农民起义实在是有些牵强附会。金圣叹思想上所散发出的异端色彩不仅仅在于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祸乱之根,万恶之首。更表现在他对虚伪的圣贤之道的挞伐,孔子曰:“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而金圣叹则抓住要害说这不是议与不议的问题,而是敢议不敢议的问题,他在水浒传第一回的总评中批道:“记一百八人之事,而亦居然谓之史也,何居?从来庶人之议,皆史也。庶人则何敢议也?庶人不敢议也。庶人不敢议而又议,何也?天下有道,然后庶人不议也。今则庶人议也,何用知其天下无道?曰:王进去而高俅来也”。封建专制压制群众言论自由,使百姓“道路以目”、缄口不语、而又大言不惭地谓之为“天下有道”。很明显金圣叹抨击圣人之道,主张“庶人之议”已经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言论自由、舆论监督很相近,而且谓之为“史”,这就使得这一思想具备了鲜明的近代、现代意识和特色,也可以看作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早期萌芽。金圣叹在倡言言论自由的同时,也主张文人的创作自由,即“操笔政”。他在读批水浒传中借司马迁作史记大发议论“下笔者,文人之事也。以一代之大事供其为绝世奇文之料,是文人之权矣,君相虽至尊,又乌敢置一末喙乎哉?!”将文人的创作自由与言论自由凌驾于君王将相之上,如此犀利的笔触,畅快淋漓的见解,从古至“金”,可谓绝无仅有。这种非君非圣思想与同时期黄宗羲那种金刚怒目式的批判君主专制的言论并驾齐驱而当之无愧,说金圣叹是反专制斗士、民主先驱也并非言之过激。金圣叹思想的离经叛道还在于他对通俗文学地位的尊重,他不认为儒家的“四书”、“五经”就是圣贤至尊、天经地义,他把左传、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合称“七才子书”,并对“水浒”、“西厢”进行颇具真人气息式的评点,让人耳目一新,境界开阔,领略了一片新天地。这样做仅仅靠善于发表奇谈怪论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勇气去冲破世俗的偏见和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事实上金圣叹所承受的舆论压力是常人所不敢想象的,就连归庄这样的狂狷之士尚且不与他同伍,攻击他“尝批水浒传名曰第五才子书余见之曰:”是倡乱之书。未几又批评西厢记行世,名之曰第七才子书,余见曰:“是海淫之书以小说、传奇跻于经,史、子、集,固已失伦”并主张将其作为“邪鬼”而诛之,“虽死而罪不彰”。由此可见金圣叹在当时各界舆论攻击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状,然而其孤军奋战而又孤掌难鸣的窘境又何尝不是“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金圣叹读批水浒除了其思想锋芒令人刮目相看外,其对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贡献也是让人叹为观止、可圈可点的。中国古代对小说的评点虽不始自金圣叹,在他之前已有李卓吾、叶昼畅发其端,并已有成就,但金圣叹对小说的评点超过了在他之前的任何一位先行者,特别是他在小说创作上发表的许多真知灼见大大提高了对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本质特征和创作规律的认识、把握,其价值远远超过对水浒这部书的阐释、评论。难怪清人冯镇峦在读 杂说中说:“金人瑞批”水浒“、”西厢“,灵心妙舌,开后人无限眼界,无限文心”,确乎其然。在金圣叹贯华堂水浒传之后,即有毛宗岗父子读批三国演义,张竹坡批金瓶梅,且都能另辟蹊径,成一家之言。金圣叹在小说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说就是他比较周密、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文学特征,颇具先锋美学意味。由于中国的小说与史传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史传文学的发展,讲史、话本的繁荣促成了小说的产生发展。早期小说大都附着于历史,三国演义是据史而演,水浒传也是对大宋宣和遗事的生发,在前人的头脑中总是把小说当成历史的分支,名曰:“稗史”。金圣叹批水浒传于首尾两回的总评中,都着重说明探究是否实有其人、实有其事之实无必要,他说:“若夫其事其人之为有无,此因从来著书家之所不计,而奈之何今之读书者之惟此是求也”?他指出历史与小说的区别在于:“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却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谈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认为小说创作贵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必拘泥于事件的真实与否,一切细节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即使是史记这样的史传文学也不是对生活的照搬照抄,“有事之巨者而隐括焉”、“有事之细者而张皇焉”、“有事之缺者而附会焉”、“有事之全者而轶去焉”、是“无非为文计,不为事计也”。史传文学尚且离不了简化、夸张、虚构,作为以塑造人物、揭示矛盾冲突以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则更应该普遍采用这些手法,融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鉴赏性、娱乐性于一体,造就雄深博雅、四海流传的好作品。金圣叹进一步强调小说既然不同于史传文学,那么就不能以纯叙述的笔法来写小说,为着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需要,恰到好处的描写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他对水浒传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情节和细节,大都作了鉴赏性的评析,总括为一点就是作者体察入微,用笔至细,写得如真有其事,深切入理。如第十五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写挑酒汉子(白胜)走上岗来,装着“我自歇凉,并不卖酒”的样子,还与杨志发生了一段斗嘴,做出偏不肯的姿态,终于逗引得押生辰纲的众军汉上钩,金圣叹评之曰:“绝世奇文”,就是因为这段文字写得极为生动,如果直写白胜骎骎相就,惟恐不得卖的样子,那就显得白胜太笨拙,不似用心智取,文章就显得索然寡味了。正是从这等细节描写里,金圣叹揭示出了小说胜于“只为事计”之文的美学特征。他评第二十七回武松受施恩款待说:“凡此等事,无不细细开列,色色描绘。尝言太史公酒肉帐簿为绝世奇文,断惟此篇足以当之。若韩昌黎画记一篇,直是印板文字,不足道也”。又评武松去打蒋门神一路上不断喝酒一节说:“此者是此篇之文也,并非此篇之事也。但曰事而已矣,则施恩领武松去打蒋门神一路吃了三十五六碗酒,只依宋子京例,大书一行足矣,何乎又烦施耐庵撰此一篇也哉!”这两则评论说明如果只限于干巴巴地叙事,而没有对“事”中的人物行为和与之有关的事物、景象的具体细致的描绘,写不出真切生动的生活之形色、意趣,那就不是小说,而成为史书和纪实之文了。水浒传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金圣叹对此极为赞赏,他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说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了两个也是一样”,“盖耐庵当时之才,吾直无知其所际也。其忽然写一豪杰,即居然豪杰也;其忽然写一奸雄,即又居然奸难也;甚至忽然写一淫妇,即居然淫妇;今此篇写一偷儿,即又居然偷儿也。”(第五十回总评)这些评点极为精当,虽然在金氏之前叶昼已有类似的评点,但金氏与叶昼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十分注意人物刻画的共性与个性的水乳交融,使其栩栩如生,正所谓“所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所以评论水浒传写人物的成就,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便成了金圣叹评点的重点内容。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触及到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诸多方面,如注重情节与性格的关系,小说语言的准确性及其表现力,创作的灵感与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很多有关小说理论的东西,金圣叹在批水浒传中已经涉及到了。正因为金圣叹批水浒传所体现出来的上述思想艺术光芒,广大的普通读者自然要对其另眼相看,他的贯华堂水浒传一问世,就以所向披蘼的气势战胜了明代丛书关于“水浒”的一切本子,流行有清一代,在近300 年的时间里独占鳌头,成为广大读者案头必备的奇书之一。旷世怪杰金圣叹何以为怪,何以为奇,我们不想再三陈说,现将贯华堂批第五才子书 全文奉上,敬请广大读者细嚼慢咽、细解其中之味。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总批:夫文章之法,岂一端而已乎?有先事而起波者,有事过而作波者,读者于此,则恶可混然以为一事也。夫文自在此而眼光在后,则当知此文之起,自为后文,非为此文也;文自在后而眼光在前,则当知此文未尽,自为前文,非为此文也。必如此,而后读者之胸中有针有线,始信作者之腕下有经有纬。不然者,几何其不见一事即以为一事,又见一事即又以为一事,于是遂取事前先起之波,与事后未尽之波,累累然与正叙之事,并列而成三事耶?如酒生儿李小二夫妻,非真谓林冲于牢城营有此一个相识,与之往来火热也,意自在阁子背后听说话一段绝妙奇文,则不得不先作此一个地步,所谓先事而起波也。如庄家不肯回与酒吃,亦可别样生发,却偏用花枪挑块火柴,又把花枪炉里一揽,何至拜揖之后向大多时,而花枪犹在手中耶?凡此,皆为前文几句花枪挑着葫芦,逼出庙中挺枪杀出门来一句,其劲势犹尚未尽,故又于此处再一点两点,以杀其余怒。故凡篇中如搠两人后杀陆谦时,特地写一句把枪插在雪地下,醉倒后庄家寻着踪迹赶来时,又特地写一句花枪亦丢在半边,皆所谓事过而作波者也。陆谦、富安、管营、差拨四个人坐阁子中议事,不知所议何事,详之则不可得详,置之则不可得置。今但于小二夫妻眼中、耳中写得“高太尉三字”句,“都在我身上”句,“一帕子物事,约莫是金银”句,“换汤进去,看见管营手里拿着一封书”句,忽断忽续,忽明忽灭,如古锦之文不甚可指,断碑之字不甚可读,而深心好古之家自能于意外求而得之,真所谓鬼于文、圣于文者也。杀出庙门时,看他一枪先搠倒差拨,接手便写陆谦一句;写陆谦不曾写完,接手却再搠富安;两个倒矣,方翻身回来,刀剜陆谦,剜陆谦未毕,回头却见差拨爬起,便又且置陆谦,先割差拨头挑在枪上;然后回过身来,作一顿割陆谦富安头,结做一处。以一个人杀三个人,凡三四个回身,有节次,有间架,有方法,有波折,不慌不忙,不疏不密,不缺不漏,不一片,不烦琐,真鬼于文、圣于文也。旧人传言:昔有画北风图者,盛暑张之,满座都思挟纩;既又有画云汉图者,祁寒对之,挥汗不止。于是千载啧啧,诧为奇事。殊未知此特寒热各作一幅,未为神奇之至也。耐庵此篇独能于一幅之中,寒热间作,写雪便其寒彻骨,写火便其热照面。昔百丈大师患疟,僧众请问:“伏惟和上尊候若何?”丈云:“寒时便寒杀阇黎,热时便热杀阇黎。”今读此篇,亦复寒时寒杀读者,热时热杀读者,真是一卷“疟疾文字”,为艺林之绝奇也。阁子背后听四个人说话,听得不仔细,正妙于听得不仔细;山神庙里听三个人说话,听得极仔细,又正妙于听得极仔细。虽然,以阁子中间、山神庙前,两番说话偏都两番听得,亦可以见冤家路窄矣!乃今愚人犹刺刺说人不休,则独何哉?此文通篇以火字发奇,乃又于大火之前,先写许多火字,于大火之后,再写许多火字。我读之,因悟同是火也,而前乎陆谦,则有老军借盆,恩情朴至;后乎陆谦,则有庄客借烘,又复恩情朴至;而中间一火,独成大冤深祸,为可骇叹也。夫火何能作恩,火何能作怨,一加之以人事,而恩怨相去遂至于是!然则人行世上,触手碍眼,皆属祸机,亦复何乐乎哉!文中写情写景处,都要细细详察。如两次照顾火盆,则明林冲非失火也;上拖一条棉被,则明林冲明日原要归来,今止作一夜计也。如此等处甚多,我亦不能遍指,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眉批: 为阁子背后听说话只得生出李小二,为要李小二阁子背后听说话,只得造出先日搭救一段事情,作文真是苦事。凡此等处,皆是无可奈何,第一要写得径净便好,然不曾作史者。安能信我语。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发赍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著,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卖买顺当,主人家有个女儿,就招了小人做女婿。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随手省去。只剩得小人夫妻两个,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著脸上,道:好笔。“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在此见你。”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妇二人正没个亲眷,如此等语,总为后文地,非写李小二夫妻情分也。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知己语,不是扳高语。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叙得亲热,为后文地。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夜送回天王堂,次日又来相请;因此,林冲得店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叙得亲热,为后文地。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都是为后文紧紧作地步,却说是闲话,盖惟恐读者认为正文也。光阴迅速,却早冬来。林冲的绵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家整治缝补。此句又补写李二浑家,以为阁子听话地。绵衣二字,渐渐引出风雪。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闪入来妙。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闪入来妙。偏不写两个人,偏写作一个人,又一个人,妙。看时,二字为句,是把上文重写一番,谓之牒文也。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著,句。也来坐下。看时二字妙,是李小二眼中事。一个小二看来是军官,一个小二看来是走卒,先看他跟着,却又看他一齐坐下,写得狐疑之极,妙妙。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妙,李小二眼中事。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分付得作怪。李小二道:“官人请甚客?”那人道:“烦你与我去营里请管营,差拨,两个来说话。问时,你只说: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是何事务?专等,专等。”又何急也。李小二应承了,来到牢城里,先请了差拨,同到管营家里请了管营,叙得是。都到酒店里。只见那个官人李小二眼中事。和管营,差拨,两个讲了礼。管营道:“素不相识,动问官人高姓大名?”那人道:“有书在此,不答姓名,狐疑之极。少刻便知。且取酒来。”李小二连忙开了酒,一面铺下菜蔬果品酒馔。那人叫讨副劝盘来,把了盏,相让坐了。小二独自一个撺梭也似伏侍不暇。写得小二碍眼可厌,妙笔。此一句从说机密人眼中写出,不在李小二用心打听中写出,妙笔。那跟来的人讨了汤桶,自行烫酒。不便着小二出去,却先叙此一句,妙笔。约计吃过数十杯,再讨了按酒铺放桌上。只见那人说道:“我自有伴当烫酒,不叫,你休来。我等自要说话。”有何说话?同坐了,又言是伴当,狐疑之极。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二字称呼得妙,是做过卖时叫惯语。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是小二经心吊胆,而不嫌突然者,全亏前文许多亲热也。老婆道:“怎么的不尴尬?”小二道:“这两个人语言声音是东京人;声音是东京。初时又不认得管营;又不认得管营。向后我将按酒入去,只听得差拨口里呐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只点高太尉三字,详略正好。我自在门前理会,你且去阁子背后听说甚么。”妙。离离奇奇,造出奇文。老婆道:“你去营中寻林教头来认他一认。”妙,说得是。李小二道:“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著便要杀人放火。倘或叫得他来看了,正是前日说的甚么陆虞候,他肯便罢?做出事来须连累了我和你。妙,说得是。你只去听一听,再理会。”妙。老婆道:“说得是。”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妙妙。下文说不听得说甚么,此处却偏要写作一个时辰出来说道八字,读之奇妙不可言。眉批: 读至出来说道四字,孰不洗耳愿闻,却接出不听得说甚么一句,为之绝倒。“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狐疑之极。去了一个时辰,却不听得,可云不快,然不快者事,快者文也。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 ,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和差拨。听了一个时辰,却是看见,耳颠目倒,灵心妙笔。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钱?只听差拨口里说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生命!”只听得一句。正说之时,阁子里叫“将汤来。”上文大姐口中所述,亦已完矣,虽不叫汤,行文者亦要收科,但此处不叫汤,便收得缓散无波搩,故特特不在上文顺拖下去,特特反从下文逆抢上来,此行文之一诀也。叫汤又妙,只在自烫酒上生出来,不是另起一事。李小二急去里面换汤时,看见管营手里拿著一封书。只书帕二件,写得断续超忽,妙哉怪哉。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又吃了半个时辰,算还了酒钱,管营、差拨,先去了;去得有节次。次后,那两个低著头也去了。偏又加低着头三字,笔中真有鬼耶?何其诡谲灵幻,一至于此!转背不多时,只见林冲走将入店里来,接得闪闪烁烁,令人惊绝。说道:“小二哥,连日好买卖?”李小二慌忙道:“恩人请坐;小二却待正要寻恩人,有些要紧说话。”林冲问道:“甚么要紧的事?”李小二请林冲到里面坐下,说道:“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差拨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小二心下疑惑,又著浑家听了一个时辰。他却交头接耳,说话都不听得。临了,只见差拨口里应道: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那两个把一包金银递与管营,差拨,又吃一回酒,各自散了。不知甚么样人。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问得切。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学出两个。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只认一个,又留下一个不猜出,此书用笔奇谲,每每如此。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我,只教他骨肉为泥!”店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云吃饭防噎,走路防跌?”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刀在此处带起,看官记着。遥遥然直于此处暗藏一刀,到后草料场买酒来往文中,只勤叙花枪葫芦,更不以一字及刀也。直至杀陆谦时,忽然掣出刀来,真鬼神于文也。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寻了半日。李小二夫妻两个捏著两把汗。照顾小二。当晚无事。神变鬼谲之笔。林冲次日天明起来,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寻了一日。牢城营里,都没动静;写得神变诡谲。又来对李小二道:“今日又无事。”写得鬼谲。小二道:“恩人,只愿如此。只是自放仔细便了。”看作用笔,何等诡谲。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街上寻了三五日,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诡谲之极。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到第六日,到第六日。只见管营叫唤林冲到点视厅上,说道:“你来这里许多时,柴大官人面皮,不曾抬举得你。拨往草料场,陆谦来历也,却用柴大官人四字起,便将前文一齐放慢,后却陡然变现出来,妙绝妙绝。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料场,每月但是纳草料的,有些贯例钱取觅。原来是一个老军看管。如今我抬举你去替老军来守天王堂,你在那里寻几贯盘缠。你可和差拨便去那里交割。”林冲应道:“小人便去。”当时离了营中,径到李小二家,对他夫妻两个说道:“今日管营拨我去大军草料场管事,却如何?”问得妙,是不知高低人语,却又笔笔诡谲。李小二道:“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极力放慢,诡谲之极。那里收草料时有些贯例钱钞。往尝不使钱时,不能彀这差使。”林冲道:“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极力放慢,诡谲之极。李小二道:“恩人,休要疑心。只要没事便好了。写得小二反有羞悔前日失言之意,极力放慢,诡谲之极。正是小人家离得远了,衬入一句闲语,不知者以为可删,殊不知前文特地插入李小二夫妻,止为阁子背后一段奇文耳。今已交过排场,前去草料场,更用不着小二矣,则不如善刀而藏之,故以此一语为李小二作收束,奈何谓其闲话也。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就在家里安排几杯酒请林冲吃了。话不絮烦。两个相别了,林冲自到天王堂,取了包里,带了尖刀,尖刀。拿了条花枪,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细。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一路写雪,妙绝。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又冷。有此句便使老军投东一语不谬,又令花枪葫芦,断不遇着三人也。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屋做著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星星之火。眉批:此回大火拉杂,却以星星之火引起。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著林冲,分付道:写得活现。“仓廒内自有官府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 、锅子、碗碟,都借与你。”写得好。意在点逗火盆二字,却用锅子碗碟陪出之。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写得好。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埸投东大路去二三里便有市井。”闲闲叙出大葫芦,及投东大路一句,非但写老军絮叨故态,盖绝妙奇文,伏线于此。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里被卧,细细写。就床边生些焰火起来;火字渐写得大了。题是火烧草料场,读者读至老军向火,犹不以为意也,及读至此处生些焰火,未有不动心,以为必是因此失火者,而孰知作者却是故意于前边布此疑影,却又随手即用将火盆盖了一句结之,令后火全不关此,妙绝之文也。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如画,便画也画不来。第一段先写寒意,第二段写身上寒,第三段方写到酒。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火字奕奕。觉得身上寒冷,第二段写身上寒。寻思“却才老军所说,语意妙,正不知文生情,情生文也。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第三段方写到酒,只此一段,何等段落。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花枪挑葫芦。人看至此句,虽极英灵者,只谓手冷故用枪挑耳,岂知顷间之用之?将火炭盖了,写出精细,见非失火,前许多火字,都是假火,此句一齐抹倒,后重放出真正火字来。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著碎琼乱玉,迤逦背著北风而行。背着风去。那雪正下得紧。写雪妙绝。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妙绝奇绝,安此一笔。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著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迳到店里。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儿?”一来省,二来趣。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即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挪延到雪重屋塌也。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著酒葫芦,花枪挑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著朔风回来。迎着风回。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写雪妙绝。再说林冲踏著那瑞雪,迎著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意外,惊才怪笔。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作书者忽然于事外闲叙四句,笔如劲铁。那两间草厅己被雪压倒了。奇文。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 、葫芦在雪里;花枪葫芦,写得好。又带写雪。妙。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人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极力写出精细,见断断不是失火。一行中凡有四个火字却无一星火在内,奇绝之笔。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写得好。为一夜计,惟此为急。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写得好。陆谦、差拨打点来了。寻思:“又没打火处,又算出一火字,写得纸上奕奕有光。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行文如此,为之叹绝。“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著酒葫芦,花枪挑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但入得门,未及看。再把门掩上。傍边正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非为防失脱,亦非为遮风水,全为少顷陆谦、差拨、富安一段也。入得里面看时,方看。殿上塑著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著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雪耀里固当见之。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一。写花枪葫芦好。将那条絮被放开;二。先取下毡笠子,三。把身上雪都抖了;四。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五。和毡笠放供桌上;六。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七。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八。就将怀中牛肉下酒。九。写得妙绝。正所谓与人无患,与物无争,而不知大祸已在数尺之内矣。人生世上,真可畏哉!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奇文。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特特大石靠门,自有原故,不舍得便开,故就壁缝里看也。只见草料场里火起,方是真正本题火字。刮刮杂杂的烧著。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不得不开,且写此半句。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奇文。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写得险怪,真是奇笔。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一连九个一个道,如王积薪夜听如妇奕棋,着着分明,声声不漏。“这一条计好么?”此一句开。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此一段叙高太尉,而此句刺耳特甚。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此一段叙高衙内。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四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此一段补出家里贞节来。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此一段补出适才事来。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此一句正说火势。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此一句正说林冲。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此一句收科。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此一句挑出林冲来。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妙笔,勾画明白。前止猜一陆谦,此方补出富安,行文疏密有法。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著花枪,是以曲曲叙花枪也。左手拽开庙门,右手拿枪可知。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奇情快笔。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写得好。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一个。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 ,走不动。差拨、富安,皆一气叙去,独陆谦作两半叙法,此先顿下半句也。笔力夭矫绝人。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两个。翻身回来,一个转身。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异样笔法。把枪搠在地里,异样笔法。用脚踏住胸膊,身边取出那口刀来,自阁子吃酒这日买刀,直至此日始用,相去已成万里,而遥遥相照,世人眼瞎,便谓此刀从何而来。便去陆谦脸上搁著,写得好。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非骂陆谦,骂天下也。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扯开,把尖刀向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议
- 家用电器采购与库存管理系统协议
- 企业会议系统使用协议
- 2025-2030咖啡市场消费习惯分析及供应链优化与投资风险评估研究报告
- 技术咨询与专业服务合同协议书
- 加盟合同解除操作流程指南
- 农产品购销协议及质量保证书
- 2025西安周至县马召中心卫生院招聘(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8月广东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幼儿园编外教辅人员招聘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郑州市事业单位联考招聘2054人(综合岗招24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胃息肉个案护理
- 登销记以及运统46系统运用21课件
- 《电商运营基础知识》课件
- 新版处方管理办法解读
- 《社交媒体的传播》课件
- DB33T 768.3-202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车客运站与客运码头
- 利用数字化工具改善医共体慢病管理水平
- 汽车配件库存表
- 氧化铝工艺流程图解析
- 北京银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医院医保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