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复审委员会第5071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doc_第1页
专利复审委员会第5071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doc_第2页
专利复审委员会第5071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doc_第3页
专利复审委员会第5071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决 定 号第5071号决 定 日2003年6月3日发明创造名称圆钢旋风剥皮机国 际分类 号 B25B512无效宣告请求人上海浦东金属穿孔厂被 请 求 人马全明专 利 号99226620.3申 请 日1999年5月14日授权公告日2000年11月15日合议组组长张荣彦主 审 员耿 博参 审 员陈海平附 图 页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决 定 要 点: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本专利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应当认为本专利的说明书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 一 案由 本无效宣告请求涉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0年11月15日授权公告的,名称为“圆钢旋风剥皮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专利号是99226620.3,申请日是1999年5月14日,专利权人是马全明(下称被请求人)。本实用新型授权时的权利要求如下:“ 1,一种圆钢旋风剥皮机,主要包含有床身、夹紧传动装置、刀具装置及走刀结构,其特征在于:A. 夹紧传动装置主要包含有一头端圆钢夹持拉动小车()、一尾端圆钢夹持送进小车()和一进给传动机构;B, 刀具装置()是一种由马达驱动旋转的组合刀盘(),该组合到盘()的中心设有供圆钢通过的中心通孔,刀具()设置在组合刀盘()盘面上的刀盘滑槽()中;C, 所说尾端圆钢夹持送进小车()设置在刀具装置()的一侧,头端圆钢夹持拉动小车()设置在刀具装置()的另一侧,并且,头端圆钢夹持拉动小车()和尾端圆钢夹持送进小车()均与进给传动机构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钢旋风剥皮机,其特征在于:在组合刀盘()的盘面上对称地设有四组车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钢旋风剥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说进给传动机构;是一种主要由链轮()、链条()和一牵引机构构成的链式传动机构,一链条()啮接在位于两侧的链轮()上,头端圆钢夹持拉动小车()和尾端圆钢夹持送进小车()均各通过一挂钩可与链条()相连接,牵引机构()与一侧的链轮()相连接。”针对上述专利权(下称本专利),上海浦东金属穿孔厂(下称请求人)于2002年9月13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其理由是本申请与对比文件相比不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说明书公开不充分,所以本实用新型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有关新颖性、创造性的规定,说明书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关于说明书应当充分公开的规定。请求人提交了以下附件作为证据: 附件1:95105480.5号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 公开日为1995年12月20日,; 附件2:95106009.0号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 公开日为1996年4月24日;专利复审委员会于2002年10月21日受理了上述无效宣告请求,并将无效宣告请求书及相关材料转送给被请求人。请求人又于2002年10月10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及补充了如下附件:附件: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期第页复印件;附件:大连特殊钢杂志1993年第期第3136页复印件。 请求人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以上附件所公开内容的技术启示,无需通过逻辑分析、推理,就可以获得本专利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故本案的权利要求、不具有创造性,本案专利具有实质性特点的进给传动机构以及该机构与夹持装置的连接关系在说明书中没有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根据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再现该专利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应当被宣告无效。被请求人于2002年11月29 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了答辩意见,认为本专利与对比文件相比技术领域相同,但发明目的不同、技术方案不同、预期效果不同,所以本专利与对比文件相比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并认为本专利的说明书是清楚完整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本方案,被请求人认为应维持本专利有效。合议组于2002年12月11日将被请求人的上述意见转给了请求人,并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口头审理通知书,定于2003年2月20日在专利复审委员会举行口头审理。口头审理如期举行,双方当事人均参加了口头审理。被请求人在口头审理时将权利要求的附加技术特征合并进权利要求中,修改成新的权利要求,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为:“1,一种圆钢旋风剥皮机,主要包含有床身、夹紧传动装置、刀具装置及走刀结构,其特征在于:A,夹紧传动装置主要包含有一头端圆钢夹持拉动小车()、一尾端圆钢夹持送进小车()和一进给传动机构;B, 刀具装置()是一种由马达驱动旋转的组合刀盘(),该组合到盘()的中心设有供圆钢通过的中心通孔,刀具()设置在组合刀盘()盘面上的刀盘滑槽()中;C,所说尾端圆钢夹持送进小车()设置在刀具装置()的一侧,头端圆钢夹持拉动小车()设置在刀具装置()的另一侧,并且,头端圆钢夹持拉动小车()和尾端圆钢夹持送进小车()均与进给传动机构向连接。所说进给传动机构;是一种主要由链轮()、链条()和一牵引机构构成的链式传动机构,一链条()啮接在位于两侧的链轮()上,头端圆钢夹持拉动小车()和尾端圆钢夹持送进小车()均各通过一挂钩可与链条()相连接,牵引机构()与一侧的链轮()相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钢旋风剥皮机,其特征在于:在组合刀盘()的盘面上对称地设有四组车刀()。”合议组认为上述修改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十八条第一款和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三章第.节的规定,予以准许。请求人针对被请求人提交的修改的权利要求书,放弃了本专利的权利要求、不具有创造性的无效宣告请求,但认为本专利的说明书仍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未对权利要求书中的必要技术特征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无法实现该技术方案。被请求人认为本专利的说明书已对此技术方案作出了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该技术方案。口头审理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均向本案合议组提交了口头审理中发言的书面意见。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可以依法作出决定。二. 决定的理由1. 证据的认定及合议组的评述范围请求人提交的附件1-4形式上为专利法意义上的公开出版物的复印件,由于被请求人对证据的真实性表示无异议,所以合议组对以上证据予以认证。以上证据是在申请日以前公开的,所以可以作为现有技术用以评价本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但鉴于被请求人在本案口头审理时提交了符合有关规定的经进一步限定的权利要求书,而请求人也相应放弃了对上述新修改的权利要求不具有创造性的无效宣告请求,所以合议组对本专利同请求人所提交的现有技术相比是否具有创造性不再评述,而仅对请求人所提出的本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请求理由进行评述。2. 法律规定: 我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时,应当有附图。在审查指南中第二部分第二章2.1.3节规定: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是指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记载的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能够再现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且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审查指南中第二部分第四章2.2节规定: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指一种假设的“人”,假定他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试验的手段和能力,但他不具有创造能力。如果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能够促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其他技术领域寻找技术手段,他也应具有从该其他领域中获知该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的相关现有技术、普通技术知识和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3. 合议组认为: 专利法规定一专利所要保护的是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判断专利是否充分公开是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技术知识、理解能力和试验手段作为判断的尺度。在本案中申请人已在本专利的说明书中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对圆钢整个表面进行均匀剥皮切削,并能提高剥皮车削的效率,圆钢的成材率”已作出了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此技术方案。请求人提出“首尾夹持小车是如何采取技术措施来控制与进给传动机构相扣连,以及解除扣连时,又是采用什么技术措施使夹持小车快速退回;进给机构中的牵引机构具体结构如何,与链轮链条是怎样的连接关系”这些技术问题的解决在说明书中没有作出详细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无法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合议组认为在本专利的说明书第2页的第616行和第页的1420行已经对实现发明目的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作出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其知晓的申请日之前本专利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和为要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能够促使他在其他技术领域寻找的技术手段,以及他所获知的从该其他领域中获知该申请日之前的相关现有技术、普通技术知识,可以根据本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去解决首尾夹持小车怎样控制与进给传动机构相扣连以及如何解除扣连的问题,也可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使夹持小车快速退回;进给机构中的牵引机构可采用链轮与链条啮合连接并和一驱动装置配合来完成牵引小车的功能。即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该技术方案。对于请求人在口头审理时提出的“如果认为以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那么应当认为这些技术特征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所以修改后的权利要求就不具有创造性”这一主张,合议组认为,评判一专利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否具备创造性,应该以该专利所要求保护的整体技术方案同现有技术相比去比较,而不能拿出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