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概述.docx_第1页
能源管理概述.docx_第2页
能源管理概述.docx_第3页
能源管理概述.docx_第4页
能源管理概述.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源管理概述摘 要:本文从我国能源领域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入手,分析了我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通过比较美、英、日国家级能源管理机构的战略目标、能源管理机制,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能源管理的先进思想和理论成果,简述了本国能源管理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和应用,并从国情出发,提出本国能源管理的出路。关键词:能源管理,能源战略,可持续,合同能源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based on in-depth issue and contradiction over energy field in China indicated the energy management mechanism revolution is indispensable. The strategic aim and energy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state-scale energy management institution were compared with USA, UK and Japan. The advanced ideas and theory fruit about energy management in home and abroad were summarized. The energy management developing course was introduced and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were emphasized. And from the state practical condition, energy management outlet was put forward.Key words: energy management, energy stratagem, maintainable,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1 引言能源是国民经济的“粮食”和“血液”,能源的有效供应事关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人均能源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保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保证能源的可靠供应和高效、清洁的利用比任何国家更为重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艰巨, 节能减排和国际协调的压力越来越大, 能源安全面临较大挑战。而另一方面, 能源管理总体上仍旧处于分散状态, 能源管理的相关职责分散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电监会、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 部门利益依然存在, 统一规划决策管理的职能不突出, 缺乏专门的集中统一的能源管理机构, 不利于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 难以应对重大能源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的挑战。能源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全球视野制定一个长远的、符合国情的、可操作的能源战略。要将能源分布、能源生产、能源计量、能源监控、能源消耗、能源安全等统筹管理,综合规划,通过对产品、服务和活动中影响主体对象的因素进行控制,以实现规定的方针和目标。即:使那些影响节约能源 ( 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以建立一个利用效率高、 技术水平先进、 污染排放低、 生态环境影响小、 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管理体系。重视国民经济与能源之间的紧密联系, 对自然垄断性强的能源供应结构加以监管, 对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能源加强管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是能源管理体制的功能所在。2 国内学者能源管理研究观点按国家宏观能源管理机构级别的高低和集中与分散来划分,潘伟尔1(2002)将能源管理体制大致分为4种模式。一是国家高级别的集中的能源管理模式,即由国家能源部或燃料动力部等集中管理全国能源,主要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印尼、土耳其、哥伦比亚、西班牙、韩国等。二是以印度为代表的高级别的分散的能源管理模式,设有煤炭部,这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能源管理模式相似。三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低级别的集中的能源管理模式。四是我国既低级别又分散的能源管理模式(见表1)。潘伟尔认为“我国国家能源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且“应采用高级别、集中地宏观能源管理模式,尽快设立国家能源部或类似的国家能源管理机构”,潘伟尔(2002)认为我国能源管理的规模和复杂性和美国的高级别、高集中管理模式最具有可比性,因此应采用这种模式,但他对美国的模式却缺少进一步详细的分析,也没有对我国若采用高级别、 集中管理模式下机构的目标与职能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表1 目前世界能源宏观管理四种模式的对比管理模式特点主要管理机构名称实型这一模式的部分国家1高级别的集中管理国家能源部或燃料动力部等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印尼、土耳其、哥伦比亚、西班牙、韩国等2高级别的分散管理国家煤炭部等印度等3低级别的集中管理国家经济内的资源能源厅等日本、德国等4低级别的分散管理国家计委等部位内的司(局)处中国2003年4 月 ,我国改革能源管理机构,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成立,标志着我国又重新进入集中管理能源的模式,但其中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郭云涛2(2004)认为应当成立国家能源管理委员会(或能源部)这样的高级别、统一、高效、权威的能源管理机构,其职责在于国家能源战略、政策、统筹协调能源产业、指导地方能源工作、信息收集与发布、对外合作、环境管理等。郭云涛(2004)描述的机构职能比较全面,但是由于没有机构战略目标的内容,所以在具体职能上只是一般性罗列 ,而缺少各职能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张明慧等3(2005)从能源产业的角度入手 ,研究了能源生产消费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完善对促进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能源统计和能源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认为 “可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基础上,设立副部级的能源单位,并相应地在地方中设立能源管理机构”,张明慧(2005)等在级别问题上采取了折衷的办法,比较符合现实基础 ,但是折衷方案的理由并不充分,因此也难以比较出折衷方案多大程度上能弥补现有能源管理体制中的不足。梁朝晖4(2008)综合分析以上观点认为“各国选择不同的管理体制和模式是由于不同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国情以及能源管理的战略目标造成的”,因此“研究国际能源管理模式应当首先研究该模式产生的条件和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以及具体的组织架构,才能找出该模式对我国的能源管理改革的借鉴之处”。强调“我国能源管理的规模与复杂性是绝大多数国家难以比拟的,国际比较上,需要侧重研究能源生产或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梁朝辉(2005)通过对比美、英、日三个能源大国的能源管理机构和能源策略得出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涵盖三个最基本目标“能源安全、经济效益及环境可持续”。3 能源管理相关理论能源管理是通过政府作用和市场影响共同完成的, 二者共同构成能源管理的影响力。从这一角度, 可以把政府作用和市场影响作为一个能源管理系统的两个部分。参考系统自组织理论, 政府对能源管理的影响力与市场能源管理的影响力,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同, 在整个能源管理影响力中的分布曲线基本服从Logistic曲线 (如图1所示)。当市场化程度很低时, 政府的影响力可以占据主要地位; 随着能源产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政府影响力就应该相应降低, 反之应该增加。而这种政府影响力的增加和降低是与能源管理体制密不可分的, 是能源管理体制作用的体现, 因此, 市场化程度不同, 能源管理体制的选择就不一样。图1 能源管理影响力组合曲线以上论述是市场化程度与能源管理体制的总体发展的状态表述, 在能源管理的实际工作中, 由于市场功能的演化与政府管理功能的转换通常并不合拍, 其组合与图1显示曲线不一样。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政府影响力偏大, 即政府影响力与市场影响力存在一定的重叠 (如图中f1所示) ,也就是说政府影响力要冲减部分市场影响力, 在市场发育中形成超出正常状态的规制, 这种超出正常状态的规制通常表现为行政垄断, 对市场的发育造成障碍。另一种情况是政府影响力偏弱, 即政府影响力与市场影响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真空 (如图中f2所示) , 产生的后果通常是能源管理的部分环节处于无政府的混乱状态。对于这种相同的市场化程度下,管理体制却不同的现象, 我们将其归结为一种微观环境下的市场调适能力的结果。市场调适能力强, 某个市场化水平下就可以容忍具有微量差异的能源管理体制的存在, 市场调适能力弱, 某个市场化水平下能源管理体制的差异性就小。这里需要指出一种极端情况, 即市场失灵 (如图1所示虚线以上部分) 或市场不作为情况下, 能源管理体制如何选择。对于市场失灵, 一般是指市场无法影响到的领域, 事实上当能源市场发育到极致, 市场影响力在能源管理中占有比重将会很大,能源管理中市场不能影响而依靠政府影响的比重将会很小。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影响作用的功能将趋于单一, 加上此阶段市场调适能力很大, 能源管理体制在此范围内如何选择就显得不太重要了。对于市场不作为, 就是指完全实行计划经济, 在这样的情况, 无论采取何种能源管理体制, 其效果都是政府行为, 合理性取决于政府的行政能力。分散的政府管理不利于统一的能源战略的实施, 过分集中的政府管理存在增加管理成本的问题,因此,如何合理地采取有效的管理形式,处理好能源管理中分权与集权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是能源管理体制研究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政府影响力效果通过两部分来体现:一部分是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某一政府部门所具有的职能,我们称之为基本影响力; 另一部分是由政府部门之间职能协调程度决定的影响能源生产效率的力量, 我们称之为协调影响力。能源管理中, 并非是集中度越高, 能源管理效率越高。以能源产业资产管理为例,资产如果分散在过多的政府部门中进行管理, 必然降低资产的使用效率, 由此产生的政府影响力也将比较低, 如果将资产集中在政府部门管理, 可能会由于该部门的一个政策失误导致国民经济受到巨大冲击, 增加风险, 政府影响力也不高。所以, 政府在能源管理中的集中度必须适中。根据集中度与收益、风险及政府管理效果的关系 (如图 2) 进行具体分析。 图2 集中度与收益、风险及政府影响力效果的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 集中度收益曲线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上半部分, 随着集中度提高, 收益相应提高, 但提高幅度呈递减趋势, 这是由于政府管理部门的减少, 降低了能源管理部门间的损耗,提高了能源管理的效率, 有利于能源使用效应的最优化。集中度风险曲线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随着集中度提高, 风险先呈下降趋势, 然后不断提高, 这主要是因为政府管理部门的减少, 使得多头的能源无效管理变为相对集中的有效管理, 从而使整体能源管理的风险降低, 但随着政府管理部门的减少, 带来的是管理成本的增加、能源领域国有资本的经营风险也相应增加, 且集中度越高增加的幅度越大。集中度收益曲线与集中度风险曲线的叠加便形成了集中度 政府影响力效果曲线,该曲线显示, 随着集中度从零不断增加, 政府影响力效果由负值逐渐变为正值, 到达一个峰值后降低,并最终又降为负值, 对这一曲线可作如下解释: 过度分散的能源管理体制不仅没有很好地发挥能源管理的政府效用, 相反却因其带来的无序管理使部分能源生产固有的效用变为无效 (木桶效应使然) , 相当于在能源管理中产生了负效用, 所以政府影响力效果为负值 (这属于一种极端情况) , 当能源管理适当归口到一定数量的政府部门, 如图2中所示当集中度为a,其集中管理的效应开始显现, 此时政府影响力效果为正值, 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当集中度为b, 风险降至最低, 此时边际政府影响力效果最大; 当集中度进一步增加至 c, 此时集中度的边际收益与边际风险相等, 政府影响力效果最大;此后, 集中度再增加, 所导致的是风险增加幅度大于收益增加幅度, 政府影响力效果开始降低, 当集中度为d时, 收益与风险相等, 政府影响力效果为0, 此时再提高政府管理集中度, 所带来的是一种无效的能源管理。图2显示了五个集中度选择区域, 显然、区域不符合要求, 区域为政府影响力效果快速增长区域, 区域为政府影响力效果衰退区域, 也不是我们进行能源管理集中度选择的理想数值, 只有区域为成熟区域, 政府影响力效果最佳。所以我们在进行能源管理的政府部门设置时, 应以此集中度区域为参考区域。4 我国能源管理体制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 能源管理体制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既经历了计划经济下能源工业生产建设组织模式的变迁, 也经历了改革开放中能源体制的调整, 以及政府机构改革背景下的机构职能转变。总体上看, 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反映了国家对能源的管理由产业管理向宏观战略管理转变的轨迹。4.1 计划经济下能源工业生产建设组织模式的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就设置了燃料工业部,主管煤炭、电力和石油工业的生产建设工作。1955 年,为了促进能源工业加快发展, 国家将燃料工业部拆分为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 分别组织煤炭、电力和石油工业的生产建设。但是随之就开始了能源管理机构合并与拆分的轮回。4.2 改革开放中能源体制的调整1980 年,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国家能源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 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 负责管理石油、煤炭、电力三个部。在这个时期, 煤炭、电力、石油三大能源工业已经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专业化管理的思维占据了相当的地位,这也是当时的国家能源委、能源部短命的重要原因, 但同时企业化的推进取得了很大进展。石油工业内部在这一时期也是从专业化分工开始向企业化管理方式迈进。煤炭工业也经历了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4.3 政府机构改革背景下的机构职能转变2003 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国务院启动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的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 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 弱化对微观经济的具体干预。国家经贸委作为工业部门的主管机构被撤销, 能源工业的行业管理职能转到新组建的国家发展改革委, 具体由其内部新设的能源局负责。这次改革对于能源体制来说, 是一个改革的新起点, 这标志着能源体制的调整已经跳出行业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圈子, 开始上升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统筹考虑。2005年,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 强化了能源管理的综合协调和战略管理。与宏观管理机构变化相呼应的, 是能源产业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和能源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努力。国家在能源管理方式上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开始走上了宏观战略管理。5 能源管理理论技术及应用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是指从事节能服务的公司(国外称ESCO,国内称 EMC)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自主担负风险为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提供节能潜力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融资、设备选购、施工、节能检测、 人员培训等工作的一整套服务,保证实现合同中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益,并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其实质就是一种以减少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投资的营运方式。ESCO销售的不仅是产品或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以及综合性的节能服务,被视为提高能效的有效方式,得到国内外认可,尤其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得到普遍推广,取得显著成效。5.1 国外EPC理论研究动态5.1.1 基于ESCO自身发展理论研究EPC实施情况与ESCO本身发展情况密切相关。Edward Vine5从ESCO数量项目开展方向、ESCO行业发展障碍、ESCO行业在2001年前完成的总产值以及整个国家ESCO总体发展态势五个方面对美国之外的38个国家的ESCO进行综合调查研究,从国际视角阐述了ESCO发展情况。Paolo Bertoldi,Silvia Rezessy 和 Edward Vine从政策支持水平、市场结构规则和ESCO 内涵、作用及实施情况的多样性等方面,指出各国在实施节能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基于欧盟各成员国以往成功经验以及现有和即将颁布的法律措施,提出了推进欧洲ESCO发展的长期策略5.1.2基于政府利益调节发展ESCO的措施研究由于节能具有外部经济性,仅依靠市场作用不能起到预期效果,需要政府给予适当调节 Myung-KyoonLee,Hyuna Park,Jongwhan Noh 和 J.P.Painuly 指出政府在解决影响投资ESCO制度障碍与财政障碍过程中的重要性,根据其在推广过程中遭遇的困难,提出了一些经济上可行的节能措施,并以韩国为例,阐述了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所起的作用 Milou Beerepoota 和 NielsBeerepoot6基于荷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革新经验研究,指出政府颁布政策法规标准等的重要性,提出没有严格的政策标准,节能服务政策就无法开展。5.1.3基于可行性分析的EPC框架应用研究EPC在企业进行节能改造中并不是万能的,其应用受到企业的商业策略以及政府政策措施等方面约束,面临着项目可行性分析问题,企业在选择 EPC机制提高能效的同时,要考虑接受服务后降低能源费用是否高于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交易费用以及管理费用 Steve Sorrell7提出不同企业环境下EPC可行性分析评价框架,将影响改造费和服务费的各项因素考虑在内,对不同背景下的企业实施EPC给予科学可靠的评估方法,并通过实验研究。5.1.4基于财务与管理风险定量化研究节能项目在收益 风险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导致资金回收不确切,直接影响ESCO和业主投资的积极性 E-van Millsa,Steve Kromerb,Gary Weissc 和 Paul A.Mathew8就节能项目中资金及项目管理风险问题提出了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中,能效专家和投资决策专家集合在一起,通过交流经验知识,对节能项目各方面充分理解后,就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精确分析,予以定量化评价,从能源项目的需求端提高节能项目投资决策科学性,并以建筑节能领域财务风险分析为例,就如何鉴定 量化以及管理风险,给出技术指导和实证分析。5.1.5基于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 ESCO现代运作环境研究ESCO运作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能效提高密切相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ESCO运作环境是提高能效的有效途径 Konstantinos D. Patlitzianas 和 JohnPsarras9提出的多维决策支持体系,包含有专家子系统和多标准决策支持子系统,考虑了文化和气候变异等能源市场新参数,并在欧盟新增13个候选成员国中成功实施,为 ESCO 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运作环境,进而推动EPC的顺利实施5.1.6 基于能源基金的能源合同效益研究成立能源基金可有效解决ESCO融资难问题 借助能源基金支持,对节能 节水等项目实施低费用 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可大大促进节能工作的开展 Mark J. Kaiser,Williams O. Olatubi 和 Allan G. Pulsipher 以路易斯安娜能源基金为例,提出投入-产出模型,从经济 能源和环境影响三个方面对能源合同进行定量评估分析,从该基金所支持的七个节能节水项目的能源合同来看,能源基金对推动 ESCO发展 推广 EPC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5.2 国内EPC理论研究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EPC理论与实践研究起步较晚,尤其在实践推广方面差距较大 从 1997年引入 EPC以来,各界人士开始重视这方面研究,从整体来看,EPC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完善,研究主要限于以下几个方面:5.2.1基于ESCO风险问题研究 将EPC模式引入到节能改造项目中,客户所承担的风险趋于零,所有风险基本都由ESCO承担,因此,ESCO有必要对自己所要承担的风险进行度量 王李平10在对风险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将风险度量的多维功效函数模型与风险效用理论相结合,完善了多维功效函数模型,为ESCO度量风险提供了更为科学 合理的方法;王婷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定量分析帮助 ESCO 识别项目风险,进行风险管理,提高收益;尚天成11针对 EPC 项目在企业的实施状况,以EPC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其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给出EPC项目风险控制的指导思想和模型。5.2.2基于EPC运营模式研究 EPC运营模式关系到ESCO的资金回收 风险以及自身财力等问题,选择合适的运营模式有助于节能改造项目的开展,通过对我国EPC进行SWOT分析12,张晓萍在原有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两种新型复合商业模式,并得出一个我国ESCO的发展战略,有助于EPC的发展以及节能工作的开展。5.2.3基于提高节能积极性的研究 建筑节能属于市场机制部分失灵领域,从事建筑节能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无法从节能市场中获得全部收益,导致节能相关主体节能积极性普遍较低 科技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占松林13提出制定针对建筑节能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制度,以激励建筑节能贡献突出人员,提高科技研发人员 低能耗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实践者,以及建筑节能相关环节推广人员等主体的主动节能积极性。5.2.4基于政府机构建筑节能改造示范作用的研究政府机构节能改造项目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基于这一点,吴施勤在研究政府机构与 ESCO 进行节能合作时,指出EPC可实现双赢的效果,但我国目前的财务制度给ESCO收回投资造成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他提出非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改造两种解决方案 王广斌通过对我国政府机构的能耗状况和节能潜力进行分析,并对EPC模式的运作机制及其对政府机构节能的适应性进行论证,指出 EPC模式是政府机构节能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在政府机构中实施 EPC的政策性建议。5.2.5基于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融资问题研究 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投资较大,一般业主只看到眼前利益,再加上节能意识薄弱,不愿进行投资改造 梁镜在 中国公共建筑节能管理与改造制度研究 一文中提出,推行EPC不仅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整体性需要还是拓宽筹集资金渠道的需要;孙金颖在探讨公共建筑融资机制时也指出EPC是市场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5.2.6基于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研究 市场是培育建筑节能的温床,为加快其发展,必须将其推向市场 尹波在分析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模式的特点时提到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时,把引入 EPC 与市场机制挂钩;丰艳萍对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监管进行讨论后指出,实现节能管理分两步走,一是监管,二是引入市场化节能改造,即EPC。5.3 合同能源管理的应用上海市顺应时代的要求,响应党的号召,率先试点进行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模范运行,兴起后不到 2年时间 ,上海已出现了20多家专门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司 ,完成了各类节能项目178个 ,有2.1亿元的非政府资金投入,年节约能源 11万 t 标煤 ,减少用电负荷 60 MW,年减排二氧化碳7万t,粉尘28 t,全部投资预计在 3年内可回收。上海市主要通过如下方式实施合同能源管理:1 通过提高能效来取得经济效益一种冷冻机油添加剂 ,在加入制冷机组后 ,可取得 10%20%的节电效果 , 3年多来已在上海市委办公厅、 东方明珠塔、 上海烟草集团、 上海氯碱总厂等百余家单位推广应用,被上海制冷协学会、 上海市节能协会等多家社会团体和市经委电力处、 节能环保处等政府机关列入向全市推广的节能产品。又如上海某水厂通过改造水泵和管网的走向 ,使水泵尽可能多地在高效区运行 ,预计年节电 400万 kWh,投资约在 2年左右即可全部收回。2 通过削峰填谷 ,利用峰谷电价差来取得经济效益利用蓄冷蓄热和热电联产技术可以有效地削峰填谷 ,减少装机用量 ,利用峰谷差价来取得经济效益。上海一家电子有限公司利用蓄冷技术投资30万元将其中央空调系统中1.64 MW高峰负荷转至低谷,全年累计转移高峰电量118万kWh,转移平段电量 90万kWh,减少企业电费支出122万, 4年即回收投资。3 通过设备改造和能源梯级利用取得经济效益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是上海市一个以生产抗生素原料和制剂的大中型企业。以下是对该企业进行的设备和能源梯级利用措施:热电系统部分,恢复了2台1 000 kW发电机的发电能力 ,实现了蒸气能源梯级利用 ,通过发电达到节能效果;增加了 1台高压蓄热器 ,恢复了 2台低压蒸热器 ,增加了对用汽负荷大幅度变化的调控能力 ,锅炉始终在稳定负荷的情况下运行,可减少锅炉开启台数;增加了喷射泵,通过喷射泵使中芯国际用汽也能部分参与发电;反渗透制水系统 (用于锅炉供水 )部分 ,增加了活性炭过滤器 ,延长了反渗透膜使用寿命。原高压膜改成低压膜 ,减少了反渗透泵电机功率,每年节电 80万 kWh。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除了政府、 电网企业、 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 (消费者 )各方面共同努力外,还多了一个合同能源服务公司。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对缓解电力不足 ,合理配置和使用电力资源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与方式 ,提高电能利用效益 ,保护环境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是开展电力需求管理中 ,不可或缺且行之有效的一种办法。6 结论能源存量日益缩减和能源需求逐日增加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如何打赢未来的能源战争事关大局,我们要总结过去能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吸收国外先进的能源管理思想和理念,从本国国情出发,从国家到个人,树立能源意识,养成节能习惯。国家要理顺能源管理体制 ,重新成立能源部 ,建立政监分离的现代管理体制,健全能源法律体系,建立健全能源金融战略、进口战略、储备战略、节约战略等。要坚持走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努力建设一个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排放低、生态环境影响小、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能源政策 ,健全体制机制 ,加强宏观管理 ,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