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N-94.doc_第1页
论AN-94.doc_第2页
论AN-94.doc_第3页
论AN-94.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1981年,苏联军方宣布了一项名为“阿巴甘”(Abakan,俄罗斯的一座小城市)的新一代自动步枪研制选型计划,旨在研制作战效能高出AK-74突击步枪的新型突击步枪。虽然AK-74步枪的可靠性极佳,但其精度却一直受到诟病,尤其是点射时的散布非常大。而“阿巴甘”的目的就是要研制出有较高点射命中率的新型突击步枪。经过对比试验,俄罗斯军方在1994年选中了伊孜玛什兵工厂坚纳基尼科诺夫(Gennady Nikonov)带领的设计小组提交的ASN步枪,并正式定型为AN-94突击步枪。AN是“Avtomat Nikonova”,即“尼科诺夫突击步枪”之意。”这段话的言外之意即是,AK-74的点射散布过大,而点射本质上即为全自动射击,即AK-74的连发后座偏大,不好控制,所以采用独特后座方式、首2发点射散布极为集中的AN-94成为了该计划选择的终极产物那么我们来看看AK-74实际的表现是如何的:AK-74的膛口制退器“由于小口径弹药后座力低,加上这个枪口装置的效果,AK-74的连发散布精度大大提高了。”“这种枪口制退器的效率有多高呢?我们看一下这个对比数据:AK-74射击时枪托所受的后座力为1.42m/kg,而M16A2为2.97m/kg,AKM则为4.31m/kg。效果非常明显,即使是未经过训练的人都能很轻松地进行全自动射击,而且散布精度比其他同类枪械要高,而经过训练的士兵都提高了杀敌能力。不过要注意的是,AK-74的单发精度仍然是比较低,这与AK系统的先天性不足有关。”“但与AK-47和AKM相比,AK-74的精度已经是大大提高了。根据前东德的试验,在300米距离上,AK-47和AKM的命中率为29%,而AK-74为40%。一个在阿富汗战争中获得红星勋章的俄罗斯老兵说,他经常在450米甚至600米距离上使用AK-74,看来实用射击精度是显著增加了。”由此可见,AK-74的精度本身并不非常低,比起AK-47/AKM已经全面提升了一个档次,虽然较西方枪械精度仍然偏低(AN-94的评论亦是如此),但连发后座小,可控性非常好(甚至小于低后座、高精度的M16系列)而“阿巴干”计划的初衷是“目的就是要研制出有较高点射命中率的新型突击步枪。”那么成效如何呢?“但是,AN-94最主要提供的是两发点射模式下的散布精度,而对于单发或全自动模式方面的进度并不大。”“首先,他们认为AN-94的两发点射必须由训练有素的神枪手才能发挥出效果来”“所以难怪俄国人认为只有枪打得比较准的士兵才能把AN-94的优势发挥出来。因此,他们认为对于俄军的普通士兵来说,AN-94的两发点射并没有多大帮助;而另一方面,一些精锐部队就有能力把AN-94运用得很好。”这和AK-74连发可感后坐力低,单发精度因自身结构而无法提高的道理是一样的但很可惜,AK-74让普通士兵们能够有效杀敌,而AN-94却只能在精锐士兵中有效发挥它的最基本的作用请注意我所提到的这个“最基本的作用”,即AN-94最出彩的2发点射,散布非常集中,甚至有人凭运气打出百米同孔可那么,对于一款使用5.4539M74的步枪来说,这个作用有多大呢?“另外,在早期的资料中指AN-94能两枪打一洞,对付防弹衣特别有效。然而,即使是狙击步枪,在100米距离上两弹打一洞也相当不容易,何况AN-94的精度远达不到狙击步枪的级别。”“据比较新的资料显示,射击100米靶时在一个两发点射中两个弹孔之间相距最密集的也有2cm,可见两枪打一洞是在运气极好的条件下偶然发生的。”“另外,近十几年来轻型防弹材料有了飞速的发展,现在许多新型防弹衣已经能承受连续多发子弹的冲击,如美军现装备的IBA防弹衣系统,即使两发5.45mm步枪弹打在同一个位置上,也难以将其击穿,而俄罗斯自己也已经装备了重量和防护力与IBA系统相当的防弹衣,因此AN-94即使真的能够两枪打一洞,也未必能对穿着防弹衣的士兵构成威胁。”以毫不客气的说,随着NATO防弹衣等级IIIA级及III级甚至IV级的普及(俄国有与之防护能力相对应的版本,等级编号不同),5.4539mm子弹的威力低下已经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并不是说,5.45口径子弹无法有效的杀伤无防护的敌人了,对于敌人没有防护的部位,比如颈部,头部,四肢,裆部仍然可以有效杀伤从而重创或杀死对方但问题是,这些部位要比躯干小得多,如果想要能够准确的、高效的命中这些部位,你需要一把精度更好的枪,而不是一把,2发点射散布更加集中的枪为什么我会这么说?请注意下面这段话:“但是,AN-94最主要提供的是两发点射模式下的散布精度,而对于单发或全自动模式方面的进度并不大。”我们可以假设一下,第一发就因为精度差而脱靶,第二发也紧紧跟着第一发脱靶,这两发“散布非常密集、甚至同孔”的完全脱靶点射又有什么用呢?很显然没用或许有人说,对于防弹衣的穿透作用,可以考虑开发5.45口径的高性能穿甲弹来有效穿透防弹衣,或者干脆使用7.6239或者更甚,7.6254R口径弹药来提高穿甲能力那么这又要牵扯到两个新的问题了:第一,5.45口径穿甲弹(目前性能非常有益的为次口径脱壳穿甲弹和钨合金穿甲弹,但都比较昂贵)的表现如何、精度如何、价格如何?我们可以先浏览一下美国5.56口径穿甲弹的穿甲效果:此图中会对比不同型号5.56mm弹对钢板的侵彻能力,从左到右分别为M193、M855、M995那么M995穿甲弹是来对付什么的?答案是装甲车,而不是防弹衣,可见该弹为了穿甲而牺牲了部分精度,另外,钨合金造价必然昂贵,该弹种甚至并不配发普通士兵使用,而多为自动步枪(SAW)射手配用M948/M959次口径脱壳穿甲弹至于次口径脱壳穿甲弹,以7.62NATO的M948次口径脱壳穿甲弹为例,该弹的优势是极高的初速,导致其穿透力很高,但由于缩小了口径,导致其弹头并不与枪膛膛线直接接触,所以类似霰弹枪喷射而出的钢珠,精度极差,美军并未正式采用那么考虑7.62口径弹药呢?下面是一组数据对比,关于5.4539普通弹和7.6239普通弹以及7.6254R普通弹的膛压、能量、初速、弹头质量对比5.45:3.44g、915m/s、枪口动能1340J,平均最大膛压-275MPa7.6239:7.97g、710米/秒、2010焦耳、平均最大膛压-275MPa7.6254R:9.459.75g、初速820835m/s枪口动能3628J、平均最大膛压 306MPa可见,但从弹头质量和枪口动能力来看,7.62口径的2个弹种已经比5.45完全高了一个等级,换用大口径、高能量弹种来提升穿甲能力的同时必然使得AN-94的后座更大,精度进一步下降,而其引以为傲的2点射优势也会因为大大增加的后座迅速消失那么AN-94还有什么优势呢?我看不到任何优势,为了给特殊的后座机构让位,弹匣不得不斜插导致重心失衡,射手据枪感觉非常不好;分开的快慢机和保险操作完全不符合AK系列枪族的风格,导致必须需要新的训练和磨合期才能正常使用;滑轮、钢索、撞锤、枪机组、枪管/机匣组,这些构成AN-94独特的BBSP系统的部分也导致AN-94的可靠性大幅度下降,维护和拆解都更加复杂困难,这在用惯了AK枪族的俄军来看很可能成为一个根本无法容忍的缺点;价格高昂,操作困难,所谓的“精锐才能使用”的原因多半如此,而并非该枪如何真正的多么“优异”,一款不能让普通士兵有效发挥作用的武器又怎么能替代掉比它更便宜,更容易训练,更可靠,连发后座极小,符合AK一贯操作风格而且先其列装俄军的AK-74?AN-94的定位不明确,效果没有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