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活动计划书.doc_第1页
小组活动计划书.doc_第2页
小组活动计划书.doc_第3页
小组活动计划书.doc_第4页
小组活动计划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理论阐述9 Y3 X& L/ M2 J6 H, x0 X1、设计团体的成因0 $ q/ Y( a0 * f8 P大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不少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选择参加各种学生组织,以期获得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由于高中及以前的学习往往更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以致许多新生的团队沟通与合作意识淡薄,不利于团队建设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h+ n. t8 H+ T0 为此,我们希望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以社工的理念为指导,为加入了各种学生组织的大学生提供帮助,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团队沟通与合作意识。. n. Y& 7 J) s、团体的理论架构社会化 理论。社会化是指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在大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过程中,因为面对的群体由高中的较为单一、 同质性较高的群体变为来自不同地区、异质性较高的群体,因此需要继续社会化,学会如何在大学中尤其是在团队中恰当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互动理论。由于我们总是意识到自身行动对于他人的后果,所以几乎所有人的行为都是以他人为导向的。在团队建设中,成员之间充分和良性的互动对团队发展至关重要。在小组中,通过各种活动使成员了解如何有效互动,增强其沟通能力。社会学习理论。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训习得的,所以通过小组活动,可以使小组成员学习和改进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5 C2 p/ t6 3 6 y8 R0 I. Q二、目标 z. B U( T8 N; t% u1、增强整个新闻部部门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营造良好的部门文化氛围,加强部门各成员间的合作。2、提高部门各成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主要是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三、团体成员$ B* N5 |) u$ B V1、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系团学联新闻部成员,多为大一、大二学生% z! Y: p# K% z N2 o0 r8 X+ h2、成员间相互认识,知道彼此的姓名,但熟悉程度较低,沟通与合作较少;部门荣誉感和归属感较弱;+ C: x+ F v6 p8 o5 Q$ y+ M四、团体特征- , 1 ?% R+ p1 W/ O1、性质:封闭型、自愿性小组* o% s, Y+ L# x8 O 2、持续时间:2007年12月8日12月22日3、规模和组合:810人+ T9 u9 A5 I, D: B2 a4、聚会的频率:每周一次 M6 N( ?; M- j% I/ M, M5、每次聚会的时间:约90110分钟五、明确的目的1、成员间除去工作外私下联系增多,如互发短信、相约共同逛街和出游、一起上自习等2、在信息传达过程中准确度提高3、部门的工作和任务能够及时地完成,工作效率提高六、初拟的程序设计和日程第一次活动:(活动地点暂定东九前的草坪,周六下午3点开始,时间共计80 90分钟)$ H. J( 0 Q+ r0 t* S; x. k* V4 Q主题 目的 内容及形式 时间 所需物资* G E K& ; |- l! E报到 签到,贴胸卡 5分钟 签名纸 签字笔* M) X b2 |: 0 _9 z进行问卷调查一见如故 在已相互认识的基础上加深了解 1、所有的人围成一个圆圈- Y V3 l0 m% u3 6 M7 f& R/ r B; f2 J2、 每个人自我介绍(可直接用自己姓名,也可以用自己的昵称或绰号),自我介绍内容中要包括自己的一个特色,如家乡所在、爱好、对自我的评价等,形式如:“我 是来自浙江乐清的浩子”,此外边自我介绍边要做一个代表自己的动作;每当一个组员介绍完后,所有其他组员重复其介绍和动作 15分钟 8 Y9 $ k6 R, o3 L异口同声 热身活动 随机挑选出一个人离开,其他人进行商量,每个人分别说出一类事物中的一种,当离开的成员返回时,其他人同时说出商量好的事物,让该成员猜所说的事物属于哪一类。 10分钟 破壳日排序 深入了解其他成员 1、大组进行# Q+ 2 K1 F/ M2、让所有同学按照自己生日的大小围成一个圆圈3、全程所有同学都不能说话3 I( Q1 4 T5 R , z4、完成后,请同学自报自己的生日,看是否有人站错。对站错的同学工作员可趁机询问站错的原因,也可以询问一些站对的同学成功的(或有效的)秘诀说 明:工作员在活动结束后,可促进同学了解彼此的生日。对当天或近几天生日的同学倡议全班送上祝福;对于同学在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简短总结,带出“沟通 ”的概念。引出下面团队合作的主题,并提醒同学注意在与其他人合作的时候沟通的重要性。 15分钟 7 |2 W H3 - N同起同坐 培养成员亲密感 1、所有人围成一圈,将手搭在前一个同学的肩膀上;1 V, + a3 p. m& x3 M0 k: v2、由一个人唱歌,所有人向前走,唱到一个固定的字的时候,前一个人坐在后一个人的膝盖上;1 u; c6 G7 c. Q7 V7 A9 1 F3、所有人都坐上后,手松开,向前以小步走。 20分钟 J5 N x7 l; c# e o9 O6 x分享 总结 对本次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请组员分享参加的感受), M$ P5 Q5 C; G, m1 _1 Q主要包括:对其他组员的了解;对活动的评价以及其他感受 2030分钟 第二次活动:沟通(暂定社工实验室,周六下午3点开始,共计100110分钟)借场地主题 目的 内容及形式 时间 备注. p0 ! x, o: e回顾上次活动 保持几次活动之间的连续性,使组员能较快进入小组活动状态 工作员介绍上次的活动及目标 3分钟 2 j2 E f q4 n纸拔河 热身 + k- H t# & E. b1、将所有的人分成两组4 X: 8 M7 e( M) 4 d2、每张报纸上有两个人头大小的洞,2人各自把报纸套上进行拔河8 t$ # |* E6 d4 W! y+ 3、报纸破裂离开脖子的一方输 10分钟 需准备剪好的报纸若干$ S1 d7 G* ) I+ U- b; r% c听令行事 让组员认识到沟通和信息传达的有效方式 1、分给每个成员各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每个成员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处理手中的纸,不允许相互交流,也不允许向工作者提问。把处理完成后的纸放在一边。2、再分给每个成员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成员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处理手中的纸,允许向工作者提问,但不允许相互交流。将处理完成后的纸放在一边。3、分别把两张纸展开,与其他成员的进行对照。 15分钟 需准备报纸若干解手结 培养合作精神,共同达到目标 # y( P) A1 f* 7 k, o; ?3 J1、所有组员面向圈内,围成一圈;$ y! z& S$ M% 3 f2、请所有组员伸出左手,握住对面人的左手,不能够松开; t% m/ R; _& a: z/ w3、再举出右手,握住对面另一位组员的右手,不能够松开;4、在不放开手的情况下,解开这错综复杂的结。 20分钟 4 y1 ?& S- p, v心有灵犀 培养组员之间的默契感,了解肢体语言对沟通的作用和影响 ) u r+ P) t4 L- h4 T. E( V1 G1 1、将组员随机分成四组,每组两人5 O7 J( X7 X4 _% L. A( 0 n2、两人一个人表演或者描述一个人猜,表演者不许说出所猜词语中的字,每组一共是七个词汇。其他成员观看。将词语写在黑板上,猜的同学背对黑板3、计时,组与组之间竞争 25分钟 词汇的准备 z. K9 N; O, B& W以讹传讹 让组员了解沟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工作者将所有组员带出室外 P b! Q _/ s2、请一名组员进入室内,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交给该组员看,该组员记下内容后,工作者将材料收回# Q2 x( k A G. m. u& 3、由该组员随即选择任一名组员进入室内,把所看到的材料内容转述给第二名组员,第二名组员记下后叫第三名组员进室内,继续转述。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位组员进入室内。+ t. M4 |$ |& |4、将第一名组员的复述与最后一名组员的复述进行对比。由小组成员短时间讨论传话中出现的问题。 1015分钟 准备一段话分享 总结 1.请每位组员谈对本次印象最深的活动、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组员, : p5 m/ A. J H9 _& w6 D% y/ A) Z2.对每个活动进行总结,讨论出现的问题及活动收获 20分钟 第三次活动:合作(活动地点暂定于东九前的草坪,周六下午,时间共计110120分钟)9 a. F O4 a& I1 E: f; h主题 目的 内容及形式 时间 备注 7 X0 u* S4 n& 回顾上次活动 保持几次活动之间的连续性,使组员能较快进入小组活动状态 工作者对上次活动和目标进行总结 5分钟 捉虫虫 热身 1.组员站立围成一圈2.每人向左右伸出手,左手握拳竖起拇指,右手拇指食指连成一个圆圈,套在右方组员的拇指上。( Y. N; / s4 3.主持人诵读一篇文章,当文章出现某一特定字眼(如“一”)时,右手要快速捉住右方组员的拇指,左手则要避免被人捉。& n! : & B6 A4.以捉得最多“虫虫”者得胜。 10分钟 准备文章, _& V8 Y; M j( a4 h! e汉堡包 培养组员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能力 1. 工作人员给每一个组员一个气球,要求尽量把气球吹大。2. 每组排成一列,将手上的气球夹在自己腹前和前面组员背后之间。+ L: H5 P; R# J. v/ u ?3. 工作员要求组员一起向前走,但要保持气球不爆炸和掉下。# e# m( v+ Z6 8 W& H7 l& m4. 每组往返各10米,速度快且气球丢失、爆炸少的组为胜。8 S! c4 ?6 d5 Z1 U7 8 要求:每组组员间不得有身体接触,中途气球若掉下,需夹好后继续进行,若气球爆炸则需重新开始。以完成往返路程为目标。 15分钟 准备气球名人榜 培养组员彼此间的协助意识 1、每个组员在签名纸上写下一个人名(范围不限,可以是历史人物、明星或者是身边同学和熟悉的人),写的时候不能让其他成员看到。各个组员迅速将其写的名字贴到另一位组员背后,然后大家围成一个圈,通过向其他组员提问来猜出自己背后的人名,被问者不可透露人名中的任何字2、直至最后一名组员猜出自己背上的人名,游戏结束& ( v7 p o! h3、说明:分享时候可问为什么写这个名字,可以增进组员间的相互了解 15分钟 准备纸(签名纸)、笔风中劲草 考验及培养对小组中其他成员的信任感 1、组员围成小圈,面向圆心互相靠拢,站立时一脚前,一脚后,双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前。2、组员站到圈中间,双手交叉置于胸前,闭上眼睛,全身放松,幻想自己是杨柳,随风摆动,但脚跟不动。9 O8 h $ ) P4 D9 3、组员双手置于胸前,闭上双眼,然后向后倒,身后的人扶住,并转一圈。 , V6 I+ t0 D7 7 ( r5 o7 X4、所有组员尝试,感受信任别人的感觉 20分钟 6 M# B( l3 _% M, B- j$ l, 6 t围城 培养组员之间的协调能力 $ h5 c3 v4 A n, 8 x1 O1、所有组员要在眼睛被蒙上的情况下把绳子拉成一个正方形( y4 |2 H; _* P! z, 2、正方形的每条边上最多只允许站两个人(除去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C6 | 0 _0 L4 T( C3、在组员眼睛被蒙上之前他们有5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 1015分钟 准备绳子+ x- l) r& B, a坐地起立 同心协力站起来,训练合作 1、先邀请两位组员进行游戏。两人先面对面,手拉手地坐在地上,然后,依靠两人脚的支撑点一齐起来。; P( N( , Q8 e8 c% N9 G$ . l2、当两人站起来后,增加一人,成为三人组,以同样面对面的方法一起站起来,以此类推3、到无法站起来时,未参与的组员另成一组,照上述方法进行。若剩下的组员都能站起来,则前一组的成员一个一个加入到后面的组中,直到无法站起来为止。) 5 h# C( q8 说明:步骤3目的是为了能让小组所有成员都参与进活动中,避免有成员在活动中被遗漏。 15分钟 进行问卷调查# ! s9 p C7 K* e: _分享 总结 . d4 y# B4 E5 6 v6 |1、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2、对小组的整个活动的评价 20分钟 7 G A9 x, B% T i- p# 七、招募计划) E& d r% v3 ? V* c6 N4 F1、成员的来源: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系团学联新闻部2、宣传、招募方法:通过小组带领者与院系新闻部的联系,在院系新闻部长例会上提出小组活动,由各院系新闻部长与其部门成员沟通后采取自愿的形式参加小组活动3、允许招募的时间:11月15日12月2日! M) l5 d7 v( o4 |7 j; ?3 z2 K5 w八、需要的资源1、社工实验室 2、气球 3、尼龙绳 4、签名纸和笔 5、报纸 6、蒙眼布 7、一段小文章 8、56个词汇 i0 O9 P! h! C3 7 C: g5 U九、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7 D4 e s5 f M4 o1、问题:组员不能坚持三次活动,中途想要退出对策:在活动前事先和组员商量好,进入小组后就不能中途退出2、问题:现场气氛不足,组员参加积极性不高对策:带领者主动积极进行示范并有适当的表露, 2 O+ G3 z; C. b4 f! H! _; F6 , F3、问题:组员不能按时到达活动现场对策:带领者电话催促,准备小游戏让已到场成员进行热身以防冷场或组员有负面情绪4、问题:若在室外的两次活动时间段内天气不宜(下雨)对策:提早一天借室内场地9 A A: g5 ( J3 n( z5 T; T f十、预算气球 5元 尼龙绳 3元 签名纸和笔 5*2=10(元);2.5*1=2.5(元)十一、评估方法设计标准化测量表,在小组活动开展前和小组活动全部结束以后分别发给每位组员,通过前后的对比评估小组活动的成效。 评估测量表; W8 v5 U& o% m) f* t) B4 L1.你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双项选择题)A. 应对问题的能力 B. 学习的能力. ?6 k- d2 m1 H% i WC. 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D. 自主行为的能力) Y: I+ z, C7 - 6 n. Q s0 6 N2.请问你对目前部门成员了解多少?; + o9 h. J , TA基本能叫出名字 B. 知道彼此的院系、家乡 k8 I# U& k( # 7 lC. 了解其他成员的兴趣爱好和生日等 D. 大致了解其他成员的性格; |4 H. R1 A8 g3.请问你与部门内其他成员平时的联系情况如何?2 K+ p% x- M a3 r0 O5 y! HA. 只和少数成员有工作上的联系 B. 与所有成员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