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考试复习题.doc_第1页
文化传统考试复习题.doc_第2页
文化传统考试复习题.doc_第3页
文化传统考试复习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传统复习题一、填空题(1*8=8)1. 文化大致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2. 著名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3. 决定文化的两大因素: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4. 易经的“易”有三种内涵:不易、变易、简易5. 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6. 易经包括:“十翼” 相传是谁作:孔子7.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建构出的文化精神是哪三教合一:儒、道、释8. 佛教认为的解脱之道包括四谛,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9. 中国禅宗的始祖:达摩 六祖:慧能 祖庭:少林寺 10.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张载、二程(程颐、程颢)、陆九渊、王守仁、王夫之11. 、唐诗双峰指哪两人:李白、杜甫二、名词解释(4*3=12)1.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为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可代代相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2. 整体思维:认为在一个密切贯通的整体之中的各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存,这是一种重整体、重体验、重领悟的直观思维。辩证思维:是指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运动、发展和转化的连续性过程,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类比思维:把一种与另一事物视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对比、互参它们中显现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的思维方式。3. 天人合一:(1)宇宙间各种事物皆普遍联系,互相贯通。人体自身与外界环境相互统一,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2)自然界的普通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 4. 中国传统文化:指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以汉文化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稳定又具动态特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5. 忠怒之道:1、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忠恕之道”的消极表现。2、是由立己而立人,由达己而达人。这是“忠恕之道”的积极表现。6. 文化交流:一种文化接触、撞击、冲突、采借、吸收、调适另一种文化的元素,使之与主体文化调和,主体文化发生变迁。 7. 文化软实力:即文化不论高雅或者通俗,除了能改善国家形象以外,也是一种权势一个国家通过“吸引”而非“命令”或者“强制”他国做某些事或采取某种选择的能力。三、简答题(10*2=20)1. 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传统文化处在不断产生、更新、淘汰、消亡的过程中。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生存活力的文化以及成果保存延续成为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贯彻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既具有历史性、遗传性,又具有现实性和变易性。 2. 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自然环境东亚大陆、2、生产方式深耕细作的小农经济3、社会组织形态天下大一统。三种因素彼此决定,决定文化个性的核心因素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3. 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积极影响+负面影响)1、积极影响:1)造成了中国文化独特的思维模式: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2)造成追求和谐的理想主义倾向。3)造成“知行合一”的人道观和“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2、负面影响:1)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2)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3)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4.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列三个大要点)1)儒道相济的文学思想 2)乐观尚善的文学态度3)蕴藉写意的美学风格5.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1)人与自身的关系,能做到身心和谐 。2)人与自然的关系,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3)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宗法文化为核心,降低个人价值,抹煞个性,求人际和谐、社会和谐。6. 欣赏书法的方法有哪些?1)如见其挥运之时 眼摹、手追2)但观神采、不见字形四、材料题(5+10=15)1. 对比两幅图(西方园林与中国园林)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特征西方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以石材为主,追求永恒性。大量地运用柱(希腊柱、罗马柱)、拱(拱门、拱券、拱窗等)技术,拓展建筑在垂直方面的向度,追求无限的超越理念。中国传统木构古建特征:1. 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注重的是人和大自然的随时感通2. 保持构架制原则3. 创造斗拱结构形式4. 单体建筑标准化5. 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展开布局6. 运用色彩装饰手段2. 判断几个先秦散文文句的出处,并简单描述其语言风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文字极其简约、内蕴极其丰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语录体,记言,保持口语之朴素、生动、流畅,风格含蓄,平和,从容,三言两语,用语精警) “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专题论说文,雄辩,情感充沛,笔锋犀利,善取譬论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见大海无边无垠,水天一色,海天相接,乃望洋兴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庄子(将哲学诗化,大量譬喻、寓言与形象化语言,充满浪漫色彩和抒情意味) 3. 对比西语亲属称谓和中国人亲属称谓。谈谈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见中国传统社会对待亲属的两个重要原则是什么?其原因是?中西亲属称谓:汉语: 英语:堂兄、表兄、堂妹、表妹、表姐夫; Cousin伯母、婶婶、姑姑、姨妈、舅妈; Aunt伯伯、叔叔、姑父、姨父、舅舅; Uncle姐姐、妹妹; Sister哥哥、弟弟。 brother本质区别:汉语细致繁复。英语笼统。原则:1、男女有别。即,同姓的父党和不同姓的母党、妻党之间有明显的等级和价值差别。2、长幼有序。即,分出长幼和嫡庶,以此安排尊卑秩序。原因:4. 简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之间的关系1)表层看,道家和儒家之间诸多对立:儒(入世) 道(出世)人事 天道文饰 自然有为 无为对社会责任 个人超脱2)深层看,道家和儒家之间诸多互补: 儒 道忠怒 无为 虽内涵各别,但以人自身的修养为理论归趋。天命 天道 均试图会合天人之间的矛盾 言必称三代 祖溯神农、皇帝 均有复古倾向。重体任,“即事见理” 重神通,倡“言不尽意” 皆属直觉式具象思维。 两者在价值取向上相互关联和相互配合:两者均以身心谐调为价值标准,不像西方文化之追求向外开拓。这种谐调包括:人际谐调,天人谐调。儒家着重展开前方面。 其“天人合一”是以宗法伦理为核心(尽心人事,“乐天知命” ,进入率性由道 的“天人合一”)。道家着重展开第二方面。它超脱社会伦常、复归“自然”以寄托身心,就使天人谐调成为“第一义”。两者之间的二元对峙。道家重视人与自然的认同,给拘囿于人伦日用世界的儒家打开新天地。5. 佛家入中国所做的自我变革,如北魏时,有位叫法果的佛徒向皇帝行跪拜礼,如何理解这种情形?1)中国传统文化更动佛教“沙门(佛教徒)不敬王者,不拜父母”的规定,变为礼事君王、孝养双亲,使之和中国的宗法社会相协调。2)传统文化祛除了佛教悲观厌世的精神,突出其“果报轮回”的设想,从而把行善积德的伦理规范纳入宗教生活的实践。3)传统文化扬弃佛教许多烦琐教义和不近人情的苦行,发展出脱略形迹、“直指心源”的中国式佛教禅宗,于是信佛只限于个人内心的自觉,泯灭出家与在家的界限,更符合中国人身心内外谐调的情趣。五、 创作题(20+5=25)(1)、1)以“静”为题,自创一幅中国传统美术作品,要求有画(可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配文句(可自创、也可抄录他人)、落款(拟笔名,不能写真名)2)并从对比中西绘画特点这个角度来简要评价自创的这幅作品。(2)、为下面的对联的上联拟一个下联:六、论述题(二选一:20分)1. 中国传统文化显现、凝结成各种物质文化,如茶文化、瓷器文化、酒文化、刺绣文化、筷子文化等。选自己所熟悉的某种中国传统物质文化,先简要介绍这种物质文化中所凝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再谈谈这种文化在中国当代的变迁,然后对其发展前景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由。2. 看三图(北京四合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分析四合院中所包孕的有关中国天人合一的内涵,并结合中国当代的建筑之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的建筑风格的取向,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走向的思考。四合院:民众日常生活的展演舞台。建筑中的天圆地方是中国阴阳学说的体现。1)“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相地立基。利用地形地貌环境,让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整体结构。从整体环境形态和人文内涵出发,单体、细部服从整体,突出群体效应的总体序列和总体轮廓。追求象征涵义 。通过象征,赋予无生命的建筑以丰富的生命内涵,从而人道顺应天道,积极把握宇宙、社会。北京四合院的形貌。1、名称本身的体现“有其名必有其实”。四合院,其中“四”为四方,象征“地方”;其中的“合”为闭合,象征天圆,有方有圆、有阴有阳,进可取、退可守。2、院落结构的体现四合院结构大同小异。为院落式住宅,四边布置堂屋、住房和厨房,中间有院子。门窗皆开向院子,对外不开窗。四合院四面对称建房,其结构成方形,体现的是“地方”;院落成闭合状,门窗皆开向院内,体现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