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主要病害.doc_第1页
甘蔗主要病害.doc_第2页
甘蔗主要病害.doc_第3页
甘蔗主要病害.doc_第4页
甘蔗主要病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蔗主要病害介绍 甘蔗病害共有120多种,现在将主要的一些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甘蔗凤梨病甘蔗凤梨病使下种的种茎受害不能发芽,造成发芽率低,出现缺苗而影响产量;贮藏的种茎受其害即引起腐烂,损失严重。(1)病状及发病规律主要病状:凤梨病主要为害甘蔗种茎,也为害宿根蔗头和有伤口的蔗茎。感病初期,种茎两端切口出现红色,数天后切口处变为黑色,纵剖种茎有凤梨(菠萝)香味,故称凤梨病。当菌丝通过茎节而侵入节间时,种茎节间变红褐色至黑褐色,种茎髓部变为煤黑色,全部组织死亡,蔗芽也死亡。发病规律:凤梨病菌是伤痍寄生真菌,病菌从切口或伤口侵入,继续向内部组织扩展蔓延,使组织和蔗芽死亡。病菌大型孢子在土壤里可以存活数年之久,可以随气流、水、老鼠、昆虫、工作人员和工具等传播而引起重复感染。(2)预防方法选用抗病或萌芽力强的品种。台糖134、台糖172较易感病,其他品种抗病性较好。用梢头蔗茎做种。梢头蔗茎发芽力强,发病较轻。种茎消毒。斩好蔗种后,用50%多菌灵1000倍稀释液浸泡5-10分钟;也可以用50%苯来特500倍稀释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稀释液浸泡10分钟;也可以用多菌灵300-400倍稀释液浸泡5-7分钟。冬、春植蔗覆盖地膜能保温、保湿,使甘蔗提早萌芽,提高萌芽率。整地要精细,地要平,搞好排灌设施,避免植蔗沟长时间渍水。实行轮作。2、甘蔗黑穗病(甘蔗黑粉病)(1)病状及发病规律主要病状:感病甘蔗植株梢头长出一条黑色鞭状物,称为黑穗,长达数厘米至几十厘米,感病的多为宿根蔗高位芽以及无叶鞘保护的种茎蔗芽长成的植株。感病初期蔗苗生长不良,叶片细、,黄绿色,基部节间极短,以后提早1-3个月拔节伸长(冬、春植蔗和宿根蔗的感病植株4-5月伸长),蔗茎细,节间长,明显比其他蔗苗高。随着病情的发展,生长点长出黑穗,有时感病植株基部细小的分蘖也感病并陆续长出黑穗,而从地下长出的粗壮分蘖则较少感病。发病规律:带病的蔗种、宿根蔗芽、土壤和杂草寄主是主要的传染源。厚垣孢子随气流、雨水及灌溉水传播,某些昆虫亦是传病的媒介。落到蔗芽上的厚垣孢子,在温度5-40(25-30最适宜),相对湿度为90%-100%的条件下,便萌发菌丝体,侵入蔗芽分生组织内(生长点附近)。病菌侵入蔗芽分生组织内,短的50-60天便产生黑穗,长的5-6个月产生。蔗芽带菌是本病的发病原因。(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甘蔗品种对黑穗病只有感染程度不同,发病株率为10%-20%即算抗病品种。目前推广的多数品种较抗黑穗病。采用梢部种茎。蔗梢的芽有叶鞘保护,黑穗病孢子不易散落到蔗芽上,带菌机会少,发病也少。用50%多菌灵8001000倍稀释液浸泡种茎10分钟。把地面上容易感菌的蔗芽(即高位芽)砍掉,从地下低位芽长出来的蔗苗发病很少。在病株节间已伸长,但尚未长出鞭状物时,即将病株拔除。如黑穗已形成,拨除的病株应集中烧毁。有条件的蔗区实行甘蔗与水稻、花生、黄豆、红薯等作物轮作。3、甘蔗褐条病(1)病状及发病规律主要病状:病菌先侵害嫩叶,早期病状呈透明水渍状小点,长0.5毫米。病斑很快与中脉平行扩展成为水渍状的黄褐色条纹病斑。条斑中央出现红色小点,不久整个病斑都变成红色,周围有狭窄的黄晕。发病严重时,叶片病斑互相联合,叶肉组织被破坏,大部分叶片早枯,尤以5-6月最明显,每株甘蔗只有5-6片青叶,其中只有3-4片叶无病斑。发病规律:甘蔗褐条病是真菌性病害,其分生孢子由气流传播蔓延。落在蔗叶上的分生孢子,当叶面有水层时便萌发出芽管,从气孔侵入,也可以直接侵入细胞。以后又在病斑上长出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适宜褐条病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6-40,周年可以发生,高温多雨季节发病较多。甘蔗生长营养不良是褐条病严重发生的诱因,褐条病发生严重的蔗地多是磷、钾不足。(2)防治方法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注意氮肥、磷肥、钾肥配合施用,确保养分平衡。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病害较重的蔗地,要剥除老叶,间去无效茎以及过密和长生不良的蔗株,使蔗田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病害在5-6月发生流行,要抓早管理,早施肥,提高甘蔗耐病性。发病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每隔10天喷1次,共喷23次。实行轮作,增施肥料,提高肥力。4、甘蔗梢腐病(1)病状及发病规律主要病状:梢腐病菌最初是侵入生长点附近的嫩叶,出现缺绿黄化,继而形成“死尾蔗”,最后梢部坏死,生长点的病菌从蔗梢一边向下侵害,被害蔗茎的组织大部分变黑褐色腐烂,没有受害的一边继续生长,致使节间弯曲变形。发病规律:甘蔗梢腐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的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落到梢头心叶上,便萌发侵入幼嫩叶基部,再侵入生长点附近的蔗茎,随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重复侵染。高温、高湿天气,种植过密,过量施氮肥,生长过旺,组织柔嫩,均有利于病害流行。久旱遇雨或干旱后灌水,往往病害易发生。如在广西南部1986年、1987年的79月高温多雨,梢腐病发生普遍;而1988年、1989年和1990年的79月干旱,梢腐病发生很少。(2)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对甘蔗稍腐病抗性较好的有台糖134、选3,粤糖63-237发病也较少。施肥要注意氮肥、磷肥、钾肥适当搭配,磷肥、钾肥全部与有机肥混合做基肥。在甘蔗生长期,视生长情况适施氮肥,避免过多施用或迟施速效氮肥。不在发病蔗地留种,尤其不留感病植株的蔗茎做种,以减少带菌传染。及时剥叶、排水、降低蔗地湿度。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旺盛的蔗地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喷雾心叶。选择晴天用药,如喷后24小时内遇大雨,需补喷1次。5、甘蔗赤腐病(1)病状及发病规律主要病状:赤腐病主要为害蔗茎和叶片中脉,叶肉和叶鞘也偶有发生。病菌由种茎切口、植株伤口侵入为害。被害蔗茎早期没有症状,但纵剖蔗茎可见蔗肉呈赤红色或暗红色,有酸味,以后蔗茎组织变褐红色,腐烂茎的外皮出现暗红色斑块,被害部凹陷枯死。叶片中脉被害,病斑初期表现为红色小点,沿中脉扩展成纺锤形或长条形,以后中央变枯白色,边缘呈暗红色或棕黑色,表面常长有病原菌小黑点状的分生孢子盘。叶鞘染病,病部初呈赤色小斑,后扩大,多个病斑连成不规则的斑块,中央为黄色,边缘为红色,病部生小黑点状的分生孢子盘。发病规律:赤腐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生长温度为1037,最适温度为2735,PH值为56。土壤过酸,湿度大,则发病严重;土壤干旱,蔗芽萌发慢,有利于病菌入侵;暴风雨多,机械损伤率高,或虫害严重、虫口多,则发病严重。抗病品种和发芽迅速的品种发病轻。病菌在蔗种、田间感病植株、病枯残茎和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侵染源。病菌孢子借助气流、雨水、昆虫等媒介传播。病菌萌发后通过伤口入侵叶片中脉和蔗茎组织。(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无螟害的种苗和梢部蔗茎做种,下种前作催芽处理。斩种时先将旧切口端部斩除,然后斩成双芽段,用50%多菌灵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稀释液浸种1分钟,浸种消毒后才催芽。推广地膜覆盖栽培,促进早发芽、齐苗快。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虫、鼠为害。6、甘蔗黄斑病黄斑病又称黄点病、赤斑病。发病植株叶片干枯,生长缓慢。发病严重的品种,枯叶面积达2535%,造成产量和糖分损失。(1)病状及发病规律主要病状:病斑首先发生于嫩叶上。最初出现不规则的黄绿色小斑点,多呈圆形或椭圆形。随着叶片的成熟,病斑增多、变大、颜色加深,由黄色变橙色,以后变成红色,叶片从边缘逐渐向内干枯。严重时中部叶片全部变成锈黄色,枯叶面积达2535%。发病规律:黄斑病是真菌性病害。在甘蔗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以79月高温多湿期间最易流行。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叶组织上或土壤中越冬,为翌年第一次侵染源。感病植株上所产生的分生孢子能存活34周,借气流和风雨传播。萌芽后从叶片的气孔或直接侵入叶片,产生病斑。在适宜条件下,病斑很快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不断引起重复侵染。(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在高温多雨季节,对生长茂盛的甘蔗要多剥一些蔗叶,以利通风透光。发病严重的蔗叶应运出蔗地烧毁。发病初期,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喷雾。若已形成明显的发病中心,药剂应主喷发病中心,既可控制病害蔓延,又经济省时。或者用1:2:100的波尔多液喷雾,每隔7天喷1次,共喷23次。或用1%碱性或中性醋酸钠或王铜(碱式氯化铜)160克,加水50千克喷雾,每周1次,共喷23次。7、甘蔗眼斑病甘蔗眼斑病又称眼点病。病害发生严重时,可使产蔗量减少33%,蔗糖含量降低50%。(1)病状及发病规律主要病状:主要为害甘蔗嫩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褪绿小斑点,45天后扩展为长512毫米,宽36毫米、长椭圆形的病斑,其长轴与叶脉平行。病斑中央红褐色,周围具有一条草黄色的晕圈,随后病斑的一端出现一条与叶脉平行的坏死条纹,并向叶尖方向延伸。发病规律:眼斑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叶组织过冬,翌年春雨来临即可萌发侵染。分生孢子*气流传播,孢子萌发后一般从叶片的幼嫩组织侵入。本病在高温多湿环境下容易发生,但在较低温度和较多雨量条件下也易发生。多从4月开始发生,79月为发病高峰期。阴雨天的早晨雾重,相对湿度大,土壤肥沃,施氮肥过多,眼斑病常暴发流行。(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植株做种。大多数的栽培品种除Co419、福引79-8外,都有一定的抗病性。湿度较大的蔗田,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渍水;不要重施氮肥;适当剥除老叶,增加蔗田通风透光性。在发病初期,将发病中心的病叶剪除烧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苯来特1000倍稀释液,或1:1:100波尔多液,着重喷发病区周围,防止病菌蔓延。8、甘蔗宿根矮化病本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菌是棒杆菌属细菌,寄生于蔗株的维管束中。(1)病状及发病规律主要病状:无典型的外部症状,蔗株发育受阻,宿根发株少,蔗株矮化,蔗茎纤弱,生长不良。宿根蔗较新植蔗发病多,矮化严重。病蔗对土壤缺水特别敏感,在炎热的天气比健康蔗株容易表现出受旱症状,如出现萎垂、叶尖和叶缘枯死等。宿根矮化病在蔗茎内部表现出两种类型的变色症状:蔗茎梢头部,生长点之下1厘米的节部组织变成橙红色;成熟蔗茎的节部维管束从黄色变为橙红色以至红褐色,呈逗点状或短线状。节部的维管束变色绝不会延伸至节间。发病规律:干旱天气、非灌溉区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宿根矮化病传染性很强,病蔗的汁液稀释至10000倍仍具有传染力,受污染的蔗刀置于阴暗处7天仍可传病。病原菌可在甘蔗收获后留做宿根的蔗头中越冬,通过蔗种、砍蔗刀、耕作机具、田间鼠类等啮齿类动物带菌传播。(2)防治方法从无病地区调运蔗种,或在轻病蔗田选择外表健康的甘蔗做种,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措施。用52的热水恒温浸种30分钟,或用50的热水恒温浸种2小时。在育种过程中,砍蔗刀及耕作机具要与其他品种的操作工具分开,分别使用,经常进行消毒处理,并及时消灭田间啮齿类动物。在新品种育成推广后仍继续实行上述措施,以建立无病种苗圃。利用不携带病原的茎尖分生组织经组培工厂化快速繁育后,可获得大量的脱毒健康组培苗,再经一级、二级种苗田繁育后可获得健康种茎供大田生产。下种前深耕,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以后及时追肥,防止干旱,使甘蔗增强抗病力。宿根矮化病严重的蔗区,要减少宿根蔗的栽培年限和栽培面积。为防止经过热处理及原来健康的蔗种再度受宿根矮化病的侵染,必须彻底清除育种田的再生蔗,一切用具如砍蔗刀、播种机等使用前必须用沸水、蒸汽或火烤进行消毒。消灭田鼠和其他咬食甘蔗的啮齿类有害动物,防止病菌传播。9、甘蔗花叶病(嵌纹病)(1)病状及发病规律主要病状:初期在叶片上出现绿色与浅黄色相夹杂的短条纹,有条形、不正卵形和长圆形,有的为短小针状或沿中脉呈放射状延伸。此病的病状在幼嫩叶片的基部较为明显,如对着阳光观察,其病斑更清晰可见。发病规律:甘蔗花叶病是病毒病。病原体呈棒状,大小约为750纳米13纳米。致死温度为5058,在寄主体外可存活12天。花叶病毒可以侵染甘蔗属的5个种和另外一些禾本科植物如玉米、高粱、紫狼尾草、马唐、蟋蟀草等。在甘蔗属的5个种中,热带种高度感病,印度种和大茎野生种、中国种和割手密等高度抗病或免疫。采用含有抗病性强的血缘的栽培品种做种,其植株都表现出免疫或高度抗病。在相对高温和少雨天气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病害传播、蔓延,但炎热的气候可抑制病害的发展。幼嫩的植株比老熟的植株易感病。(2)防治方法选用较抗病的栽培品种,如桂糖11号、台糖134、闽糖70611等。重病区在淘汰高度感病品种的同时,要拔除病株,病地禁留宿根,蔗地附近不种玉米,高梁等中间寄主。砍蔗刀具消毒(用火烤片刻),及时消灭传播虫媒,加强栽培管理。对有带病嫌疑的蔗种可用温水浸种。方法是:恒温浸种3次,隔天处理1次,每次浸种20分钟。第一次浸种温度52,第二次和第三次均为57。10、甘蔗线虫病(1)病状及发病规律主要病状:被根寄生线虫为害的蔗株,表现为叶黄化、狭长,叶尖干枯扭曲,拔节蔗茎节间短,蔗株在干旱缺水时易表现凋萎。受害蔗根的皮层组织细胞发生崩解,表皮细胞脱落,呈现淡褐色和紫红色,最后变为黑色的坏死伤痕。各种线虫以不同方式为害蔗根,防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根系被害损伤,招引病菌侵入,诱发根腐病。由线虫为害诱发蔗根生长不良,总称为线虫病。发病规律:矮化线虫以成虫、幼虫、卵在宿根蔗蔗根和根际土壤中越冬,为本病的初次侵染源。当宿根蔗或当年播种的蔗茎长出新根,幼虫触到时,立即用口针刺入幼根表皮取食,营根外寄生生活,同时向蔗根注入其有毒分泌物,使蔗根细胞液化而坏死,甘蔗生长受到抑制。该线虫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为1828,完成1个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