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doc_第1页
《美丽的西双版纳》.doc_第2页
《美丽的西双版纳》.doc_第3页
《美丽的西双版纳》.doc_第4页
《美丽的西双版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洋湖镇中心初中初二语文(上)导学案第 周 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 题】美丽的西双版纳【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2、对照手法的运用;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学习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学习过程】导 学 内 容记录(复备)预 习一、给加点字注音。斑斓( ) 贿赂( )( ) 妩媚( )( ) 傣族( )嬉戏( ) 清澈( ) 涮洗( )二、课文介绍了西双版纳的哪些风光和习俗?你还知道哪些?三、 阅读课文,思考:1、文中既有总标题又有小标题。总标题和小标题有什么关系?五个小标题有什么特点?2、 整篇文章用小标题构建有什么好处?第 一 课 时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西双版纳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课文介绍了西双版纳的哪些风光和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掌 握 内 容一、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二、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第一部分:高高望天树。第1层简介:第2层描述:第3层写:第4层交代:第二部分:竹楼映蓝天。写傣族的人文景观。竹楼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建筑,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第1层写:第2层写:第三部分:悠悠野象谷。第1层写:第2层写:第3层写:第四部分:妩媚傣寨水。写傣族的民俗风情,属于人文景观。第1层写:第2层写:第3层写:第五部分:写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富有浓浓的佛教意识。第1层是总写,仿佛浸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第2层写民族风情:第3层写:“ ”和“ ”。第4层写:练 习一、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心弛神往 无声无息 可见一般 色彩斑斓 水中戏喜积善修行 善男信女 为防不恻 狼狈撤退 除苦积善二、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选填一个适当的词1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_在翠竹丛林中。2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_于蓝天绿地之间。3青山绿水_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遮掩 掩映 映衬第 二 教 时复 习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作者截取了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鲜明的印象。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突出了总标题“美丽的西双版纳”中的“美丽”二字。品 味 语 言一、阅读下面句子,先品味写法,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2、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锤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二、小结: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探 究 写 法一、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地方?并分析。例:“悠悠野象谷”中野象的恐怖和大象表现的乐趣,形成鲜明对照。1:2:二、小结:本文运用这种对比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把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出来,突出其“美丽”的特征。课 文 总 结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练 习一、给加点字注音。斑斓( ) 贿赂( )( ) 妩媚( )( ) 傣族( )嬉戏( ) 清澈( ) 涮洗( )二、阅读第五部分“笑对生与死”的内容,讨论下列问题。1、有一个词总领这部分的内容,你知道是哪个词吗?2、如果说自然景观的美是大自然对西双版纳的恩赐,那么富有特色的傣族文化则是这个民族独特的魅力,这一部分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傣族的民风民情?3、“笑对生与死”一部分里的几段话是傣族人独特的生死观、人生观,富有浓浓的佛教意识。你认为这几段话对人生有什么积极的影响?有没有消极的方面?教(学)后记:“语言得体”训练1、在下面情景中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王芳在购书时,不慎将钱包丢在书店里,她连忙回去对售书阿姨说:A“阿姨,我刚才买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了,你是否看见了?”B“阿姨,请你将钱包还给我,我刚才是丢在你这儿的。”C“阿姨,我的钱包刚才放在书柜上的,你现在将它藏在哪儿了?”D“阿姨,求求你,将钱包还给我吧,我会加倍酬谢你的。”2、约翰先生为何不高兴?约翰先生带着他的狗参加狗类比赛得了第一名。比尔向他表示祝贺:“约翰先生,祝贺你得了冠军。”约翰先生很不高兴,立即纠正说:“不,是我的狗得了冠军。”比尔赶紧表示了歉意,然后小心的问:“那么,请问你的狗得了多少奖金?”“不,是我得了奖金”,约翰先生又是怒气冲冲,老大不高兴。美丽的西双版纳答案预 习一、给加点字注音。斑斓(ln) 贿赂(hu)(l) 妩媚(w)(mi) 傣族(di)嬉戏(x) 清澈(ch) 涮洗(shun)二、课文介绍了西双版纳的哪些风光和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飞龙塔、野象谷、望天树、竹楼、泼水节等。四、 阅读课文,思考:1、文中既有总标题又有小标题。总标题和小标题有什么关系?五个小标题有什么特点?总标题高度概括了西双版纳的特征,即“美丽”,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强化了这一特征。另外五个小标题都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的特点。3、 整篇文章用小标题构建有什么好处?本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给人印象鲜明。掌 握 内 容一、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二、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第一部分:高高望天树。第1层简介: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第2层描述:热带雨林中的藤状植物。第3层写:作者想拍摄“完整的热带雨林照片”的一段经历。第4层交代:傣族的饮食文化。第二部分:竹楼映蓝天。写傣族的人文景观。竹楼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建筑,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第1层写:竹楼的地理位置、构造及其作用。第2层写: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和傣族的饮食文化。第三部分:悠悠野象谷。第1层写: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第2层写:大象表演的有趣场面。第3层写:大象的最后一个表演动作。第四部分:妩媚傣寨水。写傣族的民俗风情,属于人文景观。第1层写:打谷子。第2层写:泼水节。第3层写:水中嬉戏。第五部分:写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富有浓浓的佛教意识。第1层是总写,仿佛浸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第2层写民族风情:修行与还俗。第3层写:“关门节”和“开门节”。第4层写: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练 习一、驰 斑 嬉 测 二、1掩映 2遮掩 3映衬第 二 教 时品 味 语 言一、阅读下面句子,先品味写法,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作者采用剪影法,雕塑式地描写了人物的固定姿势和特定姿势的轮廓,集中而突出地显示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从而使老爷爷的形象在平面上如同雕塑,在静态中呈现动态,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活像一尊塑像”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傣族老人尊敬和崇拜的感情。2、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锤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作者浓墨重彩地勾勒了傣族人民打谷的风情画。打谷场由竹席铺成。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地打谷子”,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粗一细,先粗后细,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手中挥舞着木锤”,在“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这个比喻贴切而生动,颇有诗情画意。这幅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动人。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这幅风情画十分喜爱和赞赏的感情。探 究 写 法一、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地方?并分析。例:“悠悠野象谷”中野象的恐怖和大象表现的乐趣,形成鲜明对照。1:“妩媚傣寨水”中男人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