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棋梓桥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1页
湖南科技大学棋梓桥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2页
湖南科技大学棋梓桥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3页
湖南科技大学棋梓桥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4页
湖南科技大学棋梓桥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报告第一章 绪言1.1实习的目的与任务:1,学习和掌握罗盘的使用。2,学习沉积岩岩性,层面结构等。3,认识断层。4,认识沉积岩(化学岩)5,认识褶皱。6,采集化石标本。7,认识岩浆岩。8,认识变质岩。1.2实习要求1按时出勤。2注意不乱攀爬和敲击。注意自身安全。听从教师和班级安排。3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认真思考。4认真的完成实习实习报告,要求简明扼要,图文并茂 。1,3实习时间:2011年10月22日2011年10月29日1.4实习地点:湘潭市湘乡市棋梓桥镇第二章 野外实习区概况2.1棋梓桥交通位置概况棋梓桥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以西约35千米。地属华南湘赣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棋梓灰岩”、含锌天然矿泉水、白云石、矽石、石膏、滑石、铁、锰等质优量多。当地的支柱产业是水泥和旅游,位于水浒庙风景区。当地气候四季分明。靠近北回归线,是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地肥沃,溪河密布,作物生长期长,年平均气温17.3,1月份最低为4.9,7月份最高为29.4。极端最低为-8.1,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年均日照时数为1640小时,年均降雨量1312.8毫米,最多年1806.4毫米,最少年937.7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46月份。2.2自然地理状况湘乡棋梓桥地区是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等地区,此地区是湘潭市研究最早的地区之一,地层全而且具有代表性并且发育较全,露头清楚,地质构造典型研究程度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棋梓桥的时代属泥盆纪晚期和石炭纪。分布于湖南境内。命名地点在湖南湘乡以西约35千米的棋梓桥。为浅海相沉积,为灰岩和泥质灰岩,共厚约300400米。与下伏易家湾组呈整合接触。泥盆纪实习区棋梓桥镇该地层以灰黄色,黄褐色,灰红色,灰白色,灰黑色等页岩,粉砂质页岩为主,夹灰白色薄层中薄层石英砂岩,粉砂岩,薄层泥岩和泥质粉砂岩,植物化石和孢子化石丰富,为整合接触。泥盆纪(距今4-3.6亿年前)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亿年前开始,延续了4000万年之久。可另分为三个时期前泥盆纪时期(四亿零六百万至三亿八千七百万年前)、中泥盆纪时期(三亿八千七百万387至三亿七千四百万年前)、以及后泥盆纪时期(三亿七千四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由于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影响的结果,同时,从泥盆纪开始,地球又开始发生了海西运动。因此,泥盆纪时许多地区升起,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古地理面貌与早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在泥盆纪里蕨类植物繁盛,昆虫和两栖类兴起。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硬骨鱼开始发展。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石炭纪实习区棋梓桥镇该地层的底部为黄褐色,紫红色铁锰质层;下部为深灰色页岩夹包层石英砂岩,中部是灰黄色中厚层石英砂岩,粉砂岩,上部是杂色粉砂质页岩粉砂质页岩,泥岩;石英砂岩中斜层里发育;页岩,粉砂质页岩中波痕发育,为平行不整合接触。石炭纪(Carboniferous),约处于地质年代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它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始石炭纪(又叫密西西比纪,三亿两千至三亿六千万前)、和后石炭纪(又叫宾夕法尼亚纪,两亿八千六百至三亿两千万年前)。 石炭纪(Carboniferous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5个纪,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石炭纪是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着极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气候分异现象又十分明显,北方古大陆为温暖潮湿的聚煤区,冈瓦纳大陆却为寒冷大陆冰川沉积环境。气候分带导致了动、植物地理分区的形成。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章 岩石矿物与地质构造NO.1岩性点湘乡棋梓桥万罗山的岩性以浅灰色石英砂岩为主(碎屑岩),属于块状构造,碎屑结构。 万罗山一沉积岩为主,层厚大约20-30厘米。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 5%。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万罗山断层图NO.2:断层的认识断层图这是一个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是什么力量导致岩层断裂错位呢?原来是地壳运动中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层本身的强度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而形成的。岩层断裂错开的面称断层面。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等。而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带。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都是地堑。 断层对地球科学家来说特别重要,因为地壳断块沿断层的突然运动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科学家们相信:他们对断层机制研究越深入,就能越准确地预报地震,甚至控制地震。NO.3构造点(采石场)在此处也是沉积岩,灰岩深灰色石灰岩,细状晶体结构,块状构造。褶皱的认识:背斜图岩石中 褶皱示意图面状构造(如层理、劈理或片理等)形成的弯曲。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于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NO.4(火车站)是一个断层,沉厚为20厘米。背斜图NO.5(岩性点)化石的采集这里以砂岩,泥灰岩,页岩,为主含有丰富的珊瑚腕足类化石。NO.6(潭市认识岩浆岩:花岗岩图小于3千米的是浅层岩,大于3千米的是深层岩。这里以花岗岩为主。矿物成分是石英,斜长石,云母,角闪石。块状构造,此处的花岗岩上面4米基本风化,中间的两米处于半风化状态,下面的基本微风化。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认识变质岩:风化后的变质岩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NO.7(板岩)板岩黄褐色,块状结构,以石英为主。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第四章 实习体会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能给我们组织这样的实习机会,让我们能够深入实地去巩固所学的知识,尽管实习非常短暂,但我们的收获很多,除了对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进行了实际的验证和利用外,我们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各种地质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