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2013年本地传送网建设指导意见.doc_第1页
中国联通2013年本地传送网建设指导意见.doc_第2页
中国联通2013年本地传送网建设指导意见.doc_第3页
中国联通2013年本地传送网建设指导意见.doc_第4页
中国联通2013年本地传送网建设指导意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联通2013年本地传送网建设指导意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013年1月 中国联通2013年本地传送网络建设指导意见目 次1.前言12.本地承载与传送网络目标架构13.业务需求分析23.1 2G移动回传业务带宽配置要求23.2 3G移动回传业务带宽配置要求23.3 LTE移动回传业务的带宽配置分析34.2013年本地传送网络建设重点44.1 做好HSPA+升级传输支撑工作44.2 加大分组承载传送网建设力度,保证2013年无线网建设传输接入44.3 为LTE引入做好传输储备54.4 做好WDM/OTN网络的布局65.分组承载传送网络建设要求75.1 网络结构75.2 业务承载115.3 多厂商环境及互通135.4 互联互通155.5 QoS部署策略165.6 网络同步176.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LTE业务解决方案186.1 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LTE业务面临的挑战186.2 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LTE业务基本方案197.网络安全性管理20附件1:分组承载传送网工程实施中几点问题的建议211.设备及业务命名规划212.端口IP地址规划213.业务QOS部署21附件2:频率同步方案及相关要求231. 前言本指导意见是在2012年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仅列出与2012年版本有变化的相关内容,相同内容不再重复。同时结合2013年建设重点,对涉及建设相关问题进行要求和说明。2. 本地承载与传送网络目标架构根据本地网络业务需求分析,中国联通本地承载与传送网络的目标架构保持不变,如下图2-1。图2-1 本地承载与传送网络目标架构目标网采用“两张网”的网络架构,即:传统的“IP城域网”承载普通互联网业务、IP互联网专线及IPTV等业务;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以基站回传业务、移动软交换、固定软交换、IMS、集团客户业务、其他网内业务等为主的电信级业务。MSTP网络已经有较大规模,承载着2G、3G电路域、大客户TDM专线、核心网TDM业务等大量TDM业务,还承担大量的3G分组域业务。远期目标网中,将不再有MSTP网络。但在近中期,MSTP网络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在网络技术演进的过程中,应确保2M等TDM业务的顺利接入和开通,通过逐步将业务割接到分组承载传送网,逐步实现MSTP退网。3. 业务需求分析3.1 2G移动回传业务带宽配置要求 (1)EDGE带宽配置:2013年2G基站将全部升级支持EDGE功能,新增基站设备每个扇区开通1个载频EDGE。升级到EDGE后各类型基站需要的E1数量详见下表3.2-1。表3.2-1开通EDGE后基站传输电路配置模型厂家开启EDGE后的E1配置模型基站类型仅需要配置1个E1的基站载频数量范围需配置2个E1基站的载频数量范围需配置3个E1基站的载频下限(含)爱立信所有基站n88n1818贝尔所有基站n1313n2525华为所有基站n1010n2121诺西所有基站n1010n1919中兴V2和V3n1010n1919SDRn1818-注:载频数量的计算示例:S111基站的载频数量为3个。(2)BSC接口配置:BSC与传输设备应尽量采用155Mbit/s光接口互联,以降低本地承载和传送网的建设和运营成本。3.2 3G移动回传业务带宽配置要求 2013年3G基站将全部采用HSPA+技术,业务承载仍然采用双栈方式,HSPA+典型基站的峰值带宽需求详见下表3.2-1。3G HSPA基站传输带宽表3.2-1基站类型HSPA+基站Iub传输需求E1(个)FE端口FE峰值(PIR)流量(Mbps)FE均值(CIR)流量(Mbps)S1111214824S222217248S333219672注1:表中带宽是针对高话务量需求的基站提出的最大带宽配置要求。不同区域的基站可以根据实际业务流量分析结果灵活配置带宽。注2:室分的带宽配置参考宏站带宽配置(室分信源O1和O2 HSPA+站的传输需求参照S111考虑)。(1)采用分组设备的站点3G基站带宽配置FE电路按峰值流量配置PIR,按均值流量配置CIR。为发挥分组承载传送网的优势,在分组承载传送网络建设和维护中,应通过网管系统加强对业务流量的监测和分析,不断优化业务带宽配置。(2)采用MSTP设备的站点3G基站带宽配置对采用MSTP设备的站点3G基站,带宽配置参考表3.2-2。具体操作要求见4.1节。3G HSPA基站采用MSTP传输的带宽配置表3.2-2基站类型HSPA基站采用MSTP传输的带宽配置E1(个)FE端口FE带宽带宽配置(Mbps)备注S11112115/21应按S111基站接入带宽不小于15M配置,有条件的应尽量配置到21M。S2222130S33321453.3 LTE移动回传业务的带宽配置分析LTE基站原则上应该是采用全IP方式接入,不管采用哪种制式的LTE技术,都将是在基站上新增GE接口。LTE的部署策略尚未确定,目前中国联通主要针对FDD-LTE技术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每个基站上下行均采用20MHz无线带宽,传输承载网也按照这种模型初步提出S111站型的带宽配置建议,如下表3.3-1所示。LTE基站传输需求分析表表3.3-1基站类型站型峰值带宽(Mbps)均值带宽(Mbps)说明数据热点S111241 135相关区域认定可参考3G的Top3%数据忙基站,60%70%的用户分布于中等以上信号质量区域,小区忙时平均负荷达到60%70%。含x2接口带宽和管理控制带宽。高需求S111172 115相关区域认定可参考3G的Top310%数据忙基站,50%60%的用户分布于中等以上信号质量区域,小区忙时平均负荷达到40%50%。含x2接口带宽和管理控制带宽。一般需求S111112 80相关区域认定50%以上用户分布在中等以下信号质量区域,小区忙时平均负荷达到30%40%。含x2接口带宽和管理控制带宽。注1:表中数据含各种开销、含X2和管理控制的带宽。注2:x2接口是否部署、何时部署尚未有结论。4. 2013年本地传送网络建设重点4.1 做好HSPA+升级传输支撑工作根据HSPA+基站传输带宽要求配置基站电路。升级HSPA+基站的传输带宽调整以不增加MSTP投资为前提。并按如下具体要求提供传输接入带宽:(1) 利用MSTP承载,并可利用现网容量调通带宽的站点,要求在2013年2月底前调通电路。(2) 分组承载传送网叠加站点的选择,应兼顾现有MSTP网无法满足HSPA+带宽的站点。优先解决市区及县城、校园、景区、室分的HSPA+带宽需求。(3) 分组承载传送网建成后,通过将叠加分组设备站点的基站FE电路割接到分组网上,释放MSTP系统容量,用于解决未叠加分组设备站点的HSPA+带宽需求。(4) 要求截止2013年底,90%以上HSPA+站点能够提供15M以上带宽。4.2 加大分组承载传送网建设力度,保证2013年无线网建设传输接入(1) 在全国范围引入分组承载传送网在对2012年引入分组承载传送网的城市扩容基础上,在其它城市启动分组承载传送网新建工程。(2) 明确分组传送网目标网络架构分组承载传送网应重点部署在市区、县城等大业务量节点,为无线网扩容及引入更高速率做好传输支撑。各本地网应做好分组承载传送网的目标网络规划,有计划的选择叠加站点,并配合新建基站的建设分步实施。分组承载传送网建设应以目标网络架构为导向,以形成市县城区的有效覆盖为目标,避免随新建基站大量将分组承载传送设备安装在网络边缘节点,而在市县城区无法形成规模覆盖。(3) 严格控制MSTP建设内容,做好MSTP资源的盘活利用原则上新建基站不得新增MSTP设备,确有MSTP建设需求的,需向总部报批。应通过拆除利旧,将承载TDM业务较少的MSTP设备逐步迁移到网络边缘,用于支撑业务量小、分组接入代价较大的无线站点。新建工程叠加分组设备的同时,应做好相应MSTP设备的应用规划,确定可拆除设备数量,利旧方案。同时应协调基站建设工期,2013年可拆除MSTP设备应尽量应用于2013年新建基站建设,合理控制边缘节点分组建设规模,避免分组大幅引入的后期叠加MSTP资源的大量闲置。(4) 加强分组承载传送网工程的建设管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为2013年新建基站及时、可靠的提供传输接入。(5) 做好分组承载传送网的流量监测和分析,在流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基站接入带宽的配置和调整,优化网络承载。4.3 为LTE引入做好传输储备(1)加强重点城市的网络拓扑建设在建成分组承载传送网较为完整的核心汇聚层基础上,加大重点城市接入层网络拓扑的建设力度。2013年要求在重点城市市区、县城建成基本具备规模的分组承载传送网市县城区接入层拓扑。通过加大分组叠加的力度,在市区、县城边缘接入环路上的主要节点叠加分组设备,为LTE基站在市县城区的快速接入做好传输准备。2013年重点城市市县城区接入层需按可支持LTE基站直接接入设计容量。环路节点(含所带链路)8个以上的,应建设10GE接入环路。重点城市核心汇聚层网络容量设计应考虑LTE网络的带宽需求。(2)其它城市构建较为完整的核心汇聚层系统,并配合新建基站接入逐步完善接入层系统。4.4 做好WDM/OTN网络的布局4.4.1 100G WDM/OTN系统技术的应用100Gbit/s WDM技术基本具备商用的技术条件,国内主流供应商2012年下半年开始能够提供商用产品。100Gbit/s WDM技术优点是容量大、对色度色散和PMD的容限大,不再需要色散补偿。但100Gbit/s WDM产品实现商用的时间较短,商用案例不多,在功耗和集成度方面还有待改进。100Gbit/s WDM采用偏振复用相干检测的技术方案在技术上比40Gbit/s WDM的DQPSK、DPSK有明显的优势,一些厂商已经推出采用偏振复用相干检测技术的40Gbit/s WDM产品。目前没有明确40G带宽需求时,可适当暂缓40Gbit/s系统建设,等基于偏振复用相干检测的100Gbit/s和40Gbit/s技术成熟后,可直接采用偏振复用相干检测的高速WDM产品。集团公司正在准备进行省际100Gbit/s WDM试验网的建设。100Gbit/s WDM在省内及本地网的应用要求,待集团公司根据试验网情况进一步研究后,另行下发。4.4.2 边缘层OTN网络结构2013年应继续县城的OTN覆盖。在部分乡镇宽带业务量较大,县乡间距离长的大型城市,可根据宽带业务发展情况适当建设县乡OTN大带宽通道。原则上县乡OTN应采用集成式OTN设备。边缘层OTN网络优选环网结构,能够对业务提供环行保护。在建设有县乡OTN网络的地方,分组承载传送网为简化接入层的分组承载传送网网络拓扑,可以通过OTN网络的波道组建。4.4.3 OTN承载分组承载传送网随着OTN网络的建设,分组承载传送网可利用OTN网络的波道或时隙承载。当OTN能够提供链路层网络保护时,应优选采用OTN保护,分组承载传送网应配置保护延迟时间(建议200ms),避免发生多重保护引起分组承载传送网路由振荡。OTN承载分组承载传送网时,由于分组承载传送网需要传递频率同步信息,OTN网络应支持以太网业务的频率同步信息的透明传递。OTN传递同步信息的方案详见附件。5. 分组承载传送网络建设要求5.1 网络结构分组承载传送网采用分层结构,分为核心汇聚层和边缘接入层。网络参考结构详见图5.1-1。 图5.1-1 分组承载传送网络参考结构图核心层主要负责业务转发和与其他网络的互连,汇聚层主要负责边缘接入层业务汇集和转发以及就近业务接入。(1)核心节点分组承载传送网的核心节点不须与核心网设备机房一一对应。但考虑到移动回传业务为其主要业务,应优选RNC所在机房为核心节点,核心节点所在机房应具备光缆网络资源丰富、满足组网需求等条件。核心节点机房是否需要单独设置汇聚节点设备,应根据核心设备能力和业务情况综合判断。(2)汇聚节点汇聚节点:用于汇聚接入层业务的节点,主要设立在基站边缘层业务汇聚节点、PSTN端局、核心网设备所在机房、RNC所在机房等。(3)边缘接入层节点基站、室内微蜂窝、模块局等业务接入点。环上节点应选择空间大、具有长期产权或使用权、维护条件好、光缆资源丰富、满足组网需要的机房。5.1.1 核心层网络结构核心节点之间宜采用网状网结构,提高业务转发效率。核心节点数量原则上应为2-4个,不宜过多。原则上初期每个核心节点仅配置一台核心设备。对个别只有一个核心机房的城市,可在唯一核心节点配置2台核心设备保证网络的可靠性。不推荐边缘接入层网络直接接入到核心节点。为保证核心设备的转发容量,核心设备应尽量配置高速率高密度接口,尽量避免通过核心设备配置大量GE及以下低速率接口与业务网互联,可在核心节点配置扩展设备与业务网互联。5.1.2 汇聚层网络结构汇聚层可根据光缆网、WDM/OTN网络结构采用双星型、口字形或环形结构与核心节点相连。如图5.1-1所示:(1) 汇聚层采用环形网络结构,如图5.1-2所示。如果采用环形结构,每个汇聚环上的节点数量应不超过6个(含核心节点)。图5.1-2 汇聚层采用环形结构与核心层组网示意图(2) 汇聚层采用双上联结构,如图5.1-3所示;图5.1-2 汇聚层采用双上联结构与核心层组网示意图(3) 汇聚层采用口字型网络结构,如图5.1-4所示;图5.1-4 汇聚层采用口字形结构与核心层组网示意图应尽量减少业务在核心汇聚层经过的跳数(每经过一台设备为一跳),提高业务转发效率、设备利用率,简化路由管理。原则上不在一个汇聚节点配置2台汇聚设备互为冗余。对3G/LTE业务,汇聚层网络按照第3章提出的CIR带宽进行容量规划,即CIR带宽总和不超过网络的总带宽;PIR带宽总和可以溢出网络的总带宽。现有汇聚层网络需要扩容以满足LTE承载等业务需求时,可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方式:(1)依据现有网络结构进行容量叠加(2)光纤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加到核心节点直达链路方式提高网络容量、优化路由组织和转发效率,逐步达到口子型结构或双星型结构。5.1.3 边缘接入层网络结构边缘接入层可以采用与汇聚层单节点互联或双节点互联方式。边缘接入层双节点互联应该结合光缆网络物理拓扑结构,边缘接入层在与汇聚层双节点互联组网时,应选择同一汇聚环上的两个相邻汇聚节点,不宜在一个汇聚环内跨汇聚节点双节点互联或跨汇聚环双节点互联。边缘接入层网络应采用环形结构,2013年对基站成环率指标按照基站分级进行细化要求,各省VIP基站、A类基站成环率应达到100,并应尽量提高B类基站的成环率。光缆网不具备环形条件而采用链型结构时,应避免3个节点以上的长链结构。基站分级参照中国联通网络运维201071号文。边缘接入层系统不宜采用多级组环等复杂的拓扑结构,边缘节点到汇聚节点的路由应尽量减少经过的设备跳数,以简化网络业务路由组织和方便维护管理。尤其是在边缘接入层采用L3VPN方式进行业务组织时,复杂的网络结构将会导致三层路由复杂化,给应用和维护造成困难。在已经建设县乡OTN/WDM系统区域,且光纤资源受限情况下,可采用OTN/WDM网络的波道或子波道构建分组承载传送网的边缘接入环,优化网络拓扑。5.1.4 分组承载传送网与业务网CE的关系分组承载传送网具备为各类业务提供综合承载的能力,业务网可通过分组汇聚设备直接接入分组承载传送网;业务网本身为了业务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配置有CE设备时,业务网可以通过CE与分组承载传送网相连。业务网配置CE时,分组承载传送网与业务网的工程及维护界面原则上以CE为界,各业务网配置的CE属于业务网建设维护范围。部分省份另有约定的除外。5.2 业务承载5.2.1 3G基站FE业务承载分组承载传送网络承载移动回传FE业务有3种解决方案,详见图5.2-1(以下方案为业务承载方案,而非技术选择或设备选择方案)。由于需要实现基站归属调整功能,需要在网络中部署L3VPN,以实现IP流量的灵活转发。图5.2-1 基站FE业务承载方案方案(a):采用层次化L3VPN的方式,直接为基站提供IP L3VPN接入。需要为每个与3G基站相连的分组设备端口分配互联IP地址。方案(b)、(c):均采用PW+L3VPN的方式,基站FE业务以以太网专线的方式接入,并通过L2/L3桥接进入L3VPN。两个方案的区别在于L2/L3桥接点的位置不同,方案(b)位于汇聚节点,方案(c)位于核心节点。两个方案中,都需要为L2/L3桥接点的虚端口分配网关地址;同时,需要为每个基站分配相应的VLAN用于以太网传送的业务隔离。对于3G移动回传业务,仍为静态的点到点业务,启用L3VPN实现动态基站归属调整的功能需求仅在核心层。方案(a)需要在接入层设备开启L3VPN,对网络运行维护要求较高;方案(b)为折衷方案;方案(c)中网络模型简单,但核心节点需要处理大量的伪线终结,对设备存在一定的压力。方案(b)、(c)中基站VLAN的划分已有相关指导意见的规定,便于操作。方案(c)中边缘接入层和汇聚层可采用分段LSP保护方式,提高抗多点故障的能力,避免2层设备和3层设备互通方面的一些问题。各本地网应根据建设方案、维护习惯,选择业务承载方案,并与无线专业协调确定业务VLAN与业务网关IP地址的分配。5.2.2 TDM业务承载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TDM等高等级实时业务的带宽比例不宜超过总带宽的20%。传送E1电路时,对于GE环路,仿真E1业务数量不宜超过80条;对于10GE环路,仿真E1业务数量不宜超过800条。5.2.3 LTE业务承载LTE阶段,分组承载传送网络需要承载S1和X2接口的流量。业务对IP转发的层面要求将进一步下移。可采用核心汇聚层L3VPN边缘接入层二层隧道方式或层次化L3VPN到边缘的方式。LTE承载方式不受限于3G业务承载方式。具体要求待LTE建设阶段由集团另行发文。5.2.4 其他互联网类型业务承载原则上互联网类型业务(如WLAN接入、OLT上联等)不通过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在特殊情况下,若WLAN、OLT等采用其他方式接入城域网比较困难或成本较高时,可以利用分组承载传送网闲置资源进行承载,并要求以二层专线的方式与IP城域网互通。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WLAN、OLT等业务不得占用为LTE等无线网业务预留的带宽资源。不允许为了业务安全的原因,将OLT上联IP城域网的业务通过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5.3 多厂商环境及互通5.3.1 多厂商环境出于竞争的需要,大中型本地网络的建设采用多厂家设备时,为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可管理性,并降低运营成本,一个本地网内分组承载传送设备供应商原则上不应超过2家。多厂家环境包括分层面(核心汇聚层、边缘接入层)多厂家环境(模式一)、分区域多厂家环境(模式二)两种,如下图所示:图5.3-1 分层次多厂商环境图5.3-2 分区域多厂商环境模式一:指在同一层面的设备采用同一厂家,不同层面采用不同厂家设备,两个厂商的设备在汇聚层互通。模式二:指同一区域内的设备采用同一厂家,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厂家设备,两个厂商分别在核心层建设核心层网络,并分区域建设汇聚层和边缘接入层网络,以减少不同厂商间互通的需求。多厂商互通测试研究的结果并不理想,因此现阶段优选模式二规划多厂家环境。在多厂商环境下,整个分组承载传送网应按一个AS域规划,不按厂商分配AS域。5.3.2 不同厂商间的互通方案(1)核心汇聚层设备的互通性综合承载传送网核心汇聚层设备的互通测试的结果表明:业务互通:各种类型的业务均可以实现跨不同厂商的互通。但在不同厂商的业务配置和建立方式上有些差异,互通配置中应注意。OAM互通:由于国际标准和行业相关标准中对具体的OAM有多个选项,而各厂商对这些选项支持差异较大,OAM的互通存在一定的问题,会导致故障不能检测到或检测时间很长。OAM互通的问题会影响到保护的实现和倒换时间。另外互通环境下的业务管理、网管管理等都比较复杂。(2)核心汇聚层设备的互通建议在多厂商环境下,优选在核心层进行互通,减少互通的节点数量。(3)边缘接入层与汇聚层设备的互通多厂商环境下,由于不同厂商技术解决方案的差异和互通OAM方面的缺陷,建议边缘接入层和汇聚层应采用背靠背的方式进行互通。5.4 互联互通5.4.1 与RNC设备互联分组承载传送网络与RNC的互联分两种情况,一种是RNC直接与分组承载传送网汇聚设备互连,另一种是RNC通过CE与分组承载传送网互连。在RNC直接与分组承载传送网互联情况下,若RNC的GE或STM-1接口不足,可采用以下方式:5.4.1.1 RNC接入端口扩容通过对RNC的GE和STM-1端口成对扩容,满足与分组承载传送网业务互联的需求,同时可以减少对已有3G业务的影响。通过逐步割接,可将现有以MSTP网络承载的3G分组业务割接到分组承载传送网上。5.4.1.2 RNC接入端口不方便扩容应将MSTP上的分组业务在汇聚层或核心层直接割接到分组承载传送网上。通过分组承载传送网设备与RNC相连。5.4.2 与核心网设备互联核心网设备可以直接接入到分组承载传送网中。核心网配套建设有CE时,可通过CE接入到分组承载传送网中。5.4.3 与IP城域网互通原则上分组承载传送网与IP城域网不进行三层网络间的互联。特殊情况下,分组承载传送网与IP城域网间采用二层技术进行互联。应合理选择互联节点,互联节点的数量不宜太多。5.4.4 与IP承载网A网和B网互通分组承载传送网与骨干IP承载网AR互联时应通过核心节点互联。可选择2个以上的核心节点直接与骨干IP承载网相连。IP承载网和分组承载传送网分别属于不同的AS域。可实现L2VPN和L3VPN互通,对L3VPN业务采用跨域Option A方式。5.5 QoS部署策略分组承载传送网作为电信级业务承载网络,其承载与传送目标是为电信级业务提供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承载与传送,原则上应为其承载所有业务提供高质量保证,因此分组承载传送网应以适当轻载为主;目前业务网还没有提出明确的QoS要求,原则上QoS策略可适当简化,不宜太复杂。根据业务和应用发展对网络QoS的特定需求,以及网络利用率、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周期上的差异、网络故障等特殊情况下高等级业务的保障等,可适当启用一些QoS机制。启用QoS时,每个分组承载传送网作为一个Diffserv域,不信任其他Diffserv域,在网络入端口进行重新标记。鉴于目前业务网还没有提出明确的QoS分级和服务指标要求,考虑到分组承载传送网轻载的特点,适当QoS部署时,建议将业务分为两大类:(1)语音、信令、控制、高等级数据专线业务、TDM仿真电路等;(2)其他分组业务。各省也可以根据具体业务特点进行细分。5.6 网络同步随着MSTP网络的限制发展和逐步退网,分组承载传送网将逐步取代MSTP网络承担同步链路传送的职责。包括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两个方面。5.6.1 网络频率同步方案频率同步可采用同步以太网、1588v2、CES业务同步透传等方式。对于采用FE接口的3G基站,建议优先采用同步以太网方式,如果基站不支持SyncE,需要求综合承载传送网设备支持2M外同步输出,基站从2M外同步输入口获取时钟。分组承载传送网的同步以太网同步方式通过逐段转发的方式实现同步链路信息的传递(含频率信息和SSM信息),设备网元时钟从上游获取同步信息,并进行分配。可以认为分组承载传送网实现全网的同步。同时要求综合承载设备具有采用DCR方式透传业务时钟,满足专线业务时钟独立的要求。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频率同步方案及相关要求。5.6.2 网络时间同步方案现阶段业务网络还不需要非常精确的时间同步,当前比较明确的时间同步需求主要是网络管理和维护的时间同步要求(如设备故障、性能等信息上报的时间戳等),精度相对较低,可采用NTPv3协议满足此类时间同步的要求。根据集团公司对NTP时间同步网络的规划:分组承载传送网网管服务器作为分组承载传送网的时间服务器(本地NTP服务器),通过NTP协议实现与网元的同步。本地NTP服务器通过IP承载网A网或B网从集团一级NTP时间服务器获取时间信息。并将该本地NTP服务器设置为本络的NTP服务器。采用NTP v3版本,NTP消息通过MD5加密实现保护。5.6.3 分组承载传送网中继链路采用OTN传送时的同步方案若分组承载传送网的中继链路采用OTN传送,需要OTN网络支持频率同步信息的传递来满足分组承载传送网传递频率同步信息的要求。可采取以下方式:(1)利用OTN OSC传送频率同步信息,分组承载传送网设备通过OTN的外同步输出获取同步信息并继续向下传递。在需要通过OTN网络传分组承载传送网的中继链路时,需要OTN网络提供同步功能,相应在进行OTN设备采购中,应选择支持通过OSC传递同步信息的设备或板卡。(2)在OTN网络支持频率同步的情况下,每个OTN节点都从同步链路上获取时钟信息,并作为本地的时钟同步其他方向的业务,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在OTN网络上时,也可以从OTN的业务接口上获取频率同步信息。OTN设备是否支持频率同步在所有端口上的分配待研究。(3)在OTN OSC或ESC不支持同步信息传递的情况下,为规范分组承载传送网对频率同步信息的传递,对以太网中继链路OTN应采用GMP映射,实现SyncE的透传。6. 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LTE业务解决方案6.1 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LTE业务面临的挑战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LTE业务主要面临以下挑战:(1) 带宽大:每个基站100M以上;(2) 需要为基站提供频率同步;(3) X2接口的部署策略还不明确,若部署X2接口会导致业务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变革;(4) eNB到MME/SGW间业务安全性问题及解决方案、组播业务开展的预期对网络组播支持能力的要求和组播方案;(5) IPv6的支持和升级方案。(6) MME和SGW只部署在省会,要求在本地分组承载传送网和IP承载网B网中分段解决基站回传业务。6.2 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LTE业务基本方案LTE何时建设尚未定论,若20132014年间开始建设,LTE业务承载的基本方案是通过分组承载传送网承载。6.2.1 带宽满足方案6.2.1.1 边缘接入层分组承载传送网的建设应考虑未来对LTE基站业务承载的需求,业务量大的城市热点地区边缘接入层环路节点数量超过8个时,应选用可以扩容升级到10GE的设备或直接建设10G环。建议解决方案如下:(1) 接入设备支持升级到10G将接入层网络升级到10GE速率来满足LTE业务需求。10GE的接入层网络带宽完全可以满足LTE基站接入、3G基站接入、2G基站接入及其他业务接入(大客户等)的需求。为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在集采设备时明确要求设备供应商在接入层提供这种设备,并保证采购这种设备。(2) 接入设备不支持升级到10G可采取叠加GE环路容量的方式;在光纤资源紧张时,可采取新建10GE接入环方式,对接入层网络进行升级。这种方式会造成当前采购的设备浪费。2013年要求重点城市的热点地区按直接支持LTE接入设计边缘接入层容量。6.2.1.2 汇聚层汇聚层网络为满足LTE基站带宽需求,可能会涉及对现有汇聚系统进行扩容。扩容方式参见5.1.2。6.2.2 频率同步解决方案LTE基站的频率同步解决方案参见5.6节。6.2.3 其他需求解决方案LTE业务的安全性问题、组播业务开展对网络的影响和解决方案、IPv6升级方案等问题待研究。7. 网络安全性管理为满足分组承载传送网网络安全的需要,在网络部署时,应同步部署AAA认证系统,网络内所有设备的操作均需要通过安全服务器的AAA认证。并推荐采用TACACS作为安全服务器管理系统。具体要求参见分组承载传送网招标文件要求。附件1:分组承载传送网工程实施中几点问题的建议1. 设备及业务命名规划设备、板卡、端口的命名依据本地运维习惯,并参考企标中国联通OSS网络资源命名规范v1.0中本地传输网SDH设备命名方式。L2VPN业务命名参考企标本地传输网SDH设备电路命名方式。L3VPN业务的命名参考以下规则,除由集团统一命名业务外,本地各类业务参考下述规则进行命名。用户名称业务类型连接符业务序号符号字符VPN“_”字符字节数6固定12选项必选必选可选可选示例:1) 中国工商银行VPN业务:ICBCVPN2) LTE S1业务和X2业务:LTEVPN_1,LTEVPN_2本期工程中WCDMA 分组域业务建议命名为:WCDMAVPN。WCDMAVPN业务RD/RT设定如下表所示:VPNRDRTWCDMA-VPNAAAA:XXXXAAAA:XXXXAAAA位建议使用本地的AS号,AS号的分配详见建设指导意见;XXXX位由本地设定,可综合考虑厂家、业务等在不同的位进行设定。其他VPN业务可参考设定。2. 端口IP地址规划分组传送网设备端口IP地址采用IPv4私网地址,由各本地网自行规划。建议可采用172.16.0.0/16。3. 业务QOS部署分组传送网作为高品质业务承载网,网络以轻载为主,单条链路均值负载建议不超过60%。QOS部署总体上采用简化部署及预防性策略。在网络部署初期,业务单一且业务量较小时,可暂不部署QOS策略。QOS部署采用如下策略:(1) 由于无线网IP QoS各厂家各本地网存在差异,初期分组传送网暂做为一个Diffserv域,不信任其它Diffserv域的标记,业务进入分组传送网后对已有标记不做修改,采用MPLS EXP位进行外层标记;(2) 分组传送网定义8个业务等级,如下表所示。各本地网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定义预留等级;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