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教案.doc_第1页
《斗笠》教案.doc_第2页
《斗笠》教案.doc_第3页
《斗笠》教案.doc_第4页
《斗笠》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斗笠教案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诗歌内容 2、情感目标 (1)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 (2)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思、感激、热爱之情,教育学生要关心、体贴、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体会这顶斗笠所包含着的深深的母爱。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课件播放宋祖英的小背篓。2、课件示满天繁星图片。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斗笠或斗笠图片,认识斗笠。(1)师问:哪位聪明的孩子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学生反馈。) (2)师:对,这是一顶斗笠,它是农村劳动人民干农活时遮阳挡雨的主要工具,但是现在也有一些旅游地区,将斗笠作为一种工艺品出售。斗笠,很普通,但诗人王宜振笔下的斗笠却寓意深刻,这顶特殊的斗笠,它寄托了一个母亲对远在他乡的儿子的思念和关爱。 (3)板书课题: 12 斗笠2、 介绍作者王宜振王宜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少年月刊杂志主编。出版秋风娃娃、献给少男少女的诗、少先队之歌、笛王的故事、绿太阳、21世纪校园朗诵诗等著作多部。曾获陕西省蓓蕾文学艺术奖、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一等奖、第六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二等奖、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3、师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2002年的母亲节,作者站在母亲的遗像前,对母亲产生了深深的思念。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大他们姊妹6个,她那普通而闪光的一生,常常感动着作者。怀着对故乡和母亲的深深思念,作者有了想创作一首反映故土情结和母爱的小诗。主题有了,就要选取一个小的角度,把一个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个小的载体上。想来想去,他觉得用故乡的斗笠来反映这一主题最具代表性。由于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长期生活的积淀,一个个新鲜的画面、一个个新奇的意象便涌流在作者的笔端,使他激动得不能自已,便一口气写出了这首小诗斗笠。今天,我们就随诗人一起走进诗中,去感受一下这血融于水的亲情吧!二、欣赏诗歌 ,边听边想:你感觉是谁在和谁说话呀? 是的,这首诗歌就是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叮嘱即将远行的孩子带戴上故乡的斗笠。那么,你从诗歌中听出了什么?三、自由读诗歌(伴乐),思考:1、母亲送给诗人的除了斗笠还有什么?(指名答,师板书:故乡、鸟鸣、热土、花儿、明月)2、母亲为什么送给诗人这些东西?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心愿?四、品读诗歌,理解诗歌,感悟意境美。(一)你能告诉我诗句中哪些地方能体现深深的母爱吗?反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二)学生反馈。1、“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课件示句子)(1)理解“蘑菇”。(演、比喻句)(2)理解“挺直”。(在什么情况下,你的身影才是挺直的?健康时,说明母亲担心我什么?健康。挺直还象征着什么?刚直不阿,说明母亲还希望我怎样?堂堂正正地做人。(3)怎样读“挺直”?(重读)指名读这一句,(读出母亲的心情)齐读这句,齐读这一小节。2、“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故乡的声音,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课件示句子)(1)“编进的鸟鸣”会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听鸟鸣声)你觉得故乡的声音会包含着一些什么声音?(林间鸟语、河流小溪、亲朋欢笑尤其是母亲的声音:唱一小段摇篮曲)母亲在斗笠里编进鸟鸣是希望帮助诗人干什么?(解思乡之愁,能睡个好觉。)(2)生自己体会读第二小节,指名读,齐读第二小节。3、“让故乡的热土靠近你的心胸,走到哪里,你都能感到故乡的温暖,寒潮侵袭的冬夜也会有春意暖融融。”(1)“故乡的热土”这里指什么?(斗笠,比喻)故乡的热土能让诗人感受到什么?(温暖,来自故乡的温暖,来自母亲的温暖。)你在什么时候感受过妈妈的温暖?(指名谈)这又是母亲在担心孩子的什么呢?(冷暖)(2)指名试读,读出温暖。采访读得好的学生: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全班齐读最后一句话,再齐读整小节。师生合作,改读接读这小节。4、“让这朵故乡的花儿伴你在闹市散步,走到哪里,你都能闻到故乡的芬芳。”(1)在第三节中,作者把斗笠喻为故乡的热土,那这里把斗笠比喻成什么?(故乡的花儿)假设花儿代表人的话,那他代表的是什么样的人呢?(亲人、朋友)这是母亲希望孩子怎么样呢?(不要孤单寂寞)(2)齐读这一小节。5、 “孩子,它可是娘心头的亮光啊,让它照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熄的灯。”(1)这里作者把斗笠喻为什么?(故乡的明月。孩子是母亲的希望和生命,孩子虽然在外,母亲的一颗心却时时牵挂,那一轮明月,就是母亲思念孩子、关爱孩子的心)(2)齐读这一小节。(三)小结。1、师生合作接读全诗。(伴乐)2、介绍借物抒情的写法。五、联系生活,升华情感,实现创造美。1、 师:当年作者王宜振怀着对故乡和母亲的深深思念,特别想创作一首反映故乡情结和母爱的小诗,想来想去,他觉得用故乡的斗笠来反映这一主题最具代表性。同学们,你们的生活中哪些事物会令你想起浓浓的亲情呢? 说一说。(每天的营养早餐、整洁舒适的卧室、凝聚爱心的药丸、温暖贴心的毛衣)过渡:孩子们,浓浓的亲情总是让我们倍感温暖,一件毛衣、一条围巾、一副手套都是母亲无声的爱。你们能像诗人王宜振那样,把这种母爱亲情表达出来吗?3、模仿写诗。4、交流诗作。5、师小结:同学们,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妈妈总会默默的给予我们关爱。(多媒体示图片:5.12地震中的一幕和洪水中母护子的一幕,师简介,生谈感受,生还可结合自己的母亲谈。)6、制作送给母亲的贺卡。7、我们齐读诗歌。再一次感受母爱吧(配乐师生齐读诗歌) 六、从这首诗歌中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反馈 )师总结:我们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