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定.doc_第1页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定.doc_第2页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定.doc_第3页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的测试一、实验目的用比较法,定性的测量中温辐射时物体的黑度。二、实验原理由n个物体组成的辐射传热系统中,利用净辐射法,可以求物体i的纯换热量,即:i面的净辐射传热量 = i面从其他表面的吸热量 - i面本身的辐射热量。本实验中的辐射传热为三表面封闭系统内的辐射传热,各辐射表面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辐射传热表面示意图根据本实验中的设备情况,可以认为:1、热源1与黑体腔体2均为黑体表面;2、热源1、黑体腔体2与待测表面(受体)3各自表面温度均匀。因此,表面3得到的净辐射传热量为:又因为: ;有: (1)由于受体3主要以自然对流方式向环境散热,因此: (2) 其中:h受体与环境间的传热系数; t3待测物体(受体)温度; tf环境温度。由(1),(2)式可得: (3)当热源1和黑体腔体2的表面温度一致时,Eb1=Eb2,并考虑到1、3均为非凹表面且1、2、3构成封闭体系,则:X1,2+X1,3=1因此,式(3)可以写为: (4)对不同的受体a,b,其黑度分别为: 因为a,b均处于同样的环境,可认为ha=hb,则 (5)当b为黑体时,b1,可得a的发射率为 (6)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热源具有一个测温热电偶,传导腔体有两个热电偶,受体有一个热电偶,它们都可以通过琴键转换开关来切换。四、 实验方法和步骤本仪器用比较法定性的测定物体的黑度,具体方法是通过对三组加热器电压的调整(热源一组,传导体二组),使热源和传导体的测温点恒定在同一温度上,然后分别将“待测”(受体为待测物体,具有原来的表面态度)和“黑体”(受体仍为待测物体,但表面薰黑)两种状态的受体在相同的时间接受热辐射,测出受到辐射后的温度,就可按公式计算出待测物体的黑度。为了测试成功,最好在实测前对热源和传导体的恒温控制方法进行12次探索,掌握规律后再进行正式测试。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热源腔体1和受体腔体3(先用“待测”状态的受体)对正靠近传导体2并在受体腔体与传导体之间插入石棉板隔热。2.接通电源,调整热源、传导左和传导右的调温旋钮,使其相应的加热电压调到合适的数值。加热30分钟左右,对热源和传导体两侧的测温点进行监测,根据温度值,微调相应的加热电压,直至所有测点的温度基本稳定在要求的温度上。3系统进入恒温后(各测温点的温度基本接近,且各点的温度波动小于3),去掉隔热板,使受体腔体靠近传导体,然后每隔10分钟对受体的温度进行监测、记录、测得一组数据。在此同时,要监测热源和传导体温度,并随时进行调整。4取下受体体腔,待受体冷却后,用松脂(带有松脂的松木)或蜡烛将受体表面薰黑。然后重复上述方法,对“黑体”进行测试,测得第二组数据。5将两组数据进行整理后代入公式,即可得出待测物体的黑度。五、注意事项1热源及传导体的温度不宜过高,切勿超过仪器允许的最高温度200。2每次做“待测”状态实验时,建议用汽油或酒精将待测物体的表面擦净,否则,实验结果将有较大出入。六、实验所用计算公式根据(6)式本实验所用计算公式为: (7)式中: 相对黑体的黑度,该值可假设为1。 待测物体(受体)的黑度。 受体为相对黑体时热源的绝对温度。 受体为被测物体时热源的绝对温度。 相对黑体的绝对温度。 待测物体(受体)的绝对温度。七、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举例)A、实验数据序号N0热源传导受体(紫铜)123123423423923976223523523824074323523523924175平均2347234723872400750序号N0热源传导受体(紫铜熏黑)123123423723923211122352382392331103235238239232111平均23472377239023231107B、实验结果由实验数据得:将以上数据带入(7)式得:在假设=1时,受体紫铜的黑度即为0.78。【附注】根据本实验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以下实验方案:对同一待测物体(受体),在完全相同条件下,进行两次实验。一次是将待测物体(受体)用松脂(带油脂的松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