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理发展史5.doc_第1页
中国护理发展史5.doc_第2页
中国护理发展史5.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中国护理发展史 - 西方护理是怎样传入中国的霍 杰 刘燕萍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伴随着西方现代文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不断传入,西方近代护理学开始传入中国,掀开了中国近代护理的新篇章。 西方近代护理起始于19世纪60年代,是适应近代工业与社会分工的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奠基人是佛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18201910)。她总结了战地救护和医院护理管理的成功经验,写出了医院札记、护理札记两书和100多篇论文,特别是她1860年在英国圣多玛医院首创近代护士学校,为近代护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南丁格尔的护理实践和护理思想,为护理工作赢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护理作为一门科学和职业,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使护理学走上了近代发展的道路。因此,西方近代护理也称为南丁格尔式的护理。 西方近代护理作为西方医学的组成部分进入中国的最初形式是通过传教士开办医院。随着中国教会医院的增加,外国护士也随之来到中国。据1915年在华基督教会报告,当时基督教会医院及诊所共有330所,外国医生383名,外国护士112名。最早来华的西方护士是美国教会医院护士麦克奇尼(Mekechnie),其他外国护士,如约翰逊(Johnson)、信宝珠(Simpson) 、盖仪贞(Nina D Gage)、贝孟雅(Hope Bell)等也相继来华,从事护理工作。外国护士来华从事护理工作,为西方护理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 随着外国在华教会医院的发展,护理人员明显不足,教会医院开始训练中国的护理人员,并逐步发展为近代的护士学校出现在中国。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首创护士学校,开始用比较正规的方式培养中国护士。据1915年统计,仅教会医院举办的护士学校就有36所,学生272人。早期的护士学校的教学形式基本上是带教式的,学校附属于医院,几乎每医院都有一个护校。中国最早的专门护理人员正是由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 西方近代护理广泛传入中国的另一种方式是翻译西方护理书籍和创办中文护理报刊。最早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护理教科书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秋瑾所译的日文版的看护学教程。民国以后,翻译的西方护理学的书籍大量出版,如护病教科书、护病须知(1915),接产须知、护士推拿法(1916年),护病学、牛津护理学手册、医生到来之前、见习护士手册(1918年),护理饮食学、护病新论、看护要义(1920年)等。这些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护理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最早的教科书,对于近代西方护理在我国的传播以及我国早期护理工作者的成长,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方护理传入我国的另一盛事是成立中华护士会(中华护理学会前身)并创办中国护士季报。1908年教会主办的中国博医学,开始印行活页医学杂志,当时博医学的主持人高士兰(Cousland)医生,十分重视护理工作,在医学杂志上辟专栏刊登各地护士通讯。美国护士信宝珠在医学杂志上刊登公开信,倡议成立中华护士会,得到热烈响应,于1909年在江西牯岭成立了中华护士会。其会员均为外籍护士,直到191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护士大会,也只有中国护士钟茂芳一人参加。1920年,由中华护士会主办的中国护士季报出版创刊号,这是中国第一本综合性的护理刊物,除报道各地医院的护理工作,护理教育情况,介绍各科护理技术外,还有不少支持护理工作的人士投稿。从1920年至1948年,每年1卷4期,除抗战期间外,共出版25卷,于1949年停刊。 从1860年南丁格尔创办世界上第一所近代护士学校,到1884年第一位南丁格尔式的美国护士麦克奇尼来华从事护理工作,从1909年中华护士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中国护理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西方近代护理完成了向中国传入、根植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西方近代护理传入中国,开创了中国近代护理发展的新纪元。 中国护理发展史 - 我国最早成立的护士组织 中国看护组织联合会刘燕萍 在本世纪初,我国虽然有一些护士,但各地护士极少联络与沟通,基本处于各医院自行其事,工作毫无标准的状态。1907年,受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妇女部派遣,信宝珠女士来华在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从事护理指导工作。她不辞劳苦地去各医院巡视,看到中国护理的现状后认为,中国应向欧美国家学习,成立一个护士组织以训练和培养中国护士,统一全国护理教育标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考虑到护理界当时力量微薄,难以实现,于是信宝珠致函博医会中由英国长老会派遣来华担任该组织出版委员会编辑兼秘书的高士兰医生,倡议在中国成立护士会组织并请求支持。 高士兰医生见信后,遂复函深表赞同并热情支持,还免费为护士提供博医会报12页版面,以加强各地护士间的交流与感情联络。高医生还将复函与来函一并刊于1908年11月博医会报,并寄发各地医院广泛宣传此事。全国各地护士看后反响强烈,赞同成立护士会的呼声甚高。恰逢一些外籍护士和医生在江西牯岭度假,于是他们对此进行热烈的讨论。经过几度磋商,1909年8月19日由7名外籍护士和2名外籍医生于江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