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章结构:一事一议。第二,叙述风格:人物心情的变化一波三折,在叙述人物心理的同时辅以景物描写,并借由景物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从第八自然段看,还兼有推进故事发展的作用。第三,详略对比:不放的理由描写得非常详细,比如,钓到那条大鲈鱼的不容易;而放的理由写得很简单,比如父子间的对话简洁含蓄,而且不连贯。在鲜明的对比中,凸显“道德实践”的艰难。2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2紧扣“我”和“父亲”关于鲈鱼“不放”与“放”的争辩,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层层深入地体会文本所蕴含的人文价值。3利用题目整体感知文章“一事一议”的篇章结构,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钓鱼”这件事,初步学会运用“事件+启示”的方法概括启示类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填写心情脉络图,感受“我”一波三折的心情变化。4通过读书批注、想象写话、感情朗读聚焦父子间的对话,体会有详有略的材料安排。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紧扣“我”和“父亲”关于鲈鱼“不放”与“放”的争辩,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层层深入地体会文本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教学难点能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行为表现,感受人物的心情变化,体会文章有详有略的材料安排。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给课文分段,感知文章一事一议的篇章结构,初步学会运用“事件+启示”的方法概括启示类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习课文第3-9自然段,寻找“放”与“不放”的理由,深入体会文本的人文价值。3.通过填写心情脉络图,感受“我”时起时伏的心情变化,领略了作者一波三折的叙事风格。4.根据情境发挥想象写话,学习作者一波三折的写法,感悟父亲“平静”表面下的不平静。学时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给课文分段,感知文章一事一议的篇章结构,初步学会运用“事件+启示”的方法概括启示类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习课文第3-9自然段,寻找“放”与“不放”的理由,深入体会文本的人文价值。评论(36) 学时难点 1.通过填写心情脉络图,感受“我”时起时伏的心情变化,领略了作者一波三折的叙事风格。 2.根据情境发挥想象写话,学习作者一波三折的写法,感悟父亲“平静”表面下的不平静。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块目标:从写的角度关注题目,激发阅读期待。】1板书课题,边写边讲解“钓”的写法,注意与“钩”的区别。2根据题目,猜猜文章会写哪些内容?活动2【讲授】初读课文,感知“一事一议”的篇章结构 【板块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将课文内容与课始时猜测的内容进行对比,感知文章一事一议的篇章结构,正确给课文分段。学习概括启示类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分组出示生字词语。操纵 鱼鳃 沮丧 抉择翕动 皎洁 嘴唇 诱惑 鱼饵 鱼钩 小心翼翼 鲈鱼捕捞开放日溅起 告诫 实践学习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读准第一组的平舌音,理解第二组的“鲈鱼捕捞开放日”,引入资料了解鲈鱼的生长规律,写好第三组的“溅、诫、践”三个生字。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与你猜测的一样吗?(课文写了“我”和父亲去钓鱼,“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放回湖中。“我”还得到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4.尝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用上上面第二组的词语说说“我”和父亲钓鱼这件事情。(2)用一句话说说“我”受到的启示。(提示在第10自然段中找)(3)将上述两个部分合在一起尝试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4)小结:运用“事件+启示”的方法来概括启示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5.请结合课文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钓鱼”和“启示”给课文分段。小结:通过一件事情,总结一个道理,这种写法叫作“一事一议”,这是本文在写法上的第一个特点。活动3【活动】聚焦对话,寻找“放”与“不放”的理由 【板块目标:学习课文第39自然段,寻找“放”与“不放”的理由,深入体会文本的人文价值。】1关于鲈鱼是“放”还是“留”,爸爸和“我”各持有怎样的观点?2默读课文第39自然段,寻找“我”和父亲之间争辩的理由。(1)用“ ”画出“我”不愿意放鱼的理由,用“”画出爸爸坚持要放鱼的理由。(2)小组合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放”与“不放”的理由,填入下面的表格:(3)小组内交流,补充。3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展示学习单,边讲评边修改。其他同学对照完善自己的学习单。(“我”不愿意放的理由主要有三个:这是“我”第一次钓上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鲈鱼;这是“我”好不容易才钓上来的;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人看见我们。父亲坚持放鱼的理由只有一个: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4.指导学生细读“我”不愿意放的有关句子。(1)预设句子一: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预设句子二: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预设句子三: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2)重点感受钓上大鲈鱼的不容易(预设句子二)。(时间久,操纵难,鲈鱼挣扎得厉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钓到这条鱼的不容易?圈出表示“我”操纵动作的词语。画出描写“鱼”挣扎的句子。关注描写时间的词语( 晚霞辉映 过了好久 晚上十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5.指导学生略读父亲坚持放鱼的有关句子。(1)爸爸是不喜欢这条大鲈鱼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爸爸也是很喜欢的?(欣赏、盯着、看了好一会儿)(2)那爸爸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鲈鱼放回湖中?读句子: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3)是啊,爸爸是那么喜爱并欣赏这条鲈鱼,但是他盯着鲈鱼思索了好一会儿,平静而坚定地作出了把鲈鱼放回湖中的决定。评论(68) 活动4【活动】梳理心情,体会“一波三折”的叙事风格 【板块目标:通过填写心情脉络图,感受“我”时起时伏的心情变化,领略作者一波三折的叙事风格。】过渡: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中,“我”的心情经历了一番跌宕起伏的变化,你能根据课文内容,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我”的心情变化吗?1.出示心情脉络图: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方框里。依依不舍 得意 沮丧 急切 委屈 乞求2独立填写“我”心情变化的词语。3仔细观察上述心情脉络图,你发现了什么?(“我”的心情一波三折,“我”和“父亲”争辩的焦点是“放”和“不放”,“我的心情”随着鲈鱼而变化)4小结:作者的喜怒哀乐时刻都因为鲈鱼的牵引而起伏变化,真可谓“一波三折”,这是本文在写法上的第二个特点。评论(41) 活动5【练习】练写对话,感悟“平静”后面的不平静 【板块目标根据情境发挥想象写话,学习作者一波三折的写法,感悟父亲“平静”表面下的不平静。】过渡:同学们,你认为父亲的心情真的一直都很平静吗?面对好不容易钓起来的漂亮的大鲈鱼,听着儿子一声声的请求,父亲平静表面下的内心深处又有怎样一番跌宕起伏的变化呢?(舍不得、坚决、意味深长、矛盾、犹豫、爱莫能助、狠狠心、不容置疑)1.根据情境发挥想象,练写对话。(特别要写出父亲一波三折的心情变化)2.分角色朗读自己写的对话,感受“我”的急切和不舍,父亲的坚决与平静。评论(40) 活动6【活动】总结学法,存疑下课 【板块目标:总结课堂,梳理学习方法,交流学习收获。留下疑问,延续学习兴趣,导入下节课学习。】1.今天,我们通过读题猜文整体感知了文章“一事一议”的篇章结构,初步学会运用“事件+启示”的方法概括启示类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填写心情脉络图,感受“我”时起时伏的心情变化,领略了作者一波三折的叙事风格。通过读书批注、想象写话、感情朗读聚焦父子间的对话,深入体会了文本蕴含的人文价值。2.课文为什么还要有景物描写?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晚上发生的事会给作者怎样的启示?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4.2 第二学时 评论(27)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环境描写语句的赏读,了解事件的起因,体会作者心境的平静。2.通过回顾复述、朗读交流,深入体会道德实践的艰难,领作者巧妙安排材料的匠心。3.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尝试运用“一波三折的情节+恰当的景物描写”的方法写一个片段。评论(15) 学时重点 通过回顾复述、朗读交流,深入体会道德实践的艰难,领作者巧妙安排材料的匠心。评论(13) 学时难点 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尝试运用“一波三折的情节+恰当的景物描写”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教学活动 评论(23) 活动1【导入】赏读美景 【板块目标:通过对环境描写语句的赏读,了解事件的起因,体会作者心境的平静。】1.出示:只见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感受环境的优美。2.出示描写月光的句子,赏读体会。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作者内心的平静。评论(28) 活动2【讲授】感悟启示 【板块目标:通过回顾复述、读书批注、朗读交流,深入体会道德实践的艰难,领作者巧妙安排材料的匠心。】1.可是在这样平静的夜晚,却发生了一件极不平静的事。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启示呢?(1)回顾课文3-9自然段,复述“我”和父亲由“钓”到“放”的过程,感受平静的夜晚背后的不平静。(2)出示: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启示呢?画出有关句子。2.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里的“是”指什么?“非”又是指什么?为什么实践起来却那么难?3.出示天平图,观察天平的两边,你有什么发现?(“不放”的理由很多,而“放”的理由只有一个;“不放”的内容写得详细,而“放”的内容写得很简略。)过渡:是呀,600多字的课文中,写“我”的句子很多,而写父亲的笔墨似乎很少。是不是真的找不出更多“放”的理由了呢?(不是的,如果把我们补写的对话也放到文章当中去,“放”的理由就会变得很充分。)4.照理说“放”才是文章的中心,原文为什么写得这么简略,而把“不放”写得那么详细?预设:不放的理由越多,放掉就越舍不得,这正好验证了启示中的那句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5.小结:“不放”写得越详细,越能体现“放”的艰难,道德实践的艰难。作者安排材料有详有略,十分巧妙,这是本文在写法上的第三个特点。6.父亲放回了大鲈鱼,却坚守住了什么?(诚信、道德、良心、做人的原则、美好的心灵)7.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很重要,但却不是这篇文章的动人之处。面对诱惑,选择了诚信,这才是这篇文章最动人之处。品读句子: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打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评论(21) 活动3【活动】学习表达 【板块目标:通过重读课文,感受课文一事一议的结构特点,领悟课文一波三折的叙事风格和详略得当、借助景物烘托的写作特色。尝试在练笔中运用心理描写再辅之景物描写的方法。】1.作者是怎样把三十四年前的事写得如此深刻、永久难忘?学生自主读文,整理汇报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些特色。2.再次出示心情脉络图,感受“我”时起时伏的心情变化,领略作者一波三折的叙事风格。3.其实,课文还通过一些特别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变化,你能发现吗?(环境描写)找出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务员执政执法面试题及答案
- 信访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 导演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 空中乘务英语题库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农用盐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公共安全行业竞争力对策及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膜泵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城市化进程中的族群冲突与融合-洞察及研究
- 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公安机关入户条例解读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 铜府字202322号铜鼓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稿)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