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流行语浅析.doc_第1页
2009年流行语浅析.doc_第2页
2009年流行语浅析.doc_第3页
2009年流行语浅析.doc_第4页
2009年流行语浅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新词语浅析摘 要:语言中的词汇是一个变化、流动的开放性系统,总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于是就涌现出了一大批新词语,这些新词语极大地促进了汉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关键词:新词语 变化 折射引 言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的价值体系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总是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变化而发展变化。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语言就会发生变异,词语尤其如此,因为它是语言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这是值得社会语言学工作者高度重视的重大语言现象之一。新词语是指某一社会或阶层中为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所喜好的那些流行的词语、短语和术语。新词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传递着强烈的时代感和变革中的社会的文化。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种变化必然地反映到语言中,首先明显地反映到词语上。新词频频占据着各类媒体,也流行于当下人们的言谈话语。其流传速度之快、适用范围之广,令人目不暇接。本文试从人生、社会和两性这三个类别加以阐述,来展现社会对词语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出词语对社会的影响。 一、人生类 1、杯具 释义:“人人都是杯具,只有把不开心倒出去,开心的才能装进来”,“人生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人生又像茶杯,本身就是个杯具;人生更像茶叶,终究要被浸泡在杯具之中”在2009年,“杯具”一词迅速走红,其实,“杯具”就是悲剧的网络表述。由于“悲剧”一词本身适用范围广泛,而“杯具”又具有场景特征,钟爱此类句式的“杯具党”渐成爆发之势。 出处:“杯具”的具体出处不可考,但网络上流传较广的说法是源自于一句“人生是个杯具”,也就是所谓的杯具1.0版本。如果说“悲剧”所代表的是一种真实的负面情绪的话,“人生是个杯具”看起来倒更像是个不太深刻的玩笑,也更符合娱乐精神。 点评:“悲剧”一词也曾经是网络流行词,当年一幅由易中天教授“配音”的“悲剧啊”图片曾在各大论坛疯狂转发,成为网友们常用的调侃用词。而以错别字形式出现的“杯具”取代“悲剧”,成为更常用的调侃词。 有网友仿照张爱玲的“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仿写出了“人生是一张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史称是继“人生是个杯具”之后的杯具箴言2.0版本。也有人以“杯具”为灵感,发明出了洗具(喜剧)、餐具(惨剧)、茶具(差距)等等衍生词,更令“杯具”文化彻底发扬光大。 也许在不少人看来,“杯具”的流行是消极情绪的泛滥,其实不然。“杯具”虽是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无奈,但字里行间不过是在表达一种自嘲的态度。有人甚至还说:“就算要做杯具,也要做官窑上品青花瓷杯具。”在这里使用“杯具”,则分明有一种初生牛犊的激情。 一句话,无论是无奈地戏谑自己的人生只是个“杯具”的人,还是发誓要做“青花瓷杯具”的人,心中都怀着一份期待:“杯具会有的,洗具也会有的。” 2、被时代 释义:“被时代”可简单地概括为一切都处于被动状态,无法自主。这是一种窘迫的生存状态。 出处:最初是“被全勤”一词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共鸣,随后,“被就业”、“被慈善”、“被代表”、“被统计”、“被增长”、“被腐败”等诸多词汇也被创造了出来。 解读:无处不在的“被”字,牵出了一个尴尬和焦虑的时代。每一个“被”字几乎都无法避免地关乎一段权利痛感,一种无法独立自主的社会人生,一种被设计和被绑架着“与时俱进”的社会化生存模式。管理者总认为草民的权利需要集约化管理,因而“被”字串起的其实是一根“被修理”的链条。 3、寂寞派 释义:“我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哥睡的不是觉,是寂寞”、“室外晒在地上的不是太阳,是寂寞”。从2009年7月开始,这样的句式开始大批量地出现在网络的各大论坛上,而钟爱以此句式回帖的人也被称为“寂寞派”。 出处:寂寞句式究竟有何出处?对此,目前流传甚广的一种说法是,7月初在百度贴吧里突然有人发了一张一名男子吃面的图片,图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没多久,便有网友相继模仿此句式,开始了各式各样的寂寞恶搞。解读:任何一句平淡的句式,只要被网友们瞄上并进行模仿,立即可以显示出极大爆发力,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其像病毒一样强大的传染性和传播速度为网友所青睐。有人认为句式模仿的流行表现出当下青少年流行文化反智的特征,常常表现为颠覆精英化、颠覆传统价值,强调无聊和颓废。 二、社会类 1、楼脆脆 释义:指存在着质量问题、异常脆弱的楼房。 出处:2009年6月27日5时30分左右,上海市莲花南路莲花河畔小区一幢在建的13层楼房倒塌。随后,根据上海市政府公布的调查结果,房屋倾倒的主要原因是紧贴7号楼北侧在短期内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左右。与此同时,紧临大楼南侧的地下车库基坑正在开挖,开挖深度达4.6米。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 解读:一幢楼房倒掉了,一个新词“楼脆脆”诞生了。“楼脆脆”一词走红网络,说明异常脆弱的楼房不止一处,建筑质量问题已然成了必须引起关注的大问题。类似的还有“楼倒倒”。2、麦兜族 释义:“麦兜族”意指购房阶层的弱势群体,主体是80后的年青一代,是草根阶层的代表。 出处:麦兜,香港人创作的卡通形象,近来在都市年轻人里颇为流行。流行的缘故不在于欣赏,而是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触。由于房价高企,许多年轻人常常是心怀梦想但无法企及。 解读:“麦兜族”亦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他们在期待房价降低、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在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实现自己的购房梦想。 因此,在“麦兜族”身上,我们既看到了现实的无奈,也看到了小人物的坚忍和执著。社会的总体稳定与幸福,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这类人群的行为和心态,所以不要让他们过于失望了,无论是具体的权势者还是体制环境。 3、穷二代 释义:富人的子女可以称为“富二代”,穷人的子女被称为“贫二代”或是“穷二代”。 出处:民众对“富二代”声讨不断,在2009年,又有人创造了“穷二代”的说法,并为其制定了标准:在各种“拼爹”游戏中失败。尤其是消费和就业方面劣势更加明显;感到当农民工和大学生区别不大,于是勇敢地放弃高考;寒暑假,经常需要到田里收庄稼或在城里打工挣学费;有当城管的冲动,好罩着天天被驱赶的父母;如果读过红楼梦,最受触动的应该是晴雯的判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对“宁当富人三奶,不嫁穷人”的说法强烈认同;经常看读者之类的“心灵鸡汤”,但生存状态却未见改观;熟悉人民币分币的购买力;家里往往有没有户口的兄弟姐妹;有仇富心理,并十分痛恨贪官,觉得他们不仅夺取了你父辈的财富,更夺取了你翻身的机会等等。 解读:不管“穷二代”的提法是否准确,总之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从社会学理论看,“穷二代”是贫困在代际间的恶性循环。虽然现在的社会已经开放,底层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增多了,但是,因贫富差距拉大而造成的社会机会不平等也随之加剧。不管“穷二代”的标准是牵强还是客观,这一词汇的出现描述了社会上存在的“贫穷也遗传”的残酷现实。子女可以遗传父母的相貌乃至性格特征,但他们不应该遗传父母的贫穷。如果听任遗传学从生物、医学领域扩散到社会经济生活中,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一句话,要真正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中嫩阶层 释义:中嫩阶层,特指30岁以上的都市女性,她们心智成熟、经济独立,却仍然过着少女般自由自在的生活。她们拥有事业、收入可观,享受恋爱却不愿成家立室,生儿育女更是免谈。她们通常是以事业为重的类型。而且打扮入时,自信,人也聪明风趣,更加注重生活质量。 出处:有媒体引用“后现代”的模式,称中嫩阶层为“后少女”。她们外表年轻,内心成熟,已过少女而未结婚。表面上看是剩女,可实际上是嫩女,剩女是嫁不出去的女人,而嫩女是有独特想法,一直没有找得可嫁之人,甚至压根就不想嫁人的精英女性。嫩女加中产阶层的双重身份,使得她们成为中嫩阶层。 解读:时代的发展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说法备受挑战。曾几何时,有人担心男女比例失调会导致光棍太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倒好,还不待男光棍叫苦,“女光棍”就已经升级到二代了先是剩女,如今是中嫩。只是,这让我们不得不学会区分,首先要区分谁是剩女,谁是中嫩,其次还要区分是真中嫩还是装中嫩。毕竟,中嫩和装嫩之间只有一字之差啊! 4、灰暗新闻 释义:灰暗本是一种视觉效应,为暗淡、不鲜明之义。从延伸含义考量,灰暗新闻似为引起人们灰暗心理,让人产生压抑、悲凉等负面情感的新闻。 出处:11月7日,云南26家媒体的400名记者向社会公开承诺做负责任媒体,“坚决放弃暴力、血腥、低俗、灰暗的新闻,让新闻更加温暖、更加阳光、更加有力量。”多数读者对暴力、血腥、低俗等似乎能理解,这个应该是根据报道内容来定义的,不过,“灰暗新闻”的说法却引起了诸多的争论,有人甚至写起灰暗新闻考这样的文章来探讨。 解读:“灰暗新闻”的说法之所以引起人们的争论,就在于它有要求记者放弃报道负面新闻的嫌疑。月有阴晴圆缺,时有春夏秋冬,这是自然规律;社会生活有凯歌高奏的光明面,亦有黑砖窑、黑社会等阴暗面,这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若要求新闻记者只唱赞歌,不揭露阴暗,那实在是有违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的。 对记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报道内容是真还是假的问题,而不是内容光明与灰暗的问题。只要是真的,即便报道内容看上去很“灰暗”,那也是好事一件;如果是假的,即使看上去很美,那也是一种欺骗,不值得提倡。 5、装忙族 释义: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些本来不忙却非要装作很忙的人。 出处:装忙族的出现是有社会原因的。其一,装作总是在工作的样子,会受到上司的肯定,让老板觉得花钱请来真的不是用于摆设的。这类装忙者其实就是偷懒者,一般就是上班开着Excel玩游戏,开着Word聊天那种。其二,在“闲人多半没出息”的思想指导下,部分装忙的人是为了显示自己是个上进的人。这类人,主要为了脸面装忙。 解读:某种意义上,人“活”一辈子就是“装”一辈子,每天的衣装也是装。以后不叫生活,叫生装,不叫活到40岁,叫装到40岁。三、两性类1、裸婚 释义:裸婚是指在没房、没车、没钻戒、不办婚礼、不照婚纱照、不度蜜月的情况下结婚。 出处:正当奢华婚礼方兴未艾之际,与之相对的裸婚悄然兴起了。两个人照张结婚照,去婚姻登记处领张证,这婚就算是结了。随着这类人群的扩大,裸婚也就成了一种现象。 解读:从“裸婚”现象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节俭,还能发现社会观念以及社会关系的变化。从大操大办到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亦在悄悄改变。以前,人们重视形式,要通过大操大办来显示排场,争面子。如今,有人看透了,面子都是给别人看的,与其为了面子大把花钱,把自己累得要死,还不如婚事从俭,享受幸福生活。 2、食草男 释义:食草男又称“草食男”,对应的词汇是“肉食女”。包含的范围从IT精英到基层小白领,这些男人的共同特点是:不会积极去追求恋爱或性爱!跟女孩子在一起,只喜欢保持着不温不火的状态。 出处:“食草男”一词诞生于日本作家深泽真纪笔下。但这一名词真正流行还应归功于日本市场营销公司总裁牛久保惠,她于2008年出版的“食草男”正在改变日本一书曾登上畅销排行榜,随后,这个词汇才逐步为中国人所熟知。 解读:“食草男”绝不是“性饥男”,他们对性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和女生一起经常共度柳下惠式的“平安”夜,而且在交往中也把性安排到最后一环。这样的气场有时反而会给食草男带来更多的异性缘。如果遇到喜欢使性子、要人伺候的女生,“食草男”立即会闪!他们从来不习惯费尽心思去琢磨女生时晴时雨的脾气,也不愿为送礼物、玩浪漫等琐碎小事付出很多。就像食草动物一样,他们友善温和,但在婚恋关系上却总少了些男子汉应有的主动。80后、90后的男人越来越多地具备了“草食性”倾向,一场“草食化运动”似乎在全世界的男人中悄然兴起。 3、黄昏散 释义:如果你认为黄昏散是哪个厂家研制出的一剂新药,那就大错特错了。黄昏散指的是老年人离婚现象,具体的标准是:如果一对55岁以上的夫妇还离婚,那么,这两个人就为黄昏散队伍的壮大作出了贡献。 出处:以前,中国人有“白头偕老”、“少年夫妻老来伴”之类的说法,旨在歌颂老年夫妻那种平和的幸福。现在,黄昏散来了,55岁以上还离婚的老人越来越多,老年离婚案件数量正在逐年上升。上海永康法院受理的涉老离婚案件占到离婚案件的10%以上,而且每年增速显著。 解读:以前,离婚多是青年人、中年人的专利,现在老年人也来争这块“蛋糕”。从积极的方面看,这是个人权利的一次觉醒老年人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从消极方面看,这意味着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和情感模式正面临着大规模的“洗牌”。在“洗牌”的过程中,一些人的心灵注定要经受痛苦的煎熬。 4、睡服 释义:睡服,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陪睡而使之服从,起源于娱乐圈中的潜规则,现为性贿赂之网络表述。 出处:当我们还没有搞清“说服”到底是念shu,还是念shu之时,一个网络新词“睡服”已经大行其道了。在这个“潜规则”盛行的年代,传统的“吃好喝好”已经不够完成一笔订单,现在的客服销售人员讲究的不是如何“说服”客户,而是要知道如何“睡服”客户。蜗居的“人情债,肉偿啦”之言并非虚妄,它是有众多现实版本的。 解读:关于性贿赂一事,古已有之,并不新鲜。但值得关注的是,“睡服”一词的出现说明这个潜规则已经扩大化了,“潜规则”有要浮出水面的趋势,这才是最值得警惕的。如果只有一两个人通过“睡服”得到了好处,那这还是极个别现象;但如果到了“睡服”泛滥的程度,那就太可怕了。一句话,不怕潜规则,就怕潜规则扩大化、公开化。结 语新词汇总是会不断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词语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