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造成都工业发展比较优势研究研究背景“十五”期间,成都市在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成都的要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2005年,成都市实现工业增加值757.3亿元,增长19.7%;全年工业投资391.9亿元,增长73.2%。成都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成都经济的整体发展,对全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都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五个发展目标及七大发展任务。围绕成都市“十一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构建和谐成都,必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工业新跨越。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发展机遇,研究如何营造成都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为相应决策层提供信息显得极为重要。近几年国内关于工业发展比较优势及成都市工业发展的研究中,理论分析多、实证研究少;全国性研究多,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少;分析工业行业发展的多,分析工业整体发展的少。作为西部大开发以及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成都工业的和谐发展对全省以及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进行成都市工业发展比较优势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我国现在正处于转轨经济中,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经济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因此,以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一个城市工业发展的状况、特征和比较优势就具有极大的开创性,这也正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工业发展的内涵及衡量对成都市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首先需要界定工业发展的内涵,探讨工业发展衡量的方法,并做出约束条件下的合理选择。一、工业发展的内涵工业发展 马月才,新编工业经济学(1995)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利用潜在机会使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工业发展意味着工业投入与产出的总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高度化,以及工业整体的素质的竞争实力的不断增强。工业的发展过程通常包括工业化阶段和工业现代化阶段。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原始积累、自然禀赋、技术进步、体制变革、组织管理、产业结构等。根据对工业发展内涵的一般认识,在研究地区工业发展时,不能只考虑工业增长,还应该考虑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根据这一思路,工业发展研究涉及的方面包括:工业的总体实力;工业企业的发展水平(包括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竞争力、发展潜力等);工业的行业结构(也称工业的产业结构 杨公朴等,上海工业发展报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2003)。工业的行业结构是指工业经济部门内部各个行业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关联关系,以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比例关系。其中,工业各行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反映了工业行业结构质的规定性,而工业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了工业行业结构量的规定性。二、工业发展的衡量衡量的本质在于量化。一般说来对工业发展进行衡量,需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是进行工业发展衡量的关键。(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评价指标,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通常包括指标选取的原则、备选指标集和核心指标集三个部分,其中备选指标集是指较为全面的囊括所有相关指标的集合,核心指标集是指结合课题目的和数据实际,同时具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集合。根据工业发展研究的思路,本研究把反映工业发展的指标大致分为三类:工业总量类指标、工业企业发展水平类指标、工业的发展水平类指标。1、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1)一致性。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从工业发展的内涵出发,真正反映工业发展的过程和趋势。(2)全面性。指选取的指标应尽可能地反映工业发展的各个方面。(3)具体性。指在计算和使用统计指标时,必须注意它的实际内容及其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4)可量性。指统计指标必须是可以测度或计量的,只有质的规定性而不能量化的指标都不能选取。(5)衔接性。指与国家或国际工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衔接。2、备选指标集参考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科技活动指标等,并结合其他方面的慎重考虑,初步选择了21项指标,作为工业发展研究的备选指标集。3、核心指标集充分考虑各备选指标之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并结合课题的研究目的,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应用SAS软件),从上述21个备选指标集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1个核心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保留和删除的指标见表1。表1:经主成分分析后保留和删除的指标保留的指标删除的指标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资产合计实收资本产品销售收入总负债总资产贡献率所有者权益资本保值增值率利税总额资产负债率利润总额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全员劳动生产率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产品销售率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固定资产新度系数需要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反映的是工业的总体实力和工业企业的发展水平,对于工业的行业结构,并没有过多涉及。因为对于工业的行业结构来讲,结构优劣的评判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初始条件(自然赋存、文化传统等)不同,地区的工业行业结构也不同,对行业结构的分析必须结合各个层面进行探讨,不能简单定论。(二)工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及选择明确工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需要进行工业发展的综合评价。工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单项综合指标法和多项指标综合法。由于影响评价事物的因素往往是众多而复杂的,如果仅从单一指标上对被评价事物进行评价不尽合理,因此往往需要将评价事物的多项指标的信息加以汇集,得到一个综合指标,以此来从整体上反映被评价事物的整体情况。结合课题实际,比较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缺,最终选取了三种综合评价方法来进行工业发展的综合评价,分别是:排队计分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排队计分法特别适用对全部被评价单位进行排序,侧重于说明被评价单位之间的相对位置,而不需精确评价各单位的整体水平高低。主成分分析法能消除评价指标间相关关系的影响,减少了指标选择的工作量,同时权数是自动生成的,具有客观性。但主成分分析法只适宜于大样本容量的综合评价。一般说来,要求样本容量大于指标个数的两倍。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有很多相同之处。因子分析的优点是所求因子比主成分更易于与客观社会经济现象挂钩,从而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更好地结合起来,对事物做出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是公共因子对数据解释能力不够,综合评价值的质量可能下降,计算工作量较大。(三)权数的选择方法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对评价对象的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为了体现各个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作用地位以及重要程度,在指标体系确定后,必须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同一指标数值,不同的权数,会导致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评价结论。因此,合理确定权数对评价有着重要意义。确定权数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其中,主观赋权法是指由若干专家或分析人员,根据他们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分析和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客观赋权法是指根据评价指标本身的数值特征或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它由调查所得的实际数据决定,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参考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力求避免因权数选择错误造成的评价偏差,主要采用客观赋权方法。比较优势及其测度方法选择秉承基础理论为导向并结合实际的宗旨,对成都市工业发展比较优势的研究,必须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比较优势内涵的准确把握,进行比较优势测度的方法选择。一、比较优势理论概述比较优势 何国勇、徐长生,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学家,2006。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相比较而存在的优势,在这两个国家或地区在进行贸易时,这种优势使双方能够得到不同的比较利益。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产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现在已由一般贸易理论成为一种产业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特别是加快区域发展战略和跨越式战略的重要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972),随后的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税负原理(1976),瑞典学者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则用多种要素享赋方面的差异说明了比较优势理论。战后出现的新要素理论从动态角度把人力资本(舒尔茨、格罗斯曼)、技术(波斯纳、弗农)、规模经济(赫尔普曼、克鲁格曼)、研究开发(格罗斯曼、赫尔普曼)、产品差异(林德尔)、政府(克莱里达、芬德莱)等无形要素与有形要素结合起来,赋予资源禀赋以全新的概念。20 世纪90 年代初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认为拥有比较优势未必就有竞争优势,而只有获得竞争优势才能最终实现国际分工利益。二、比较优势的主要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比较优势分为不同的类型。本课题中将涉及到以下几种类型比较优势的研究。(一)根据形成比较优势的不同原因: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要素赋予比较优势、产品差异比较优势和贸易策略比较优势;(二)根据比较优势的发展状态: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三)根据比较优势的表现形态:现实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三、比较优势的测度方法及选择(一) 基本思想比较思想是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相同与相异之点的思维方法。一切优势和劣势都是在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比较”是评价比较优势的基本思想。常用的比较思维主要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择同比较和择异比较,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本研究采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相结合的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探讨了成都市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所在。(二)比较优势的测度方法及选择比较优势的测度方法很多,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研究,结合课题研究目的和数据的可操作性,主要选取两种测度方法:一是根据优势指数法计算出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效率优势、技术优势及综合优势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二是用排队计分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成都市和省内其他地区的工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比较分析。1、比较优势指数法比较优势指数法是以区位商法为基础,选取工业总产值、资金利税率及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基本指标,分别计算出反映工业企业发展水平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技术优势指数,然后对三个同性质指标进行加权,得到从规模、效率和技术三个方面综合评价的综合优势指数。(1)规模优势指数(Scale Advantage Indices):其中:指成都市第i个工业行业的总产值,指成都市工业总产值,指全省第i个工业行业的总产值,指全省工业总产值。若,说明成都市第 i个工业行业具有规模比较优势;若,则说明 成都市第i个行业不具有规模比较优势。(2)效率优势指数(Efficiency Advantage Indices): 其中:指成都市第i个工业行业的资金利税率,指成都市工业总资金利税率, 指全省第i个工业行业的资金利税率,指全省工业总资金利税率。若,说明成都市第 i个工业行业具有效率比较优势;若,则说明成都市第i个行业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3)技术优势指数(Technology Advantage Indices): 其中:指成都市第i个工业行业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指成都市工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指全省第i个工业行业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指全省工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若,说明成都市第 i个工业行业具有技术比较优势;若,则说明成都市第i个行业不具有技术比较优势。(4)综合优势指数(Aggregated Advantage Indices)综合优势指数是在规模、效益、科技优势指数的基础上综合得出的优势指数,反映了工业发展的综合优势,是一个综合指标。综合优势指数的计算方法很多,包括非线性加权法、排队计分法和因子分析法等。其中非线性加权法是指应用非线性模型来进行综合评价,为权重系数,。非线性加权法适用于各指标间有较强关联的情况,强调各指标值大小的一致性,弱化权重系数的作用,对指标值变动的反映更敏感。2、综合评价比较法在对成都市工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计算综合评价得分,采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成都市工业发展比较优势的研究分析。由于比较优势的综合评价方法和工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具有趋同性,所以本研究也采用排队计分法、因子分析法对比较优势进行综合评价。四、成都市工业发展比较优势的实证研究思路成都市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研究属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范畴,对于成都市的工业发展比较优势研究,应该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在成都市内部,主要进行工业行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研究,既有截面数据上的静态分析,也有时间序列数据上的动态分析;外部是相对于内部而言的,主要是指成都市与省内其他地区、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甚至与其他国际城市)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研究。也就是说,完整的成都市工业发展比较优势研究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成都市内部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研究(二)成都市和省内其他地区的工业发展比较优势研究(三)成都市和其他副省级城市的工业发展比较优势研究限于数据条件,我们没有其他副省级城市的详细工业数据,不能进行成都市和其他副省级城市(国际城市)的比较分析;而且成都市和省内其他地区的比较,也只能进行工业发展的整体比较,不能进行工业各行业的比较。实证分析一、数据的来源2005年四川省、省内各市州的经济普查工业数据,20002004年成都市工业年鉴数据,2004年成都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数据,工业企业产品生产、库存数据,产品产量、生产能力数据,科技活动情况数据,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数据,水消费数据,主要原材料消费数据等。二、实证的实现(一)数据的预处理1、指标的无量纲化和同向化采用最大离差平方和(或者标准化方法)对不同单位、不同数量级的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参照中国统计局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计算中所提供方法,对适度指标资产负债率进行同向化处理。2、数据的计算和加工在效率优势指数的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可能出现个别行业的资金利税率为负的情况。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来说明我们的处理方法。成都市该行业的资金利税率与成都市工业总资金利税率的比值为1.39652,四川省该行业的资金利税率与四川省工业总资金利税率的比值为-1.59278。明显地,成都市该行业具有效率优势,可直接按公式计算出的比值却得出与事实相反的结论,负值的出现使得按照效率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得到的效率优势指数与实际不符。所以,对存在负值的情况,要根据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按照修正后的公式,计算出成都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真实效率优势指数。3、缺失值、异常值的处理2004年成都市普查数据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数据缺失,所以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静态分析中不包括这个行业的分析;2004年四川省工业行业科技投入情况数据缺失,所以成都市工业行业的技术优势指数按计算;20002004年成都市工业年鉴数据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废弃资源和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数据缺失,所以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动态分析和潜在分析中不包括这几个行业的分析,并且去掉了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2个指标;另外,各市州的普查数据中也存在部分缺失的情况。(二)权数的选择综合优势指数的非线性加权法,对三个分类指标赋等权;排队计分法根据各指标的相对位置计算得分,属于客观赋权,在计算各指标的综合得分时赋等权;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根据因子贡献率对各公共因子客观赋权。三、分析的主要结果(一)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静态分析是在2005年经济普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结果包括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排名(表2)、效率优势排名(表3)、技术优势排名(表4)及综合优势排名(表5表9)。表2: 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排名排名行业名称(SAI指数)排名行业名称(SAI指数)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8164)20塑料制品业(1.0168)2家具制造业(2.6992)2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9779)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0887)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8239)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993)23通用设备制造业(0.7955)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871)2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7646)6医药制造业(1.8373)2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6868)7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7838)26化学纤维制造业(0.6365)8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7094)27农副食品加工业(0.6267)9金属制品业(1.6914)28造纸及纸制品业(0.6164)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6182)29橡胶制品业(0.6054)1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5242)3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5407)12烟草制品业(1.4205)31饮料制造业(0.4767)13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917)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467)14食品制造业(1.3828)33纺织业(0.4002)15专用设备制造业(1.3319)34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1114)1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3089)35非金属矿采选业(0.084)17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2686)3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0634)18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2127)37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0412)19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0791)表3: 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效率优势排名排名行业名称(EAI指数)排名行业名称(EAI指数)1化学纤维制造业(3.359)20农副食品加工业(0.8583)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875)2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839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035)2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7688)4纺织业(1.2329)23通用设备制造业(0.7368)5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228)24金属制品业(0.7106)6橡胶制品业(1.2142)25饮料制造业(0.6875)7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1752)26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684)8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1304)27造纸及纸制品业(0.6121)9专用设备制造业(1.1235)2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5977)10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1037)29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5975)1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0616)3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5589)12烟草制品业(1.0516)3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5357)13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354)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5172)14医药制造业(1.0038)3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3186)1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9937)34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0.317)16食品制造业(0.9625)35塑料制品业(0.2453)1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9245)36非金属矿采选业(0.1107)18家具制造业(0.9198)37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921)1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8943)表4: 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技术优势排名排名行业名称(TAI指数)排名行业名称(TAI指数)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8.761)20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0.446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7.564)21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0.31)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374)22烟草制品业(0.2238)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2778)23橡胶制品业(0.2222)5专用设备制造业(5.5418)2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2087)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5.4773)25塑料制品业(0.1949)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4045)2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1628)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1852)27纺织业(0.1231)9医药制造业(5.1594)28家具制造业(0.038)10通用设备制造业(3.0061)29造纸及纸制品业(0.0333)1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3662)3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0208)12农副食品加工业(2.0958)31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0109)1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9816)32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0035)1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9318)33非金属矿采选业(0)1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8788)3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16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4621)3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17食品制造业(0.9369)36化学纤维制造业(0)18饮料制造业(0.8324)37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0)19金属制品业(0.7649)表5: 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综合优势排名(综合优势指数非线性加权法)排名行业名称(AAI指数)排名行业名称(AAI指数)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1546)2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8146)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8358)21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0.8136)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662)2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7822)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425)23烟草制品业(0.694)5医药制造业(2.119)24饮料制造业(0.6486)6专用设备制造业(2.0241)2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0.8244)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9191)26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574)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8477)27橡胶制品业(0.5466)9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4994)28家具制造业(0.4554)1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4487)29纺织业(0.3931)11化学纤维制造业(1.3318)30塑料制品业(0.3649)1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097)31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3541)1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2336)3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2535)14通用设备制造业(1.2078)33造纸及纸制品业(0.2325)15食品制造业(1.0763)3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1834)16农副食品加工业(1.0407)3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1433)17金属制品业(0.9723)36非金属矿采选业(0.0649)1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9685)37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0531)1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0.855)表6: 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综合优势排名(综合优势指数排队计分法)排名行业名称(排队得分)排名行业名称(排队得分)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92.22)20橡胶制品业(79.63)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1.85)21农副食品加工业(79.26)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1.11)2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9.26)4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90.37)23化学纤维制造业(78.89)5医药制造业(90.37)24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78.14)6专用设备制造业(90.37)25纺织业(77.41)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0.37)26燃气生产和供应业(77.41)8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87.78)2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6.67)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87.41)28饮料制造业(73.7)1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87.04)29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73.33)1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84.44)3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2.59)12烟草制品业(84.07)31塑料制品业(71.85)13食品制造业(83.7)3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1.48)14家具制造业(83.33)33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70.74)1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82.59)34造纸及纸制品业(70)16金属制品业(81.85)3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7.78)17通用设备制造业(80.37)3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64.07)18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80.37)37非金属矿采选业(62.59)19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80)表7: 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综合优势排名(综合优势指数因子分析法)排名行业名称(因子得分)排名行业名称(因子得分)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5472)2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08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2022)21通用设备制造业(-0.14)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862)2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23)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836)23农副食品加工业(-0.236)5医药制造业(0.485)24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237)6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4454)2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284)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4331)26橡胶制品业(-0.284)8专用设备制造业(0.3713)27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0.338)9化学纤维制造业(0.3613)28纺织业(-0.36)10家具制造业(0.3595)2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406)1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0.3107)30塑料制品业(-0.434)1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1295)31饮料制造业(-0.442)13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0.1181)32造纸及纸制品业(-0.479)14金属制品业(-0.006)33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558)15食品制造业(-0.026)34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669)1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03)3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67)17烟草制品业(-0.042)3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751)18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077)37非金属矿采选业(-0.824)19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0.081)表8: 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综合优势排名(综合评价比较排队计分法)排名行业名称(排队得分)排名行业名称(排队得分)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91.24)19化学纤维制造业(82.48)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89.71)2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82.35)3烟草制品业(89.21)2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1.84)4食品制造业(88.83)2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1.84)5医药制造业(88.19)2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81.84)6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87.43)24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0.7)7橡胶制品业(87.43)25塑料制品业(80.44)8饮料制造业(86.67)26非金属矿采选业(79.81)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6.41)27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79.81)10农副食品加工业(85.9)28专用设备制造业(79.68)11纺织业(85.37)29通用设备制造业(79.56)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5.14)30金属制品业(78.54)1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85.02)31造纸及纸制品业(77.9)14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83.62)3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76.89)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3.62)3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76.38)1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3.49)3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74.48)17家具制造业(83.49)35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74.48)1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2.6)36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71.43)表9: 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综合优势排名(综合评价比较因子分析法)排名行业名称(因子得分)排名行业名称(因子得分)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558) 19食品制造业(-0.11) 2烟草制品业(0.908) 20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0.14) 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71) 2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16) 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575) 2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0.17) 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476)23饮料制造业(-0.18)6农副食品加工业(0.36)24化学纤维制造业(-0.18)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283) 2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21)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094)26纺织业(-0.21)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089)27塑料制品业(-0.22)10专用设备制造业(0.082) 28金属制品业(-0.22)1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044)2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3)12医药制造业(0.037)30家具制造业(-0.31)1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032)31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32)14通用设备制造业(-0.02) 32造纸及纸制品业(-0.33)15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0.05) 3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39)1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05) 34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43)17橡胶制品业(-0.08) 35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54)1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09) 36非金属矿采选业(-0.54)由表2可以看出,具有规模优势的工业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规模优势指数的最大值为2.816,最小值为0.041,平均值为1.1287,极差为2.775。指数表明成都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规模优势较大,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规模太小,同时工业行业发展的平均规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2781),但分布不均匀,规模优势大的行业与规模优势小的行业之间极差很大。由表3看出,具有效率优势的工业行业有: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橡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等。效率优势指数的最大值为3.359,最小值为-0.921,平均值为0.885,极差为4.28。其中负值说明成都市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效率远低于全省该行业的效率,平均值(0.8851)说明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的平均效率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效率水平,资金利用效率不高,且效率分布不均匀,效率高的行业与效率低的行业之间效率差距过大。由表4看出,具有技术优势的工业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技术优势指数的最大值为18.7611,最小值为0,平均值为2.7027,极差为18.76。其中最小值0说明该行业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为0,极差说明科技经费投入过于集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五个行业的科技活动经费已占成都市全部科技经费的50以上,其他行业的科技投入相对过少。由表5表9可以看出:用比较优势指数法和综合评价比较法得到的综合优势排名顺序并不完全相同。这是可以理解的,方法的不同必然带来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任何评价方法都不能保证完全准确。但从整体上讲,排名差异不大。通过不同方法分析,都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等。(二)成都市工业行业发展比较优势的动态分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根据成都市20002004年的工业数据(年鉴数据)进行成都市工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动态分析、及综合优势动态分析,结果见表10、表11:表10: 成都市工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动态分析(优势指数)行业名称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煤炭采选业0.23620.21810.19050.1650.148非金属矿采选业0.10460.10820.00840.0150.0366农副食品加工业5.57324.51384.62715.16315.2998食品制造业2.47071.98452.69883.10082.0116饮料制造业5.08894.50724.43093.4782.6385烟草制品业3.95584.10474.05523.37562.4152纺织业1.95341.71271.41171.40131.172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36340.41490.38740.2860.3518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0.95651.18461.09931.43152.0228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83010.70150.59160.51180.6631家具制造业0.62290.58820.50830.8221.3444造纸及纸制品业1.37041.15171.03240.96121.0162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20742.39332.54512.76041.945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03340.0280.05280.0620.0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11760.09820.08910.08210.123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9966.39726.2775.49735.1355医药制造业8.45537.93998.2647.35325.9417化学纤维制造业0.76380.63110.54810.50160.4867橡胶制品业0.16620.12990.14280.14510.3103塑料制品业1.52261.83862.03691.87642.190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45794.09175.3865.12194.719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15828.58636.64369.34996.380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13581.69991.49961.34352.2624金属制品业2.2182.20082.8112.16122.6227通用设备制造业4.41613.72583.79514.00713.9431专用设备制造业3.353.68344.91585.24643.924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0.79611.65412.54514.14712.6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19555.14234.81186.29385.994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3612.69510.0866.13344.3109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51160.72110.83311.67640.5758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0.50960.33720.34410.02860.443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31833.98984.30894.114515.58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26280.32560.50730.91260.760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52270.50140.51490.47430.5101表11: 成都市工业发展的综合优势动态分析(综合比较法因子分析)行业名称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煤炭采选业-0.2179-0.2639-0.4184-0.3316-0.2957非金属矿采选业-0.6378-0.911-0.6786-0.9074-0.5419农副食品加工业0.33474-0.09770.251930.026220.35977食品制造业0.09951-0.3260.101560.14163-0.1084饮料制造业0.551550.422730.12543-0.0737-0.177烟草制品业0.549311.042910.901010.762890.90783纺织业-0.3054-0.2044-0.3232-0.2471-0.209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7583-0.0913-0.0951-0.0665-0.432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0.2066-0.2784-0.0849-0.2339-0.1395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294-0.1886-0.2156-0.1494-0.3192家具制造业-0.2636-0.4045-0.343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度计算机操作员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4主管护师(中级)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自考专业(金融)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综合检测题型汇编含答案详解(新)
- 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反思
- 2025年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开采技术深海地质风险防控与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研究报告
- 2025年城市轨交站点交通组织优化与风险预防与控制报告
- 养老院工作计划
- 黑吉辽蒙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 车辆租赁协议模板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
- 2025年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
- FZ/T 12045-2014喷气涡流纺粘胶纤维色纺纱
- 船舶电气知识培训课件
- 苏轼生平课件
- 矿山爆破安全技术课件
- 中国文化概论-第6章-中国语言文字分解课件
- 水文学考试复习题和答案
- 法院民事调解协议书
- 最新2022年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考核人员及时间安排
- 常用焊条焊丝质量证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