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注射无水乙醇与同期加服米非司酮治疗腹壁切口子宫.doc_第1页
局部注射无水乙醇与同期加服米非司酮治疗腹壁切口子宫.doc_第2页
局部注射无水乙醇与同期加服米非司酮治疗腹壁切口子宫.doc_第3页
局部注射无水乙醇与同期加服米非司酮治疗腹壁切口子宫.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局部注射无水乙醇与同期加服米非司酮治疗腹壁切口子宫【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经腹壁用9号针头穿刺、抽液,并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硬化治疗);治疗组22例同样方法行异位结节硬化治疗,且当日起加服米非司酮(12.5 mg,qd)3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病例均痊愈,随访2年,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1年内分别为9.2%和35.0%,2年内分别为9.2%和4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内1年及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化治疗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辅助治疗(6个月经周期)可有效地降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穿刺硬化治疗的复发率,副反应轻。 【关键词】 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无水乙醇;米非司酮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报道亦逐渐增多,近10年随着剖宫产率的明显上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的病例较以前有所增加,虽可行手术切除异位结节,但手术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且有一定创伤。单纯硬化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可重复,但其复发率较高。本文在硬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口服辅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治疗与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6年6月2004年12月,我科对4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患者进行治疗,年龄2436岁,平均31.5岁;均有剖宫产病史,其中有28例有两次以上剖宫产病史;所有病例均诉腹壁切口局部周期性痛,体检发现切口瘢痕处有肿物,直径大小1045 mm,平均27.5 mm,且肿物随着月经周期性增大。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2例。 1.2 方法 两组病例治疗时间均为月经干净的第一天,异位结节最明显时,用9号针头从腹壁异位结节中间穿刺,抽出囊内巧克力样液体后,反复注入生理盐水冲洗至囊液为清亮后抽尽,分两次注入无水乙醇,量为25 ml,各停留10 min后抽尽;其中治疗组当日起加服米非司酮(12.5 mg,qd)36个月,穿刺半年内每月复诊1次,半年后每3个月复诊1次,记录症状、体征改变情况,服药组每月查肝功能1次,随访2年。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治疗后检查腹壁有无结节复发为疗效判断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复发率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穿刺后两组检查异位结节均消失,抽出液送细胞学检查均未发现癌细胞。两组平均年龄及肿物大小无统计学差异。 2.1 复发率 42例均随访至少2年, 治疗组及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各为9.1%(2/22)及35.0%(7/20);2年内复发率各为9.1%(2/22)及40.0%(8/2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内1年及2年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其中对照组5例1年内复发,再次纳入治疗组,治疗后观察2年未见复发。 2.2 复发时间 两组共10例复发,治疗组2例各为硬化治疗后6个月,10个月;对照组8例为314个月。 2.3 月经改变 治疗组服药期间20例闭经,2例月经稀发,月经量少,所有患者停药后26个月月经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服药期间症状消失,对照组月经周期无明显改变。 2.4 服药副反应 治疗组2例下腹隐痛,8例轻度恶心,均自然缓解;8例服药后第35个月B超观察到子宫内膜增厚,其中4例行诊刮为增殖内膜,停药后均恢复自然月经;服药期间每月复查肝功能1次,无一例肝功能受损。 3 讨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剖宫产术,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子宫内膜直接种植有关。会阴部及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验证了医源性播散(种植)理论的成立1,为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注意以下方面:(1)剖宫产术中,用纱布垫保护好手术切口;(2)若胎儿娩出后出血不多,可以等待胎盘自行剥离,不必过早行人工剥离胎盘;(3)若胎盘粘连,必须行人工剥离胎盘,清理宫腔,清宫后清洗伤口,更换手套,防止子宫内膜种植;(4)产后延长哺乳时间使月经复潮延迟对该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大多数子宫内膜异位结节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复发。无水乙醇可使子宫内膜异位结节内的内壁细胞脱水、变性、坏死,并丧失分泌功能,继而使囊壁皱缩粘连,最终消失。文献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硬结治疗复发率为7%66%2。过高的复发率可能与囊液黏稠、囊肿较大等因素使囊液冲洗不彻底、乙醇浸泡不充分有关。异位子宫内膜和在位子宫内膜一样,都受卵巢周期性分泌的甾体激素影响,一旦缺乏这些激素将抑制子宫内膜生长。米非司酮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用于治疗异位症,通过多个环节起治疗作用,主要是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使病灶萎缩、闭经、疼痛缓解3。另外,米非司酮还可以影响卵巢功能,连续服用米非司酮可减少FSH和LH的分泌,抑制卵泡发育和延迟排卵;同时通过竞争性占据子宫内膜的孕酮受体而产生较强的孕酮拮抗作用,使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活动减少进而萎缩,服药期间尽管雌、孕激素分泌下降,但体内仍可保持早卵泡期的雌孕激素水平4。本治疗组中在异位结节穿刺硬化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结果显示加用药物治疗后异位结节的复发率显著降低,证实了通过药物辅助治疗,可从不同的作用途径使异位结节内残留的异位内膜进一步萎缩、坏死,异位结节囊壁粘连闭合,使治疗更彻底。且长期小剂量服用米非司酮可有效造成闭经,改善痛经和缩小病灶,用于辅助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的硬化治疗有独到之处,并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李亚里.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3):133-135.2孙大为,冬春霞,卢美松,等.阴道超声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剌及酒精注入疗法.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7):438.3尚慧玲,李光仪,刘海虹,等.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