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的专业基础课(统设必修课)。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在较多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常识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作品(作品集)特点、成就和影响。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本课程上承专科阶段“中国古代文学”,下接专科阶段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主要讲授1917年以前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成就,本课程主要讲授1917-1949年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成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主要讲授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成就。 本课程与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等课程相衔接。本课程以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为辅,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作品集)为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则对主要讲授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当代文学史的 “热点问题” 和重点作家的研究现状。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和他们的长篇作品或作品集的研读,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和主要成就,掌握本课程所讲授的作家作品的特点、成就和影响,培养学生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本课程的教学大致以文学史的发展为序,按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在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作品(作品集)。各单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考虑到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性。 本课程的教学以本大纲为依据,以文字主教材为主要内容,以作品选为阅读重点,同时辅以学习指导书和网络课程、电视录像课、网上辅导和网上视频等。 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同时辅以教学班面授辅导和学习小组讨论等。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概况(包括重要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主要成就和发展过程);所讲授作家的主要生平及创作道路;所讲授作品(或作品集)的概况(包括作品产生的背景、作品的主要人物和故事内容)等基本常识。 掌握:所讲授作家作品(或作品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思想和艺术成就,以及相关文学现象和历史地位。 重点掌握:所讲授作家与重点作品(或作品集)的主要特点及相关文学现象;并比较分析与之相关的作家作品。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3个学分,54个课内学时,每周3学时,开设一个学期。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课内学时 与电视课 备注 1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了解 4/0 2 鲁迅与呐喊彷徨 了解、掌握、重点掌握 4/2 教学重点一 3 周作人与艺术与生活 了解 1/1 4 郭沫若与女神 了解、掌握 1/1 5 郁达夫与沉沦 了解 1/1 6 朱自清与背影 了解 1/1 7 徐志摩与志摩的诗 了解、掌握 1/1 8 闻一多与死水 了解 1/1 第一次形考 9 张恨水与啼笑因缘 了解 1/1 10 丁玲与莎菲女士的日记 了解、掌握 1/1 11 茅盾与子夜 了解、掌握、重点掌握 4/2 教学重点二 12 巴金与家寒夜 了解、掌握、重点掌握 4/2 教学重点三 13 瞿秋白与乱弹 了解 1/1 14 曹禺与雷雨日出 了解、掌握、重点掌握 4/2 教学重点四 15 老舍与骆驼祥子 了解、掌握 1/1 第二次形考 16 沈从文与边城 了解、掌握 1/1 17 戴望舒与望舒草 了解、掌握 1/1 18 穆时英与公墓 了解、掌握 1/1 19 卞之琳与鱼目集 了解 1/1 20 萧红与生死场 了解 1/1 21 李劼人与死水微澜 了解 1/1 22 艾青与北方 了解、掌握、重点掌握 4/2 教学重点五 23 冯至与十四行集 了解 1/1 第三次形考 24 赵树理与小二黑结婚 了解、掌握、重点掌握 4/2 教学重点六 25 张爱玲与传奇 了解、掌握 1/1 26 胡风与密云期风习小纪 了解 1/1 27 路翎与财主底儿女们 了解 1/1 28 穆旦与穆旦诗集 了解 1/1 29 钱锺书与围城 了解、掌握 1/1 30 梁实秋与雅舍小品 了解 1/1 31 孙犁与白洋淀纪事 了解 1/1 第四次形考 32 结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转接与延续 了解 1/0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字教材三种(包括主教材、作品选和学习指导书);二是多媒体教材四种(包括网络课程、电视录像课、网上辅导和网上视频直播),充分利用中央电大“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网络优势组织实施远程教育。 编制辅助教材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辅助学生自学,指点自主学习的门径,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认识理解有关问题,也为那些有志向进入本科学习的同学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帮助。 (一)主教材 本课程以中国现代文学(暂名,中央电大出版社,2006年)为主教材。主教材是编制辅助教材和多媒体教材、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二)作品选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暂名,中央电大出版社,2006年)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编选为教学服务的重点作品。所选作品根据篇幅的大小,分为“全选”和“节选”两种方式。 (三)学习指导书 中国现代文学学习指导书(中央电大出版社,2006年)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指导学习方法,提供练习题目与考试指导。 (四)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为全面介绍型,拟定6个栏目。(1)作家介绍:简要介绍作家的生平、创作经历和创作成果,插入作家图片;(2)作品概况:简单介绍有关作品(作品集)的创作背景,作品内容概要,插入书影;(3)原著点评:作品原文(全文或节选)。出现下划线或有背景颜色的文字即为“热字”,鼠标移过出现“点评”内容。(4)作品导读:对作品的系统解读与总体评论。(5)相关评论:对本作品的有关评论。(6)作者自述:作者自己对本作品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存储。 (五)电视录像课 本课程的电视录像课,共36讲,每讲50分钟,采用“座谈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由主持教师与主讲教师就本大纲所规定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中常见的主要问题,进行座谈讨论,既分析教学重点,又解决教学中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六)网上辅导 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定期发布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析文章,定期刊载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利用网上视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分为“日常答疑”和“教学活动”两种形式),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七)网上视频直播 根据教学情况安排2-4次视频直播。主要内容为课程及教学重点介绍,期末复习与考试,以及教学中出现的带普遍性的问题。 教学媒体配合使用一览表 教学媒体 主要内容 主要作用 教学安排 文字主教材 系统介绍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自学 作品选 提供原著点评重点难点 让学生阅读理解作品 自学 学习指导书 教学内容指导分析 帮助学生消化教材 自学 网络课程 梳理扩展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消化教材 网上自学 电视录像课 教学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 每周两次 网上辅导 教学内容指导分析 针对学生反映安排 随时 网上视频 要求说明和复习辅导 纲领性学习指导 2-4次 三、教学建议 本课程以文学史知识为辅,以作家作品为主。学生是否阅读作品,并结合作家的创作道路和创作思想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标志。因此,学生在学习前要以欣赏的方式阅读作品,在学习中还要带着问题重读作品。辅导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阅读作品。 本课程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和经典作品为讲授对象,学术界对这些作家作品已有深入研究,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在教学中,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不提倡死记硬背,同时,应开展不同形式的讨论,以开拓思路,培养探索精神,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评论,通过创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导 论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了解: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特点;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成就。第1章 鲁迅与呐喊彷徨 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文学道路;鲁迅小说创作概况;故事新编的主要特点;前五四文学;新文学化运动与文学革命;新青年与新青年作家群;新文学的斗争与分化;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简况。 掌握: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农民形象及特点;知识分子形象及特点;女性形象及特点;鲁迅小说对乡土文学的影响。 重点掌握: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的思想艺术特点及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鲁迅小说在艺术上的开创性意义;鲁迅小说对国民性的批判和启蒙主义特点。第2章 周作人与艺术与生活 了解:周作人的生平和文学道路;平民的文学人的文学等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论文集艺术与生活的主要特点;周作人的文学观;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文学观;语丝社与语丝文体;周作人散文创作概况及其的影响。第3章 郭沫若与女神 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和文学道路;郭沫若小说和历史剧创作概况;郭沫若诗歌创作概况;通信集三叶集和诗集星空瓶恢复前茅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初期白话诗的主要作家和作品;尝试集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地位;初期白话诗的主要特点;创造社与艺术派文学。 掌握: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诗集女神的主要特点;郭沫若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郭沫若诗歌的影响。第4章 郁达夫与沉沦 了解:郁达夫的生平和文学道路;郁达夫散文和诗歌创作概况;郁达夫小说创作概况;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沉沦的主人公形象及其意义;小说集沉沦的主要特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变化;郁达夫小说的影响与具有“达夫色彩”的小说。第5章 朱自清与背影 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道路;朱自清散文创作概况;背影、荷塘月色、儿女和执政府大屠杀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散文集背影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五四”美文的特点及其他作家作品;朱自清散文的风格及变化。第6章 徐志摩与志摩的诗 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文学道路;徐志摩诗歌创作概况;新月诗派的理论与创作。 掌握: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个明星、再别康桥和沙扬娜拉一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诗集翡冷翠的一夜与猛虎集云游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徐志摩与闻一多诗歌的异同;徐志摩诗歌的影响。第7章 闻一多与死水 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和文学道路;闻一多诗歌创作概况和诗歌主张;死水发现一句话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诗集红烛死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艺术成就。第8章 张恨水与啼笑因缘 了解:张恨水的生平和文学道路;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啼笑因缘的主要人物形象及特点;张恨水小说的艺术成就;通俗文学的发展壮大。第9章 丁玲与莎菲女士的日记 了解:丁玲的生平和文学道路;丁玲小说创作概况;韦护水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初期左翼作家与左翼新秀;解放区的小说创作概况。 掌握: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丁玲小说的发展和变化;丁玲小说与女性意识。第10章 茅盾与蚀子夜 了解:茅盾的生平和文学道路;茅盾小说创作概况;虹路三人行和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锻炼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农村三部曲”与“丰收成灾”;文学研究会与人生派文学;社会分析小说其他作家和创作。 掌握:动摇追求林家铺子春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社会分析小说的特点。 重点掌握:幻灭和子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幻灭和子夜的主题、结构和主要人物的特点;茅盾的文学主张与小说艺术;茅盾小说的影响和其他社会分析小说。第11章 巴金与家寒夜 了解:巴金的生平和文学道路;巴金小说创作概况;巴金在战争时期的创作变化。 掌握:灭亡爱情的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巴金小说的发展与变化。 重点掌握:家和寒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家和寒夜中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与艺术成就。第12章 瞿秋白与乱弹 了解:瞿秋白的生平和文学道路;瞿秋白文学创作概况;通讯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论文集文艺杂著及续辑和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杂文集乱弹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瞿秋白杂文与鲁迅杂文;瞿秋白的文学观及其影响。第13章 曹禺与雷雨日出 了解:曹禺的生平和文学道路;曹禺话剧创作概况;曹禺在战争时期的创作变化;中国话剧的创立、发展和成熟;中国话剧其他重要作家作品。 掌握:原野北京人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曹禺话剧从雷雨到日出的变化。 重点掌握:雷雨和日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雷雨和日出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戏剧冲突;雷雨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意义;曹禺话剧的艺术成就;曹禺话剧的影响。第14章 老舍与骆驼祥子 了解:老舍的生平和文学道路;老舍小说创作概况;老舍在战争时期的创作变化;离婚断魂枪月牙儿四世同堂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掌握: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骆驼祥子与老舍京味小说的艺术成就。第15章 沈从文与边城湘西 了解:沈从文的生平和文学道路;沈从文小说创作概况;小说柏子萧萧八骏图和散文集湘行散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京派的作家和创作。 掌握:边城和散文集湘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边城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美学追求;都市题材小说与湘西题材小说的不同特点;沈从文小说与散文在主题与艺术上的异同;沈从文小说的影响。第16章 戴望舒与望舒草 了解:戴望舒的生平和文学道路;戴望舒诗歌创作概况;象征派诗歌;现代与现代派诗歌。 掌握:雨巷我的记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和灾难的岁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戴望舒诗歌的发展和变化;戴望舒诗歌的影响。第17章 穆时英与公墓 了解:穆时英的生平和文学道路;穆时英小说创作概况;小说集南北极白金的女体雕像圣处女的感情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无轨电车现代与现代派小说;新感觉派与海派;新感觉派其他作家的创作。 掌握:公墓夜总会里的五个人黑牡丹上海的狐步舞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小说集公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穆时英小说的成就与影响。第18章 卞之琳与鱼目集 了解:卞之琳的生平和文学道路;卞之琳诗歌创作概况;诗集三秋草慰劳信集十年诗草雕虫经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距离的组织尺八断章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诗集鱼目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卞之琳对现代派诗歌发展的影响。第19章 萧红与生死场 了解:萧红的生平和文学道路;萧红小说创作概况;“东北作家群”与“奴隶丛书”;跋涉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作品(或作品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生死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萧红小说的影响。第20章 李劼人与死水微澜 了解:李劼人的生平和文学道路;李劼人小说创作概况;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死水微澜的人物塑造和地方特色以及意义。第21章 艾青与北方 了解:艾青的生平和文学道路;艾青诗歌创作概况;七月诗派。 掌握:诗集大堰河黎明的通知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土地”和“太阳”为主题的两种诗歌的异同。 重点掌握: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我爱这土地的思想和艺术特点;诗集北方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艾青诗歌的忧郁美和散文美;艾青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艾青诗歌的影响。第22章 冯至与十四行集 了解:冯至的生平和文学道路;冯至诗歌创作概况;诗集昨日之歌、散文集山水和历史小说伍子胥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诗集十四行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冯至诗歌的发展变化和影响。第23章 赵树理与小二黑结婚 了解:赵树理的生平和文学道路;赵树理小说创作概况;延安文艺整风运动与解放区的文艺创作;“赵树理方向”;现代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变化。 掌握: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重点掌握:小二黑结婚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小二黑结婚中的人物形象;赵树理小说的农民立场艺术成就;赵树理小说的变化与遭遇。第24章 张爱玲与传奇流言 了解:张爱玲的生平和文学道路;张爱玲小说和散文创作概况;沦陷区文学与沦陷区女性写作。 掌握:沉香屑 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的主要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