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安徽历史复习提要.doc_第1页
2010安徽历史复习提要.doc_第2页
2010安徽历史复习提要.doc_第3页
2010安徽历史复习提要.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安徽历史复习提要1. 先秦时的安徽经济:早在四五千年前,安徽就种植水稻了;战国时期,安徽属楚国,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现名安丰塘)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位于今寿县城南30千米,是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为后来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先秦时安徽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商周时期,今铜陵铜官山已成为当时全国炼铜业的中心;在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是当时的一种商业免税的通行证,反映了当时安徽商业的发展。(911页)2. 管仲,颖上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改革家,在齐国为相时,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革新军事,在外交上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后人将朋友间真诚的情谊称之为“管鲍之交”。(1112页)3. 老子,春秋末年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著道德经,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战国蒙(今蒙城县)人,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现象,思想消极悲观,著庄子,认为“有用”不如“无用”。(1213页)4. 华佗,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淡泊名利,立志“以医济民”,发明了“麻沸散”,创制了医疗体操五禽戏。(21页)5. 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期,前秦统一黄河流域。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大军攻打东晋,双方对阵淝水,谢玄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军队。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皆源于此。(25页)6.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在淮北和江淮地区大兴屯田,主要有民屯和军屯两种形式;孙吴、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口南迁,皖南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梅根冶(今池州市贵池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冶铸中心之一。从东晋、南北朝一直到唐、宋的近千年中,梅根冶几乎炉火长明,兴盛不衰。孟浩然“火识梅跟冶,烟迷扬叶州”、李白“铜井炎炉敲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的诗句就是对当时冶炼盛况的真实写照。(2627页)7. 被誉为“文房四宝”的宣纸、徽墨、宣笔、歙砚闻名全国。宣纸因产于宣州泾县而得名,号称“千年寿纸”,歙州的“澄心堂”纸是宣纸中的珍品;徽墨是歙州的特产,宋徽宗时改歙州为徽州,徽墨由此而得名;宣笔,东晋王羲之曾为此而作“求笔帖”;歙砚因产自唐代的歙州而得名,又名“龙尾砚”,苏东坡曾“求砚于歙”。(34页)8. 北宋时,宣城、芜湖和池洲出现了千亩以上旱涝保收的圩田;水稻栽培,农民掌握了烤田的田间管理方法。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成为皖南早稻的主要品种。棉花、甘蔗、柑橘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宋代两淮地区通行的“交子”习称“淮交”。(38页-40页)9. 包拯,北宋庐州(今合肥市人),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执法严明,不畏权贵,不循私情,为百姓所称道,关心百姓疾苦,常常为民请命,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曾任开封府尹、龙图阁学士等,因此有“包龙图”之称,死后封为“包孝肃公”,故人称“包公”。(40页)10. 宋画第一李公麟,号龙眠居士,北宋舒州(今桐城市)人,多才多艺,尤以绘画著称,创立了独特的“白描”画法,被后人誉为“宋画第一”和“天下绝艺”,代表作有五马图、牧放图等。(4243页)11. 宋元时期的农学成就:宿州的孟祺参与了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著作农桑辑要的编写;元朝时,旌德县尹王祯,写成了著名的农学著作农书,还发明了木活字以及转轮排字架。(44页)12. 朱元璋,因元末农民起义而崛起,他接受了朱升的九字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力量迅速发展壮大。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年号洪武。(4647页)13. 清代安徽建省:顺治时清设江南省,置左右承宣布政使司,今安徽境内属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正使司,安徽正式建省。(51页)14. 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53页)15. 徽商的兴衰:徽商即徽州商帮,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清朝道光年间逐渐衰落。徽商以资本雄厚、活动范围广、经营项目多、兴盛时间长且崇尚文化为特点,成为全国最大的最有影响的商帮之一。江南有“无徽不成镇”之说。(53-54页)16. 明清时期的安徽科技名流有:数学家程大位,著算法统宗,集古代珠算之大成,使中国珠算开始走向世界;a) 数学家梅文鼎,著中西数学通;b) 科学家、思想家方以智,著物理小识,是一部自然百科全书式著作;c) 女科学家王贞仪,著星象图解、月食解、地圆说等,批判了当时的“天圆地方”说,正确解释了月食的原因,有诗句“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女儿不英雄”;d) 明清时期独树一帜的“新安医派”。(5556页)17. 明清文学艺术:“桐城派”散文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在明清时期文学史上影响较大。桐城派是清代很有影响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魁、姚鼐等都是桐城人,故称桐城派。它崛起于清康熙年间,衰落于民国初年。吴敬梓,清初著名小说家,讽刺小说的开山鼻祖,儒林外史是其代表作。(5758页)18. 徽派建筑以徽州古民居和牌坊为代表,黟县西递、宏村的明清民居建筑群是徽州古民居的精品, 牌坊建筑代表有棠樾牌坊群和许国牌坊。(5859页)19. 鸦片战争前后正视现实的安徽进步思想家有姚莹、包世臣、王茂荫。王茂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6566页)20. 李鸿章,合肥人,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淮军的创始人。淮军是我国第一支较为系统地接受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的军队,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甲午战败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7374页)21. 安徽近代经济的缓慢发展(7678页)22. 献身革命的皖籍志士:吴樾谋炸五大臣壮烈牺牲,安庆的吴樾街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黄花岗72烈士中有安徽的宋玉琳、石德宽、程良。(81页)23. 柏文蔚1912年就任安徽都督,采取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措施,并在安徽取得禁烟斗争的胜利。(82页)24. 1931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在芜湖正式成立,王步文任省委书记。(91页)25. 抗日烽火遍江淮:1937年饶国华在广德抗日,揭开了安徽境内抗战序幕;新四军是安徽战场对日作战的主要力量;“从奴隶到将军”的罗炳辉,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01103页)26.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03104页)27. 皖籍抗日英雄著名的有冯玉祥、方振武、戴安澜。戴安澜在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以身殉国,周恩来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106107页)28. 安徽巢湖人杰地灵,在近代为民族利益而做出重要贡献的突出人物有:“布衣将军”冯玉祥;“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戴安澜;“和平将军”张治中。(108109页)29.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110111页)30.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主要在安徽境内,总前委设在濉溪县临涣集小李庄,江淮儿女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11112页)31. 渡江战役在安徽:安庆到无为一线为中路大军渡江地段,。总前委设在合肥肥东撮镇瑶岗村。(112114页)32. 1949年1月,合肥和平解放,4月23日屯溪和平解放,至此,安徽全境解放。(114页)33. 近代安徽文化名人:孙家鼐、吴汝纶、胡适、朱光潜等。吴汝纶,桐城人,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桐城派晚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创办了桐城中学;胡适,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对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程长庚是一位集艺术家、教育家于一身的戏曲大师,在徽剧发展到京剧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独具特色的安徽地方戏是黄梅戏;凤阳花鼓有“东方芭蕾”之称。(117119页)34. 近代安徽教育兴起:1898年,邓华熙在安庆创办求是学堂,开安徽近代教育之先河;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主张用教育改造中国社会,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先后创办晓庄师范等10余所学校,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20122页)35. 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952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相继成立,曾希圣任省委书记和省人民政府主席,省会合肥。(128129页)36. 走向社会主义:1953年安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下半年,安徽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安徽基本建立。(134135页)37. 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建设成就。(143144页)38. 1978年凤阳小岗村首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