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的领头雁.doc_第1页
致富路上的领头雁.doc_第2页
致富路上的领头雁.doc_第3页
致富路上的领头雁.doc_第4页
致富路上的领头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富路上的领头雁记*堡回族乡*村优秀共产党员&,*堡回族乡*村党支部书记,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共产党员,以无私奉献、踏实干事的精神,赢得了父老乡亲的拥护和信赖。他连任村干部20年如一日,甘当人民公仆,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忠实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他的领导下这个不足2000人的小村子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众口皆碑。曾连续多年被乡党委、乡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支书”。*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整修道路 为民造福*村是一个山区村,有8社265户1294人,人口居住分散,远离乡政府10公里,十年九旱,自然条件严酷,农民文化素质低,对此,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老共产党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一边向乡上积极争取资金,一边向群众讲“若要富、先修路”的道理,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扎实工作,近两年修通了史家去、中湾、祁湾到“312”国道三条宽4.5米共长18公里的乡村公路,为村民拉运农作物,搞交通运输提供了方便,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为全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架线通电 为民解难*人穷,“点灯不用油,磨面不发愁”一直是这里群众的愿望。多年来,全村群众都是与油灯为伴,黑灯瞎火的渡过一个个不明之夜。磨面、榨油、加工木材则要靠肩扛畜驮,翻山越岭到几十里路之外。&与村“两委”一班人员,把通电问题作为为民解难的头等大事。他多方奔走呼吁,想方设法,争取项目,筹措贷款,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架设高压农电线路5公里,低压线路14公里,使全村未通电的4社120多户450多人通了电。村民们告别了几辈人烟熏火燎的油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拉动着开关,望着如同白昼的灯管,口里喃喃地说:“没想到真是没想到,是占华才让我有幸看到咱们这样的穷社也照样用上了电!”重建校舍 为民排扰三年前,*村小学校舍还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危房,破烂不堪,孩子们围着土台子上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加之校园水路不畅,直接威胁着在校师生的安全,村里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不得已将学生送到远离家乡的其他学校读书,有的干脆不让娃娃念书,在家帮助干活。经常出入校园的&看到这般情景,一咬牙,一狠心,决心大干一场,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于是写报告,找部门,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在乡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发动群众捐款捐物,投工献料,重建学校。建校期间,&白天组织群众劳动,随时协调处理各种困难和问题,晚上还要承担看料的任务。建校中因为用水较多,他就将自家的三轮车义务用于拉水,不收一分钱。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一座砖混结构的教室和教师宿舍拔地而起,群众再也不用为孩子入学发愁了。伴随着学校的落成,一处建筑优良、配套齐全的高标准农村文化技术培训中心也同时建成。调整结构 带民致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全村经济快速增长一直是压在&心头的一件大事。他立足本村实际,从黄土地中做“新文章”。确定了压夏扩秋、压粮扩经扩草、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农牧互补、开发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养殖优势,以大面积种植苜蓿,大力发展畜牧业为突破口,获取经济效益。目前,地膜粮食种植年均达到1850亩,紫花苜蓿种植299亩,退耕还林2000多亩。引进小尾寒羊177只,种公羊4只,引进陕西秦川牛75头,购进饲草粉碎机9台,铡草机7台。放发太阳灶120台,建成占地6亩多的牛羊交易市场一处。农牧业的全面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村经济的迅速增长。同时,他还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搞贩运,创办经济实体。近两年每年输出劳动力200多人,户均1人,收入20万元,人均170多元。人员流动,既使村民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心系群众 无私奉献*村是全乡重点扶贫村之一,现有生产生活贫困户30户,其中特困户18户。&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扶贫资金,仅去年就筹措发放救灾款物1万多元。近两年为5户贫困户修建住房350平方米15间,从冷暖温饱安全方面给予困难户关爱,而且还特别注重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潜移默化作用,在特困户家中帮助体弱多病的孤寡老人挑水、劈柴、修补畜圈、围栏等农活。他的行动和言行换来了群众感激的目光,竖起了大拇指,还有的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年过八旬的孤寡老人马长元收到300元钱和2袋面粉、一件棉被时,老人激动得久久抓住了他的手说:“在我的一生中,牟书记最体贴老百姓,也最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是咱的好书记!”&还为*村从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建成标准化圈棚109座,为240户农户建成集流场124处,水窖369个,解决了*村部分群众和牲畜饮水难的问题。带着责任 关心群众面对突如其来的*,直接影响到全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志昼夜难安,在走家串户做好宣传教育的同时,认真落实乡党委、乡政府做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并按照“自愿、就近、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发动广大党员及群众以每个村庄或15户农户为单位组成一个联防队,加强非典防治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使全村非典防治取得了成效。昔日的*村山大沟深,交通闭塞,群众生活困难。今日的*村陡坡地变成了水平田,条条公路绕山转,深沟里架起农电,依靠科技粮增多,小尾寒羊、秦川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