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有六等之数”尺寸理论的研究 (2).doc_第1页
“车有六等之数”尺寸理论的研究 (2).doc_第2页
“车有六等之数”尺寸理论的研究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有六等之数”尺寸理论的研究冷欣 吴健峰摘要:从考工记中“车有六等之数”的尺寸理论研究出发,可以得知古人是在运用身体来丈量世界。他们通过使用身体的构造规律,来规定尺度标准,这特别体现在古人对于尺、寸、丈古文字的定义及文字图形上。与柯布什耶德模数理论不同,中国古代的模数是以“一尺”为基准,并且数值间成比例关系。这个模数理论不仅在古代造车中得以使用,而且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体现,可见它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关键词:考工记,尺寸理论,模数理论一、齐国造车中使用的人体参数考工记是春秋时期齐国官书,是齐国官府制定的有关手工业生产的规范和制度。其中对于齐国车辆制作介绍的最为详细,也最为可信。“车有六等之数:车轸四尺,谓之一等;戈柲六尺有六寸,即建而迤,崇于轸四尺,谓之二等;人长八尺,崇于戈四尺,谓之三等;殳长寻有四尺,崇于人四尺,谓之四等;车戟常,崇于殳四尺,谓之五等;酋矛常有四尺,崇於戟四尺,谓之六等。车谓之六等之数。”这段文字记载了车轸、戈柲、人、殳、车戟和酋矛六者的高度及其它们之间的差数。其中人长八尺,按照齐尺标准,1尺约为197mm,那人的身高约为1576mm,而这个高度与现今中国50%男人的立姿眼高1568mm很相近,两者相差约8mm。那它们的差数四尺,就应该为788mm,这个长度与现今中国50%男人立姿的会阴高790mm很相近,两者相差为2mm。假如考虑现在测量技术的进步这个关键因素,两者(2mm和8mm)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可以得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人的身体素质与战国时期的齐国的几乎一样。同理,我们可以得知,这里的“人长八尺”指的是人的眼高,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身高。反过来,根据人体的构造规律,我们又可得知当时普通人的身高在1678mm以下。可见,古人在造物过程中,和现代设计师不同,他们不用人的身高为基准,而以人的眼高为基准,同时,他们又能够很快地确定眼高的一半即为会阴高,两者成倍数关系。齐人为何不用身高,而用眼高来当作测量基准?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脑在整个身体的上部,上为贵,下为卑,符合封建的等级秩序,同时,人们对于头的爱护不同寻常,人们的头发是不可以乱扔,必需用盒子装好。因此,古人的头不可乱摸,更不会去测量了。还有,工匠经常用眼睛去看测量事物,眼高就是一个比较有用的标准。眼和手的使用非常重要。二、古人丈量世界的方法那古人是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去测量?或者说,在没有测量工具的历史时期,古人又是怎样去丈量?这可以从古汉字学中得到解答。在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学学家许慎撰写说文解字中,对于尺有很好的解释,“尺 ,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十寸爲尺。尺,所以指尺榘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爲法。凡尺之屬皆从尺。”这是一种简洁的介绍,同时对于现在人来讲,又过于简单了。说文解字中对于尺的确定,是从定义“寸”开始;而对于尺的确定,是从寸、分、程开始,如“尺 ,十寸也。寸,十分也。禾部曰。十发为程。一程为分,十分为寸。”说文解字注又对各部分进行详细的解释。可见,分、寸、尺是分别用人的头发,寸口,手臂来确定。而对于尺度更大的单位,同样也是用人的身体来衡量,如“咫法中妇人手。寻八尺也。法人两臂之长。常寻倍。” 在周代, 咫为八寸,寻为八尺,常为十六尺。这里还需对人的身高问题进一步说明,仞和寻两者的关系,仞为七尺,而寻为八尺,两者尺的标准不同,前者为周尺,一尺约为231mm,后者为齐尺,一尺约为197mm,那么周人的身高为1617mm,齐人的身高为1678mm。周人在中国的西南居住(以陕西为中心),而齐人在中国的华北居住(以山东为中心),在古代,两者的身高相差约61mm,而在当代中国,这两个区域的平均身高相差约为 46mm,它们相对相差15mm。假若考虑到两者的实际区域情况及计算方面这两个因素,可以得出结论,齐人的身高为1678mm,这个数据很可靠。按上面得到的结论“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爲法。”人是最好的量度,这也与现代人体工程学思想相呼应。这不但反映在文字含义解释中,还可以从古汉字图像中明确地显示出来,如尺、寸、丈等。这几个古文字,按照汉字的五种造字法,尺是象形字,该字取像于右下角的横折笔划;寸是标记字,记号性构件在于左下角的“一”;丈也是标记字,记号性构件在于上方的“十”。可见,古人又是按照人的身体手部来造者几个字,它们的度量意义在古代就已经非常的明确,而且具有一定的实际运用价值。只不过由于现在测量技术的精确性,它的运用价值就非常有限。 尺字 寸字 丈字 总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古人是在尽最大努力来开发和使用自己的潜能,其中就包括人的身体。他们使用身体当作测量工具 ,虽然不是十分的精确,但却十分实用。三、中国古代造车的模数理论柯布什耶提出了模数理论。他从人体尺度出发,选定下垂手臂、脐、头顶、上伸手臂四个部位为控制点,与地面距离分别为86、113、183、226cm。这些数值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黄金比率关系;另一个是上伸手臂高,恰为脐高的两倍,即226和113cm。利用这两个数值为基准,插入其他相应数值,形成两套级数,前者称“红尺”,后者称“蓝尺”。将红、蓝尺重合,作为横纵向坐标,其相交形成的许多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模度。中国也具有自己的模数,它的基数为一尺,并且数值间成倍数关系,即一尺、二尺、四尺、八尺。同时,这个模数可以运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例如,在垂直方向,人的眼高为八尺,会阴高为四尺,小腿加足高为二尺,脚长为一尺,眼高和肩高的高度差也是一尺;在水平方向,两手开展时,两臂之长就是八尺,而其一半的长度就为四尺,前臂长加手掌长就为二尺,指尖到手腕的长度就是一尺。人可以通过运用自身来做水平测量与垂直测量,两者还可以通过八尺这个总数交换。在考工记中,上述运用了四尺,模数应用在车、人和武器这个作战体系中,其中人的尺寸为八尺。这个模数,不但在古代造车中有所运用,而且在现代设计中也有所应用。例如Jeep Compass Rallye的设计进一步展示了Jeep品牌的魅力。其中模数在其中也有所体现,如以车模的眼高为标准8X,车顶高度为大致为车模肩高的高度7X;车门高度大致为车模会阴4X;车轮的高度大致为车模膝盖的高度2X。这种比例关系一般保持不变,且可以运用到其他大型产品的设计中。由此可见,中国古老的模数理论还是具有强烈的代表性与实用性。四、总结:在考工记中所运用的模数理论,它与柯布什耶的红尺和蓝尺理论应有同样的价值。在现在的造物设计中,假如能够灵活的使用这个模数,可以使设计及产品增色不少。古为今用,这就是研究古代造物理论、体现以人为本的意义所在。参考文献戴吾三. 考工记图说 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乐爱国. 管子的科技思想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尹定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