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14级2012年上期第三学月考试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第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一)基础1、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颤(chn)动 裨(p)益 譬(p)如 塞(s)责 B. 怅(chng)然 陪衬(che) 殷(yn)红 三匝(z)C. 攘诟(rng gu) 刀削(xio)面 镣(lio)铐 指摘(zh)D. 风靡(m)一时 赍(j)钱 哺(b)乳 柏(b)林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蒲苇 玳瑁 砥厉 枷锁B. 平心而论 义愤填鹰 越陌度纤 真谛C. 食不果腹 矫正 责无旁代 商榷D. 开诚部公 豁然开朗 诬篾 戌守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 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开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B十多年来,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在香港歌坛上鼎足而立。C为了参加“国之声”合唱比赛,我班文娱委员精心设计了不少演唱方法,虽屡试不爽,但同学们仍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排练中。 D最近,金融、地产、汽车等行业纷纷爆发裁员危机,一叶知秋,未来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1中国都江堰放水节”开幕式围绕以“天上之水,天下之人”为主题,表达“谢天、谢地、谢人”以及在大灾面前涌动大爱的感恩之心。B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C人类的智慧在于不断征服大自然,使未来的世界更加美好,然而,大自然好像有意与人类作对,让疾病无时无刻地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D遭遇地震袭击和核危机的日本东北部现有16万多灾民,其中一部分无法获得食物、饮用水、衣物、药品和生活必需品。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 (越过)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登上,来到上面)C伏清白以死直兮 (守、保持)D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互相)(二)科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你利用花,花也利用你 我们为何给人送花?赠人以花可表达抚慰之情或柔情蜜意,也可用于恭喜庆贺或请求宽恕。我们天生就知道送花有一种强大的心理效应,然而在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方面还没有进行过多少科学研究,尽管花卉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国际产业。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花卉能够激发我们积极的情感和其他深层心理变化,在这一点上人类与其他任何物种几乎都不一样;更让人好奇的是,花卉可能利用了它对人类的这种独特影响来不断进化。进化生物学认为,植物往往为了吸引众多不同物种而进化,从而使其不断传播开来。但是这种理论提出,植物人类共同进化的根据是花儿带来的感情奖赏。 拉特格拉斯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小组的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就是花卉进行繁衍战略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人类至少5000年来一直在广泛种植花卉,与其他植物相比,它们拥有非常大的进化优势。他们还指出,花卉的形状和香味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为了验证其论点,这个研究小组给150位妇女带去不同的礼物,其中包括鲜花、水果和糖果等。结果发现,得到鲜花的妇女比得到其他礼物的妇女要兴奋得多,而且这种效应持续了数日。再者,得到鲜花的妇女比之前更积极地回答问题。他们通过另外的实验发现,鲜花不仅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能使人露出笑容、开口交谈,而且还能促进认知功能,比如提高记忆力等。有些人得到鲜花后的情感表现甚至完全出乎研究人员的意料。 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进化理论来解释鲜花带来的这种非同寻常的心理效应。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对风景和植物的欣赏跟人类原始时期的生存条件有关,当时人们要根据环境线索来寻找食物。由于花儿这种美丽的东西跟食物采集息息相关,人类变得“从感情上”欣赏这种美,所以会喜欢花。在鲜花盛开的地方就意味着将来会结出果实供人食用,这样的地方也可能比较适合人类繁衍生息。然而拉特格拉斯大学的心理学家们认为,鲜花各种不同的感觉因素在共同影响人的情绪,因此鲜花是“超级刺激物”,通过多通道感觉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这些引起感觉注意的因素多数会造成我们的心理状态出现深度变化。 对人类基本没有食用或其他生存价值的开花植物,利用对人的情感作用实现了与人类的共同进化,这跟狗的进化情况很相像。开花植物就相当于作为人类伙伴的动物。所以,下次你给别人送花就知道,你利用花的时候,花也在利用你。6. 根据文意,下列各句中不属于鲜花带来的“心理效应”的一项是()A得到鲜花比得到其他礼物更能让人兴奋。B得到鲜花后人更愿意与他人交谈、沟通。C鲜花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D鲜花通过多通道感觉相互作用引起人的心理变化。7.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包括鲜花在内的植物,往往为了吸引众多不同的物种而进化。B无论是鲜花的形状还是鲜花的香味,都能引发人强烈的情感反应。C原始人类对花儿的喜爱,与原始人类的生存条件密切相关。D对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问题,心理学界已经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8.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进化心理学与进化生物学对开花植物进化的认识是一致的。B鲜花不仅能使人露出笑容,而且还能提高记忆力,促进思维功能发展。C科学研究证实,鲜花跟食物采集息息相关,所以人类“从感情上”喜欢花。D对人类来说,开花植物既没有食用价值,也没有其他基本生存价值。(三)文言文阅读周昌者,沛人也。秦时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自卒史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尝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封周昌为汾阴侯。昌为人强力,敢直言。昌尝燕时入奏事,高祖方拥戚姬,昌还走。高祖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是后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赵尧侍高祖,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徙周昌为赵相。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昌既征,吕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节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注释:燕时:“燕”通“宴”,安闲,燕时指休息的时候。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昌还走 还:转身B然尤惮周昌 惮:怕C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 万岁:对君王的敬称D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 置:安排AC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BD大臣固争之,莫能得 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誓不相隔卿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昌虽口吃,但为人耿直,敢于直谏,终使高祖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B汉高祖刘邦是一个不拘小节、以社稷为重、处处为国着想的君王。C周昌坚决反对立如意为太子,高祖死后,他却极力维护如意安全。D赵王如意被吕后执意召至长安,饮药而死,最终解除了吕后心头之患。第卷二、文言文翻译:(11分)12、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3分) 13、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4分) 14、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4分) 三、默写:(11分)15. ,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16. ,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17.长太息以掩涕兮, 。(离骚)18. ,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19.同心而离居, 。(涉江采芙蓉)20. ,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21. ,用之不竭。(赤壁赋)22.氓中“ , ”两句,用桑叶的新鲜润泽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的情状。 23.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 , ”诗句,比喻对贤才的思慕,渴望得到有贤才。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琅琊溪【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24、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5、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4分) 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17分)滕王阁风景 高 昌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滕王阁矗立在赣江边上,临观之美,心旷神怡。那一望无际的蓬勃风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赣菜的“辣”。赣菜辣得很直接,很斩钉截铁。而滕王阁的风景,恰便也似这爽快的个性,不用什么曲径过渡,不用什么花树遮掩,只要一抬眼,就干脆是辽阔的水,悠远的山,出岫的云。朋友们似乎很替我遗憾,说是来早了。如果晚来些时,再赶上个晴朗的傍晚,就可以欣赏到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了。可是,能够看到这些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地舞蹈,能够看到那一片片朴素的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的明亮含蓄的波纹,不也是一种难得的诗意吗?远望是烟波浩淼,近观是碧水荡漾。水远山长,刚柔相济。清人撰联:“目极湖山千里而外,人在水天一色之中”。道的也正是眼前景色。浩荡江河行大地,依然风雨共名山。一登上高阁,视野就开阔起来,胸中满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太阳照在滕王阁上,慷慨地铺开灿烂的热情。下面的江水就绚丽起来,丰富起来。波光粼粼,美丽潇洒。留下一溜儿一溜儿浪漫的浪花。朵朵白帆,慵懒地躺在江面上,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好姿态。远处慢慢散步的白云,悠然地在大江上踩出一行行彩虹般的足印。隐隐约约地,偶尔会从那云缝里看见一两只飞鸟,于烟水苍茫处优雅地飞翔着起舞,而那舞台之大,背景之远,还有那翅膀之轻盈,就都留在我的左心房后面的一个小格子里,被小心收藏起来了。素负盛名的碧水与长天,映照着暖暖的阳光,一江耀眼的亮丽色彩,一片被阳光照耀的波浪,让人无比眷恋我喜欢滕王阁,虽是初次造访,却仿佛早已是旧时相识。那山水胜迹,渔歌帆影,落霞孤鹜,令我陶然心醉。一步步接近天上的蔚蓝,便也一步步接近绚烂。伴随着攀登的脚步,天似乎都有欲坠的感觉了。远处八一大桥的吊索,酷似扇动着的飞鱼翅翼,在那划破时空的飞翔里,我的心灵已经不知不觉地感悟了千百年的沧桑。屈指算来,滕王阁前,走过了多少光阴。物换星移,留下了几多感叹。王勃来过,白居易来过,杜牧来过,王安石来过,朱熹也来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经历了各自的风景,留下了各自的歌吟,然后下楼去,走向了历史的烟尘。今天登上滕王阁,不会踏到先人的脚印上了。因为这里几经兴废,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古人眼里的风景了。滕王阁,修而又毁,毁而又建,达二十几次之多。留下来没有改变的,仅仅是这个富贵的旧名字而已。阁中序播千秋,江上帆收万里。从感情上来讲,我也希望保留下那旧日亭阁。毕竟记录着沧桑,见证着历史。可是,经过今人的智慧和劳动,而今的滕王阁带给我们的,仍然是这么美好的风景和这么美好的心情,这不也很好吗?“层楼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1000多年过去了,王勃站在滕王阁的那次抒情,永远让人怀念着。站在阳光灿烂的滕王阁上,想象着王勃的锦心绣口,忍不住也会有握笔为文的冲动。美丽的景色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包含了无穷的灵思。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我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出来。写属于当代的文采风流。历史的车轮,碾碎了多少玉砌雕栏,珠帘旧梦,沧桑是不断变幻的,而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却是永恒的。古人已远,山水依然,被光阴消磨了千余年的风景,愈发生动和醇香。 在王勃曾经眺望过的地方,我把目光从邈远的历史中收回来,投向未来26、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赣菜的“辣”?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4分)答:27、与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壮丽景色相比,作者眼前的滕王阁景色,有哪些独特之处,结合段文字,请简要回答。(4分)答:28、开篇作者便写道:“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读完全文,请你列出至少三条理由。(6分)答:29、第段中,作者说,“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我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出来”,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答:六语言运用题(10分)30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3分)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多么华丽, ; ,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_,_, _ ,_ ,_ , _ ,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通过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和“生产一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A B C D 32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一位老翁和一个孩子牵一头驴驮着货去卖。货卖出后,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路人责备孩子不懂事,叫老人徒步。他们更换了一下位置,但旁人又说老人心肠太狠,让孩子在地下走。老人急忙把孩子抱到驴上,后来看见的人却说他们未免太残酷了。于是,一对老小下来牵着驴走。走了不远,又有人笑他们了,说他们是呆子,闲着现成的驴却不骑。于是,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好抬着驴子走了。” 以上是唐韬杂文选中引用的一个寓言。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类似的故事。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他人的议论对我们的决定有无影响呢?有怎样的影响呢?请就“面对他人议论”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1.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2 .立意自定。 3 .文体自选。 4 .题目自拟。 5 .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14级2012年上期第三学月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1.D 2.B 3.D 4.B(A句式杂糅,应改为“围绕主题”或“以为主题” C语义矛盾,把“无时无刻地困扰”改为“无时无刻不困扰”;D并列不当,食物、饮用水、衣物、药品属于生活必需品)5.D6 D解析:此题同样考查对信息的筛选能力。题干主要信息是“鲜花带来的心理效应”,实际上是对鲜花的作用的变相考查,原文中集中体现在四、五自然段中,D项“鲜花通过多通道感觉相互作用引起人的心理变化“则是对原文“鲜花是超级刺激物”的进一步解释,重心在于“多通道感觉相互作用”,因此答案选D项。7 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D项的主要信息是“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问题”,因此锁定四、五自然段。原文是“为了验证其论点,这个研究小组给150位妇女带去不同的礼物“。可以得出对。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问题“,心理学界只是刚剐展开研究,谈不上。已经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8 B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推断说“进化心理学与进化生物学对开花植物进化的认识是一致的“,而原文第二段中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是“花卉可能利用了它对人类的这种独特影响来不断进化“,而进化生物学的观点是。植物往往为了吸引众多不同物种而进化,从而使其不断传播开来“,结论则肯定得多。因此二者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C项中是“科学研究证实”,而原文只是“有一种理论认为”,二者矛盾。D项观点与原文中最后一段“开花植物就相当于作为人类伙伴的动物“矛盾。9C解析:万岁:国君去世的委婉说法。10A解析:A代词,没有谁;B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C D介词,把 连词,表并列11B解析:并非“处处”为国着想,从宠爱戚姬、欲废太子一事即可见。参考译文: 周昌是沛县人。他在秦时担任泗水卒史。等到汉高祖在沛县起兵的时候,打败了泗水郡的郡守、郡监,这样,周昌以卒史的资历追随沛公,沛公命周昌担任一名管旗帜的职志。他跟从沛公入关,推翻强秦的统治。沛公被封为汉王,汉王任命周昌为中尉。周昌曾经跟随汉王击败项羽军,因此,在高祖六年(前201)时,周昌被封为汾阴侯。 周昌为人坚忍刚强,敢于直言不讳。周昌曾经有一次在高帝休息时进宫奏事,高帝正和戚姬拥抱,周昌(见此)回头便跑。高帝连忙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看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昂起头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高帝听了哈哈大笑,但是却由此最敬畏周昌。等到高帝想废掉太子,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时,许多大臣都坚决反对,但是都未奏效。而周昌在朝廷中和皇帝极力争辩,高帝问他理由何在,因为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他说:“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绝绝绝对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绝绝绝对不能接受您的诏令。”高帝听罢,很高兴地笑了。事过之后,吕后因为在东厢侧耳听到上述对话,她见到周昌时,就跪谢说:“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此后,戚姬的儿子如意立为赵王,年纪十岁,高祖担心如果自己死后,赵王会被人杀掉。赵尧去侍奉高祖。高祖独自心中不乐,慷慨悲歌,满朝文武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这样。赵尧上前请问道:“皇帝您闷闷不乐的原因,莫非是为赵王年轻而戚夫人和吕后二人又不和睦吗?是担心在您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保全自己吗?”高祖说:“对。我私下里非常担心这些,但是却拿不出什么办法来。”赵尧说:“您最好为赵王派去一个地位高贵而又坚强有力的相国,这个人还得是吕后、太子和群臣平素都敬畏的人才行。”高祖说道:“对。我考虑此事是想这样,但是满朝群臣谁能担此重任呢?”赵尧说道:“御史大夫周昌,这个人坚强耿直,况且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只有他才能够担此重任。”高祖说:“好。”于是御史大夫周昌就被调任赵国相国。 高祖去世之后,吕太后派使臣召赵王入朝,相国周昌让赵王推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使者往返去了几次,周昌都一直坚持不送赵王进京。于是吕后很是忧虑,就派使者召周昌进京。周昌被召进京城之后,吕后又派使者召赵王,赵王果然来到了京城。他到长安一个多月,就被迫喝下毒药死去了。周昌因此也就称病引退,不再上朝拜见太后。三年之后,他也去世了。12.【试题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试题解析】在鉴赏本诗过程中,要细读诗文,把握意象和意象的特点,即可迅速概括出画面内容,根据意象描写的意境特点,可探求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大多数写物的诗歌,要么抒发对物之情,要么表达托物之志。本诗歌就是属于抒情类的。如果考生能看到了几幅画面的生动美丽,就能领会作者的快乐和悠然。但是本题所给的注解不但不能对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提示作用,反而对考生的正确理解其思想感情起到干扰作用。有的同学不去透彻地理解文本,只片面地去做知人论世的解读,一看到“被贬”就“伤感”,从而造成对诗歌情感的误解。文本的解读能力,是理解文本的最重要的能力。13 【试题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理解鉴赏评价)【试题解析】一般地,“表达技巧”从四个层面去理解,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手法等。虽然本诗也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但是本试题从“虚实结合”考查,角度较小,要求考生对这些表达技巧的理解要深入,表达要准确。本试题的难点在于“虚实结合”的手法,属于常见的技法中不常见的那一类,知识掌握不扎实、不深入的话,有可能表达不到位。本题得分点在两个方面:手法运用分析和运用效果分析。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手法之一,它形式多种多样。就本题来说大致有这样一些形式:山花为实,山春为虚;眼见花漂流溪为实,想象溪源远近为虚;具象花漂流溪为实,抽象山水之美为虚;描摹花漂流溪为实,抒发喜爱之情为虚;渲染流水落花为实,侧面衬托溪流为虚。虚实结合的作用,是实虚互衬,可以使诗意蕴藉含蓄;又可以开拓诗境,丰富诗歌内涵。14、 因为赣菜辣得直接爽快,而滕王阁的美景也是毫无遮掩,让人一览无遗,有其相似性。这样写一是为了总体表达登临滕王阁的独特感受,赞美滕王阁视野开阔,景致优美;二是自然引出下文对滕王阁美景的具体描述。15 、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巨人集团面试题及答案
- 唐代楷书试题及答案
- 违法停车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杭州市余杭招聘幼儿园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赣县区城区学校选调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防城港市金湾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树洞里秘密课件教学
-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资产评估师全真模拟测试带答案
- 2025全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知识题库与答案
- 2025至2030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船舶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人工动静脉瘘闭塞查房
- 2025年贵州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学堂在线 积极心理学(上)厚德载物篇 章节测试答案
- 胖东来运营经理培训课件
- 供电公司信访管理制度
- 木工入场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工厂厂规厂纪管理制度
- 2025全球翻译行业发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