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测案八下文言文复习梁军玲.docx_第1页
教学测案八下文言文复习梁军玲.docx_第2页
教学测案八下文言文复习梁军玲.docx_第3页
教学测案八下文言文复习梁军玲.docx_第4页
教学测案八下文言文复习梁军玲.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主备人:梁军玲 创作时间:2011年10月26日复习内容: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复习目标:掌握基础知识、把握考点知识积累一、 通假字1、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叫2、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3、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 通“肢”肢体4、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通“披”穿着5、才美不外见见: 通“现”表现出来6、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7、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皆8、属予作文以记之属: 通“嘱”,嘱咐9、恶能无纪 恶:怎样。纪:通“记”,记载。二、重点句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3、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4、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5、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 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1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了,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国。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13、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柳条将要舒展没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头在风中散开,麦田里低矮的麦苗才一寸左右。三、古诗文默写1、与朱元思书含蓄表达作者向往美好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3、造成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最能表现宋濂幼时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能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赤壁中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过零丁洋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8、水调歌头里借自然现象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9、山坡羊潼关怀古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10、小石潭记里写小石潭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句子是: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11、由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让你想起岳阳楼记里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醉翁亭记里微露主旨,奠定全文写景抒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3、满井游记中画龙点睛之笔的句子是:始知郊田之外未知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4、饮酒中最能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5、行路难中最能表现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精神的两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博大宽广胸怀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8、已亥杂诗里以花为喻,表明心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9、赠从弟中写松柏坚贞句子是:冰霜正惨寒,松柏有本性。20、送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21、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2、送元二使安西写惜别千古名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3、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运用想像抒写作者壮志豪情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24、无题中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5、相见欢中的主旨句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巩固提高(一)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完成下列各题: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选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C)A、一百许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B、负势竞上横柯上蔽C、窥谷忘反窥镜而自视D、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从(顺、随)流漂荡,何意东西(向东向西)(2)负(凭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高。邈,远。这里作动词,往高处和远处伸展)3、翻译下列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蜂,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的什么特点?由此你想到三峡中的哪一句?写出富春江水迅疾凶猛,想到三峡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文意理解:(1)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在写法上的特点。该句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到此以后,心会变得平静下来.表现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以及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思想感情。或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6、学完本文后,请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游鱼细石现清净,奇山异水显隐心。(二)、阅读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完成下列各题。1、选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C )A、期在必醉 度已失期 B、每有会意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C、家贫不能常得 安得广厦千万间 D、亲旧知其如此 其如土石何?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A、环堵萧然( 空寂) B、短褐穿结( 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C、造饮辄尽( 往、到) D、晏如也( 安然自若的样子 )3、翻译下列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但不执着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4、文意理解:(1)、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2)、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用了大量的否定词“不”,突出了作者怎样的特点?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作者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或安贫乐道,独立于世俗之外。(3)、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三)、阅读马说(韩愈),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A、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B、常且欲与马等不可得(相同)C、执策而临之( 马鞭 ) D、才美不外见(通“现”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真万里的能力,把它当作普通的马来喂养。(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用鞭子抽打它,不按照正确有驱使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它的才能。3、理解:本文通篇运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A ) A、既加冠既克,公问其故 B、益慕圣贤之道得道者多助C、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D、卒获有所闻 卒皆夜惊恐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A、无从致(致)书以观 B、走(跑)送之,不敢稍逾约C、又患(担心)无硕师名人与游 D、俟(等待)其欣悦3、翻译下列句子:(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我站在他身旁,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4、文意理解:(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 (2)、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关于学习的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3)学习要敢于发问(4)学习要有主动性(5)学习要勤奋刻苦(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3)、本文是写给马生的赠序,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4)读完全文,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学习刻苦,求学诚心;尊敬老师,坚守信用)(六)、阅读岳阳楼记(范仲淹),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B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 B、朝晖夕阴 朝服衣冠 C、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D、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中有足乐者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A、横( 广远 )无际涯 B、 薄( 迫近 )暮冥冥 C、予尝求( 探求 )古仁人之心 D、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 )3、翻译下列句子:(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离开京都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害怕别人讥讽自己的情感,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极了。(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替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替君主担忧。4、文意理解:(1)、读全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慨,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 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3)、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答: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 高尚情操。(4)、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5)、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如:任长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好的诠释。(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但观点错误或偏激应酌情扣分)(7)、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8)、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9)、请有课文第三、四段中任意选一段,就其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答:如第三段内容写迁客骚人在阴雨连绵之时登楼览物之情;写法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用了排比、对偶等恰当的修辞手法。)(10)、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岳阳楼记道出了许多仁人志士的心声,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远大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情怀。)(七)、阅读醉翁亭记(欧阳修),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D )A、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野芳发而幽香 征于色发于声C、朝而往暮而归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者歌于途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C、云归而岩穴暝(聚拢)D、颓然乎其间者(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3、翻译下列句子:(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欢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4、文意理解:(1)、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2)、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回答即可。(从启示、结合生活、语言表达三方面评分)(3)、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欧阳修与民同乐,随遇而安的思想感情。(4)、“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围绕“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5)、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或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八)、阅读满井游记(袁宏道),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C )A、山峦为晴雪所洗 酿泉为酒 B、冻风时作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呷浪之鳞 锦鳞游泳 D、余寒犹厉 余之游将自此始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A、娟然如拭( 美好的样子 ) B、泉而茗者( 此作动词,煮茶 ) C、汗流浃背( 湿透 ) D、柔梢披风( 开、分散 )3、翻译下列句子:(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稍微湿润,放眼望去,空旷的景象,感到自己像笼子里的逃出的天鹅。(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我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它啊。4、文意理解:(1)、这篇游记抓住了初春景物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在生动的描写中,渗透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欣赏和赞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热爱美好自然,厌倦都市官场生活的情怀。(2)、本文在记叙描写中多处运用比喻,比如,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你能从文中找出几例吗?结合上下文体会其表达效果。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哈新绿的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又如”如倩女之hui面而髻环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蛮,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又如“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还没有长高的麦苗,阐明而又形象(3)、作者在写景时,用词上处处突出了早春景物的特征,如写柳条用“将舒未舒”,写麦田用“浅”,在文中类似的词还有始、乍、新。聚焦考点,体会中考古诗文阅读(共l5分)(2010年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11分)(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 贬官饶州。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 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去国怀乡离开(2)至若春和景明日光,阳光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担忧。(2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同道呢? 19文段(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 喜,不以已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20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 (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2分) 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言,从侧面表现出来的。(1分)(共3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饮酒 (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2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分)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三、古诗文阅读(共l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河南2011)(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丸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至寒至腴,可拊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岚:林中雾气。箨(tu):竹笋皮,笋壳。纨:白色的丝绢。拊(f):抚摩。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潭中直可百许头大约 (2)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意思对即可。2分)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语段(一):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玉”“纨”和水进行比较) (意思对即可。一个语段2分,其中方方法l分,具体内容l分。共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中考演练创新一、阅读过零丁洋(文天祥)这首诗做12题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2.请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2分)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二、阅读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21、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学测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主备人:梁军玲 创作时间:2011年10月26日复习内容: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复习目标:掌握基础知识、把握考点知识积累一、 通假字1、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叫2、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3、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4、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5、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出来6、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7、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皆8、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9、恶能无纪 恶:怎样。纪:通“记”,记载。二、重点句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3、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4、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5、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 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1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了,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国。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13、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柳条将要舒展没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头在风中散开,麦田里低矮的麦苗才一寸左右。三、古诗文默写1、与朱元思书含蓄表达作者向往美好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2、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3、造成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最能表现宋濂幼时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能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赤壁中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过零丁洋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8、水调歌头里借自然现象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9、山坡羊潼关怀古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10、小石潭记里写小石潭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句子是: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11、由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让你想起岳阳楼记里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醉翁亭记里微露主旨,奠定全文写景抒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3、满井游记中画龙点睛之笔的句子是:始知郊田之外未知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4、饮酒中最能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5、行路难中最能表现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精神的两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博大宽广胸怀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8、已亥杂诗里以花为喻,表明心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9、赠从弟中写松柏坚贞句子是:冰霜正惨寒,松柏有本性。20、送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21、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2、送元二使安西写惜别千古名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3、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运用想像抒写作者壮志豪情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24、无题中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5、相见欢中的主旨句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巩固提高(一)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完成下列各题: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选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A、一百许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B、负势竞上横柯上蔽C、窥谷忘反窥镜而自视D、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从()流漂荡,何意东西()(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3、翻译下列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的什么特点?由此你想到三峡中的哪一句?5、文意理解:(1)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在写法上的特点。(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6、学完本文后,请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二)、阅读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完成下列各题。1、选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期在必醉 度已失期 B、每有会意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C、家贫不能常得 安得广厦千万间 D、亲旧知其如此 其如土石何?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A、环堵萧然( ) B、短褐穿结( )C、造饮辄尽( ) D、晏如也( )3、翻译下列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文意理解:(1)、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2)、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用了大量的否定词“不”,突出了作者怎样的特点?(3)、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三)、阅读马说(韩愈),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A、骈死于槽枥之间() B、常且欲与马等不可得()C、执策而临之( ) D、才美不外见(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理解:本文通篇运用的是的写法,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A、既加冠既克,公问其故 B、益慕圣贤之道得道者多助C、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D、卒获有所闻 卒皆夜惊恐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A、无从致()书以观 B、走()送之,不敢稍逾约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俟()其欣悦3、翻译下列句子:(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文意理解:(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2)、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关于学习的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本文是写给马生的赠序,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4)读完全文,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六)、阅读岳阳楼记(范仲淹),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 B、朝晖夕阴 朝服衣冠 C、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D、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中有足乐者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A、横( )无际涯 B、 薄( )暮冥冥 C、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 D、 微斯人,吾谁与归( )3、翻译下列句子:(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文意理解:(1)、读全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2)、“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4)、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5)、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7)、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8)、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9)、请有课文第三、四段中任意选一段,就其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10)、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七)、阅读醉翁亭记(欧阳修),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D )A、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野芳发而幽香 征于色发于声C、朝而往暮而归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者歌于途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云归而岩穴暝()D、颓然乎其间者()3、翻译下列句子:(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4、文意理解:(1)、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5)、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八)、阅读满井游记(袁宏道),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A、山峦为晴雪所洗 酿泉为酒 B、冻风时作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呷浪之鳞 锦鳞游泳 D、余寒犹厉 余之游将自此始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A、娟然如拭( ) B、泉而茗者( ) C、汗流浃背( ) D、柔梢披风( )3、翻译下列句子:(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4、文意理解:(1)、这篇游记抓住了初春景物的特点,在生动的描写中,渗透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情怀。(2)、本文在记叙描写中多处运用比喻,比如,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你能从文中找出几例吗?结合上下文体会其表达效果。(3)、作者在写景时,用词上处处突出了早春景物的特征,如写柳条用“将舒未舒”,写麦田用“浅”,在文中类似的词还有、。聚焦考点,体会中考古诗文阅读(共l5分)(2010年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11分)(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