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圣方热力热源厂至华能曲阜电厂高温水管网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1页
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圣方热力热源厂至华能曲阜电厂高温水管网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2页
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圣方热力热源厂至华能曲阜电厂高温水管网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3页
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圣方热力热源厂至华能曲阜电厂高温水管网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4页
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圣方热力热源厂至华能曲阜电厂高温水管网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圣方热力热源厂至华能曲阜电厂高温水管网建设单位: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盖章)编制日期:2018年8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时批复的名称,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圣方热力热源厂至华能曲阜电厂高温水管网建设单位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冯卫联系人徐浩通讯地址济宁市曲阜新区文化路以西,学院路以北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73100建设地点由华能曲阜电厂引出DN1000双向高温水主管网,沿校场路向东铺设至西外环,沿西外环向南铺设至孔子大道,沿孔子大道接至圣方热力热源厂。立项审批部门曲阜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2018-370881-44-02-045606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E4852管道工程建筑管道总长(米)130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0400环保投资(万元)6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58%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1工程内容及规模:一、建设项目的由来目前,曲阜市内集中供热热源较为分散,沂河以南为厂网一体化,区域锅炉房和热网皆属于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沂河以北为厂网分开的运营管理模式,华能曲阜热力有限公司负责热能的生产,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购买热量后销售给热用户。依据曲阜市城市整体规划、发展现状以及热源情况,与区域电力发展规划和当地土地综合利用规划相协调,充分利用既有热电联产资源,加快区域内能源结构的升级改造;供热兼顾发电,配合电力需求发展大型热电联产机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热源、热网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并适度超前。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30日,注册资金300万元,符合国家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政策的要求。根据曲阜市城区热电联产规划(2015-2020)要求,确定曲阜华能电厂至山东圣方热力供热管线工程,由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负责铺设高温水管网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等有关政策,本项目属于“四十九、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中的“175城镇管网及管廊建设(不含1.6兆帕以下的天然气管道)”中的“新建”,需要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因此,项目投资方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对厂址周围环境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了当地有关环境资料,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本项目管网铺设具体路线:由华能曲阜电厂开始,沿校场路向东敷设至西外环,沿西外环向南敷设至孔子大道,沿孔子大道接至圣方热力热源厂。(具体见附图1高温水管网平面布置示意图)三、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1、工程规模该项目于城区敷设高温水管网双向全长为13000米,工程投入使用后,可满足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2、工程建设内容由从曲阜华能电厂出DN1000高温水管网,沿校场路南侧往东敷设至西外环以西(管线中心线距南侧路沿石5米,覆图深度不低于1.5米)沿西外环西侧向南敷设至大沂河南侧(管线中心距西侧路沿石5米处,覆土深度不低于1.5米,过校场路采用直埋敷设,过327国道、春秋路采用顶管敷设,过大沂河采用拉管敷设)在大沂河南侧变径为DN900,沿西外环西侧继续往南敷设至孔子大道以南(管线中心线距西侧路沿石5米处,覆士深度不低于1.5米,过德化路、孔子大道采用顶管敷设);沿孔子大道南侧往东敷设至文化路西侧(管线中心线距南侧路沿石5米处,覆土深度不低于1.5米,西外环采用顶管敷设);沿文化路西侧向南敷设至圣方热力热源厂(管线中心距西侧路沿石5米处,覆土深度不低于1.5米)。四、设计方案1、设计依据曲阜市城区热电联产规划(2015-202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范(CJJ/T81-2013);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2013);本工程热水管网采用双管直埋敷设,采用有补偿敷设方式。管道敷设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市政建设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穿越主要道路、河流和重要单位,并考虑直埋敷设。管道敷设与沿街建筑物平行,不妨碍和损坏已有建筑物,沿道路一侧敷设。对已有其它管线敷设的道路参照市政管道综合专业规划执行。2、高温水管网设计方案(1)根据曲阜市规划要求及实际情况,一般布置在道一侧,支管道主要沿街区道路及院区道路直埋敷设。本工程高温水管网采用双管直埋敷设,采用有补偿敷设方式。(2)敷设方式整个供热管线采用双管直埋方式敷设,对有三通、阀门部件等薄弱环节在应力不满足安全条件时,采用波纹补偿器予以保护管道覆土深度一般大于1.5m。(3)管道材料根据管内供热介质参数较低(温度 150,压力1.6Mpa)的特点,管材选用Q235钢,公称直径DN1000mm和DN900mm的工作钢管均选用螺旋焊缝钢管,保温采用冲击温度150的聚氨酯保温材料,外护管采用聚乙烯管,表面温度20。(4)管网水力计算管网计算流量考虑了网损(包括热损和漏损)系数1.05。在水力计算时,供水温度为95,其密度为938.8kg/m3,回水温度70,其密度为980.59kg/m3,管道粗糙度为0.5mm,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比例,干管为0.2,支干管为0.3。(5)管网保温及防渗高温水供回水管道保温采用聚氨脂泡沫塑料保温,高密度聚乙烯管做外套管,钢管与聚氨脂保温及聚乙烯保护层相互粘在一起形成一整体组合管。它具有很强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腐蚀能力。在供水温度115条件下,管道大于450mm时,每公里温降小于0.1,由于其外保护层具有高的耐腐蚀性能,在热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环境下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6)防渗措施工作钢管施工完毕后根据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规定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2.4MPa。每道直埋管均做100%的X射线探伤试验,保温补口工序在水压试验确认合格并验收后进行。五、公用工程本项目仅进行热源管线的连接,营运期不新增工作人员,故本项目无新鲜水的使用,无废水排放。六、项目选址及建设可行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2011年3月),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的二十二类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第11条:城镇集中供热建设和改造工程,故本项目的建设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项目起点坐标:东经116.932061、北纬35.603798;终点坐标:东经116.947918、北纬35.556162,根据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年),本项目不在山东生态红线区范围内,符合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年)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良好,该项目施工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扬尘、生活污水、建筑固废等,但企业采取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各类污染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即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不会降低周围环境质量。(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运营过程中主要为职工生活用水,用量较少,不会超出当地资源利用上线。(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位于曲阜市,由华能曲阜电厂开始,沿校场路向东敷设至西外环,沿西外环向南敷设至孔子大道,沿孔子大道接至圣方热力热源厂。项目建设内容较为简单,不属于高污染类企业,且企业拟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不在其负面清单内。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三线一单”的要求。3、鲁环发200980号文符合性本项目为城市供热管网敷设工程,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的规定,对新建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做出评价,本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原料和产品储运等过程中,不存在重大的环境风险。本项目建设满足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鲁环发200980号)关于环境风险评价的要求。4、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通知(环评2016150号)符合性分析见表1-5。表1-5 本项目与环环评2016150号文符合情况序号具体要求本工程情况符合性1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相关规划环评应将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规划区域涉及的生态保护红线的,在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中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措施。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的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本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符合2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基准线。有关规划环评应落实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要求,提出区域或者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建议以及优化区域或行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的对策措施。项目环评应对照区域环境质量目标,深入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本项目已对照区域环境质量目标,深入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符合3资源是环境的载体,资源利用上线是各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相关规划环评应依据有关资源利用上线,对规划实施以及规划内项目的资源开发利用,区分不同行业,从能源资源开发等量或减量替代、开采方式和规模控制、利用效率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为规划编制和审批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项目所在地资源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需求符合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要在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从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发挥负面清单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准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本项目不属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所列项目符合5、本项目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符合性分析根据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环水体2017142号),拟建项目所在济宁市属于重点流域中的淮河流域。本项目与该规划的符合情况见表1-6。表1-6 项目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的符合性分析要求本项目符合性(一)促进产业转型发展严格环境准入。根据控制单元水质目标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细化功能分区,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江苏太湖流域停止审批增加氮磷污染物排放的新建工业项目,沿江地区严格限制新建高污染化工项目,沿海地区严格控制新建医药、农药和染料中间体项目;提高贵州乌江、清水江流域新建磷化工项目磷石膏综合利用率;福建闽江水口电站以上流域范围禁止新建、扩建制革项目,严控新建、扩建植物制浆、印染项目,九龙江北溪江东北引桥闸以上、西溪桥闸以上流域范围禁止新建、扩建造纸、制革、电镀、漂染行业工业项目。拟建项目不在以上禁止新建项目之列。优化空间布局。新建企业原则上均应建在工业集聚区。推进企业向依法合规设立、环保设施齐全、符合规划环评要求的工业集聚区集中,并实施工业集聚区生态化改造。七大重点流域干流及一级支流沿岸,切实开展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空间分布优化,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等设施。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主要分布区域新建、改建、扩建该行业项目要实行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有序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强化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的环境监管。完善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入园企业应在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接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总排口应安装自动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强化水环境承载能力约束作用。建立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实行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已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要统筹衔接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实施水污染物削减方案,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现状水质劣于类的优先控制单元全部实施行业内新建项目重点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黄河流域湟水河、渭河、汾河等重要支流要控制造纸、煤炭和石油开采、氮肥化工、煤化工及金属冶炼等行业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项目不属于造纸、印染等重污染项目。全面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要求,以广东省电镀、四川省造纸、河北省制革、山西省炼焦等为重点,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项目为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不属于“十小”企业。(二)提升工业清洁生产水平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以区域性特征行业为重点,鼓励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的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2017 年底前,造纸行业力争完成纸浆无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浆技术,钢铁企业焦炉完成干熄焦技术改造,氮肥行业尿素生产完成工艺冷凝液水解解析技术改造,印染行业实施低排水染整工艺改造,制药(抗生素、维生素)行业实施绿色酶法生产技术改造,制革行业实施铬减量化技术改造。本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三)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强工业污染源排放情况监管。2018 年底前,各地完成所有行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评估工作,全面排查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问题。根据区域污染排放特点与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实现将所有工业污染源纳入在线监控范围,及时发现超标排放行为。深化网格化监管制度,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全面落实“双随机”制度,加强日常环境执法工作。本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加大超标排放整治力度。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明确落实整改的措施、责任和时限;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依法提请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停业、关闭;对城市建成区内污染超标企业实施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依法严肃查处偷排偷放、数据造假、屡查屡犯的企业;对涉嫌犯罪的人员,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企业及其法人和主要责任人名单、违法事实和处罚措施等信息,充分发挥负面典型案例的震慑警示作用。地方各级环保部门根据关于对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发改财金20161580号)的要求,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依法依规对违法排污单位及相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十三五”期间,每年分季度向社会公布“黄牌”和“红牌”企业名单,实施分类管理;加大抽查核查力度,对企业超标现象普遍、超标企业集中地区的地方政府采取公示、挂牌督办、公开约谈、区域限批等措施。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加强企业污染防治指导。完善行业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有序衔接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督促、指导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要求严格开展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提高企业的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水平。项目为新建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由上表可见,项目满足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6、与环发201277号文符合性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的规定,对本项目环境风险源进行了识别,制定了防范措施,本项目建设符合上述文件中关于环境风险评价的要求。7、项目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关系本项目厂区与南水北调济宁段直线距离最近60km,故所在区域属于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一般保护区内,按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梁济运河控制单元治污方案规划要求,废水排放执行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及修改单中一般保护区域标准。本项目无废水的产生和排放。七、环保设施及投资项目环保投资见下表。表1-7 项目环保设施及投资一览表设施名称用途投资(万元)洒水、遮挡等处理扬尘40生活垃圾桶生活垃圾收集、暂存5隔音噪声10一般固体废物暂存区用于存放一般固体废5合计/60本项目总投资104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0万元,占总投资的0.58%,环保措施可行、有效,可满足本项目环保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周围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较好,原有曲阜城区高温水管网建设情况如下: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高温热水管网从2007年开始建设,分为北线和南线,北线从文化路向北沿孔子大道向东敷设,出口管径为2DN700,南线管网沿文化路、学院路至兖矿春秋华庭小区,出口管径为2DN300;截止2014年,敷设高温水管网30余公里,热力站40余座,网控面积400万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目前,现有的高温水管网不能完全满足城区集中供热需求,故需要进行本项目建设。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曲阜市位于东经1165111713,北纬35293549。曲阜市地处泰山、沂蒙山前,汶、泗河冲积平原,土壤质系山前冲击物,地貌为典型的平原。境内百余座山头绵亘在东、北、南三面边境线上,群山内侧散布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山丘,中西部为大片的肥田沃土。山丘与平原之比为3:7,构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势。曲阜位于尼山穹隆之西,属泰沂山前冲击扇的中上部。东西乡的汶(上)泗(水)断裂带,通过北部的吴村、董家庄,南北向的峰山断裂经小雪至曲阜以西,境内北部、东南部岩石多为前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片麻岩、石油灰岩及少量的火成岩。城区周围、西南部为深厚的土层和煤系地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2、气候、气象曲阜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为丰沛,具有多春旱、夏季多雨、秋季干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境内年平均太阳辐射热量120千卡/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日照时数2433小时,年平均降水666.3mm,无霜期210天,年平均气温14.5,最大冻土层深度0.50m,年平均风速2.4m/s。3、水文、地质曲阜市境内地表水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共有大小河流14条。主要河流有泗河、沂河、蓼河、险河四条河流。泗河、沂河两条主干河流自动向西横贯全境。河流总长度246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8044万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201毫米,年平均实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3087万立方米。全市有水库塘坝264座,总库容16607万立方米。其中水库62座,主要有尼山水库、河夹店水库、梨园水库、胡二东水库、白塔水库、吴村水库、韦家庄水库等。4、土壤、植被、生物多样性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灰岩、耐火粘土、磷矿、混合花岗岩、花岗石、地热矿泉水等。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约为10亿吨,石灰岩储量16.6亿吨。本区主要有褐土和潮土两个土壤种类。植被除一些野生植物和杂草等自然植被外,主要是人工植被树木和农作物,生物多样性较差。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本项目所在地曲阜市位于山东省西南平原,总面积为896平方公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曲阜市现辖4个街道、8镇,即鲁城街道、书院街道、时庄街道、小雪街道、吴村镇、姚村镇、陵城镇、尼山镇、王庄镇、息陬镇、石门山镇、防山镇。共有483个自然村,355个村(街)民委员会。总人口64万人。城市规划面积16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0公里,城区人口15万人。城市布局形成了以明故城为中心,东鲁、西文、南新、北林的十字花瓣型。旅游经济已成为曲阜重要的支柱产业。200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60万人,总收入达到13亿元。工业、农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平均每年增长16.3%。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筑建材、化工橡胶、电子电器、煤炭电力、机械五金和工艺品业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基础良好,生产水平较高,已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全省畜牧业强市;第三产业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保持了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曲阜市实现总产值145亿元,财政总收入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8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000万美元,海关港口货物吞吐量6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万标箱。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跨入全国百强县,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13强。曲阜市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孔”被联合国科教文化组织列入“世界历史与自然遗产名录”,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曲阜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已形成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目前共有大学、中等专业学校、中学、小学219所,在小学生13.83万人。曲阜地处交通要津,铁路纵横交错,公路四通发达。京沪铁路斜掠西北,兖石铁路横跨东南,兖南铁路环绕腹地。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纵贯南北,327国道、日东高速公路直穿东西。事乡村均有公路相连,铁路长度为82.8公里,公路里程562.4公里。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参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根据济宁环境网站公布的2018年5月空气质量报告:表3-1 2018年5月曲阜市空气质量现状 单位:g/m3时间SO2NO2PM10pM2.52018-513288240根据上述表格可知,该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二、水环境地表水:项目区周边较劲地表水为小沂河。2016年,沂河水质状况有所改善,所有监测项目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CODcr:各监测断面浓度范围为14.4mg/L28.5mg/L,均值22.4 mg/L,最高浓度出现在粉店坝。氨氮:各监测断面浓度范围为0.633mg/L 1.52mg/L,均值1.15 mg/L,最高浓度出现在粉店坝。地下水:曲阜市2016年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好,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2016年对自来水公司水厂进行每月一次的例行监测,全年所测指标全部达标,F值为0.708,水质级别为优良。三、声环境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该区域处于2类区,环境质量标准参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四、生态环境该项目所在区域植物类型为人工绿化及农作物,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该地区植物多样性降低等。项目区内无珍稀动植物和文物保护区,无重大环境制约因素,本项目在该地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影响较小。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所在区域2km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及风景区等特殊环境敏感目标(项目周边敏感目标分布详见附图1-2)。表3-2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类别目标相对方位相对距离(m)功能空气环境沿街居民区-二级水环境小沂河-IV类声环境沿街居民区-2类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地面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表4-1 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标准单位:mg/L项目pH溶解氧CODCrBOD5标准值693.0306项目总磷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标准值0.31.50.50.01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 表4-2 地下水环境质量类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项 目pH总硬度总大肠菌群亚硝酸盐标准值6.58.54503.0MPNb/100mL1.0项 目耗氧量氨氮(以N计)硝酸盐挥发酚标准值3.00.5200.002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表4-3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单位:mg/m3项目TSPSO2NO2PM10PM2.51小时平均值-0.500.20日平均值0.300.150.080.150.075年平均值0.200.060.040.070.035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表4-4 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类别适用区域昼间夜间2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60504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7055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2、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表4-5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 (等效声级 dB(A))昼间夜间7055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表4-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名 称标准文号单位级别标准限值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dB(A)2类昼间夜间60503、废气无组织粉尘颗粒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4、固体废弃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中相关标准的要求。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曲阜市高温水管网工程敷设项目,为城市市政改建项目,营运期无废水、废气排放。故本项目所需申请总量控制指标为0。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施工期本项目管道敷设流程及产污示意图见下图:管沟开挖表面清理沟底夯实下管、稳管回填土方 水压实验表层修复扬尘、废渣噪声、扬尘噪声扬尘施工降水曲阜市地势平缓,起伏较小,施工方法普遍采用开槽法。开槽法是排水管道施工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在管线位置上开挖沟槽,然后进行管基础制做、下管、稳管、接口、闭水试验、质量检查与验收等施工项目。(一)施工流程1、供热管网敷设方式:(1)热水管网敷设方式为直埋敷设,直埋管保温采用聚氨脂泡沫塑料,外壳为硬质塑料保护层。高温热水管道直埋是目前国内技术成熟的敷设方式之一,也是供热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种敷设方式,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技术成熟的地下直埋敷设方式,不影响城市美观。(2)热网与换热站的连接方式一次网与二次网通过换热器间接连接,该方案优点:一次网不丢水,节省了以往由于丢水量大产生的水、电运行费用的浪费;一次网在电厂补软化水,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运行水力工况稳定,供热效果好。所以采用间接连接方案是经济合理的。2、管材及保温:供热管道材质采用Q235-A,对管径DN250采用双面螺旋焊接钢管,对管径DN200采用无缝钢管。为了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散热损失,满足工艺要求,改善工作环境,防止烫伤,对热设备管道管件阀门等必须保温。高温水供回水管道保温采用聚氨脂泡沫塑料保温,高密度聚乙烯管做外套管,钢管与聚氨脂保温及聚乙烯保护层相互粘在一起形成一整体组合管。它具有很强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腐蚀能力。在供水温度l15条件下,管道大于450mm时,每公里温降小于0.1,由于其外保护层具有高的耐腐蚀性能,在热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环境下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预保温管可安装自动服警线,监测泄漏事故,准确测定泄漏位置。3、沟槽回填一般分两次进行:a.随着管道铺设的同时,要用细原土回填至管顶以上0.5米处。在回填过程中,尤其是管道与管底间的空隙处必须填实;管道接口处前后0.2米范围内不得回填,以便观察试压时事故情况(试压合格后接口处回填要求同上)回填土中不得有石块等硬物。b.管道试压合格后的大面积回填,应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c.回填土不能含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污染性土等,否则应换土。4、施工降水采用轻型单排井点降水法,在沟槽外侧设置排水沟,抽水设备抽出的水由排水沟排出。排水沟离基坑不易过近,以防止渗下回流,影响降水效果。降水结束时地下水位应降至基坑底以下0.5米。井点管间距及埋设深度现场施工时试验确定,影响半径建议采用20米。降水时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浑后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5、路面复原施工时,各道工序应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执行,施工结束后,将施工场地表面恢复到原状。(二)施工期主要污染防护措施1、废水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变化较大,在平整场地后,各期工程分期陆续开工,预计施工期施工人员最多时有50人,且施工场地不集中,生活污水量较小,依托沿线公共设施。2、废气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土方填挖及现场堆放,管沟回填,施工期运输车辆运行。1)开挖过程中,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 2)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建筑垃圾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4)对施工过程中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5)施工结束时,应及时对施工占用场地恢复地面道路及植被。 3、噪声1)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破路开挖使用路面破碎机、切割机等高噪声机械,必须安排在昼间进行。临近居民区的管道敷设在夜间(22:00-6:00)、午间(12:002:00)禁止施工。在施工进度组织方面,通过合理组织以尽量缩短在敏感点附近路段的施工时间。2)施工设备尽量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对产生噪声的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和维修工作。施工单位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科学组织、文明施工。4、固体废物1) 对产生的建筑废料,要尽量回收和利用其中的有用部分,作为路基原料再利用,严禁乱堆乱放。2)合理调配工程土方,尽量减少剩余土方量。对临时堆放弃土,应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并配合定期喷洒粉尘抑制剂等措施,防止扬尘,同时集中收集因降雨引起的弃土堆地面径流水,并通过沉淀后再予排放。3)要在施工现场统一设置垃圾箱等环境卫生设施,集中收集的生活垃圾定期送到当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不得随意倾倒,以免污染当地环境和影响景观。4)施工过程中严格限制施工范围,严禁随意堆放弃渣,严禁弃渣下河。5、生态环境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地下水的影响,地表开挖等活动将造成地下水上涌,进行地井开挖的面积较小,不会造成大流量地下水上涌,如发现地下水上涌,需及时封堵;建设项目设置泥浆池需做好防渗,防止污染地下水。施工期的影响具有时间集中、强度大的特点,易于采取措施控制,但又难以收到良好效果。为了保护局部生态环境,保存生物资源,仍应采取得力措施,尽可能将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在施工期,废水及生活垃圾禁止乱倒乱排。为减少施工期对植被的破坏,应积极采取消减和预防措施,尽量集中堆积材料。拟建项目施工期较短,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也随之结束。二、运营期本项目高温水管网在正常输送过程中全线采用循环密闭流程,无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外排,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高温水管道投产后,处于非正常状态下(即事故状态),将对外环境尤其是地下水环境、地表水环境乃至环境空气产生一定影响,非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是指可能发生的管线破裂、断裂以及堵塞等。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即地震、气候变化等;二是人为因素,即选材、施工、防腐、检修、操作以及管沟的回填土没有按规范要求进行以及后续建设项目施工损坏管道等。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不能避免,只能在事故发生后尽早发现及时补救,对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经前面分析各种管道的选材是合理的、安全的,因此主要应在施工和运营期间严格管理,遵守有关规定,定期检查,规范操作,则各种人为因素造成事故发生机率可以大大降低。主要污染防护措施1、严格管理。人为因素往往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严格管理,做好人的工作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加强沿线管道和检查井的检查,特别是加强沿线新建项目施工的检查,避免施工不慎导致供热管道破损。2、 对于供热管道这类隐蔽工程,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间的管理、检查,确保施工质量。3、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生命及财产造成的危害。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在正常风况下,施工活动产生的粉尘在施工区域近地面环境空气中TSP浓度可达1.53.0mg/m3,对施工区域周围50100米以外的贡献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大风(5级)的情况下,施工粉尘对施工区域周围100300m以外的贡献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沿线公共排水设施固体废物施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施工弃土用作修路、基建用土噪声施工期施工噪声采取措施保证施工期不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施工过程中,造成一定时间内地面裸露,不可避免的造成水土流失。本项目建设区域为植被单一,主要是绿化植物、农作物。施工期受影响的绿化植物先移植它处,等施工结束后恢复绿化植被,不会造成较大的生态影响。七、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所用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据调查,目前项目工程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打夯机、装卸汽车、平板振捣器等机械设备。下表列出常用施工设备在作业期间所产生的噪声值。表7-1 各种机械设备的噪声值 单位:dB(A)序号机械类型声源特点距离设备5m处噪声值1轮式装载机不稳态源902平板式振捣器流动不稳态源903推土机流动不稳态源814轮胎式液压挖掘机流动不稳态源81施工期噪声影响预测:施工噪声源可视为点声源。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可估算出施工期间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预测模式如下:基准预测点噪声级叠加公式: Lpe =10lg式中:Lpe叠加后总声级,dB(A)。 Lpii声源至基准预测点的声级,dB(A)。 n噪声源数目。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各噪声源点至基准预测点的总声压级,然后以基准预测点的噪声强度为工程噪声源强。计算预测点的声级:式中:距声源处的A声级,dB; Lp(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dB; Adiv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dB,Adiv=20lg(r/r0); Abar遮挡物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dB; Aatm空气吸收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dB; Agr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量dB; Aexc附加A声级衰减量dB,Aexc =5lg(r-r0)。各类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外的噪声值(未与现状值叠加)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7-2 各类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 单位:dB(A)序号机械类型噪声预测值5m10m20m40m50m60m100m1轮式装载机908478727067652平板式振捣器908478727067653推土机817569636158564轮胎式液压挖掘机81756963615856根据上表的预测结果,建设项目施工期各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声在50m处约为6178dB(A)之间。由此可见,施工噪声对施工场地附近50m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各施工机械在60100m范围内所产生的噪声在5373.5dB(A)之间,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夜间施工时影响更为严重。根据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施工噪声限值昼间70dB(A),夜间55dB(A),根据国内常用施工机械的噪声类比值,施工期施工机械辐射噪声的影响距离为昼间50m,项目施工现场距居民区较远,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由于施工作业主要集中于白天,所以各敏感点在夜间可能受到的影响较小。施工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影响将随施工期的结束而终止。因此,这种影响是暂时的。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管线铺设过程中不使用混凝土,无生产废水产生,本项目施工地点地下水水位较深,挖掘过程不会产生地下水。本项目预计施工期施工人员最多时有50人,且施工场地不集中,生活污水量较小,利用道路周边现有公用设施,对沿线地表水影响较小。3、施工期对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扬尘,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管沟开挖、垫层及土方回填等施工过程,如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物料运输车辆在道路及施工场地运行过程中将产生扬尘。在路面施工、材料运输等过程中,不采取防尘措施,产生的粉尘将对下风向居民区产生一定的扬尘污染。为控制扬尘的污染,工程中将采取洒水措施,禁止大风天气施工,并合理确定施工场所。根据有关资料,在施工现场,近地面的粉尘浓度一般为1.530mg/m3,随地面风速、开挖土方和淤泥弃土的湿度而发生较大变化。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可见表7-3。表7-3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 距离 (m)TSP小时平均浓度52050100不洒水时(mg/m3)10.142.891.150.86洒水时(mg/m3)2.011.400.670.60由表7-3可知,施工期间要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时,即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有效的控制施工扬尘,并将TSP的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内。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减轻施工扬尘对项目周围区域环境的影响。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处理。管道施工中土方大部分回填,少量弃土用作修路、基建用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5、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地面主要为尚未进行绿化的道路一侧预留绿化地及农田,在建设过程中,地表裸露后被雨水冲刷将造成水土流失。产生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时破坏植被产生水土流失;(2)管沟开挖、破坏路面产生水土流失;(3)工程取、弃土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