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县房地产市场深度调研报告(上).doc_第1页
大足县房地产市场深度调研报告(上).doc_第2页
大足县房地产市场深度调研报告(上).doc_第3页
大足县房地产市场深度调研报告(上).doc_第4页
大足县房地产市场深度调研报告(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重庆大足县房地产市场深度调研报告(上)第一部分 大足县宏观背景分析一、大足概况1、城市名:大足县 县委书记:江涛 县 长:周波 幅员面积:1392平方公里 总人口:961705人2、自然地理 大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西北部,地处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交接地带,介于东经10528至10602、北纬2923至2952之间。东连铜梁县,南临永川市,西接荣昌县,北依潼南县、四川省安岳县。西距成都市269公里,东离重庆市80公里。县东南部为低山,最高海拔934米,中部为浅丘带坝,西北部为深丘。全县辖24个街镇, 242个行政村,50个居委会。幅员面积13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万亩。大足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3、历史沿革公元701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将其建立的周王朝的年号定为“大足”,谓“大足天下,天下大足”之意。57年以后(公元758年),她的曾孙唐肃宗颁令设置大足县。历史上因“有海棠而独香”的传说,故有“海棠香国”的美名。唐末至宋末,为昌州府和潼川府治地。明洪武十年改属重庆府。清末民(国)初属重庆府、川东道。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解放后,先后隶川东行璧山专区、四川省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永川地区撤销隶属重庆市。 唐末昌州刺史、静南军大使韦君靖在龙岗山开建永昌寨,开创北山石刻。 南宋名匠赵智凤在宝顶山用毕生精力建造宝顶山石刻。元顺帝至元3年(公元1337年)韩法师起义,称“南朝赵王”。明嘉靖44年(公元1565年)蔡伯贯起义,建国号“大唐”,号“大宝”。清光绪年间,余栋臣三打教堂,两次起义反洋教。清宣统3年(公元1911年)张桂山组织保路同志军进县城,宣告大足独立,并攻克富顺,被推为富顺都督。1928年2月,中国共产党大足县支部成立。1949年12月13日大足解放。此外,还有南宋杨甲著六经图中之十五国风地理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刊印地图;反清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唐赤英(红三军代政委)。4、土地资源全县土地资源1390.8平方公里,折合为208.62万亩,人均占有土地2.3亩,低于全国人均8.7亩的水平。属人多地少,垦殖系数高,后备资源不足的县。垦殖系数为32.6%,耕地面积为114.35万亩,土质较好,99%的土壤为水稻土、紫色土。 全县森林覆盖已达31%,成片林23167.1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08691立方米,林相结构由单一的用材林向经济林、防护林等多元结构发展,为市级基本绿化达标县。5、水利资源大足地处涪、沱两江的分水岭。境内共有溪河239条,总长度985.8公里,主要河流有濑溪河、窟窿河、怀远河,境内总长度152.8公里。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6949万立方米,其中:过境水资源量2964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4980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179万立方米。大足县绕城而过的是濑溪河,除了能够起到河水自净外,其自然风貌较好,加上政府大力对河岸开敞式公园的打造,对于房地产的开发来讲,是大足优美的亲水人居环境的独特优点。6、矿产资源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锶矿、煤炭、天然气、页岩、石灰岩、石英砂岩、陶瓷粘土等21种,开发较好有煤和锶矿,已探明煤的储量为4900万吨。锶矿属稀有金属,由天青石和菱酸锶组成,品位较高,最高达90%,探明储量为46.6万吨(资料显示,实际资源量约400万吨位)。造就了独特的大足锶矿化工产品系列,红蝶鍶盐化工就是一个典型的矿产品加工企业。7、旅游资源情况大足县古号“海棠香国”,境内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人文自然景观达80多处。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凝练岁月之精华,包融中外之文明,其作为世界八大石窟相之一,被誉为“中国四大石窟之首,历史文化尘埃落定之地”。与之相辉映的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水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风景秀丽,怡情怡性。玉龙山古木参天,峰回路转,有“植物活化石”的桫椤树堪称人间奇迹。龙水湖湖水清澈,珍禽栖息,108个自然小岛与碧波荡漾的湖水相依相偎,湖面清烟缭绕,灵动缥缈,宛若仙境。全国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古鲤鱼灯与中敖火龙表演绚丽多彩,动感十足,精彩壮观。 到2010年末、大足拥有:中国首批甲级旅游开放县、中国首批AAAAA级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明示范区、中国卫生城市、中国范例城市、重庆市最佳旅游景区等众多城市名片。大足石刻简介大足,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建县,以其境内大足川(今名濑溪河)而得名,蕴含“大丰大足”之意,古为昌州州治近400年,今属重庆市辖县。 大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中75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市级有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岩、千佛岩;县级有峰山寺等66处。造像1030龛(窟),约5万余尊。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余为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一、历史人物、供养人(又名功德主)等造像;碑文、颂偈、题记10万余字。雕刻类别主要是高、浅浮雕,少数圆雕,极个别阴线刻。 大足石刻始于初唐,兴于晚唐、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于明、清、民国,经六个朝代,约1300年。形成两个造像高潮、两个中心地带(一是晚唐五代的北山造像;一是宋代的宝顶山造像),学术上可分四个时期(唐前、后期;前、后蜀期;北宋、南宋期;明、清、民国期)。开创了中国宗教石刻艺术的一个时代“大足石刻时代”(雕塑大师刘开渠语)。 大足石刻之崛起,有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巴蜀相对安定,成为经济繁荣的地区,入宋以后更是如此。经济的发展为文化、艺术、宗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大足地处巴蜀地缘文化交汇之处,其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昌盛,9世纪末至公元1250年间,大足无大的战争,“内如世外桃源,外有战乱刺激”,人们有产生造像求神保佑的愿望。晚唐至宋有当地长官韦君靖、任宗易等的提倡、组织以及外地官员冯揖等捐资造像;有僧人赵智凤以一代宗师之坚毅营造宝顶山道场,等等,使大足石刻得以延续建造,渐具规模,走向顶峰。 大足石刻是一部古典大百科全书,无论在宗教、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建筑、民俗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它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杰作。 大足石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宗教的人间化,这种人间化集中反映在中国化、地方化,及儒、佛、道入世与出世思想的交融。 神像人化,是造像的外部特征。我们在大足石刻中见到的菩萨、佛等造像,都能强烈地感受到是巴蜀人的形象反映,增加了一种神人间的亲合力。镌刻者虽然受着宗教仪轨的制约,但是,其造像无不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世俗化、生活化、大众化,使深奥难懂的教义,通过浅显的图像表现出来。 大足石刻除宝顶山道场为主持僧人募化集资开凿外,大多数是信众捐资求神灵保佑而镌造,并刻像入龛。这样挤入神龛之历史人物,供养人(捐资者)在大足石刻中大约1000人左右,这在全国石窟中是罕见的。 中国早期石窟及西北、华北、中原地区石窟镌匠画师留名甚少,而大足石刻中留名却多达46位(宋代28位,明清18位)。这不仅是研究民间工艺大师的珍贵资料,也丰富了石窟史的内容。工匠留名消除了“古印度的造像都无作者姓名,归之于仙人所出,神力所为”的迷信,也是人的主体意识增强的佐证。 大足石刻是儒佛道三教合一,是不可多得的造像。不仅在造像区域有佛道同处(石门山),也有儒佛道同处(石篆山)。甚而有儒佛道同龛(妙高山2号)。这是与宋代理学兴盛,巴蜀又是理学重要地区并形成蜀学而相合拍的。宝顶山大佛湾虽是佛教造像,但一方面讲儒家入世思想“孝养”学说,一方面又讲佛教的业力果报出世求净土。“三教合一”是佛教日益中国化之必然历史趋势,而大足石刻则是其最突出的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例证。 大足石刻的造像题材,也充分体现人间化的进程。87类题材中有:经变;佛、菩萨;明王;天王、护法神;佛教史迹;瑞相图;道教神系诸神;儒家人物;民间传说诸神;历史人物、供养人;神兽、器物、山水等。其中观音、地藏、西方净土变、牛王菩萨、七佛、千佛等13种题材是大足石刻人唐至明、清长盛不衰的。道教、儒家与世俗之神占造像的近20,这是其它地区石窟不能相比的。300多尊20多种观音,占佛经所提出的种种观音名讳的23还多。92头水牛的造像,更为别处罕见。从这些题材特点可看出,宗教神化世界乃是人间世界的幻化,也说明了佛教与当地民俗风情、生产劳动和生活的融合。 大足石刻在艺术形式和风格方面,有别于西北和中原的早期石窟。不但有中华民族自身的审美意识,更具有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既有雄浑的阳刚之气,又有世俗情趣的婉约之美。大足石刻是世俗生活的画卷,是古代社会的缩影。 大足石刻集石窟艺术之大成,题材广泛,雕刻精湛,保存完好,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新千年到来前夕,继敦煌石窟之后,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民族这一艺术明珠为世界瞩目,更加闪耀着民族艺术的光辉。8、大足基础设施情况简介8-1、供水 截至2009年底,已建成水库112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17座,小(二)型92座。正在建设的国家级水利重点工程玉滩水库,总蓄水量达1.5亿立方米;县自来水有限公司具备二级资质,日供水4万立方米,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日处理能力为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1处。8-2、供电 已实现国家大电网和县级电网相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展开,全县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9座,正在规划建设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2座,电力资源充足。8-3、供气 全县建有配气站6个,由蜀南气矿和县内20多座气井联网送气,日供气总量达10万立方米。 8-4、交通 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大邮路、龙铜路、龙花路、大安路、大荣路、中塘路等高等级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干线交通网络,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200公里;已纳入规划的武胜潼南大足荣昌高速公路、即将动工的成渝城际高铁、将于2012年建成通车的成渝复线高速公路横贯境内,是成渝两地重要的交通枢纽。8-5、通信 我县荣获了“2009年度中国农村信息化领先地区”称号,目前“农信通”已实现镇街覆盖100%,行政村覆盖86%;移动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宽带”,电信3G网络覆盖了全县主要街镇。截至2009年底,全县移动电话用户达41.5万户,普及率达54%;固定电话用户达8.95万户,普及率达12%;宽带接入户数达2.6万户;通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8-6、医疗 卫生医疗机构健全,全县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中心卫生院9个,乡镇卫生院14个,地名卫生院、门诊部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1个,村卫生室242个。有全国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所、二级甲等中医院1所、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所,全国一级甲等医院9所。医护力量雄厚,医疗设施完善,建立起了一个能满足全县人民基本医疗保健需求的卫生服务网络。 8-7、教育 教育欣欣向荣,“科教兴县”战略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积极争创市级示范高中,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现在正以践行教师誓词,争当师德标兵为载体,以高中课改为契机,以五个校园建设为抓手,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为平台,以中职特色专业发展为支撑,努力打造渝西教育强县,不断提高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动了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8-8、人居 城市环境优美,配套功能完备,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生态小康文明县等众多城市品牌,是重庆最适合人居的城市之一。9、城市建设情况大足县古号“海棠香国”,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所在地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县城内南、北二山环绕城区,濑溪河清流穿城而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博大精深的石刻文化和历史悠久的五金机电产业,坚持做大规模、做优环境、做强产业、做精品牌的思路,实施了棠香、龙岗、龙水组团城市发展战略,其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5万人。目前,已建成北环路、二环北路、二路南路、中山路、五星大道、龙中路、陵园路,全长近11公里的绕城高等级公路也即将全线贯通,初步形成了“三纵四横”的城市交通网络。实施了濑溪河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垃圾卫生填埋场等环保工程,并建成投用了全球首条采用大功率太阳能跟踪式LED路灯,推进了宏声文化广场、滨河公园、灯饰等一批绿化美化工程,完善了自来水、天然气、体育场(馆)、学校、医院等市政公益设施,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更趋优化,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人居范例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等众多的城市品牌。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坚持依托产业、突出特色的原则,形成了邮亭、万古、中敖、三驱、珠溪等一批区域性中心城镇,涌现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代物流、工业经济、现代观光农业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城镇群体,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日渐增强,城镇体系初步完善,城乡一体化格局初见端倪,是重庆市唯一的全国乡村城市化建设试点县。10、工业园区建设简况重庆市大足工业园区位于大足县龙水镇、邮亭镇,是经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7月批准设立的省(市)级特色工业园区,由龙水工业园区(A区)和邮亭工业园区(B区)两部分组成。总规划面积12.13平方公里,(龙水A区8平方公里,邮亭B区4.13平方公里)。园区南接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邮亭火车站;北临大足县城、石刻风景区;东靠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水湖。产业特色定位为“以五金,汽摩配件为主导产业,打造西部小五金之乡,发展机械铸造、锶盐、建材、电子等产业”。11、社会事业情况 大足县始终坚持经济和社会统筹协调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科教文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近年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特殊教育、体育工作、广播电视先进县等称号,是重庆市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中华一绝鲤鱼灯舞的发祥地。曾先后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教育部“劳动教育实验”和“导学教育实验”一等奖,获“重庆市政府两基成就奖”、“重庆市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奖”、“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推进农科教结合对策研究一等奖” 、“重庆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绩效考核一等奖”、“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一等奖”,被教育部基教司授予“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县近四年推广科技成果138项,获国家专利32项。现有8713人拥有各种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职称184人,中级职称1661人。建成全国首个农民荷莲太空育种基地。2007年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8.8%。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公办法人学校104所,其中完全高级中学5所(市级重点高中3所、普通高中2所),国家级重点职教中心1所,初级中学18所,中心小学66所,特殊教育学校l所,教师进修校1所、幼儿园12所;另有高等职业院校1所,农村村小151所和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16所。共有在校生134445人,教职工9614人。在职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76人,占5.6%;中级职称2710人,占42.5%;初级职称3649人,占51.9%;本科以上学历2196人,占31.6%;专科学历3796人,占54.4%;中专及以下学历1010人,占14.0%。全县小学生均占地面积27.72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7.18平方米;初中生均占地面积16.65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6.63平方米。 全县有文化单位48个,有文化艺术中心、妇女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文化设施和24个文化站,图书馆藏书9.4万余册;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即石刻博物馆和大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1个。拥有文创、作家、诗词、摄影、美术、音乐、舞蹈、石雕等协会11个,一批诗歌、散文、小说结集出版,石刻、五金等特色文化得到发扬,大足石雕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大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全县有大足电视台、广电网络传输分公司各1个,传输站32个,大足电视台自办电视综合节目各1套。光纤电视、广电宽带信息网络实现24个街镇乡全覆盖,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村村通,其中有线电视用户达9.4万户,覆盖率达85.1%,数字电视用户2.82万户。 大足县全县拥有标准体育馆3个,体育场、青少年俱乐部各1个,社区、街镇群众性体育健身设施较为完善,全县共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8个,乡镇农民健身广场1个,农民健身路径9条,登山步道1条,2009年开始修建大足县体育运动中心,占地173亩,投资2.56亿,在2010年完成。拥有门球、武术、信鸽、钓鱼、篮球等群众体育组织10余个。2006年,县门球队荣获全国竞技比赛冠军。现有国家级裁判1人,一级裁判11人,二级裁判36人。国家体育锻炼达标率96.3%。近几年,成功承办6项国家级比赛,2项省级比赛。在重庆市运动会上取得9金2银的优异成绩。龙岗、石马、三驱、古龙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 可以看出:大足县具足了天时、地利、居家、旅游居家、工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1、综合情况初步核算,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0067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8902万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8784万元,比上年增长2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2381万元,比上年增长16.2%。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5.8:49.6:34.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1、10.3和5.5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6.3%、61.0%和32.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832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86%。大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对比情况如下: 大足县2010年度三个产业的对照情况如下: 大足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情况对照如下:大足县GDP在重庆市各区县的排位情况(2010年前三季度):2010年年末全县各类从业人员51.5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0.45万从业人员;第二产业11.57万从业人员;第三产业19.51万从业人员。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8%,比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大足三个产业调整对比情况如下: 年 代 当年三个产业的情况 2010年 16.649.533.9 2009年 17.246.935.9 2008年 19.3:48.2:32.5简评:(1)、大足县第二产业在大足的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较高的比重,几乎是其它两个产业的总和,说明大足这个农业大县已经把整个大足县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向为:由农业强县转换成了工业强县;(2)、大足的第三产业始终没有大的提升,表明大足虽然打出了旅游重镇的招牌,任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的配套发展以支撑整个“世界级旅游”主题的服务功能;(3)、大足县在重庆市的GDP排位是第二十位,对房地产的发展将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市场大有潜力可挖。2、农业情况2010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2163万元,比上年增12.8%,其中:种植业产值183897万元,比上年增长14.7%;畜牧业产值130843万元,比上年增长12.4%。2010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2055公顷,比上年增长0.28%;油料种植面积13703公顷,比上年增长18.6%;蔬菜种植面积14145公顷,比上年增长5.8%。全年粮食总产量43.04万吨,比上年增长2.7%。蔬菜产量26.8万吨,增长8%。油料产量2.6万吨,增长23.8%。肉类总产量5.77万吨,增长4.4%。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0年2009年同比%1粮食吨4304184185012.852油料吨261222094524.123蔬菜吨2689002486008.14水果吨29880279656.855肉类吨57736552964.416#猪肉吨46716448474.167牛肉吨1201136.198羊肉吨18313733.589禽蛋吨914488193.6910水产品吨11000961214.4简评: (1)、从上面的对照数据可以看出,农业是呈现增长趋势、羊肉增长了33.58%为最高,禽蛋增长了3.69%为最低,这与大足大力发展以羊为主导的畜牧是分不开的; (2)、农产品的快速增长必然对应着农民的收入呈快速增长。3、工业和建筑业情况2010年全年工业增加值608415万元,比上年增长20.5%。规模工业总产值167.8亿元,比上年增长32.6%;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0%。规模工业企业户数达到286户,比上年增加33户,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70%;工业品产销率为98.3%,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全年工业增加值(万元)2010年6084152009年504909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34.9%,比上年提高29.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175.8亿元,比上年增长40.0%;总资产贡献率为25.8%,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93280元/人,比上年增长28.0%。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0369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建筑业总产值325496万元,同比增长36.5%。对比情况如下图:简评: 大足县的经济支撑点是工业的发展与贡献,其中大足的建筑业业在总的大足份额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与大足县整体的城市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4、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2616万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025460万元,比上年增长26.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4946万元,比上年增长79.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9313万元,比上年增长72.1%。第二产业投资427629万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423734万元,比上年增长33.1%。第三产业投资765674万元,比上年增长35.4%。对比情况如下:简评: (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量只占大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0%左右,据调查大足的房地产开发就是分多批量次德渐进式开发,以确保一个相应的供应量; (2)、大足为了使旅游经济增长点快速发展,大引进相应的开发商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投资开发,已使大足的第三产业投资总比例达到了59%的高份额,不难看出:大足的特色旅游经济将会成为大足的新亮点。5、贸易情况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995万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批发零售业366776万元,比上年增长19.6%;餐饮业97219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实现自营出口179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2.3%。当年新增外派(外国)劳务人员240人,比上年增长-4.8%。实际利用外资5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2%。全年共引进一定规模项目38个。协议引进资金150亿元,到位资金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对比情况如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010年4642009年38.72008年33.2零售业占比情况:简评: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快速增长(20.0%)、预示着大足的消费力加快的速度是很快的,是活跃而积极的; (2)、餐饮业比上年增长了21.4%、是大足餐饮业态活跃的表征;而批发零售业增长了比上年19.6%,表明零售消费的总量依然是以服装、家电、民生食品、家用日常消费品等的需求为主; (3)、据调查发现大足的消费市场非常活跃的,但消费品的档次和质量需要提高。6、交通、邮电和旅游2010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6598万元,比上年增长24.8%。全县公路里程达到220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703公里。2010年末拥有各类民用车辆18689辆。载客汽车525辆,载货汽车689辆,出租汽车173辆,其中为了提升大足的城市档次新增加了“福特”牌小轿车50辆。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5564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3%;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3629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9.8%。2010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5055万元,同比增长25.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286万元,同比增长12.6%;电信业务总量31769万元,同比增长26.6%。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9.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8万户,网络宽带接入用户35000户。2010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5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3%,旅游总收入达到150001万元,比上年增长35.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2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4%;接待海外游客24.3万人,比上年增长21.2%。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 旅游收入(万元)2010年453.3 1500012009年340.1 1104572008年207.688000旅游接待增长对照图如下简评: (1)、大足全县公路里程已经达到了220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703公里,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3629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9.8%,通行能力的增加将会加快大足的旅游发展进程; (2)、大足2010年接待了海内外游客45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3%,是2008年的1.7倍,可以看出政府打造的特色旅游经济已经凸显成效。7、财政与金融情况2010年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8259万元,比上年增长62.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3104万元,比上年增长42.7%。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税收26658万元,比上年增长46.2%,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5.9%。地方财政收入对照情况如下:地方财政收入(万元) 增长(%)2010年238259 62.12009年146983 80.72008年81341 45.7大足县财政收入情况对照如下(单位为万元):2010年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69637万元,比上年增长57.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26637万元,比上年增长41.4%;教育支出40208万元,同比增长25.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409万元,同比增长5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672万元,同比增长18.9%;医疗卫生支出17181万元,同比增长30.3%;农林水事务支出30062万元,同比增长33.7%。2010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13815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2.4%,其中:对公存款36906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52.2%;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6909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0%。本外币贷款余额53053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1.7%。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对照情况如下: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万元) 增长(%)2010年769097 62.12009年668780 15.0简评: (1)、大足2010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迅猛、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8259万元,比上年增长62.1%,说明大足的各行业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处于高速发展期; (2)、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13815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2.4%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6909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0%;另一方面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巨大,可以看出:大足的存贷良好、金融秩序正常,居民持币在手、对于房地产市场具有非常大的潜在市场。8、城市建设2010年大足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2.2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9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4%。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99.6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67.5公里。2010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2.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7%。全年商品房销售金额18.7亿元,同比增加6.1亿元,同比增长48.6%。销售均价2599元/平方米,同比增加594元/平方米,增长29.6%。大足的商品房销售对照情况如下: 大足县商品房竣工情况对照(单位为万平米):简评:(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4%,可以说具备了宜居城市的基础条件;(2)、大足同其它区县城市一样,经过2008年的发展低谷后,出现了超速的发展,从销售体量到商品房销售单价,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加上大足县的市政建设配套加快,大足县城市发展与房地产的开发进入了快速通道;(3)、从2008年到2010年三年商品房的销售总量来看,大足的房地产市场总体向好,除整个大环境因数外,大足的刚性需求起到了主导作用。据了解从2008年起、大足国土等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顿足力度,房地产开发商囤积的土地得以逐渐开发。9、教育和科学技术到2010年末、全县共有学校253所,其中普通中学28所,小学208所。全县普通中小学校共招生27265人,在校学生128902人,毕业生2809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6、0.3和-4.2;普通中学招生16016人、在校生52351人、毕业生17342人;小学招生8935人、在校生45583人、毕业生945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全年科学事业支出2322万元,比上年增长50.8%。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1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9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48件。简评: (1)、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是人口素质的提高,大足的入学率已达100%,说明大足对教育事业是很看重的; (2)、大足科学事业的支出已超过2000万元,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11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这里是较为突出的示现。10、文化、卫生和体育2010年全县拥有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9.6万册。年末电视覆盖率达到96.8%,广播覆盖率96.2%。有线电视用户达88261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27.0%,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8682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顺利推进。2010年年末拥有卫生机构4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2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2356张,卫生技术人员166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81人,注册护师、护士382人。大足的文教事业得到了稳步发展。11、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10年末大足全县户籍人口963980人,其中非农人口207974人。当年出生人口5866人,出生率为6.09;死亡人口3718人,死亡率为3.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3。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全县户籍人口(万人)964095.695.0294.39上述图列中数字单位为万人。可以看出大足的人口数量是呈稳定的上升趋势,说明大足县具有相当强的活力和吸引力。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7元,增长11.57%。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17456元,其中:工薪收入8553元,增长7.35%;经营净收入4237元,增长5.07%;财产性收入133元,增长118%;转移性收入4532元,增长20%。城镇人均消费支出10423.51元,比上年增长4.99%。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2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88平方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比情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增长(%)2010年16397 11.572009年14172 6.362008年 13324 16.92007年 11398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比情况: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增长(%)2010年6613 18.02009年5604 12.12008年 5000 18.4大足县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对照情况如下:2010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13元,同比增加1009元,增长18%,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2867元、3179元、221元、346元,同比分别增长22.2%、11.9%、67%、21.8%;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3600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全年参加城镇养老保险人数达90407人,征收城镇养老保险1.8亿元。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7615人,征收医疗保险费6007万元。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38751人,征收医疗保险费2171万元。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735242人,征收医疗保险费10344万元。参加工伤保险32408人,征收工伤保险2886万元。参加失业保险32218人,征收生育保险422万元。全年共有42701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559.3万元,其中:城镇8624人,农村34077人。社会福利收养单位95个,社会福利收养单位床数2365张。简评: (1)、大足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2010年度的收入增长较快,主要表现在转移性收入的纯增长值上,财产性收入增长达到了118%、不过基数较小; (2)、2010年度大足的城镇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达到了1.65倍,农村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主要来源、家庭经营收入是重要补充。 (3)、参加城镇养老保险人数增加至90407人,医疗及社会福利保障得体系到了完善,为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基本条件。 (4)、大足近年来城镇和农村家庭的收入增幅较大,使大足的房地产业、零售业、以及餐饮业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大足的“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在3040%范围之间,即已经进入了“富裕”阶段,而大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7%”,大足农村居民生活处于“小康”阶段,人们的消费相对比较活跃,说明整个大足人民的生活是健康良好的。12、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010年年末耕地面积42488公顷。2010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02%,比上年提高5.22个百分点。2010年全年降水总量950.0毫米。全县拥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09座。2010年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2450万元,同比增长14.3%。县城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优良。简评: (1)、森林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大足向宜居城市更靠近,对房地产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条件; (2)、大足的水库储备水资源丰富,对于农业和水上旅游项目的展开具备了很好的地理要件;(3)、较大力度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将促进环境的净化,大足县城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优良等级。三、大足城市规划及发展情况2011年是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大足将坚持走以民生为导向的科学发展之路,围绕建设“成渝直线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际旅游胜地、生态经济高地、和谐宜居家园”的“1+3”奋斗目标,深入开展“产业优化发展年”和“国际旅游文化精品建设年”活动,全力建设“五个大足”,培育壮大“四大产业”,抢抓机遇,奋力争先,努力开创新的局面。2011年大足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分 类指 标预期目标经济发展GDP 16.0%人均GDP1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0 %结构调整科技成果转化率60.0%城镇化率+2.8个百分点内外开放外贸进出口总额11.0%实际利用内资24.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单位GDP能耗-4.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4.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1.5%森林覆盖率4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社会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00登记失业率4.0%人口自然增长率4.5全力打造成渝直线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1-1、大足总体规划:积极规划并稳步推进中心城区50万人口上限的大城市建设,构建沿成渝直线高速的三驱县城万古、沿宝邮路的宝顶龙水邮亭呈“十”字形、珠串式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大中小城市连绵带。以下是老规划图示,新的大足规划正在修编报批过程中。大足县2003-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情况如下: 从规划中可以看出:大足县的发展业已形成了纵横呈十字的发展分布格局,对于大足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具有了指导意义。该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龙岗镇、城南乡、龙水镇、宝顶镇、弥陀镇、复龙镇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359.67平方公里。1-2、大足县最新的用地规划调查简析据调查了解到大足土地用地现状是:利用已有的城镇地籍图,结合农村土地调查的成果,大足的用地规划是根据建筑集中连片的原则,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范围为大足县建制镇全部范围。 1-2-1、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大足县城镇总面积为2321.48公顷,此次城镇土地利用的范围为2321.48公顷,其中商服用地232.72公顷,占调查范围的10.02%;工矿仓储用地396.22公顷,占调查范围的17.07;住宅用地772.48公顷,占调查范围的33.2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352.81公顷,占调查范围的15.20;特殊用地14.38公顷,占调查范围的0.62;交通运输用地276.98公顷,占调查范围的11.9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47.06公顷,占调查范围的6.33;其他土地128.83公顷,占调查范围的5.55。对照情况如下(单位为:公顷): 简析: 大足拥有优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以第三产业为重点的城市型经济成为优良的产业主导和经济特色。旅游业、房地产、商业贸易、金融保险、邮电通信、餐饮、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等都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信息和科技产业也显现蓬勃发展的势头。1-2-2、商业用地 商服用地是由批发零售用地、住宿餐饮用地、商务金融用地、其他商服用地组成。商服用地共232.72公顷,占调查范围的10.02%。其中:批发零售用地119.66公顷,占商服用地的51.42,占调查范围的5.15;住宿餐饮用地39.99公顷,占商服用地的17.18,占调查范围的1.72;商务金融用地32.12公顷,占商服用地的13.8,占调查范围的1.38;其他商服用地40.95公顷,占商服用地的17.60,占调查范围的1.76。对照情况如下(单位为:公顷): 简析: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商业用地232.72公顷。大足商业流通活跃,集贸市场繁荣兴旺,城市经济成效凸现。一些大型零售企业以及步行街等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1-2-3、工业仓储用地工矿仓储用地用地主要是由工业用地、采矿用地、仓储用地组成。由于大足县工业园区的建设,所以工矿仓储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其面积为396.22公顷,占调查范围的17.07%。其中:工业用地261.94公顷,占工业仓储用地的66.11,占调查范围的11.28;仓储用地134.28公顷,占工业仓储用地的33.89,占调查范围的5.78。简析: 大足县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实力增强。近年来,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到大足投资发展。此次调查,工矿占调查范围的17.07%,达到396.22公顷也充分的反应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