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2799-2019 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相较于《GB/T 22799-2009 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首先,在术语定义部分,新标准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更加明确的界定,以确保测试过程中对于概念理解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其次,关于样品处理条件,《GB/T 22799-2019》细化了预处理的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以及处理时间等参数,旨在减少外部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再者,测试方法上也有所改进。2019版增加了新的测量手段,并对原有方法进行了优化,比如调整了滴定法中的液滴大小及间隔时间,这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毛巾产品的实际吸水性能。

此外,新版本还加强了对实验设备的要求,明确了使用特定仪器时的技术规格,从而保证不同实验室之间能够获得可比性的测试结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9-12-31 颁布
  • 2020-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22799-2019 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_第1页
GB∕T 22799-2019 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_第2页
GB∕T 22799-2019 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22799-2019 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书 书 书犐 犆犛 犠 ? ? ? ? ? ? ? ? ? ? ?犌犅犜 ? ?犜 犲 狊 狋犿犲 狋 犺 狅 犱犳 狅 狉犪 犫 狊 狅 狉 狆 狋 犻 狅 狀狅 犳狋 狅狑犲 犾狆 狉 狅 犱 狌 犮 狋 狊 ? ? ? ? ? ? ? ? ? ? ? ? ? ? ? ? ? ? ? ? ?书 书 书前言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陪洗物的种类(见 , 年版的 ) ; 增加了标准洗涤剂的种类(见 ) ; 增加了单条样品质量小于 时的取样数量(见 ) ; 修改了洗涤时标准洗涤剂的用量(见 , 年版的 ) ; 修改了法中实验数据记录的终止时间(见 , 年版的 ) ; 修改了试验时间超过 时的样品数量(见 , 年版的 )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浙江钛石纺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滨州亚光毛巾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希萍、唐祖根、陈永灿、王延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犌犅犜 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毛巾产品吸水性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的各类毛巾产品。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原理 法 沉降法:样品经水洗、烘干和调湿后,在标准状态下,测定样品从接触水面到完全浸湿并开始下沉时所需的时间来表示样品的吸水性。 法 吸收法:样品经水洗、烘干和调湿后,在标准状态下,一定量的水在规定时间内流经样品,测定被样品吸收的水量与原水量的百分比作为毛巾的吸水率。试验条件 调湿用环境条件应符合 标准大气的要求。 如果需要进行预调湿,则应在相对湿度为 ,温度不超过 的大气条件下进行。试剂或材料 陪洗物:采用 中规定的类型( 聚酯纤维陪洗物) 。 洗涤剂:采用 中规定的标准洗涤剂(标准洗涤剂 ) 。仪器设备 全自动洗衣机,型标准洗衣机(见 中 ) ,前门加料、水平滚动型。注:已经证明可得出相同试验结果的其他仪器也可使用。 旋转翻滚型烘干机,与型标准洗衣机配用的翻转烘干机(见 中 ) 。注:已经证明可得出相同试验结果的其他烘干机也可使用。 水流测试仪,安装在水流测试仪上的漏斗、阀门、装置、管道和量筒不能阻碍水的流出。从打开阀门到水流出所用的时间差应少于 。犌犅犜 水流测试仪组成见图,包括下列组件:)防水底座:尺寸规格参见附录;)防水圆形卡圈:内环外直径( );)量筒:有机玻璃材料, ,见图中的;)漏斗:聚丙烯材料,斗颈内径( )。 烧杯:容量 。 秒表:精度 。 天平:精确至 。 量筒: 。单位为毫米说明: 卡圈; 底座; 漏斗; 调节阀; 量筒; 水管出水口; 水槽; 调节螺母。图水流测试仪示意图样品 取整条代表性样品,在满足总质量不低于 的条件下取最少条数的样品。 将样品放入洗衣机中,加入陪洗物(见 ) ,样品加陪洗物总质量为 。加入( )标准洗涤剂( ) ,按 中第章规定的程序进行洗涤。 洗涤结束后,立即将样品和陪洗物装入烘干机中,设置烘干温度为( ),将样品烘干。 样品烘干后立即取出,轻轻抖动以除去落毛,捡去毛巾上缠绕的落毛和线头,将样品暴露在纺织品调湿用标准大气中(见 ) ,直至达到恒重(以的间隔连续称重,质量的变化不大于 时,即认为达到了恒重) 。犌犅犜 试验步骤 犃法 沉降法 沿样品(见第章)的对角线方向分别剪取尺寸为的试样,正反面各组,每组至少应包括块试样。取样时避开缎档或刺绣等装饰部分。 用量筒( )量取 三级水或去离子水,水温为( ),水位高度不小于。 将试样测试面在无外力条件下平行轻放在水面上,同时开始计时,当试样完全浸湿并开始下沉时,终止计时,记录所需的时间狋,精确至 。若试样超过 仍未完全浸湿,则中止试验,所需的时间记录为大于 。 按 重复试验,正反面各试验块试样。 计算正反面试样的实测平均值,并按 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如果块试样中有块试样超过 ,则增加该测试面试样块。若增加的试样未超过 ,则计算块未超过 的试样的平均值,并说明有块试样大于 。若增加的试样超过 ,则结束试验,结果记录为大于 。 如果块试样中有块试样的结果超过 ,则结束试验,在试验报告中记录大于 。 犅法 吸收法 在距样品(见第章)边缘 位置,呈“品”字形用防水圆形卡圈见 ) ,正反面各取个试样,如果样品不足,另取同品质的样品补足(见图) 。图取样示意图 将调节好的量筒见 ) ,用试管夹夹好固定在仪器架上,量筒的出水口距卡圈上试样表面 ,离卡圈外圈内侧 (见图) 。 漏斗放在水管上固定好,取 ( )的三级水倒入漏斗中,打开阀门预湿管道,待管道中的水流尽后,擦干台面、托盘卡圈。 用天平称取试验前水槽质量犿,并将其放在底座下面。 用卡圈卡好试样,卡圈内环高于外环,保证卡圈外的多余试样部分不能沾水;将卡好的试样放在底座面板上的两个固定的铆钉上,使试样的径向平行于台面。 关闭漏斗阀门,用量筒量取 的三级水倒入漏斗中,打开漏斗的阀门。水流完开始计时,( )后取出水槽,把盛有水的水槽放在电子天平上称取质量犿。 其余个试样重复 操作步骤。犌犅犜 试验数据处理 犃法沉降法按式()计算样品吸水时间的平均值,并按 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珋狋狋狋狋犻犻()式中:珋狋 样品的平均吸水时间,单位为秒() ;狋犻 每块试样的吸水时间,单位为秒() ;犻 试样的数量,单位为个。 犅法 吸收法按式()分别计算样品正、反面吸水率,结果以正反面平均值表示,并按 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犘 犱(犿犿) 犱 ()式中:犘 样品吸水率,;犿 试验前水槽质量,单位为克() ;犿 试验后水槽质量,单位为克() ;犱 试验用水的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 。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标准编号和方法;)样品的描述;)试验温度和相对湿度;)试验结果:法记录平均吸水时间;法记录正面吸水率、反面吸水率及正反面平均吸水率;)任何偏离本标准的情况。犌犅犜 附录犃(资料性附录)犅法测试仪器安装图犃 底座立体图底座立体图见图 ,应用防水胶粘好固定。单位为毫米说明: 为底座连接表面和两边的螺栓钻孔记号,点距临测边距离为 ,距上部边距离为 ; 为底座表面上固定卡环的木螺丝钻孔记号,点距表面中线距离为 ,距上部边距离为 。图犃 底座立体图犃 底座平面图底座平面图见图 。犌犅犜 单位为毫米说明: 为底座两侧面上的螺栓钻孔记号,点距临边距离为 。图犃 底座平面图犃 底座前斜挡板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