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博物馆和地方集体行动.docx_第1页
生态博物馆和地方集体行动.docx_第2页
生态博物馆和地方集体行动.docx_第3页
生态博物馆和地方集体行动.docx_第4页
生态博物馆和地方集体行动.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博物馆和地方集体行动以贵州省D村为例戴瑶 刘金龙 中国人民大学 (0:29:27)一、 引言1.定义 生态博物馆(全球性概念,也是活态动态的概率,超出了建筑物的物理边界)是一个致力于社区发展的博物馆化机构。它融合了对社区所拥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展现和诠释功能,并反映某特定区域内一种活态的和运转之中的环境,同时从事与之相关的研究。2.文献回顾 我国社区森林保护的现状和挑战:我国林业“三定”改革和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分到各家各户 (现状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林地破碎化和森林生产和生态系统破碎化的问题十分显著乡村的集体行动逐步瓦解,特别是社会森林管理的集体行动,社区森林的保护和管理面临着挑战生态博物馆在地方社区的现状和挑战: 实践和理念不一致(参与和功能)(理念上比较理想化,但在实际行动中面临着许多挑战)社区传统受到冲击(多方干预)项目经费难以持续 (主要表现在后期,前期政府支持)3.研究问题在生态博物馆的干预下,包括其带来的政治性权利(政府支持)、话语(博物馆专家)、具体的干预,资源和网络在社区如何经过有具体传统知识的社区行动者解读,与相关利益者互动和博弈,以及因其能动性而形成的行动策略,最终达成的新的自然资源管理的社区规则呢?生态博物馆和基层社区关系(文献) 生态博物馆和基层社区森林保护的机制(比如与社区共享利益,社区参与等)社区森林管理的机制(保护和发展权衡的机制,用本地知识,干中学,具体适应性,都在集体行动的过程中)森林管理的集体行动理论(奥斯特罗姆的IAD框架),提供理解基层集体行动的思考维度。但本文希望阐释生态博物馆到当地后产生的动态效应,引入界面作为分析单位。行动导向理论(界面分析)将奥斯特罗姆的八项原则融进界面分析框架中,作为分析的重点变量。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地点贵州省D村 从民族(侗族)、语言(侗话和普通话)、人口(667人)三个方面来研究贵州省D村理论知识1.传统森林文化 宗教信仰(禁忌、民间传说等) 传统习俗和仪式(传统节日、祭祀)2.传统森林管理 村规民约(寨老组织、规则和惩罚) 森林权属(分配、边界) 3.生态知识 植物 动物 生态过程和功能 流域管理(灌溉系统)技术应用1. 传统的森林的利用 农林技术(稻鸭鱼) 手工技术(造纸、纺布和染布、竹编) 传统食物准备,中草药采集 传统建筑技术(鼓楼、凉亭、风雨桥、居民)2其他(二)数据收集方法1准备活动 通过文献回顾,参与式观察,二手数据搜集,非正式访谈等2.关键人物访谈 访问村领导,青年协会会长,博物馆馆长,政府官员,博物馆工作人员,普通村民等来了解博物馆的发展,社区、博物馆和政府的关系,冲突和谈判,参与,生态旅游和当地生计等。3.焦点小组访谈 访谈青年协会主要成员,普通村民等三、侗族村庄的生态博物馆 (一)生态博物馆在D社区的建立1.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的历史社区博物馆和露天博物馆朗德苗寨露天博物馆 (1986)中挪合作(1995),生态博物馆群(1998)第一家民办生态博物馆:地扪侗族生态博物馆 (2005)国家文物局设立的五个示范点 (2011)2. 一个延伸案例博物馆馆长的故事(二)D生态博物馆对社区的影响路径政府财政支持(2003)开馆、文化记录、文化传承(2005)仅对香港高校开放(2008)红米作坊、公共卫生项目(2009)自主运营(专家工作站)、戏台修建、古建公司成立(2010)发展林农产品等(2012)百年禾仓修复项目(2015)第二次征地(2016)1.社区学校 2.信息交流中心 3.社区公共服务 4.生态旅游 5.政府项目设计和规划 6.专家工作站和研究基地(三)D生态博物馆和社区的互动1.利益博弈 第一次征地(生态旅游) 村庄的火灾(传统信仰) 生态旅游(利益分享) 传统文化遗产 第二次征地(生态旅游)2.社区参与 未来规划:村史馆、农耕文化展览馆 创意乡村(会建在镇上) 小红米作坊:香港城市大学 规划与设计:同济大学四、结论和讨论社区逐渐丧失了其作为文化主流的地位,生态博物馆通过文化传承,记录公共服务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在秩序中有自己的很多功能,扮演者很多角色,但其实他对当地居民的利益资源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文化记录上通过政府拿到了所有家户和个人的资料,利用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运用这些资料提供有偿使用,从中获利,被称为“生物海盗”行为,二是利用公共服务职能,得到政府接待和支持后,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会退出,相当于给了个糖衣炮弹。这个过程中寨老应该参与到文化的保护中,但实际上他们的地位没有得到肯定。 1.生态博物馆没有扎根社区(从中挪合作时代到民间支持政府咨询合作) 2当地社区逐渐学会和外部进行互动 表现为组织变长(年长者到青年人) 行动策略改变(被动到主动) 3.其他反思传统文化:被不连续的现代知识更新 开放的心态:放弃或适应或恢复主义成员权: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