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指南.doc_第1页
质量控制指南.doc_第2页
质量控制指南.doc_第3页
质量控制指南.doc_第4页
质量控制指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 量 控 制 指 南 质量控制是保证 5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妇幼卫生年报数据准确、可靠的根本。一、质量控制的目的获得准确、详细的漏报调查资料,为得到真实、可靠的妇幼卫生信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获得较准确的妇幼卫生信息资料,为各级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核实活产、死亡、住院分娩、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破伤风等妇幼卫生信息数据,减少漏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利用性,客观评价妇幼卫生工作效果;通过现场调查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分析其原因,为制定信息资料搜集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二、建立逐级质量控制制度街道对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对村,利用每季例会,季季进行质量检查;县(市、区)卫生局每年组织抽查本县(市、区)部分街道(社区)、乡镇(每年不少于2次);市(州)卫生局每年组织抽查部分县(市、区)(12次);省卫生厅每年组织抽查部分市(州) 、县(市、区) (12次)三、质量控制内容1、表卡质量检查:各种表、卡、册的质量检查:查看报表填写的完整性、正确性以及真实性;了解和查看市、县级质量控制:次数、范围和内容;调查市县漏报情况:活产数、孕产妇死亡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死胎死产数、双胎及多胎数、出生缺陷数、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数、住院分娩数、高危孕产妇数、低出生体重儿数等;核实两个系统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了解和查看妇幼卫生三级监测网的运行情况:数据收集上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了解和查看市、县级信息档案管理情况:湖北省妇幼卫生信息收集、整理的各种规范和标准工具即妇幼保健管理登记册(县、乡、村)等全省统一的登记本的应用情况。 质量要求:完整率:100错误率: 死因错误率5, 项目错误率1诊断不明5% 计算机输入错误率0.5%2、漏报调查质量要求活产漏报率:城市、农村均要求10 儿童死亡漏报率:城市10, 农村20 孕产妇死亡漏报率:城市、农村15 出生缺陷围产儿漏报率:1% 主要出生缺陷漏报率1% 四、漏报调查的方法(一)县(市、区) 级:主要是在相关部门寻找死亡线索,了解人口数、出生数的差异等。需要访问的相关部门及需要查看的资料以下:1.县(市、区)妇幼保健院(所)了解原始数据以及数据收集、上报途径。查看全县的季报表、年报表、质量控制表。核对县级妇幼保健管理登记册与死亡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报告卡)以及相关信息系统软件应用情况。儿童死亡报告卡与围产儿死亡报告卡核对。 例:区保健站妇保医生围产儿死亡报告卡中的新生儿死亡,儿保医生漏报。 2. 市内有妇产科、儿科的大医院,县(区)所在地的市级医院、县医院、中医院、大的厂矿、部队医院等。妇产科:分娩登记本、围产儿死亡登记本、引产登记本、抄录监测县的孕产妇死亡;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高危人群”(转院的孕产妇;双胎、低出生体重、畸形儿等)病例花名及抽样乡镇的出生花名(包括母亲姓名、住址、电话等)。利用新生儿疾病筛查记录,追踪儿童死亡,畸形1. 无论出院时是否存活,都应进行追踪 例1:无肛门畸形儿,出生后1天出院时仍存活,但出院后放弃,回乡后告诉乡卫生院妇幼专干为死产。2. 无论是否为严重的畸形,都应进行追踪 例2:唇腭裂畸形儿,出院后放弃(城市)儿科: 出入院登记及死亡登记,抄录死亡及病情严重而自动出院的04岁儿童花名。对病情严重而转院的04岁儿童要追踪结果。注意本院分娩的早期新生儿死亡,儿科诊断的出生缺陷。 注意: 1.从转归来查 2.出院诊断的疾病来查:畸形(严重的先心病)难以治愈的疾病(结核性脑膜炎) 3.结合患儿的年龄、住院时间、疾病诊断等,(年龄0天,肺炎,住院时间24小时,转归好转 急诊科: 抄录死亡的04岁儿童花名。 死亡证明的存根 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 死亡证明的存根病案室: (1)死亡登记本:查找所有科室的育龄妇女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名单。育龄妇女死亡查看病历,了解月经史,以便确定是否为孕期死亡的孕妇。 国家级补漏:1例妊娠5个月合并肺结核死亡。 5岁以下儿童死亡查看病历,了解住址等情况病案室: (2)根据妇产科抄录的死胎死产花名,查看病历,了解分娩经过及Apgar评分,以便确定误诊为死胎死产的新生儿死亡病例。 例1:Apgar评分2分,病历首页为死胎。 例2:Apgar评分0分,病历首页为死胎,但分娩记录中有抢救记录。 病案室: (3)查看死亡及病情严重而自动出院的04岁儿童病历,了解父母姓名、电话及详细地址等。 其他相关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卡介苗应接种人数及实际接种人数,核对当年活产数、在死亡登记报告系统中了解育龄妇女死亡、儿童死亡情况,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死因监测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查询育龄妇女死亡、儿童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统计局:了解人口数及出生数,询问其统计时限(一般为1月1日至12月31日);计生委:了解出生数,询问其统计时限(一般为上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及是否包括流动人口等;公安局:了解出生数,询问其统计时限(一般为上年1月1日至次年12月31日)及是否包括流动人口等(一般半年以上统计人口数及出生数);火葬场:查死亡人员记录,寻找未经医疗保健机构治疗死亡的线索。厂矿企业工会:了解休产假以查找出生及死亡、职工死亡等线索。 (二)街道(乡镇)级 1.街道办事处(计生) 出生名单 儿童死亡名单 孕产妇死亡、育龄妇女死亡名单 2.街道派出所 出生名单 儿童死亡名单 孕产妇、育龄妇女死亡名单 核实医院等部门抄录的死亡情况。3. 街道卫生院、乡卫生院抽样村活产核对孕产妇系统管理卡 产后访视卡 儿童预防接种卡 出生医学证明产房的分娩登记本全乡的死亡核对 近5年的预防接种卡 卫生院分娩登记本中的新生儿死亡及畸形 近5年的04岁儿童花名册 医院、公安局、疾控中心、计生委抄录的死亡及活产名单与乡级妇幼保健管理登记册(04岁儿童花名册、儿童死亡登记册、育龄妇女死亡登记表)育龄妇女死亡登记表中查找可疑的孕产妇死亡。(尤其是在住院分娩率低的地区,贵州省级质控发现1例孕产妇死亡漏报) 村级妇幼保健管理登记册(04岁儿童花名册、5岁以下儿童死亡花名、孕产妇死亡花名)及医院、公安分局、疾控中心、计生委抄录的该村死亡及活产花名与村医、村接生员、村妇会(居委会)主任、村会计有关出生及死亡记录核对,并入户核实。育龄妇女死亡登记册(已报的生育年龄高峰的,未报的)。在农村还要重点查不能及时上户口,迁出、迁入和计划外生育的儿童,可以进行村小学学生问卷、召开座谈会等 五、出生缺陷质量检查方法 (1)围产儿出生和出生缺陷漏报在监测医院:查产房的分娩登记本,产科的出入院登记本,新生儿死亡登记本等,与上报的表卡核对;从病案室抽取相应的病历核实;转儿科的要追踪到儿科了解情况,再与已上报的卡、表对照。必要时,检查其儿科病房记录或入户核实,以明确出生缺陷诊断。 六、两个系统管理和住院分娩数据质量核实方法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概念:指3岁以下儿童当年按年龄要求接受4:2:1(城市);3:2:1(农村)体检或生长监测的儿童数。(2)资料来源:根据本乡(村)的湖北省妇幼保健管理登记册中的“7岁以下儿童保健登记”统计上报。(3)质量检查方法:在当地的乡镇防保专干、村防保人员处查看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表卡,核对3岁以下儿童数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与上报数是否一致。查看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卡是否按规定的次数完成。核对笔迹,看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卡是否是同一种笔迹,同一时间记录。入户抽查,询问家长测量体重的次数、时间,查看儿童保健手册。以村为单位记录抽查村上报数、实际系统管理数、入户调查数、符合管理要求数。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1)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概念:指该地区年内妊娠至产后28天内有过早孕检查、产前检查次数城市8次、农村5次、新法接生和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2)资料来源:根据本乡(村)的“湖北省妇幼保健管理登记册”统计上报。(3)质量检查方法:在当地乡镇防保专干、村防保人员处查看湖北省妇幼保健管理登记册中的“孕产妇保健登记”等资料,核对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与上报数是否一致。查看孕产妇保健手册、孕产妇系统管理卡,是否按规定的次数完成。核对笔迹,看孕产妇系统管理卡是否是同一种笔迹,同一时间记录。入户抽查,询问产妇(检查次数、时间、内容)。以村为单位记录抽查村上报数、实际系统管理数、入户调查数、符合管理要求数。住院分娩人数(1)概念:指该地区年内在街道(乡、镇)及以上医院(或卫生院)、妇幼保健院分娩,且由持有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技术人员接生的产妇数。包括取得开业证的集体或个体产院分娩的人数(此项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