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设计_第1页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设计_第2页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设计_第3页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设计_第4页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1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摘 要 网架结构是较好的大跨度屋盖结构形式,具有空间受力、刚度大、节省钢 材、抗 振 性能好、建筑高度较小、造型美观等。目前,已有大型体育馆、展览厅、影剧院、工业厂房、仓库等千余座工程的屋盖采用网架结构,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促使人们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本课题就是 将体育馆网架 结构简化为双层网架结构 模型 ,通过 有限元软件 ANSYS 对其进行分析 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结构改进方案,对验证原设计和指导设计修改有重大的意义。 在本课题中 通过 有限元分析软件 自 带的 APDL 语言 实现网架的参数化建模 , 施加 约束及加载, 可以很有效的缩短网架的建模的时间,简化了网架的建模过程。 通过 ANSYS 对网架在两种不同的支承情况下的静力分析 进行比较,可发现 网架 的变形规律即 网架的变形在 X、 Y、 Z 方向都会交替出现,但在 Z 方向 为 主要变形。 同时杆件的内力分布得出了不同约束时产生了变号,从而在工程实际施工中应给予考虑。 用模态分析确定了网架结构的十阶模态振型及固有频率, 便可以在设计与改进时使网架结构的固有频率避开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外部激振频率。 同时为之后的 谱 响应分析奠定基础。 通过进一步的随机振动谱分析,采用地震波对网架结构进行计算 ,找出 危险点的响应频率 ,从而使 网架 在 工程实际情况中避免 易 产生共振 的频率即网架的低阶频率 。 关键词 : 双层网架;有限元法; 静力分析; 模态分析; 谱分析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2 Abstrat Grid structure is a good large-span roof structure, with space force, stiffness, to save steel and anti-vibr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ng smaller and the shape of aesthetics, etc. At present, there are large stadium, exhibition hall, theaters, industrial plants Block, thousands of warehouse roof using the network structure, it is widely used to promote it, s conduct in-depth studies. This subject is about making grid structure of gymnasium simplify to double-layer grids model,using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to analysis,then pose the plan of improved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It has great meaning to test originaldesign and guide design modify. In self simultaneous APDL language realizes the net rack among the problem by the fact that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alyses a software parameterization build a model, Exert constraint and loading , can be effective shortening the process having covered the time building a model as with a net , having simplified covering a rack as with a net to build a model. Analyse the comparison being in progress by the fact that ANSYS puts up static force under two kinds different supporting condition to the net, Network can be found deformation that the grid deformation in X, Y, Z direction will take turns, But in Z direction as the main deformation. Meanwhile bar distribution of internal forces come to different constraints arising from the change, so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works should be considered. Using modal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grid structure of the 10-modal shape and natural frequency, we will be able to design and make improvements to the grid structure to avoid its natural frequency in the course of the external excitation frequency. After the same time as the harmonic response lay the foundation for analysis. Through further random vibration spectrum analysis, seismic wave of network structure, identify dangerous spots response frequency, so that the network in practical situations to avoid easy resonance frequency that grid of the lower frequency.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3 Key word:Double-layer grids; Finite element method; Static; Mode analysis;Spectrum analysis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4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 5 . 前 言 . 5 . 课题背景 . 6 . 工程网架结构的概况及发展方向 . 7 . 有限元法的概述 . 9 1.4.1 有限元法发展概况 . 9 1.4.2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9 第二章 工程网架结构简介 . 10 2.1 网架结构的几何不变性分析 . 10 2.2 网架结构的形式 .11 2.3 工程网架结构主要技术参数 . 16 第三章 工程网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17 3.1 有限元软件的发展趋势 . 17 3.2 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 . 17 3.3 有限元进行工程分析的一般过程 . 20 第四章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及动力特性分析 . 20 4.1 工程网架结构的有限元建模 . 20 4.1.1 模型简化与假设 . 20 4.1.2 单元简介 . 21 4.1.3 实常数的确定 . 21 4.1.4 确定建 模方案 . 21 4.2 工程网架结构的静力分析 . 22 4.2.1 线性静力学分析概述 . 22 4.2.2 结构静力 计算 . 23 4.2.3 施加约束和加载 . 23 4.2.4 求解及后处理 . 25 4.3 工程网架结构的模态分析 . 31 4.3.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31 4.3.2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32 4.3.3 网架有限元模态分析 . 33 4.4 工程网架结构的谱分析 . 36 4.4.1 基本假定网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 . 36 4.4.2 网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 36 4.4.3 网架结构的随机振动谱分析 . 37 结 论 . 40 附 录 . 42 后 记 . 45 主要参考文献 . 46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5 第一章 绪 论 . 前 言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与提高,空间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睬 。 二十世纪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空间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空间结构经过一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在结构形式方面,除了网架、网壳之外,膜 结构、张拉整体体系、开 闭屋盖、可折叠结构等都是空间结构的新成员 。 在空间结构领域中,网架结构以其造型美观、整体刚度好 、 抗振性能好、制造安装方便、能较好满足多功能需要等特点,在体育馆、展览厅、影剧院、工业厂房、仓库、飞机库等各类建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从而在空间结构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网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日趋成熟,网架的结构规模不断扩大,不论在工程实践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篇论文就选择了双层网架结构作为研究。网架结构是采用大致相同的格子或尺寸较小的单元有规律的布置而组成的空间杆系结构。杆件主要承受轴力作用,截 面尺寸相对较小,这些空间交叉的杆件又互为支撑,将受力杆件与支持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而用才经济,具有良好的空间受力性能。由于结构组成的规律性,大量杆件和节点的形状、尺寸相同,利于工厂成批生 产,促成了经济的大跨度网架的出现。 目前,由于计算机的推广与大量应用,及网架体系在一定假设基础上的日 益 完善,有限元法成为最主要的计算方法。它适用于分析各类型网架,可考虑不同边界条件和支撑方式,承受任意载荷,网架与下部支撑的共同作用。 有限元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核心。用 CAE方法可以减少或避免物理测试过程,通过计算机 模拟各种载荷工况下零件或结构的工作状况,准确计算其变形和应力,使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能够对其各项性能进行评估,及早发现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大大缩减设计研发周期。 ANSYS软件是融结构、热、流体、声学 与 一体,以 有限元分析为基础的大型通用 CAE软件,可广泛应用与机械制造、石油化、轻工、造船、航天航汽车交通、电子、土木工程、水利、铁道、日用家电等一般工业及科学研究。 它具有强大而广泛的分析功能、一体化的处理技术。基于此,本课题选用了双层网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美国建筑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软件作为研究工具 , 首先在 ANSYS中建立了网架的参数化模型,然后进行静、动力特性分析,以找出杆件内力分布、变形规律、固有频率及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对验证原设计和指导设计修改有重大的意义。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6 . 课题背景 网架结构是一种高次超静定的空间结构,在国内外大跨度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工程实际来讲,结构设计方案应当是经济合理的,因此只有采用优化设计方法才能较好地适应这方面的要求。而近年来网架结构倒塌事故的发生,使得人们对网架结构非线性行为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它们的倒塌是突然发生的,因此在破坏前无明显预兆。空间网架 的这种“脆性行为”已由一些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所证实。因此要想全面地描述网架结构的性能,以使结构设计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必须分析网架结构的极限行为 ,从而达到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提高结构安全度的目的。这对于实际工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工程网架的设计过程中将优化结果进行极限分析就可以得到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而在极限分析的基础上增大一些杆件的面积,则可以提高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但从极限设计的角度来说,按线弹性理论所进行的结构优化设计并不是一个最好的结果,结构尚具有很大的承载潜力。 因此可以将结构优化设计、地震响应分 析和极限分析相结合并使截面调整过程自动化来对整个动力特性进行分析。 目前可以用多种方法对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参数进行反演,包括理论方法、实验方法,理论和实验相合的方法以及计算机仿真。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试图建立一种参数化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找出这种类型的空间网架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以便在设计和改进时使网架的固有频率避开其使用过程中的外部激励频率。 我国对网架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三角锥网架的压杆稳定性能试验研究等。但对建立网架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等研究,现有文献记录较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 一定的前沿性。且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课题来自网架施工单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是现代企业的目标。目前,空间网架的发展主要动向是实现最优化(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轻量化、通用化、系列化;国外空间网架的设计施工和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国内很多单位仍沿用传通的设计方法,周期长,设计效率低。如采用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可减去测试过程,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工程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7 . 工程网架结构的概况及发展方向 二 十世纪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空间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网架结构是空间网格结构的一种,所谓“空间结构”是相对“平面结构”而言,它具有三维作用的特性,空间结构也可以看作平面结构的扩展和深化。空间结构问世以来,以其高效的受力性能、新颖美观的形式和快速方便的施工受到人们的欢迎。在需要大跨度、大空间的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文化设施、交通枢纽乃至工业厂房,无不见到空间结构的踪影。 二十世纪初期,钢铁材料为网架结构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后的铝合金则使得网架的杆件更轻巧。近些年来的复合材料,特别是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被开发出 来,对空间结构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材料应用方面由于钢材品种与强度的不断提升,空间结构也越多地采用了型钢、钢管、钢棒、缆索乃至铸钢制品。在很大程度上,空间结构成了“空间钢结构”。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出现,一些新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如有限单元法、非线形分析、动力分析等,在空间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至空间结构的计算和设计更加方便和准确,使得空间结构现在千变万化,种类多样。可以说空间结构已成为当代建筑结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自从 50年代以来,中国在空间结构领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工程应用或理论研究方面均 在国际上占有一席 之地,网架结构的应用范围与面积已位居世界各国前列,像首都体育馆、 上海体育馆这样万人级的体育馆仍是大跨度网架结构中的佼佼者,近年来网壳结构逐渐兴起,在体育馆建设中颇有取代网架之势。天津市体育馆的双层球形网壳,直径有 135m,黑龙江速滑馆的主体结构采用由中央圆柱面与两端半圆球面组成的双层网壳,其轮廓尺寸为 86.2m 191.2m。 中国的悬索结构早在 60年代即已起步 ,当时曾建造了直径 94m的圆形双层悬索 ,用于北京工人体育馆 。 其后在安徽体育馆等工程上采用的横向加劲悬索体系 ,以及在吉林滑冰馆采用的空间 双层索 体 系 ,都体现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创新 。 相形之下 ,同属于张拉体系的膜结构 ,在中国的发展还比较落后 。 但最近建成的上海体育场马鞍形看台挑蓬 ,采用悬挑钢桁架覆以伞形膜材 ,是中国的第一个大跨度膜结构 ,虽然其技术与材料主要还依靠国外 ,但对中国膜结构的发展必然将起推动作用 。 值得提出的是 ,中国在制定空间结构技术规范的工作上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 ,有关薄壳、网架、网壳、悬索等的规程与标准 ,有的已经颁发 ,有的正在编制 ,这些技术文件是中国在空间领域内工程实践和科研成果的结晶 。 展望未来 ,中国正沿着改革开放道路阔步前进 ,随着交流的 进一步扩大 ,必将建设更多的体育、展览、会议和机场建筑 .这将为空间结构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机会 。 经验证明 ,为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8 了推动应用 ,相应的理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过去 ,这些工作也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 ,以冀空间结构不断获得理论储备 。 根据国外的经验 ,还有两个薄弱环节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空间结构的向前发展 ,即结构形式和结构防护 ,必需及早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 在过去几十年中,空间结构在结构形式、材料、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上都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一些重大的、特别是标志性的工程中,无不见到空间钢结构的应用。大跨度结构的建造及其所采用的技术往往 反映了一个国家建筑技术的水平,一些规模宏大、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大型空间结构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建设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衡量建筑结构技术水平的一个标志是它的跨度与面积,一般来说,跨度或面积越大,技术也越复杂。纵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史,它的跨度与面积也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当今世界上二百多米跨度的体育馆或飞机库、几万平方米的展览馆或工业厂房都通过采用空间钢结构而使之实现。从技术上来看,建筑更大跨度的空间钢结构是完全可能的, 像 在桥梁方面,日本已建成跨越明石海峡、跨度达 56694的钢悬索桥,因此,要建造类似跨度的建 筑物是具备一定条件的。然而从目前使用上看,要求大跨度的建筑物,如体育馆、飞机库等有一百多米甚至二百多米已能满足要求。因此,对于传统的建筑,今后空间结构主要还是在一二百米的跨度、几万平方米面积的范围的发展。结构的“杂交”将是今后空间钢结构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它是将不同类型的结构加以组合而形成一种新的结构体系。例如悬索、索网或膜利于受拉,拱、壳体或网壳利于受压,而梁、桁架或网架则利于受弯,如果利用其中某种类型结构的长处来避免或抵消另一种与之组合的结构的短处,就能大大改进结构受力性能。最简单的例子是大跨度桁架与 斜拉索的组合,它既能发挥高强度钢索抗拉的特点,又为桁架增加了支点、缩短了跨度。前面提到的横向加劲索系和索穹顶也都是杂交结构的范例。人类对建筑围护的使用要求是没有止境的,大跨度的空间一旦被封闭起来,人们又期望一个接近大自然的露天环境。例如体育场或人工海洋馆,在晴好天气要求屋盖能打开成为露天的,而遇到阴冷的天气,屋盖又能闭合成为室内的,这就要求从一个静止的结构变为可动的结构,给大跨度结构带来了新的挑战,开闭结构便应运而生。这种结构基本上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以钢骨架作为承重结构,以金属板、玻璃、塑料或膜材围护。屋盖 以平移、旋转或上下叠合来进行开闭。加拿大多伦多“天空穹顶”体育馆是当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开闭结构,屋盖由三个扇形联方网壳形成,其中最下一层网壳为固定,上中两层的网壳则沿着圆周的轨道旋转。另一种开闭结构采用可折叠膜材为屋盖,其折叠的方式视建筑物形状而定。如为方形或矩形,膜材可平行或沿四周展开或收缩,如为圆形,则可自中心支点或沿圆周伸缩。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地上地下存在着无数珍贵的古建筑与古墓葬,一些大型古迹的开挖和保护就需要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环境。西安秦俑博物馆二号坑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9 就是在其上建造了网架结构之后,使得开挖工作得以 进行。北京老山汉墓的发掘,也得益于覆盖以金属拱型波纹屋顶。因此,一旦空间钢结构跨越了传统的建筑功能,步入巨型结构的行列,则跨度与面积就会有新的突破,跨度达到上千米、面积达到方圆几平方公里,这些都可能在二十一世纪得到实现。 . 有限元法 的概述 1.4.1 有限元法发展概况 1956 年, Tuner, Clouh 等人将刚架位移法推广应用于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并用于分析飞机结构,这是现代有限 元 法第一次成功的尝试。他们第一次给出了用三角形单元求解平面应力问题的正确解答,其研究 工 作打开了利用计算机求解复杂平面问题的新局 面。1963 1964 年, Besseling、 Melosh 和 Jones 等证明有限单元法是基于变分原理的 Ritz法的另一种形式,从而使 Ritz 分析的所有理论基础都适用于有限元法,确认了有限元法是处理连续介质问题的一种普遍方法。 几十年来,有限元法的应用己由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扩展到空间问题、板壳问题,由静力平衡问题扩展到稳定问题、动力问题和波动问题;分析的对象从弹性材料扩展到塑性、粘塑性和复合材料等 ;从固体力学扩展到流体力学、传热学等连续介质力学领域。在 工 程分析中的作用己从分析比较扩展到优化设计并和 CAD(计算机 辅助设计 )结合越来越紧密。 有限元分析理论的逐步成熟 主 要经历了 60 年代的探索发展时期, 70 80 年代的独立发展应用时期和 90年代与 CAD相辅相成的共同发展 推广 使用时期 。 有限 元 分析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数值分析方法,在结构分析和仿真计算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 目前,结构仿真中的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稳定性计算,特别是结构的线性、非线性分析 (几何、材料非线性 )、屈曲分析等,都可以借助十大型的有限 元 分析软件如MSG/NASTRAN, ANSYS等进行 。 其中, MSG/NASTRAN 在结构动力分析、空气动力弹性及颤振分析、复合 材料分析等方 面 有较强的功能,在对结构的振动分析、稳定性分析及风振分析方 面 有极大的优势 。 1.4.2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有限元法是一种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解决场的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它是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普及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数值计算方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10 员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强有力的工具,其基本思想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7: 1、假想把连续系统 (包括杆系、连续体、连续介质 )分割成数目有限的单元,单元之间只在数目有限的指定点 (称为节点 )处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单元集合体来代替原来的连续系统 。在节点上引进等效载荷 (或边界条件 ),代替实际作用于系统上的外载荷 (或边界条件 )。 2、对每个单元由分块近似的思想,按一定的规则 (由力学关系或选择一个简单函数 )建立求解未知 t与节点相互作用 (力 )之间的关系 (力一位移、热 度 一温度、电压一电流等 )。 3、 把所有单元的这种特性关系按一定的条件 (变形协调条件、连续条件或变分原理及能量原理 )集合起来,引 入 边界条件,构成一组以节点变 f(位移、温度、电压等 )为未知 t的代数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就可以得到有限个节点处的待求变 t。 所以,有限元法实质上是把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系 统,理想化为只有有限个自由度的单元集合体,使问题转化为适合于数值求解的结构型问题。 有限元法与其他常规力学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 ; 1、 可以分析形状复杂的、非均质的各种实际的工程结构 ; 2、 可在计算中模拟复杂的材料结构关系、荷载和条件 ; 3、 可以进行结构的动力分析 ; 4、 由于前处理和后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以进行大 t方案的比较分析 。 第二章 工程网架结构简介 2.1 网架结构的几何不变性分析 7 网架结构是一个空间铰接杆系结构,在任意外力作用下不允许几何可变,故必须 进行结构几何不变性分析,以保证结构的几何不变。 网架结构的几何不变性分析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具有必要的约束数量,如不具备必要的约束数量,结构肯定是可变体系,此条件称为必要条件;二是约束分置方式要合理,如约束分置不合理,即使满足必要条件,结构仍有可能是可变体系,此条件称为充分条件。 网架结构是空间结构,一个节点有三个自由度,它的必要条件是 : W=3J-B-S O 式中 B 网架的杆件数; S 支座的约束杆数, S 6;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11 J 网架的节点数。 由此可见 : 当 W0时该网架为几何可变体系 ; W=0时该网架无多余杆件, 如杆件布置合理,该网架为静定结构 ; W60m),且建筑平面为三角形、六边形、多边形和圆形,当用于圆形平面时,周边将出现一些非正三角形网格。 2.四角锥体系网架 四角锥体系网架是由许多四角锥按一定规律组成的,组成的基本单元为倒置四角锥,如图 2.5。 这类网架上、下平面均为方形网格,下弦节点均在上弦网格形心的投影线上,用斜腹杆与上弦网格的四个节点相连。若改变上、下弦错开的平移值,或相对的旋转上、下弦杆,并适当的抽去一些弦杆和腹 杆,即可获得各种形式的四角锥网架。 这种网架共有六种形式。 (1)正放四角锥网架 正放四角锥网架是由倒置的四角锥体为组成单元,锥底的四边为网架上弦杆,锥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14 棱为腹杆,各锥顶相连即为下弦杆,建筑平面为矩形时,上、下弦杆均与边界平行 (垂直 )。 (2)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 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是在正放四角锥网 架基础上,适当抽掉一些四角锥单元中的腹杆和下弦杆,使下弦网格尺寸比上弦网格尺寸大一倍。 这种网架的杆件数量少,腹杆总数为正 图 2.5四角锥体系基本单元 放四角锥网架腹杆总数的 3 4左 右,下弦 减少 1 2左右 ,故构造简单,经济效果较好。由于周边网格不宜抽杆,两个方向网格数宜取 为奇数。如果取 h=22s,则上、下弦杆和腹杆长度相等。 (3)单向折线形网架 单向折线形网架是将正放四角锥网架取消纵向的上、下弦杆,保留周边一圈纵向上弦杆而组成的网架。 这种网架用于周边支承,且长宽比大于 3 或两边支承的情况,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4)斜放四角锥网架 斜放四角锥网架也是由倒置四角锥组成的,上弦网格呈正交斜放,下弦 斜放四角锥网架也是由倒置四角锥组成的,上弦网格呈正 交斜放,下弦网格呈正交正放;也就是下弦杆与边界垂直 (或平行 ),上弦杆与边界成 45 夹角。 这种网架的上弦杆长度等于下弦杆长度的 2 /2倍。在周边支承情况下,上弦杆受压,下弦杆受拉,该网架体现了长杆受拉、短杆受压的原则,因而杆件受力合理。此外,节点处汇交的杆件相对较少 (上弦节点 6根,下弦节点 8根 )。当网架高度为下弦杆长度的一半时,上弦杆与斜腹杆等长。 这种网架适用于周边支承情况,节点构造简单,杆件受力合理,用钢量省,也是国内工程 中应用较多的一种形式。 (5)棋盘形四角锥网架 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是由于其形状与国际象棋的棋盘相似而得名的。在正放四角锥基础上,除周边四角锥不变外,中间四角锥间格抽空,下弦杆呈正交斜放,上弦杆呈正交正放,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15 下弦杆与边界成 45 夹角,上弦杆与边界垂直 (或平行 )。也可理解为将斜放四角锥网架绕垂直轴转动 45 而成。 这种网架也具有上弦短下弦长的优点,且节点上汇交杆件少,用钢量省,屋面板规格单一,空间刚度比斜放四角锥好。它适用于周边 支承情况。 (6)星形四角锥网架 星形四角锥网架是由两个倒置的三角形小析架相互交叉而成的两个小朽架的底边构成网架的上弦,上弦正交斜放,各单元顶点相连即为下弦,下弦正交正放,在两个小析架交汇处设有竖杆,斜腹杆与上弦杆在同一平面内。 这种网架也具有上弦短下弦长的特点,杆件受力合理。当网架高度等于上弦杆长度时,上弦杆与竖杆等长,斜腹杆与下弦杆等长。 这种网架适用于周边支承情况。 3.三角锥体系网架 三角锥体系网架是由倒置三角锥组成的。组成基本单元为三角锥,见图 2.6。锥底的三条边,即网架的上弦杆,组成正三角形,棱边即为网架 腹杆,锥顶用杆件相连,即为网架下弦杆。三角锥体是组成空间结构几何不变的最小单元。随三角锥体布置不同,可获得各类三角锥网架。 这种类型的网架共有三种。 (1)三角锥网架 三角锥网架是由倒置的三角锥体组合而成。上、下弦平面均为正三角形网格。下弦三角形的顶点在上弦三角形网格的形心投影上。 三角锥网架受力比较均匀,整体抗扭、抗弯刚度好,如果取网架高度为网格尺寸的了五万倍。则网架的上、下弦杆和腹杆等长。上、下弦节点处汇交杆件 图 2.6三角锥体系基本单元 数均为 9根,节点构造类型统三角锥网架一般适用于大中跨度及重屋盖的建筑,当建筑平面为三角形、六边形或圆形时最为适宜。 (2)抽空三角锥网架 抽空三角锥网架是在三角锥网架基础上,适当抽去一些三角锥中的腹杆和下弦杆,使上弦网格仍为三角形,下弦网格为三角形及六边形的组合或均为六边形组合。前者抽锥规律是 :沿网架周边一圈的网格均不抽锥,内部从 第二圈开始沿三个方向间隔一个网格抽掉一个三角锥 。后者即从周边网格就开始抽锥,沿三个方向间隔两个锥抽一个。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16 抽空三角锥网架抽掉杆件较多,整体刚度不如三角锥网架,适用 于中小跨度的三角形、六边形和圆形的建筑平面。 (1)蜂窝形三角锥网架 蜂窝形三角锥网架是由倒置三角锥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组合而成的,上弦网格为三角形和六边形,下弦网格为六边形。 这种网架的上弦杆较短,下弦杆较长,受力合理。每个节点均只汇交 6根杆件,节点构造统一,用钢量省。 蜂窝形三角锥网架从本身来讲是集合可变的,它需要借助于支座水平约束来保证其几何不变性,在施工安装时应引起注意。分析表明,这种网架的下弦杆和腹杆内力以及支座的竖向反力均可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得,根据支座水平约束情况决定上弦杆的内力。 这种网 架适用于周边支承的中小跨度屋盖。 2.3 工程网架结构主要技术参数 在网架结构设计中,设计者首先要选择网架的形式,网架的形式确定之后,需进一步确定网格尺寸和网架高度。 网格尺寸 (s) 与网架高度 (h)有密切关系, s/h 的值越大,斜腹杆与下弦 平面夹角越小,通常是斜腹杆与下弦平面夹角为 5540 。 本课题中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结构形式:双层网架 节点类型:焊接球 网格形式:正交正方四角锥 网 架 2、网架平面尺寸: 30m*24m,网架高度 h为 4m 3、支承形式: 多点上弦支承 4、材料:网架杆和螺栓球采用的是 45 号钢 5、静载荷:上、下弦自重( =7.85g/ 2cm ) 活载荷: 下 弦: 0.50KN/ 2m 基本风载: 0.45KN/ 2m 工程网架结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 17 第三章 工程网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3.1 有限元软件的发展趋势 工程人员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多数情况是采用通用的商业有限元软件,自行开发者是极少数。因此, 商业有限元软件的好坏对有限元法的应用至关重要。目前,大型的商业有限元软件有很多,它们基本上均具有较好的前处理、后处理和计算能力,可以满足众多产品开发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提高模拟的真实性和使用的适应性方面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足。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新的工程要求的提出,这种挑战更加迫切。为了应付这些挑战,未来地有限元软件的发展将具有以下特点: 1、由单一物理场的研究向多物理场综合模拟以及相互作用模拟的方向发展。例如当气流流过一座很高的铁塔,铁塔会发生变形,塔的变形又反过来影响到气流的流动,这就需要用到结构一流体 耦合 分析。 2、由单一零件的模拟向整机的模拟方向发展。 3、进一步提高非线性问题的求解能力。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研究出了很多性质特殊的新材料,现有的非线性求解器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功能。 4、在有限元分析功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向与优化设计、可靠性分析和其它综合评估功能结合的方向发展。 5、加强与设计制造过程的集成和数据转换,向与 CAD/CAM 无缝化集成的方向发展。即在 CAD软件上完成产品的造型设计,自动生成有限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