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备课教师贾艳红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编排了三篇课文雾淞春联古诗两首。雾淞一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淞的瑰丽和奇特,向学生展现了一派北国风光,还说明了这一奇观的形成原因。春联是一篇介绍春联的通俗小品文,介绍了春联这一中国独有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可以学习语文。古诗两首则是要增强学生古诗积累,教学时应充分挖掘诗歌的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喜欢诵读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4.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通过朗读感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5.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3、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4、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四、课时划分:雾凇 两课时春联 两课时古诗两首 两课时习作七 两课时练习七 四课时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 调动情感经验 自由表达23、雾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积累优美语言,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1、复习九九歌2、揭示课题。(1)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2)板书课题。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等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词:长堤 俗称 凝固 摄氏 夜幕 零下 淹没 模糊2、学生自由识记字形。3、教师重点强调“凝”、“幕”、“摄”等字。4、学生动笔描红、临写。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这晶莹夺目的雾凇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主席在1990年到吉林视察,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兴致勃勃地为此景题词,大家想不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1、我们一起来把江爷爷的题词读一下好吗?2、树挂就是.(引导说出课题)板书课题3、读了江爷爷的题词,大家现在最想看到的是什么?二、精读感悟:(一)、景观:精读第一自然段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去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出示雾凇课件,或书中插图。过渡:看,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又象梨花缀满了枝头,把神州装点得分外壮丽。2、大家边看边想,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晶莹夺目、粉状玉砌、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洁白无瑕)3、大家说得真好,积累的词语真多,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来形容雾凇的呢?自由地读读第一小节,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1)指名读,课文中描写雾凇的句子。(2)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a、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了?b、指名回答,c、指导把这几个词读一读,要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边想刚才的画面,边读。 (3)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再读读.4、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那美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精读第三自然段:1、过渡:前一天晚上,十里江堤上还是一片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了!2、(出示图片或看128页插图)现在,你们已经来到江边了,我想采访一位小游客,说说你初见这雾淞时的心情怎样?(指名回答)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把文章的最后一节读一读。(自由读)3、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么赞叹它的呢?(生回答)(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看着后面的感叹号!,读出感叹号的意思,理解这句话。4、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齐读一下第三小节。(二)、形成过渡:吉林雾凇的景观很美(板书:景观),它们争奇斗艳,是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但令人民感到奇怪的是:这奇特的自然景观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板书:形成)1、自由读课文,思考: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吉林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2、指名说(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2)、吉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a、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些过于饱和的水汽能遇冷凝结吗?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b、每当夜幕降临.树木被雾气淹没了。两个前提条件都符合了,就可以形成雾淞,而且他们形成的过程也是非常美的。3、老师请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每当灯光、树影模糊了镀上了白银。”)(1)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到它的慢的?(指名回答)(将重点字词注上自己喜欢的符号)(2)你能把这种缓慢的过程读出来吗?先自己试一试。谁想来读一读?(指名读)4、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美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5、建议读这句话应该读出语气的变化,先是轻轻的,缓缓的,后来就变成欣喜的语气了,谁再来试试?9、小结:雾凇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顺江绵延,形成的过程又如此奇妙美丽,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板书)三、指导赏背1、同学们,雾淞这篇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让我们把这篇文章在完整地、自由地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2、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你喜欢的语句?四、总结全文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中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课文,课后,大家在搜集一下类似的文章,多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山河之美,能完成这个课外阅读作业吗?板书设计:22、雾凇景观形成闻名全国的奇观教学反思:24、春联教学要求: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3、通过朗读感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教学重点难点:1、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2、通过读悟,感受春联的特点:内容美、对仗美、音律美。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读读这些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花园中。今天,咱们就一起到这座百花园中去畅游一番。齐读课题:春联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由读课文,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重点指导下列字的读音:百业兴(xng)揣(chui)摩3、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新词:张贴 浏览 增添气氛 歌颂 和睦 欣欣向荣和谐 声律 揣摩 奥妙 抑扬顿挫 开卷有益(2)、指名读课文,读了课文,你对春联已有了哪些了解?4、看来,春联的学问还真不少呀?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呀!三、学春联1、快速浏览课文,并用笔画出课文写了那几幅春联?2、这些春联该怎么读呢?同学介绍经验和方法,老师及时鼓励表扬。3、自由练读,指读,同桌互读。4、创设情境,读好激情:看着这些春联,同学们想不想选一幅过年时贴在自家门上?可这么多春联,你最喜欢哪一幅呢?希望你们以充分的理由来说一说。(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幅春联进行准备。(2)推荐春联把自己收集的春联读给大家听。(3)小结引导,鼓励表扬听了你们的推荐,我感到每一副春联都让我爱不释手,春联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四、指导学生写字:1、出示生字词:增添 浏览 歌颂 欣欣向荣 辞旧岁 声律 开卷有益 张贴 奥妙2、学生自由识记字形。教师重点强调“增添”、“览”、“奥”等字。五、作业: 1、写词语。 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每到春节,人们就会欢天喜地地写春联、贴春联,用这种朴素的文化形式来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乐此不疲。那么,春联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具体来说,有哪几方面的“美”呢?二、品读(第1节)内容美。1、让我们先来学习第1小节。谁来为大家朗读一遍? 2、那些春联,分别什么意思?默读第1小节,运用做记号的方法自学:用横线标划出春联,标上序号。用波浪线标出相应的意思。3、同学们,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描绘了美丽春光;有的展现了祖国兴旺景象;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更多的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那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列举了怎样的春联呢?(学生交流)。4同学齐读四副春联。5、出示第一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谁来单独为同学们朗读?连请三位同学。其余同学边听边闭眼想象:你仿佛看、听、闻到了什么?(春天到了,芳草茵茵 碧连天,一树树粉红色的桃花开得很旺,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蜜蜂、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这幅春联描绘了美丽的春天。6、按照刚才的方法学习下面三副春联。(读读,想象,再联系。)7、交流(1)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春回大地后大自然的秀色,明媚春光照耀下,呈现出百业兴旺的景象。)(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的景象。)(2)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勤劳致富,生活和和美美;全家团圆,其乐融融。)(3)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梅花开放,色彩绚丽,异彩纷呈,翠竹平安生长,生机勃勃。)(生活丰富多彩,平安吉祥,祝愿。)8、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些对联?9、读着一副副春联,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我们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一起把作者的感慨读一遍。10、看着这样火热的场面,听着如此激动人心的旋律,相信同学们的心也和老师一样被燃烧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几副春联。11、我们在朗读中,充分感受了春联的什么美?板书(内容美)。课文为了有条有理地介绍,用的“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这样的句式。让我们来欣赏一遍。分工练习朗读。12、读了第一段你有什么感受?(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三、品读(第2节)对仗美。1、课文第2节介绍了春联的什么美呢?(对仗美)读“对仗”。2、用文中的话解释一下什么叫“对仗”?(字数相等,词类相当)3、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对联是怎样对仗的?4、另四副春联又是怎么对仗的呢?任选一副来评析一下。5、欣赏 填对子a. 爆竹传吉语;腊梅报新春。b.风绿千条柳-,雨()万朵花。找出春联中的对仗6、小结:春联中的字句真大,对仗工整、精妙,这是一种高水平的技巧。因此作者说: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四、品读(第3节)声律美。1、春联第3节是什么呢?指读第3节(声律美)2、怎样读才能体现出声律美呢?请三个同学读,大家评一下。(评议中明确“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才是声律美。)3、各自读练。五、齐读第四段。 为什么说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学生合作交流)六、小结通过春联这一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体味到春联的语言美、意境美,所描绘的景色美。)七、作业1、摘抄背诵文中的春联。2、搜集春联的有关资料,准备出一期“创意春联”板报板书设计: 内容 各种各样 23、春联特点 对仗 声律美教学反思:25、古诗两首一 、教学目标: 1熟悉、理解古诗,学习生字,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2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3.为学生补充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诗人情感。二、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春节,导入新课1、春节是我国最热闹、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正如西方圣诞节一样。大家回想一下,我国的春节都有哪些特有的风俗习惯呢?学生自由述说。教师交流总结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学完以后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板书课题。3、大家看到课题元日,脑子里会产生哪些想法呢?可能 会有同学会问:“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学生相互交流。教师总结:“元日”并非现在的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现在“元旦”、“新年”一般会指公历的一年之首,也就是1月1号。而“元日”是农历岁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看完课题,现在我们把书打开,看看这首诗到底写的是什么。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揣摩诗意。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1)检查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指明读。教师更正读音,着重指出生字的读音:爆、屠、符。(2)检查看,请同学说说看课本插图的意思,大致说说这首诗主要说了什么?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再读诗句,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句的意思: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2、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弄懂了第一句诗的意思,那有谁能来有感情的读读第二句诗,注意第二句的生字词:屠苏。 师生相互交流屠苏的意思:指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大大小小朝东喝屠苏 酒。据说喝此酒可以避瘟疫。春风送暖,感受美好的春天来临。 学生小组交流第二句诗句意思,指名回答。 3、师:同学们可真聪明,第二句诗句也弄明白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谁能把3、4两句诗连起来有感情的朗读。师生相互交流重点词意思: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光辉灿烂的意思。 总:都的意思。 新桃、旧符:都是桃符的意思。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从汉代起即有用桃木做桃人、桃印、桃符等避邪的风习。我们现在的春联就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学生相互交流3、4诗意。师:有谁能够自告奋勇的跟同学们分享一下这两句诗的意思?学生回答,教师点拨。4、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要给你们一个更大的挑战,有谁能把整首的意思说说呢?先自己在下面整理一下。(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春风已把温暖吹进了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 学生回答,教师随时点拨,或引导学生相互帮助。5、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现在我们一起再把这首诗有感情的朗读一下。6、鼓励学生背诵古诗,小组比赛,哪组背得最好!四、细读古诗,体悟诗情(课件演示)1、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样来表现春节的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的?又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色的景物来表现的。师生相互交流: 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2、议一议,诗人是怎么样通过对新年元日热闹、欢乐的动人景象的描写来抒发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小结: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饮屠苏酒,却是按照先少后老的次序进行的,言辞中寄寓着诗人欣欣然于年轻一辈的健康成长,期待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年轻人的有所作为,同样也期待着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换”字,王安石不仅仅是期待着新桃“换”(变)旧符,他期待着更大的“变”,更深的“变”,那就是变革政治,变法图强。五、课后作业根据诗意,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编写一个古诗故事第二课时一、谈雪激趣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3.指生朗读。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2.学生交流。说(1)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指出来。请“小老师”帮助解决。绝:绝迹 径:小路踪:脚印、踪迹 灭:绝,尽蓑:用棕或稻草等编成的雨具笠:用竹叶编成的遮阳、挡雨的帽子(2)根据诗句指生描述图意: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3)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 (4)你有什么补充的? (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画(5) 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65) 听了介绍,在读这首诗,你有什么发现?(7)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孤独、清高的老人,一起走进这寂寞、冷清而凄凉的世界。(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四、课外延伸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教学反思:习作7教学目标要求:1、学习能及时地用文字或照片,把生活中捕捉到的能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2、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片,准确地把握图意,通过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教学重难点:重点做到说写结合,图文结合,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场景打动我们的心灵,如果我们能做个有心人,及时地用照片、文字或是自己下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打动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组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真实景象。2、出示文字: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3、同学们,读到这儿你的心情怎么样?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4、猜猜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生猜想)5、出示照片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从现场给我们拍摄到的六幅照片。出示挂图中的六幅照片。二、指导看图1、要想详细了解当时的情况,还得仔细地观察图片。 让生回顾学过的看图方法。2、师做总结:观察图片要按序观察,合理想象。(板书)3、引导观察一至五幅图三、说一说1、学生自由练说图意,师巡视指导。根据提示:看看那几只家燕的神态怎样?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它们又会怎么做呢?2、选择最打动自己的画面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同桌互说。3、全班交流:哪些画面最打动你?为什么?四、写一写1、学生完成初稿提示: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下列词语中选取几个词运用在你的习作中,也许会给你的习作增色不少。 奄奄一息 挣扎 惊恐 愣住 凝望 不知所措 心如刀绞 悲痛欲绝 泪如雨下 凄惨 哀鸣 声嘶力竭 竭尽全力 拉拽 叼盘旋 默默无言 精疲力尽 无可奈何 肝肠寸断2、展示评议。五、布置作业修改自己初稿。第二课时一、 导入:要把文章写得生动,除了仔细观察、合理想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反复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俗话话:“文章不厌百回改”所以老师希望你们写好作文后,一定要认真修改,仔细推敲习作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只有这样,作文的水平才能提高得快些。老师相信你们通过努力也一定会把本次习作写得很好的。 二、修改习作1、学生自己修改2、小组相互修改把你的习作跟小组里的同学交换,互相修改。你觉得他哪个地方写的比较好,哪个地方还要修改的? 3、指名朗读习作,师生评议把修改好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看看还有那些地方需修改。师生共同评议。4、再次修改三、认真誊抄习作教学反思:练习七【教学目的】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3、写好钢笔字。4、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