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无出口业务)第1栏填写本期的销售额,也就是所有销项发票的不含税金额合计第栏等于第栏第栏填写所有销项税额第栏不要填写,等下个月报税时再填写月份认证发票的税额合计第栏等于第栏第栏填写上月的末交增值税第栏等于第栏第栏等于第栏第栏等于其余的就不用填了二附表二的填写:第栏填写本月开票份数,开票的不含税金额和税额,第栏等于第栏,第栏等于第栏如果是网上申报的话,应该就有电子申报软件,电子申报软件时在可以自动生成这些报表的不过有些要自己填上去的,然后将这些报表从电子申报软件里导到网上申报里就好了然后在网上申报上打印出来就好了。(责任编辑:苏苏)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各类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填写方法如下: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税款所属期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纳税人识别号: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行次项 目本期金额累计金额1一、据实预缴2营业收人3营业成本4利润总额5税率(25)6应纳所得税额(4行5行)7减免所得税额8实际已缴所得税额9应补(退)的所得税额(6行-7行-8行)10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1l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2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11行12或11行4)13税率(25)14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12行x13行)15三、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16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17总分机构纳税人18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9行或l4行或l6行25)19总机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的所得税额(9行或l4行或l6行25)20构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9行或l4行或l6行50)21分支分配比例22机构分配的所得税额(20行21行)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纳税人公章: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经办人:会计主管: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受理人:填表日期: 年 月 日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受理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二、本表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三、各列的填报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至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l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 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第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l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l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El至最后一日。四、各行的填报 .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1.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2.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l8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至22行。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4.第5行“税率(2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第7行第6行。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一第7行一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9.第ll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10.第l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季预缴企业:第l2行=第11行l4按月预缴企业:第l2行=第11行l1211.第l3行“税率(2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12.第l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l4行=第12行X第13行13.第l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14.第l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X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l4行X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X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15.第l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X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4行X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X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16.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r-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表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税款所属期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纳税人识别号: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列至角分)项 目行次累计金额按收入总收入总额1额核定应纳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2应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1行2行)3纳按成本费成本费用总额4税所用核定应纳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5得额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4行(1-5行)5行6的计经费支出总额7算按经费支出换算应纳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8换算的收入额7行(1-8行)9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8行9行)10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税率(25)11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应纳所得税额(3行ll行或6行ll行或10行11行)12减免所得税额13应补(退)所得税已预缴所得税额14额的计算应补(退)所得税额(12行l3行l4行)15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纳税人公章: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经办人:会计主管: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受理人:填表日期: 年 月 日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受理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说明:一、本表为按照核定征收管理办法(包括核定应税所得率和核定税额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包括依法被税务机关指定的扣缴义务人。其中: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按收入总额核定、按成本费用核定、按经费支出换算分别填写。二、本表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季(月)度最后一日。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l行“收入总额”: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2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3第3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l行“收入总额”X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4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5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4行“成本费用总额”(1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7第7行“经费支出总额”:按照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方式缴纳所得税的纳税人填报此行。填报累计发生的各项经费支出金额。8第8行“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9第9行“换算的收入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换算的收入额:第7行“经费支出总额”(1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10第l0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第9行“换算的收入额”。11第11行“税率”: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的25税率。12第l2行“应纳所得税额”(1)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计算结果: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应纳所得税额=第3行“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税率”。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税率”。按照经费支出换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纳所得税额:第10行“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能建敖汉旗及元宝山区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光伏部分)环评报告表-报批稿
- 2026届广东省东华高级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幼儿园活动室布置方案
- IT薪酬管理制度及薪酬体系设计方案
- 恶劣天气安全教育课件
- 恩格斯简介课件
- 幼儿园托班活动方案
- 小车驾驶考试试题及答案
- 音乐教师口试题及答案
- 烟台市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新旧预算法对照表
- 企业财务会计全套教学课件
- 水厂原水水质污染处置应急预案
- 劳动关系证明书模板
- 仲夏夜之梦英文话剧剧本
- 脱不花三十天沟通训练营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科脉解决方案御商
- 变电室高压停电工作票1
- 住院患者用药教育学习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