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氧化沟工艺).doc_第1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氧化沟工艺).doc_第2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氧化沟工艺).doc_第3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氧化沟工艺).doc_第4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氧化沟工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0 页 共 42 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氧化沟工艺 贾琳琳 复旦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071 班 指导老师 岳思羽 摘要 本设计是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此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水质较为 复杂 根据设计要求 该污水处理厂进水中 N P 含量均偏高 在去除 BOD5和 SS 的同时 还需要进行脱氮除磷处理 故采用采用以 Carrousel 氧化沟为主体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以及以重力式浓缩池为主体的污泥工艺流程 该工艺 具有工艺流程短 处理效果好 出水水质稳定 剩余污泥少 运行管理方便 基建与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因此 更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完全适合本设计的实际要求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 Carrousel 氧化沟 重力式污泥浓缩池 The Primary Design of an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Jia Linlin Grade06 Class1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Shaanxi Tutor Yue Siyu Abstract It is a primar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for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development zone The municipal sewage is mainly treated in this plant Its water quality is more complicate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for the design the conten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re high in the water quality of this project So they should be dealed with while BOD5 and SS are cleared The plant adopts the major technology process for 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 and Gravitate Thickeners The technology has characterize for short period process high efficiency steady water quality small rest solids and low fe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so on And what s more it will be operated and managed in a convenient manner So the comprehensive craft exists extensive adaptability and is totally suitable for the practical purpose of the originally design Key words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 Gravitate Thickeners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1 页 共 42 页 目 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目 录 2 引 言 5 1 概述 5 1 1 设计依据及设计任务 5 1 1 1 设计题目 5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氧化沟工艺 5 1 1 2 设计原始资料 5 1 1 3 设计内容及要求 5 1 2 处理程度 5 1 2 1 进出水水质 6 2 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6 2 1 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原则 6 2 1 1 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原则 6 2 1 2 最佳的处理方案要体现以下优点 6 2 2 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6 2 2 1 A2 O 工艺与改良的 A2 O 工艺 7 2 2 2 氧化沟工艺 8 2 2 3 设计方案的确定 9 2 3 工艺流程的确定 9 2 4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9 2 4 1 事故溢流闸井 9 2 4 2 格栅 9 2 4 3 污水泵房 10 2 4 4 沉砂池 10 2 4 5 沉淀池 二沉池 11 2 4 6 氧化沟 12 2 4 7 消毒 13 2 4 8 浓缩池 14 3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计算 15 3 1 进水闸井和进水格栅间的设计 15 3 1 1 污水厂进水管 15 3 1 2 进水闸井工艺设计 15 3 1 3 格栅的设计 16 3 2 污水泵房的设计 17 3 2 1 一般规定 17 3 2 2 水泵设计计算 18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2 页 共 42 页 3 2 3 集水池 18 3 2 4 泵房附属设施及尺寸的确定 19 3 3 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19 3 3 1 设计参数 19 3 3 2 设计计算 19 3 3 3 细格栅选用 19 3 3 4 皮带输送机选用 20 3 3 5 格栅间尺寸的确定 20 3 4 旋流沉砂池的设计 20 3 4 1 设计要求 20 3 4 2 设计参数 20 3 4 3 设计计算 20 3 5 生物选择器 厌氧池的设计 20 3 5 1 设计参数 21 3 5 2 污泥回流量计算 21 3 5 3 生物选择池 厌氧混合池 设计计算 21 3 5 4 生物选择池污泥负荷 21 3 5 5 搅拌设备的选择 21 3 6 氧化沟的设计 21 3 6 1 已知条件 21 3 6 2 设计参数 22 3 6 3 氧化沟设计计算 22 3 6 4 氧化沟表面曝气机选用 24 3 6 5 氧化沟推流器选用 25 3 7 堰式配水井 25 3 7 1 设计参数 25 3 7 2 设计计算 25 3 8 二沉池的设计 26 3 8 1 设计要求 26 3 8 2 设计参数 26 3 8 3 设计计算 26 3 8 4 刮泥设备的选择 28 3 9 接触消毒 29 3 9 1 设计依据 29 3 9 2 设计计算 29 3 9 3 加氯机的选择 29 3 9 4 氯库及加氯间的设计 30 3 10 计量设施 30 3 10 1 计量设备的选择 30 3 10 2 设计依据 30 3 10 3 设计计算 31 4 污泥处理工艺的设计及计算 31 4 1 污泥泵站的设计 31 4 1 1 回流污泥泵设计 31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3 页 共 42 页 4 1 2 回流污泥泵的选用 31 4 2 浓缩池的设计 31 4 2 1 设计要求 31 4 2 2 设计参数 32 4 2 3 设计计算 32 4 3 污泥脱水机房 33 4 3 1 设计计算 33 4 3 2 压滤机的选用 33 5 污水厂总体布置 34 5 1 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34 5 2 厂区平面布置形式 34 5 3 污水厂平面布置的具体内容 34 致 谢 34 参考文献 35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4 页 共 42 页 引 言 生命起源于水环境 水是所有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亦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不 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据21世纪城市水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透露 联合国已经把我国列为世界上13个 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人均用水量是世界人均用水量的30 左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 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们为止付 出的是环境污染的代价 眼下环境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为保护环境 解决城市污水的排放 对水体的污染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 为了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 就必须要建立有效 的污水处理设施 来解决这一问题 综合废水处理工程是一项保护环境 治理污染 促进健康 造 福社会的公益事业 这不仅仅是对现存的污染状况予以有效的治理 而且对将来工 农业的发展以 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 城市排水问题的合理解决必将带来重大的 社会效益 本设计就是基于水污染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以保护环境为宗旨 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染物排放标准为要求对系统进行全面设计 1 1 概述 1 1 设计依据及设计任务设计依据及设计任务 1 1 1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氧化沟工艺 1 1 2 设计原始资料设计原始资料 B 市属于西北地区二线城市 地处黄河上游 市区东西狭长 南北狭窄 市区面积约 25km2 人口近 19 万人 未建污水处理厂 该市属中温带气候带 地处高原 海拔高度在 1900m 左右 日 照比较充足 气候年差较大 温度非周期性变化显著 最大冻土深度 0 86m 地震烈度七度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 3 104 m3 d 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表 1 出水排入夏河 根据 地面水环 境质量标准 GB 3838 88 中水域功能分类 夏河属于水源上游保护区 为 类水域 按照 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 1996 规定 GB 3838 88 中 类水域 执行一级标准 TP 根据 B 市 夏河环境容量要求和实际要求 放宽到 1mg L 左右 1 1 3 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内容及要求 1 通过阅读中外文文献 调查研究并收集有关资料 确定合适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进行各个构筑物的水利计算 经过技术与经济分析 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 2 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说明书应包括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 污水水量的计算 污泥处理程度计算 污水泵站设计 污水污泥处理单元构筑物的详细设计计算 设计方案对比论证 厂区总平面布置说明 污水处理运行分析等 设计说明书要求内容完整 计算 正确文理通顺 书写工整 应有300 字左右的中英文说明书摘要 3 毕业设计图纸应准确的表达设计意图 图面力求布置合理 正确清晰 符合工程制图要 求 此外 其组成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1 张 b 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工艺设计图3 4 张 1 2 处理程度处理程度 污水处理程度是由对象和地区排放标准决定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5 页 共 42 页 1 2 1 进出水水质进出水水质 进出水水质见表1 1 表 1 1 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 项目进水 mg L 出水 mg L 排放标准 GB 8978 1996 去除率 BOD5 150 202087 COD 300 606080 SS 200 202080 NH3 N 30 151550 TP 4 10 575 2 2 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2 1 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原则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原则 2 1 1 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原则 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原则 1 基础数据可靠 认真研究各项基础资料 基本数据 全面分析各项影响因素 充分掌握 水质水量的特点和地域特性 合理选择好设计参数 为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厂址选择合理 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专业规划 结合建设地区地形 气象条件 经全面分析比较 选择建设条件好 环境影响小的厂址 3 工艺先进实用 选择技术先进 运行稳定 投资和处理成本合理的污水污泥处理工艺 积极慎重的采用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和新设备 使污水处理工艺先进 运行可靠 处理后水质稳定达标排放 4 总体布置考虑周全 根据处理工艺流程和各建筑物 构筑物的功能要求 结合长治地形 地质和气候条件 全面考虑施工 运行和维护的要求 协调好平面布置 高程布置及管线布置间的 相互关系 力求整体布局合理完美 5 避免二次污染 污水处理厂作为环境保护工程 应避免或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气味 噪声 固体废物污染等 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 沉砂 污泥和臭气等 避 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6 运行管理方便 以人为本 充分考虑便于污水厂运行管理的措施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自 动控制 力求安全可靠 经济实用 以利提高管理水平 降低劳动强度和运行费用 7 近期远期结合 污水处理厂设计应近远期全面规划 污水处理厂的厂区面积 应按项目 总规模控制 并作出分期建设的安排 合理确定近期规模 8 满足安全需求 污水处理厂设计需充分考虑安全运行的要求 如适当设置分流设施 超 越管线等 厂区消防的设计和消化池 储气罐及其他危险单元设计 应符合相应安全设计规范的要 求 2 1 2 最佳的处理方案要体现以下优点 最佳的处理方案要体现以下优点 1 保证处理效果 运行稳定 2 基建投资省 耗能低 运行费用低 3 占地面积小 泥量少 管理方便 2 2 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根据测量的水量 水质和环境容量降低的结论确定污水及污泥处理应达到的标准 本节对其处 理工艺流程进行方案筛选 并通过论证选择合理的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6 页 共 42 页 我们对活性污泥法和人工生物净化的几个方案进行筛选 初步选到下列两种工艺三个方案 再 进行比较 1 A2 O 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2 氧化沟和改良的氧化沟工艺 2 2 1 A2 O 工艺与改良的工艺与改良的 A2 O 工艺工艺 A2 O 脱氮除磷工艺 即厌氧一缺氧一好氧活性污泥法 亦称 A A O 工艺 它是在 A2 O 除磷工 艺基础上增设了一个缺氧池 并将好氧池出流的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 具有同步脱氮除磷功能 其工艺流程如下 图 2 1 A2 O 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图 2 1 A2 O 法工艺流程图 1 主要特点 工艺流程简单 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 节省基建投资 厌氧 缺氧 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 能同时具有去 除有机物 脱 N 除 P 的功能 该土艺不需要外加碳源 厌氧 缺氧池只进行缓速搅拌 节省运行费用 便于在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基础上改造成 A2 O 该工艺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 除磷效果受回流污泥夹带的溶解氧和硝态氮的 影响 因而脱氮除磷效果不可能很高 沉淀池耍防止产生厌氧 缺氧状态 以避免聚磷菌释磷而降低出水水质和反硝化产生 N 而 干扰沉淀 但溶解氧含量也不易过高 以防止循环混合液对缺氧池的影响 2 存在问题 a 除 P 效果难于再行提高 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 不易提高 特别是当 P BOD 值高时更是 如此 b 脱 N 效果也难于进一步提高 内循环量一般以 2Q 为限 不宜太高 c 进入沉淀池的处理水要保持一定浓度的 DO 减少停留时间 防止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 P 的 现象出现 但 DO 浓度也不宜过高 以防循环混液对缺氧反应器的干扰 改良型 A2 O 工艺 其工艺流程如下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7 页 共 42 页 城市污水 粗格栅 细格栅 初沉池 厌氧池缺氧池 好氧池 二沉池出 水 剩余污泥 图 2 2 改良的 A2 O 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1 对 A2 O 工艺的改进 将回流污泥分两点加入 减少加入到厌氧段的回流污泥量 从而减少进入厌氧段硝酸盐和 DO 在保证总的污泥回流比为 60 100 的情况下 一般到厌氧段的回流污泥比为 10 既可满 足磷的需要 而其余的回流污泥回流到缺氧段以保证 N 的需要 A2 O 工艺系统中剩余污泥含 P 量较高 在其消化过程中 P 会重新释放和溶出 同时由于剩余污泥沉淀性能好 所以可取消污泥 消化池 直接经浓缩后作为肥料使用 在硝化好氧段 污泥负荷率应小于 0 18kgBOD5 kgMLSS d 而在除 P 厌氧段污泥负荷率应在 0 10kgBOD5 kgMLSS d 以上 2 相关分析 A2 O 工艺在去除污水中有机碳污染 BOD 污染 的同时 还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 N 和 P 污 染 为污水复用和资源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它与普通回流污泥法二级处理后再进行三级物化处理相 比 不仅投资和运行成本低 而且无大量难以处理的化学污泥 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改良型 A2 O 工艺不仅具有 A2 O 工艺的各种优点 而且增加了部分污泥回流在缺氧池提高了脱 N 除 P 的效果 2 2 2 氧化沟工艺氧化沟工艺 工艺流程如下 图 2 3 氧化沟工艺 1 特点 氧化沟又称连续循环式反应池或 循环曝气池 是 1950 年由荷兰公共工程研究所研究成功 的 因其构筑物成封闭的沟渠型而得名 故有人称其为 无终端的曝气系统 其本特征是曝气池 呈封闭的沟渠形 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其中不停地循环流动 其水力停留时间一般较长 为 15 16h 泥龄长达15 30 天 属于延时曝气法 污水提升泵房 沉砂池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8 页 共 42 页 氧化沟处理系统的构造形式较多 有圆形或马蹄形的 有平行多渠道形式以侧渠作为二沉池的 有将二沉池建在渠上或单独分建的等等 其供氧和水流动力都是靠提升曝气设备 这种设备分为早 期使用的水平中心轴旋转叶轮和后来出现的卡鲁塞尔氧化沟所用的垂直或带叶片的曝气器 由于氧 化沟水深较浅 一般3 米左右 而流程较长 可以按照曝气器前作缺氧与曝气器后作富氧段的方 式设计运行 提供兼氧菌与好氧菌交替作用的条件 在缺氧段脱硝 在好氧段除碳源需氧量及达到 脱N 的目的 2 技术特性 主要技术参数 负荷 N 2 0 4 0 kgBOD5 N 0 05 0 15kgBOD5 kgdm 3 dMLSS 水力停留时间 HRT 10 30h 泥龄 SRT 10 30d MLSS X 2000 6000mg l 出水BOD5 10 15mg l 出水SS Se 10 20 mg l 出水NH3 N Ne 1 3mg l 沟内水流速度 V 0 3 0 5m s 环流周期 T 15 30min 沟内水深 H 2 5 4 5m 宽深比 B H 2 1 3 优点 1 处理效果稳定 出水水质好 不仅可满足 BOD5 SS 的排放标准 还可以达到脱 N 除 P 的效果 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2 工程费用相当于或低于其他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3 处理厂只需最低限度的机械设备 增加了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的安全性 4 管理简化 运行简单 5 由于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泥龄都很长 悬浮物 有机物在沟内可获得较彻底的降解 剩余污泥较少 污泥不经消化也容易脱水 污泥处理费用较低 6 处理厂与其他工艺相比 臭味较小 7 构造形式和曝气设备多样化 8 曝气强度可调节 9 具有推流式流态的某些特征 4 缺点 氧化沟运行管理费用高 氧化沟沟体占地面积大 2 2 3 设计方案的确定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设计选用三个方案 A2 O 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和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进 行比较 如下表所示 表 2 1 三个方案的比较 A2 O脱氮除磷工艺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奥贝尔氧化沟工艺 污泥负荷中低低 污泥龄 d 5 1520 3020 30 污泥量较多少少 污泥处理方式消化浓缩脱水直接浓缩脱水直接浓缩脱水 曝气方式鼓风曝气表曝机曝气转刷 能耗水平高低中 碳化效果好好好 脱氮效果好好好 除磷效果好较好较好 厂区环境一般好好 综上所述 在本次设计中采用在国内广泛使用 技术相对成熟Carrousel氧化沟工艺 污泥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9 页 共 42 页 粗格栅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 沉砂池 二沉池厌氧选择池 脱水车间 氧化沟加氯消毒 浓缩池 处理采用浓缩脱水工艺 2 3 工艺流程的确定工艺流程的确定 本工艺设计的工艺流程图2 4 进水 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泥饼 图2 4 设计氧化沟工艺流程图 2 4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2 4 1 事故溢流闸井事故溢流闸井 进水闸井于厂区进水管和中格栅之间 2 4 2 格栅格栅 格栅是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组成 在污水处理系统 包括水泵 前 均须设置格栅 安 装在污水管道 泵房 集水井的进口处或处理厂的端部 用以拦截较大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 污染物 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截留污物的清除方法有两种 即人工清除和机械清除 大型污水处理厂截污量大 为减轻劳动 强度 一般应用机械清除截留物 本工程设计确定采用两道格栅 20mm 的中格栅和8mm 的细格栅 2 4 3 污水泵房污水泵房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大部分来自于电能 其中40 的电能为水泵消耗 所以 确定合理 的水泵及泵站具污水处理厂的关键所在 泵站形式的选择取决于水力条件和工程造价 其它考虑因素还有 泵站规模大小 泵站的性质 水文地质条件 地形地物 挖渠及施工方案 管理水平 环境性质要求 选用水泵的形式及能否就 地取材等 目前污水泵站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干式泵房 干式泵房集水池和机器间用隔墙分开 只有水泵的吸水管和叶轮淹没在水中 机器间能保持干燥 也避免了污水的污染 具有养护管理条件好 便于机组检修的优点 已经成为 城镇排水泵站普遍采用的形式 2 湿式泵房 立式电动机设在上部的电机间内 水泵及管件淹没在电机间下面的集水池中 优点是结构简单 集水池有效容积的范围大 缺点是养护管理条件差 设备直接受污水腐蚀 适合 在半永久雨水泵站采用 潜水泵由于电动机 水泵特有的潜水功能 设置成湿式泵房是完全合适的 a 合建式矩形泵站 装设立式泵 自灌式工作台 水泵数为4 台或更多时 采用矩形 机器间 机组管道和附属设备布置方便 启动简单 占地面积大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10 页 共 42 页 b 合建式圆形泵站 装设立式泵 自灌式工作台 水泵数不超过4 台 圆形结构水力条件好 便于沉井施工法 可降低工程造价 水泵启动方便 c 对于自灌式泵房 采用自灌式水泵 叶轮 泵轴 低于集水池最低水位 在最高 中间和最 低水位都能直接启动 其优点为启动及时可靠 不需引水辅助设备 操作简单 便于自控 缺点是 泵房深度达 增加地下工程的造价和施工难度 上下巡视也不方便 在地下水高的地方 电机容易 受潮 必须加设通风和烘干空气的设施 自灌式泵房在排水泵站应用广泛 特别是在要求开启频繁 的污水泵站要求及时启动的立交泵站 应尽量采用自灌式泵房 并按集水池的液位变化自动控制运 行 d 非自灌式泵房 泵轴高于集水池最高水位 不能直接启动 由于污水泵水管不得设低阀 故 需设引水设备 但管理人员必须能熟练的掌握水泵的启动程序 e 潜水泵站 潜水泵的电机防水密封 可以长期侵入污水中 不存在受潮问题 潜水泵电机机 组整体安装 结构紧凑 运行稳定 便于就位和更换 所以潜水泵站无需上部厂房 也简化了地下 结构 降低了工程造价 但是潜水泵在水下运行 所以要有可靠的产品质量 自动化控制和保护功 能作技术依托 潜水泵价格较高 本设计因水量较小 并考虑到占地 造价 自动化控制等因素 以及施工的方便与否 采用潜 污式矩形泵房 2 4 4 沉砂池沉砂池 沉砂池的作用是从废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他一般设在污水处理厂前端 保护水泵和 管道免受磨损 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 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 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沉砂池的类型 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 竖流式 曝气沉砂池和旋流沉砂池四类 1 平流沉砂池 是常用的形式污水在池内沿水平方向流动 它由入流渠 出流渠 闸板 水流部分及沉砂斗组成 优点 截留无机颗粒效果好 沉淀效果好 耐冲击负荷 适应温度变化 工作稳定 构造简单 排沉砂方便 易于施工 便于管理 缺点 占地大 配水不均匀 易出现短流和偏流 排泥间距较多 池中约夹杂有15 左右的有 机物使沉砂池的后续处理增加难度 2 竖流沉砂池 是污水由中心管进入池内后自下而上流动 无机颗粒借重力沉于池底处理 效果一般较差 优点 占地少 排泥方便 运行管理易行 缺点 池深大 施工困难 造价较高 对耐冲击负荷和温度的适应性较差 池径受到限制 过 大的池径会使布水不均匀 3 曝气沉砂池 池断面呈矩形 池底一侧具有集砂槽 曝气装置设在集砂槽一侧 是池内 水流产生与主流垂直的横向旋流 再选流产生的离心作用下 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被甩向外部沉入 集砂槽 另由于水的旋流运动 增加了无机颗粒间的相互碰撞与摩擦的机会 把表面附着的有机物 除去 使沉砂中的有机物含量低于10 优点 克服了平流沉砂池的缺点 使砂粒与外裹的有机物较好的分离 通过调节布气量可控制 污水的旋流速度 使除砂效率较稳定 受流量变化影响小 同时起预曝气作用 其沉砂量大 且其 上含有机物少 缺点 由于需要曝气 所以池内应考虑设消泡装置 其他型易产生偏流或死角 并且由于多了 曝气装置而使费用增加 并对污水进行预曝气 提高水中溶解氧 4 旋流沉砂池 钟式沉砂池 是利用机械力控制水流流态与流速 加速沙粒的沉淀并使 有机物随水流带走的沉砂装置 由流入口 流出口 沉砂区 砂斗及带变速箱的电动机 传动齿轮 压缩空气输送管和砂提升管以及排砂管组成 优点 占地面积小 可以通过调节转速 使得沉砂效果最好 同时由于采用离心力沉砂 不会 破坏水中的溶解氧水平 厌氧环境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11 页 共 42 页 缺点 气提或泵提排砂 增加设备 水厂的电气容量 维护较复杂 基于以上四种沉砂池的比较 本工程设计确定采用旋流沉砂池 2 4 5 沉淀池 二沉池 沉淀池 二沉池 由于本设计主要构筑物采用氧化沟 可不设初沉池 二沉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后面 用于 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 指生物膜法脱落的生物膜 1 平流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呈长方形 污水从池的一端流入 水平方向流过池子 从池的 另一端流出 在池的进口处底部设贮泥斗 其他部位池底设有坡度 坡向贮泥斗 也有整个池底都 设置成多斗排泥的形式 优点 a 沉淀效果好 b 对冲击负荷和温度的变化适应性强 c 施工容易 造价低 缺点 a 池子配水不均匀 b 采用多斗排泥时 每个泥斗需要单设排泥管各自排泥 操作量大 采用链带式刮泥机排泥时 链带的支撑件和驱动件都浸于水中 易锈蚀 占地面积大 适用条件 适用于大 中 小型污水处理厂 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和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 2 辐流沉淀池 亦称辐射式沉淀池 多呈圆形 有时亦采用正方形 池的进水在中心位置 出 口在周围 水流在池中呈水平方向向四周辐射 由于过水断面面积不断变大 故池中的水流速度从 池中心向池四周逐渐减慢 泥斗设在池中央 池底向中心倾斜 污泥通常用刮泥机 或吸泥机 机 械排除 优点 a 多为机械排泥 运行较好 管理较简单 b 排泥设备已趋定型 缺点 a 池内水速不稳定 沉淀效果较差 b 机械排泥设备复杂 对施工质量要求高 适用条件 适用于大 中型污水处理厂 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3 竖流沉淀池 多为圆形 亦有成方形或多角形的 污水从设在池中央的中心管进入 从中心 管的下端经过反射板后均匀缓慢的分布在池的横断面上 由于出水口设置在池面或池壁四周 故水 的流向基本由下而上 污泥贮积在底部的污泥斗中 优点 a 排泥方便 管理简单 b 占地面积较小 缺点 a 池子深度大 施工困难 b 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能力较差 c 造价较高 d 池径不宜过大 否则布水不均匀 适用条件 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4 斜板 管 沉淀池 优点 a 沉淀效率高 停留时间短 b 占地面积小 缺点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12 页 共 42 页 a 用于二沉池时 当固体负荷较大时其处理效果不太稳定 耐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差 b 运行管理成本高 综上所述 四种沉淀池的优缺点比较 并结合本设计的具体资料可知 本工程二沉池采用中心 进水 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 2 4 6 氧化沟氧化沟 氧化沟又称 循环曝气池 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环状曝气渠道中循环流动 属于活性 污泥法的一种变形 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可达10 30h 污泥龄20 30d 有机负荷很低 0 05 0 15kgBOD5 kgMLSS d 实质上相当于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 由于它运行成本低 构造 简单 易于维护管理 出水水质好 耐冲击负荷 运行稳定 并可脱氮除磷 可用于处理水量为 72 200 104m3 d 氧化沟技术发展加快 类型多样 氧化沟技术发展较快 类型多样 根据其构 造和特征 主要分为帕斯维尔氧化沟 Pasveer 卡鲁塞尔氧化沟 Carrousel 交替工作式氧化 沟 奥贝尔氧化沟 Orbal 一体化氧化沟 合建式氧化沟 各种氧化沟的类型及技术特点如 下 1 帕斯维尔氧化沟 a 性能特点 出水水质好 脱氮效果较明显 构筑物简单 运行管理方便 结构形式多样 可根 据地形选择合适的构筑物形状 单座构筑物处理能力有限 流量较大时 分组太多占地面积大 增 加了管理的难度 b 结构形式 单环路 有同心圆型 折流型和U 型等形式 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c 曝气设备 转刷式转盘 水深较深时 配置潜水推进器 d 适用条件 出水水质要求高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2 卡鲁塞尔氧化沟 它的典型布置 为一个多够串联系统 进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后在沟内不停 循环流动 采用表面机械曝气器 每沟渠的一端各安装1个 靠近曝气器下游的区段为好氧区 处 于曝气器上游和外环的区段为缺氧区 混合液交替进行好氧和缺氧 这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脱氧 条件 而且有利于生物絮凝 使活性污泥易于沉淀 a 性能特点 出水水质好 由于存在明显的富氧区和缺氧区 脱氮效率高 曝气设施单机功率 大 调节性能好 并且曝气设备数量少 既可以节省投资 又可以使运行管理简化 有极强的混合 搅拌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氧化沟沟深加大 使占地面积减少 土建费用降低 用电量较大 设备效 率一般 设备安装较为复杂 维修和更换繁琐 b 结构形式 多沟串联 c 曝气设备 立式低速表曝机 每组沟渠只在一端安设一个表面曝气机 d 适用条件 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特别是用地紧张的大型污水处理厂 3 交替工作式氧化沟 由丹麦Kruger公司发明 a 性能特点 出水水质好 可以不单独设置二沉池 处理流程短 节省占地 不需单独设置反 硝化区 通过运行过程中设置停曝期 进行反硝化 具有较高的氮去除率 设备闲置率高 自动化 程度要求高 增加了运行管理难度 b 结构形式 单沟 A 型 双沟 B 型 和三沟 T 型 沟之间相互连通 c 曝气设备 水平轴曝气转盘 d 适用条件 出水要求高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4 奥贝尔氧化沟 是由多个通信的椭圆形或圆形沟渠组成 污水与回流污泥均进入最外一条沟 渠 在不断循环的同时 依次进入下一个沟渠 他相当于一系列完全混合反应池串联而成 最后混 合液从内沟渠排出 a 性能特点 出水水质好 脱氮率高 同时硝化反硝化 可以在未来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加以扩 展 易于适应多种进水情况和出水要求的变化 容易维护 节能 比其他任何氧化沟系统在运行时 需要的动力都小 受结构形式的限制 总图布置困难 b 结构形式 三个或多个沟道 相互连通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13 页 共 42 页 c 曝气设备 水平轴曝气转盘 转碟 可以进行多个组合 d 适用条件 出水要求高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5 一体化氧化沟 又称合建式氧化沟 它是集曝气 沉淀 泥水分离和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 无需建造单独的二沉池 a 性能特点 工艺流程短 构筑物和设备少 不设置单独的二沉池 氧化沟系统占地面积较小 沟内设置沉淀区 污泥自动回流 节省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 造价低 建造快 设备事故率低 运 行管理工作量少 固液分离比一般二沉池高 运行和启动存在一定问题 技术尚处于研究开发 阶段 b 结构形式 单沟环形沟道 分为内置式固液分离和外置式分离式 c 曝气设备 水平轴曝气转盘 d 适用条件 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综上所述 各种氧化沟各有优缺点 结合本设计用地较为紧张 以及基建费用 运 行成本 运行管理 处理要求等方面考虑 设计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 现将卡鲁塞尔氧 化沟再做以下较为全面的介绍 卡鲁塞尔氧化沟采用垂直安装的低速表面曝气器 每组沟渠安装一个 均安装在同 一端 因此形成了靠近曝气器下游的富氧区和曝气器上游以及外环的缺氧区 这不仅有 利于生物凝聚 还是活性污泥易于沉降 BOD5 的去除率可达到95 99 脱氮效率约为 90 除磷率约为60 卡鲁塞尔氧化沟的表面曝气机单机功率大 可以达到150kw 其水深可达5m 以上 使氧化沟 占地面积减小 土建费用降低 同时具有极强的混合搅拌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当有机负荷较低时 可以停止某些曝气器的运行 或者切换较低的转速 在保证水流搅拌混合循环流动的前提下 节约 能量消耗 由于曝气机周围的局部地区能量强度比传统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的强度高得多 使得氧的 转移效率大大提高 平均传氧效率达到 11 1 2 hkwkg 2 4 7 消毒消毒 水消毒处理的目的是解决水中的生物污染问题 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 水质改善 细菌含量 大幅度减少 但细菌的绝对值仍很可观 并存在病原菌的可能 为防止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和对生 态造成污染 在污水排入水体前应进行消毒 接触池 采用折板往复式池子 表 2 2 五种方案的比较 项目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 杀菌有效性较强中强最强强 效能 对细菌 对病毒 对芽孢 有效 部分有效 无效 有效 部分有效 无效 有效 部分有效 无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部分有效 无效 一般投加量 mg L 5 105 105 1010 接触时间10 30min10 30min10 30min5 10min10 100s 一次投资低较高较高高高 运转成本便宜贵贵最贵较便宜 优点 技术成熟 投配设备简 可用海水 或浓盐水 作 原料 也可 使用安全 可靠 有定 能有效去 除污水中残 留有机物 色 臭味 杀菌迅 速 无化学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14 页 共 42 页 单 有后续消 毒作用 购买商品 次 氯酸钠 使 用方便 型产品受 pH 温度 影响 药剂 缺点 有臭味 残 毒 使用时安 全措施要求高 现场制备 备复杂 护管理要 求高 须现场制备 维修要求较 高 须现场制备 管理复杂 剩 余臭氧需作 消毒处理 消毒效果 受出水水质 影响较大 设备无定型 产品 货源 不足 适用条件 大 中型污水 处理厂 最常用 方法 中 小型 污水处理 厂 中 小型 污水处理厂 要求出水 水质较好 排入水体的 卫生条件高 的污水厂 小型污水厂 随着设备逐 渐成熟 正 日益广泛采 用 2 4 8 浓缩池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主要是降低污泥中的间隙水 来达到使污泥减容的目的 经浓缩后的污泥近似糊状 仍保持流动性 污泥浓缩的方法有沉降法 气浮法 离心法 浓缩池可分为气浮浓缩池 重力浓缩池和离心浓缩池 重力浓缩池按其运行方式分 为间歇式或连续式 a 气浮浓缩池 依靠微小气泡与污泥颗粒产生粘附作用 使污泥颗粒的密度小于水而上浮 并 得到浓缩 气浮法适用于浓缩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等的较轻污泥 能把含水率99 5 的活性污泥浓 缩到94 一96 其含水率低于采用重力浓缩池所达到的含水率 但运行费用较高 贮泥能力小 b 连续式重力浓缩池 连续流污泥浓缩池可采用沉淀池形式 一般为竖流式或辐流式 用于浓 缩初沉池污泥和二沉池的剩余污泥 只用于活性污泥的情况不多 c 间歇式重力浓缩池 主要靠阀门控制污泥的进出和上清液的排出 无刮泥系统 管理简单 运行费用低 动力消耗小 d 离心浓缩池 利用污泥中的固 液相的密度不同 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受到不同的离心力 二是两者分离 达到浓缩目的 活性污泥的含固率在0 5 左右时 经离心浓缩 可增至6 离心 浓缩过程封闭在离心机内进行 因而一般不会产生恶臭 对于富磷污泥 用离心浓缩可避免磷的二 次释放 提高污泥处理系统总的磷的去除率 离心分离一般要加入助凝剂 且耗电量大 在达到相 同的浓缩效果时 其电耗约为气浮法的10 倍 综上所述 根据本工艺设计水量情况 结合氧化沟工艺污泥稳定 且污泥量较少 本设计采用 辐流式重力浓缩池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15 页 共 42 页 3 3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计算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计算 3 1 进水闸井和进水格栅间的设计进水闸井和进水格栅间的设计 3 1 1 污水厂进水管污水厂进水管 1 设计依据 a 进水管流速在0 9 1 1m s b 进水管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 c 进水管按非满流设计 n 0 014 2 设计计算 a 进水管径为D 1500mm b sLhmdmQ 2 347 1250 103 334 3 1 2 进水闸井工艺设计进水闸井工艺设计 进水闸井的作用是汇集各种来水以改变进水方向 保证进水稳定性 进水闸井设超越管 超越 管的作用是当污水厂发生故障或维修时 可使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避免对后续工艺的影响 跨越管 的管径比进水管略大 取为1600mm 其设计要求如下 设在进水闸 格栅 集水池前 形式为圆形 矩形或梯形 尺寸可根据来水管渠的断面和数量确定 但直径不得小于1 5m 井底高程不得高于最低来水管管底 水面不得淹没来水官管顶 考虑施工方便以及水力条件 进水闸井尺寸取3 6m 井深5 3m 井内水深1 2m 闸井井底标 高为 5 2 m 进水闸井水面标高为 4 225m 超越管位于进水管顶1m 处 即超越管管底标高为 2 7m 采用ZMQF 型明杆式铸铁方闸门 尺寸为L B 1 6 1 6m 重量 2992kg 启闭机的选择 根据启闭力在给水排水手册 11 上查得采用XLQ 5 型手 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 其性能如下 表 表 3 1 XLQ 5 型手 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性能表 型号形式 启闭能力 t 启闭速度 m min 启闭高度 m 生 产 厂 家 启闭手电 XLQ 5 手 电 螺杆式50 050 18 1 4 湖北省咸宁 县机械厂 3 1 3 格栅的设计格栅的设计 本设计采用中细两种格栅 两道中格栅 三道细格栅 中格栅与泵站合建 细格栅与旋流沉砂 池合建 1 设计原则 a 中格栅间隙一般采用10 40mm b 格栅不宜少于两台 如为一台时 应设人工清除格栅备用 c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 4 0 9m s d 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 75 e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 08 m s 0 17m s f 格栅间必须设置工作台 台面应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 0 5m 工作台有安全和冲洗设施 g 格栅间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应小于0 7m 工作台正面过道宽度 人工清除 不小于 1 2m 机械清除 不小于1 5m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16 页 共 42 页 h 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它保护设备的措施 i 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检修 栅渣的日常清除 2 设计参数 a 栅前水深h 1m b 过栅流速v 0 6m s c 格栅间隙b 20mm d 格栅安装倾角 70 3 格栅的设计计算 a 栅条间隙数 vhb aQ n sin max 中 式中 中格栅间隙数 中 n 最大设计流量 max Qsm 3 栅条间隙 取20mm b 栅前水深 取1 0mh 过栅流速 取0 6m s v 格栅倾角 设计70 a 4 1 2 347 72 2 72 2 108 0 108 0 Q Kz smsm KQQ z 486 0 4 110 2 347 333 max 个4025 39 6 00 1020 0 70sin486 0 0 n 本设计选用两台中格栅 为了减少格栅磨损 格栅全部使用 则个20 n b 栅槽宽度 mm bnnSB 6 059 0 2002 0 120 01 0 1 式中 B 栅槽宽度 m S 格条宽度 取0 01m c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设进水渠宽 渐宽部分展开角 1 20 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0 45m smB8 0 1 m tgtga BB L27 0 202 8 00 1 2 0 1 1 1 d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 mLL14 0 2 27 0 2 12 e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取k 3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17 页 共 42 页 m a g v b S k a g v kh 050 0 70sin 8 92 6 0 020 0 01 0 42 2 3 sin 2 sin 2 0 2 3 4 2 3 4 2 2 f 栅后槽总高度 H m 设栅前渠道超高 mh3 0 1 mhhhH35 1 050 0 3 00 1 21 g 栅槽总长度 L m m tg tga H LLL 38 2 70 3 00 1 5 00 114 0 27 0 5 00 1 0 1 21 式中 H1 栅前渠道深 m 11 hhH h 每日栅渣量 W m3 d 取 333 1 10 07 0 mmW dmdm K WQ W z 2 0 1 2 40 1 1000 07 0 486 0 86400 1000 86400 331max 宜采用机械清渣 图3 1 中格栅设计计算草图 4 中格栅选用 根据格栅间距 宽度在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9 册上查得采用GH 型链条式回转格栅除污机 其性能见表3 2 表3 2 GH 型链条式回转格栅性能规格表 型号 格栅宽 度 mm 格栅净 距 mm 安装角 度a 0 过栅流 速 m s 电动机 功率 kw 栅条截 面积 mm2 整机重量 kg 生产厂 家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第 18 页 共 42 页 GH 1000100020700 71 55010 3500 5500 无锡通 用机械 厂 5 格栅间尺寸的确定 工作平台设在格栅上部 高出格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 5m 工作台上设有安全和冲洗措施 工作 台正面过道宽度与栅槽宽度相同 格栅间的尺寸为 6400 7500mm 6 皮带输送机选用 栅渣用皮带输送机传送到格栅间外 卸入小推车中再运至垃圾堆放场所 根据栅渣量 输送距 离采用与中格栅相同型号的皮带输送机 LD型皮带输送机 其性能见表3 3 表 3 3 LD 型皮带输送机性能参数表 3 2 污水泵房的设计污水泵房的设计 3 2 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a 应根据远近期污水量 确定污水泵站的规模 泵站设计流量一般与进水管之设计流量相同 b 应明确泵站是一次建成还是分期建设 是永久性还是半永久性 以决定其标准和设施 c 并根据污水经泵站抽升后 出口入河道 灌渠还是进处理厂处理来选择合适的泵站位置 d 污水泵站的集水池与机器间在同一构筑物内时 集水池和机器间须用防水隔墙隔开 允许渗 漏 做法按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分建式 集水井和机器间要保持的施工距离 其中集水池多为圆形 机器间多为方形 e 泵站构筑物不允许地下水渗入 应设有高出地下水位0 5 米的防水措施 3 2 2 水泵设计计算水泵设计计算 1 污水泵站选泵应考虑因素 a 选泵机组泵站泵的总抽生能力 应按进水管的最大时污水量计 并应满足最大充满度时的流 量要求 b 尽量选择类型相同 最多不超过两种型号 和口径的水泵 以便维修 但还须满足低流量时 的需求 c 由于生活污水 对水泵有腐蚀作用 故污水泵站尽量采用污水泵 在大的污水泵站中 无大 型污水泵时才选用清水泵 2 设计计算 泵站选用集水池与污水泵房合建式的 a 流量的确定 hmQ 7 2916 3 max 运输能力 m3 h 型号皮带宽度 mm 输送距离 m 带速 0 8m s 带速 1 0m s 功率 kw 生产厂家 LD758004 52102781 1 河南红星矿山 机器有限公司 复旦大学毕业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