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11届高三语文毕业班高考摸拟.doc_第1页
福建省漳州市2011届高三语文毕业班高考摸拟.doc_第2页
福建省漳州市2011届高三语文毕业班高考摸拟.doc_第3页
福建省漳州市2011届高三语文毕业班高考摸拟.doc_第4页
福建省漳州市2011届高三语文毕业班高考摸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漳州市2011届高三毕业班高考摸拟试卷语文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原创题】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1)淇水汤汤, 。(诗经氓) (2)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3)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 (4)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5)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题。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夺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子胥遂亡。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 好:美丽 B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 媚:讨好 C名垂于后世。 垂:铭刻 D赐粟五百石,爵执 赐:赏赐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高。 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要做儿媳的秦女据为己有,还听信谗言,要杀害忠臣和骨肉,最终给楚国带来灾难。B伍子胥是一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他一眼就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C文中借用楚亡吴兴的史实,说明君王“亲贤远佞”的重要性。D司马迁以史家的眼光,评价伍子胥的大丈夫之“忍性”与“大谋”,正因伍子胥能“弃小义”,故而能“雪大耻”。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3分)(2)不诛且为楚忧。(3分)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原创题】调笑令(唐)戴叔伦边草,边草,1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2【注释】: 1边:此指边境要塞之地。 2胡笳:古代管乐器,汉唐时流行于塞北、西域一带,声调激越凄清。(1)词的四、五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3分)(2)此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举一例说明。(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葛朗台患了疯瘫症,便坐在转椅里亲自指挥女儿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堆好,当女儿将储金室的房门钥匙交还他时,他把它藏在背心口袋里,不时用手抚摸着,他瘫在转椅上,就叫女儿整天推着他在密室与卧房之间转来转去,生怕有人来偷。(欧也妮葛朗台)B、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提出要与玛丝洛娃一起流放来赎罪,受到她的怒斥和谴责后,他展开了“沉重而痛苦”的内心斗争,这是他思想转变的关键。从此,他才真正地开始反省,进而否定了自己十年的堕落生活,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走上了精神复活的道路。(复活)C、青年诗人甘果瓦不经意闯入乞丐王国,按照“奇迹法庭”规定,除非乞丐王国中有人认他为丈夫,否则将被处死。正当甘果瓦即将被乞丐们处以绞刑的时候,爱斯梅拉达为了解救他,答应与他结为夫妻,并歃血为盟,婚期四年。(巴黎圣母院)D、黛玉听说了宝玉和宝钗已成婚的消息后,急为攻心,吐出血来。她还把以前的诗稿和题诗的旧帕全烧了,万念俱灰,只求速死。(红楼梦)E、马谡立下了军令状,自告奋勇率两万五千精兵前去镇守街亭。到街亭后,他违背诸葛亮叮嘱,拒绝副将王平劝阻,生搬兵法,屯兵山上。司马懿到后命令大军围山,断绝汲道,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自乱,于是街亭失守。(三国演义)8筒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阅读子夜有关选段,回答问题。吴荪甫整饬了自己一方的阵线,只有先战胜了老赵,打破了老赵指挥下的“经济封锁”,然后能“真正”自己立定脚跟!请概述赵伯韬对益中公司所做的“经济封锁”主要有哪些内容?(2)五丈原诸葛禳星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佛(B)肸(x)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注】佛肸:音bx 人名。春秋末年晋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为中牟(mu)的县宰。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补充注释】“由”,子路字,即子路自称。“诸”,之于。“之”指孔子下面说的话。“不入”,不进入,不加入。“畔”,通“叛”。 “磷”,音ln,薄;损伤。“涅”,音ni,矿物名,古人用来作为黑色染料。“淄”,音z,通“缁”,黑色。“匏瓜”,葫芦的变种,俗称“瓢葫芦”。古时有甜、苦两种,苦的不能吃,但晾干后,可以用作浮水工具,或剖开制成瓢。“匏”,音po。“焉”,哪,怎么。“系”,挂,结,扣,拴缚。(本节见论语阳货177)(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路阻止孔子前往,是因为他鄙视佛肸的为人。B、孔子是把自己放在和子路平等的位置上来共同探讨讨问题的。C、孔子认为佛肸“坚而白”,值得信任。D、孔子认为自己不应该像“匏瓜”,中看不中用。(2)孟子曾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结合上述论语选段,谈谈孔孟思想的共同点。(3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现在“竹盐减肥”炒得很热。其实竹盐进入中国至少有十几年了,最初是在“高档牙膏”中出现的。大概是牙膏再高档也还是不如减肥产品有号召力,所以“排毒减肥”的竹盐产品又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竹盐其实不是新东西。在韩国,它大概可以算得上“民族瑰宝了”。古时的僧侣把盐装在精心选择的竹筒中,用天然黄土封上,再用特定的松枝烘烤,最后得到的固体粉末就是竹盐。这个过程往往要反复进行,“好”的竹盐会进行9次。古代韩国人用这样的竹盐来治疗多种疾病,据说有“奇效”。这样的炼制过程颇有中国道家炼丹的意味精选的材料、长时间的炼制,所以在对竹盐的宣传中,经常宣称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几十种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消炎”、“杀菌”、“排毒”、“减肥”等功效。对于这样的“民族瑰宝”,韩国人自然很骄傲。他们也希望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去证明他们祖先的神奇。在权威的生物医学论文数据库中,能找到零星的几篇对竹盐进行现代科学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基本上是用竹盐去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或者人为致病的老鼠,观察到了竹盐的一些效果。不过,这样的研究结果实在是太过初步,只能提供一些猜想,也就完全不可能被任何一个国家的主管机构认可。而且,就这些不会被认可的“竹盐功效”中,也没有一项跟“排毒”、“减肥”能扯上关系。另一方面,韩国科学家们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还不清楚为什么竹盐会有这些“功效”。有关竹盐的广告中宣称“竹盐中的有机物进入人体后如何如何”,则完全是臆想。竹盐的烘烤温度高达1000至1300度,在此温度下有机物会被烧掉而只剩下无机物。也有广告宣称在此高温下,盐的分子结构发生了转化,生成了“高能量”的食物,具有了“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如果是真的,这大概是对于经典化学理论的改写。韩国科学家的研究则比较“传统”,指出经过炼制的竹盐可能含有了一些其它的矿物质,而这些矿物质可能会导致一些特别的功效。他们测量了纯食盐、粗盐和竹盐的成分,发现竹盐中锰、钙、锌、铁、硫等成分的含量比纯食盐或者粗盐要高。这也很符合化学中的物质平衡竹子和黄土中含有比较多的这些成分,经过烘烤最后进入了食盐中。换句话说,竹盐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粗盐”。如果这些成分的差别是竹盐的所谓“神效”(如果它存在的话)的原因,那么完全用不着那么费劲地去用竹子黄土松枝反复烘烤,人们可以很轻易地混合出任何需要的组成来。宣传竹盐神效的广告喜欢说在高温下这些物质相互反应,生成了新的“神奇”的物质。按照化学理论,在烘烤这样的反应条件下,矿物质种类不会发生变化。所以,竹盐广告中所宣称的那些“竹盐减肥”的理论依据,既不符合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也没有经过任何现代科学方法的验证。它的神奇,只能依靠对于“传统”、“经验”的信念来支持也就是说,如果相信现代科学,那么它是靠不住的;如果相信存在着与现代科学不同的“科学体系”,那么它的任何结论我们都无法评价。10下列关于竹盐作用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古代韩国人用竹盐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奇特的效果。B竹盐在炼制过程中含有了一些其它的矿物质,正是这些矿物质对人体产生了重要作用。C竹盐含有的锰、钙、锌、铁、硫等成分要高于纯食盐和粗盐,因此它对人体有一定作用。D竹盐在烘制过程中有机物会被烧掉而只剩下无机物,因此它对人体没有任何作用。11下列对竹盐的炼制和研究的表述,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代韩国人炼制竹盐与古代中国道家炼丹的方法大致是一样的。B竹盐的“排毒减肥”功能在权威的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找不到任何证明哪怕是零星的资料。C韩国人在竹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只是这些成果目前我们还不能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加以评价。D竹盐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都是在炼制过程中从竹子和黄土中吸取到的。12联系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观点。(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25分)秋颂(罗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籍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最耐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宇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澹泊的季节。它经了春之篷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1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 本文语言优美,格调清新,但缺乏向上精神,读后给人以低落感。B. 文章以诗化的语言与句式、饱含激情地赞美了秋天的美。C. 作者重点描绘了秋天的外在美,使其人格化、个性化。D. 从作者对秋的描绘中我们可以体会作者的淡泊名利和豁达的胸怀。E. 文章流露出作者淡然、旷达的态度,透澈的思维,体现了文章的内在美。14、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笔下秋的特点。(6分)答:_(不超过10字)15、作者在写到秋风时,说到“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能悟到什么哲理,请结合你的生活阅历谈谈。(8分)答: _。(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25分)科学大师钱学森涂元季我给科学大师钱学森当了20多年的秘书,可以说一句不夸张的话;恐怕很少有人比他买的书多。新华书店专门给他留一个格子,出了什么新书就给他留着,包括当时最尖端的外文科学书籍、杂志。新华书店的人都问,他一个人读的了这么多?是不是你们这些人在“加塞”?一次,看书店送来的书里还有一本菜谱,我还以为是厨师“搭车”买的,一问才知,原来这也是钱老的读物。钱老不是一个藏书家,而是一个看书家。他看书的效率也很高,哪些章节废话多,哪些章节有内容,他一浏览就知道了,并且把精彩的章节推荐给我们。钱老本人也说:我不仅喜欢科学,也喜欢艺术。包括艺术理论。他在上海交大的时候,就读过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他说:我读后很受启迪,原来对艺术还可以用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分类。应该说钱学森从青少年时期就有实事求是的品德,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来不得一点含糊。所以大家不要以为科学精神、科学品德是虚的,没有这些成就不了大师。在上海交大的时候,一次水动力学考试,教授给钱学森判了满分。但卷子发下来以后,钱学森发现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老师没有注意到,马上举手说:老师我没有全对,我这儿做错了。教授后来给他扣了4分,并把卷子保留着,去世之前还说:我这儿还有一份钱学森的卷子。钱老对“一团和气”的学术空气很不满意。他批评说:大家当面都是你好我好,可是背后乱发议论,这不是搞学术的,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有一件事情我至今记得很清楚:钱老和茅以升先生的争论。钱老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先要奠定好理论基础,再来学习工程技术。茅老看后有不同意见,认为先掌握了某种技术,再来学习理论,也不见得错,就发了一篇文章表示不同意见,直接点了钱学森的名字。茅老过世后出了一本文集,其中收录了这篇文章,但编辑把钱学森的名字隐去了。钱老看到这篇文章后说:茅老在文章中批评的就是我,为什么不把我的名字点出来?学术上应该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人。所以,他马上就给这个出版社写了一封信,说希望你们再版的时候加一个注,就说茅老批评的那篇文章就是我写的,我应该负责任。所以在学术上就应该公开争论,但是许多人抹不开面子,甚至互相封锁、互相保留,他说这些都阻碍了科学的发展。钱老在生活上很随意,但在原则问题上很较真,不怕得罪人。钱老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哪怕是一点点小事情。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天他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关于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文章,马上给我写了一个条:涂元季同志,我已经看到人民日报刊登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消息,按照这个规定我是要缴税的。请你尽快帮我问清楚。我问了一下有关部门,他们说:现在这个问题还在讨论阶段,请转告钱老,让他老人家不要着急,等具体办法下来后我们马上告诉他。大事上更是如此。就拿第二代战略导弹的接班人问题说吧,当时第一代战略导弹的总设计师都是与钱老同辈的老科学家,谁来担当二代战略导弹的接班人?答案其实好多人都清楚,但就是没人敢公开提出来。在原航天部党委会上,钱老说:我认为,第二代的战略导弹要由年轻人来担当重任,总设计师由他们来当吧。他说完后,大家马上热烈鼓掌,都说“同意“。要知道,说“同意”容易,但谁第一个发表意见可是得罪人的事!要不是钱老第一个提议,谁敢出这个头?钱老晚年给自己定了几条规矩,如不接受吃请,不参加任何开幕式,不为他人写序,不题词。这是钱老抵制学术乃至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唯一办法。钱老退休之后,无职无权,面对不正之风,他说:我唯一的办法就是洁身自好,不沾一点点污泥。就拿成果鉴定会说吧,钱老认为:我不能说这些成果都是不好的,但是我知道鉴定会有很多文章,我区别不清,唯一的做法就是回避。但“回避”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比方说有一位领导同志的孩子主持了一个项目,说这个项目是按照钱老的倡导来做的,希望他能参加鉴定会。钱老很郑重的回了一封信,说:虽然这件事情是我倡导的,但我只是知道宏观上的大方向,具体细节我并不懂,因此我不宜参加你们的鉴定会。(09年11月人民日报)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研究科学的钱学森,不仅读科学书籍、杂志,也读艺术、艺术理论书籍,甚至连菜谱都读,兴趣广泛,多读书是他成为科学大师的因素之一。B. 上海交大水动力学教授最初保留补扣了4分的钱学森的试卷,是因为他有先见之明,知道钱学森以后一定会成为伟大人物。C. 钱学森得知某出版社在出版茅以升文集时,隐去了茅以升直接批评自己的名字,便给出版社写信,要求其在再版时把隐去的名字恢复过来。D. 钱学森第一个提出第二代战略导弹的总设计师要有年轻人来担当,一是因为他学术地位尊崇,透光石也是因为他不怕得罪人。E. 钱学森郑重地拒绝参加某领导同志的孩子主持的项目的成果鉴定会,是因为该项目宏观关上的大方向是他倡导的,但具体细节他不懂。14、文章说“所以大家不要以为科学精神、科学品德是虚的”,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科学精神、科学品德”在本文的内涵是什么?(6分) 15、有人说茅以升也是学术权威,所以才敢点名批评钱学森。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请简要评述。(6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下面是近三年一些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所占比重的统计表,表中表现了怎样的命题趋势?请用简要文字表述。(3分)年度2007年2008年2009年平均比重262932最低比重202020最高比重414142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原创题】材料:2011-3-17 北京晚报 昨晚,上海、浙江、广东、广西等地都纷纷出现“抢盐”,原因有二:一是人们相信可以靠加碘盐中的碘预防辐射;二是人们担心核污染会影响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