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IT产业机会 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 朱 东 华 呛口小辣椒博客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IT企业表现 UT斯达康 目前股价2 44美元 中芯国际 目前股价1 15美元 空中网 目前股价3 09美元 中国移动 目前股价48 09美元 百度 目前股价234 62美元 直接影响 金融服务领域是IT行业最大的收 入来源 软件业约15 30 的收入来自于金 融领域 间接影响 43 的公司计划削减它们在IT领 域的开支 微软 惠普和Nvidia等公司公布了裁员计划 10月6日eBay正式宣布裁员10 9月中旬起 不完全统计 美国IT公司总计 裁去19683个工作职位 不包括外包服务提 供商裁剪的24 6万人 提供高性能软硬件的厂商所遭受的打击要 远远大于那些提供数据中心外包和安全服 务的公司 产业规模 国内第一支柱产业 2000年以来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产业规 模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始终居领先地位 2001 2007年间 电子信 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4 9 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07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 6万亿元 增长18 软件业务收入 5800亿元 增长20 8 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 先 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12 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 达5 27 2000200020002000 200620062006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增速与国民经济比较年电子信息产业增速与国民经济比较 产业规模 世界产业规模第二位 从全球范围来看 自2003年开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规模已超过日本 仅次于美国连续四年位列世界第二 2007年 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占全球市场的份额 达22 4 目前 中国境内生产的显示器 手机 彩电 激光视盘机 笔记本电脑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50 31 43 80 和40 2007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占全球市场份额 对外贸易 近年来 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实现了 高速增长 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1241亿美元 增长至2007年的8047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到 36 5 其中 出口额从2001年的650 2亿美元 增至2007年的4595亿美元 年均增速高达 38 5 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37 6 占电子 制造业销售收入的66 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在全国商品外贸总 额中所占比重达到37 占全球电子信息产品 进出口额的比重超过18 国际竞争力在平稳 提升 核心基础产业薄弱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产品过剩 中国能生产的整 机 如彩电 程控交换机 微机 手机 激光视盘 机等产品几乎全部过剩 主要依靠降价销售参与市 场竞争 而高端服务器 路由器 关键元器件 系 统软件等产品基本依赖进口 上游原材料 设备和关键电子元器件大量依靠进 口 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受制于人 这些产品 的生产属于高附加值环节 而加工制造属于低附加 值环节 而且大多数加工出口的产品缺少自主品牌 和销售渠道 导致产业大部分利润都被上下游企业 所攫取 直接影响了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 位 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经济动荡与IT产业变革 汉语中危机既有 危危 又有 机机 机会总藏在危险当中 美国 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1987年全球股灾 美国的 经济实力地位相对下降 然而 美国经济在 19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高增长率 低通货膨胀 率 即所谓新经济的良好表现 美国信息产业对新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 用 主要表现为促进新经济的不断增长 产业 结构的不断升级 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 使 经济主体间更加和谐 美国发展新经济的主要 经验是政府大力支持 企业广泛参与 风险投 资活跃 日本 70 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 直接大幅推高了日本进口原材料 如 石油 矿产资源等 的价格 压缩了日本重化工业产品的利润 空间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 日元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 日元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压缩高成本 低利润的传统制造业的生 存空间 在这种背景下 日本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针对于日本传统行业产业能耗大 产能过剩 产品附加值低的局 面 日本政府推出一系列强制性的政策措施 加快企业低效产能 的清除 通过产业国际转移和企业国内合并重组来提高传统制造 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发展放缓 而代表 新兴产业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 取代之前的重化工业成为 支柱产业 日本经济在经历了70 年代经济转型之后 产业活力的恢复使得 日本重新步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 实现了80 年代日本的经济 繁荣 日本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和日元持续升值等因素的影 响 面临新兴经济体的强大竞争压力 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受 到严峻挑战 日本经历了了漫长的结构改革和调整时期 日本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第三次大规模产业结构升级 总体上 呈现出服务化和信息化特征 日本IT产业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一片黯淡的日本经济涂抹了一笔亮色 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引擎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日本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信息 产业一直是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 1995 2004年间 日本信息产业实际产 值增长88 1 不仅大大超过了实际GDP总额增长的9 0 也明显超过了 日本传统支柱产业电气机器工业增长的72 6 和汽车工业增长的16 3 2004年 信息产业的实际产值达到61 91兆日元 占GDP总额的11 7 稳 居日本第一大产业部门的地位 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两次通货紧缩的冲击之后 2000年以来 日 本经济重新进入了恢复性增长阶段 截止到2005年日本的GDP已经连 续6年实现增长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 5 其中2000年 2004 2005年 的三年中实际增长速度都在2 以上 其内在的规律 的确良 彩电 洗衣机 电脑 汽车 住房 信息化时代 人才是最好的 最稳健的投资 洗牌洗牌打牌洗牌洗牌 危机经济发展资源重组发展 金融危机带给我国IT行业的机会 金融危机必然会影响到国外IT企业的 发展势头 这恰恰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 机会 此次金融风暴或是中国IT企业提升 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地位的好机会 市场市场 人才人才 市场 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是我国IT行业强有力的支撑 此次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我国IT行业来讲可 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 中国经济增长率高居亚太地区各国之首 市场潜力巨 大 对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按国际同口径计算 2007年 中国电子信息产品产值 占全球市场的份额比2006年提高了2 2个百分点 其中 内销总量占全球市场的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 对全球 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4 5 成为推动全 球电子信息产品增长的主要力量 其中 2007年 中 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为5623 7亿元 继续成为世界 第一大集成电路市场 根据美国著名的市场分析公司IDC的预测报告 中国IT 市场2005年到2010年复合增长率为11 5 到2010年 市场总规模将达到538 8亿美元 4358 7亿元人民币 人才人才 目前信息技术和计算 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已 超过全国理工科大学 生总数1 3 我国有自身有牢固的人才储备 中国在2001年以前远远低 于美国 但经过短短7年 时间 我国应届高校毕业 生数变成了美国的近两倍 最近10年 美国每 年高校 毕业生总量比较平稳 平 均增速在2 以下 而我 国则呈持续快速发展的增 长势头 平均每年净增20 以上 特别是2003年 比2002年增长了 46 德国在校大学生人 数200多万 2005年日本在校 大学生250万 2008年美国IT产业的就业人数410万 中国中国200720072007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就业人数达到年电子信息产业就业人数达到777777777777万人万人 量变到质变 微软把中国选为海外最大的研发中心 认为 中国人才储备很牢固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 从1978年到2007年 底 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 97万 人 尤其近几年留学回国人员规模呈逐年 扩大趋势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表示 30年来出国留 学教育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和效益 已 成不争的事实 从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 方面讲 在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 源强国转变的过程中 留学回国人员提供 着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目前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形成了民营企 业 外资企业和海归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截至2006年底 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总 量达到17000多家 其中留学人员创业企业 3588家 注册资金总额达到45亿元 据不 完全统计 中国大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 司有40多家 其中有大多数都是海归留学 生创办的企业 金融危机创造了吸引海外IT人才的机会 金融危机将引发一股人才流动 对于目前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IT 行业来说 是一个难得的招揽世 界顶级IT人才的机遇 印度 海归派 对印度软件业发展功不可没 网络泡沫 911事件 造成美国经济不景气 许 多留美印度学子不得不带着他们的技术 资金 和业务返回故土 他们是印度的财富 同时也 创造了大量财富 如同 纽约时报 专栏作家 弗里德曼在 世界是平的 一书中所描述的那 样 IT时代 工作跟着人走 海归派 在创造 财富的同时 也为印度通晓英语的廉价劳动力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金融危机创造了扩大市场的机会 开发软件和服务市场 金融危机会促使银行向IT服务商提出数据整合 风险 控制以及外包等进一步的服务要求 而这些服务一直 以来都是中国IT业的一个短板 所以正好可以借洋巨 头跌入低谷的机会加以提升 借机并购 欧美等国不少IT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都难以为 继 对于国内那些有资本实力的IT公司来说 一个收 购中意资产的时机已然到来 不过在目前全球金融形 势不乐观的情况下 企业并购要注意自己的现金安 全 不能因为并购而对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 扩大市场份额 深挖亚非等新兴市场份额 借机进入欧美等过去难以 打进的发达国家市场 眼前龙虎斗不了 杀气直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