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学案练习.doc_第1页
汉代儒学学案练习.doc_第2页
汉代儒学学案练习.doc_第3页
汉代儒学学案练习.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二汉代儒学【课标解读】1. 知道汉代儒学通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史实。2.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的观念的认同。【重点难点】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难点: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太学兴起进行客观评价。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随着秦朝 _的建立,文化也成为_的附庸,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_,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_.2.“焚书坑儒”(1)李斯建议,除秦国官定史书_、_、_、_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以外,上缴并烧毁私人收藏的诗书等,处死私下讨论_的人,得到_的采纳。(2)_之后不久,秦始皇疑心一些_散布反对自己的言论,下令将这些人逮捕审问,并将违反禁令的460余人坑杀于_,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3.“焚书坑儒”的评价(1)“焚书坑儒”是对_的粗暴否定,_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但自_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_文化的批判。(2)尽管“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_,但是这一行为对_传播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二、罢黜百家1.历史背景:汉武帝时代,中国的“_”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_体制大体定型,以_民族为主体的_共同体也基本形成。2.罢黜百家的提出:_建议皇帝倡导_学,实践_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当政策应当“_”的时候就必须“更化”,提出禁绝与_相异的学术,主张_“一统”和政治的_”是一致的,而文化的“_”又可以成为_“一统”的根基。3.罢黜百家的实施:_时代,完成了_、表彰_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4.汉武帝文化体制改革的评价: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_的局面,扼制了_的自由发展。但是,_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三、太学的出现1.具体实施:_时代,除了建立_之外,还令天下郡国皆立_初步建立了_教育系统。2.太学建立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第_出现了国家培养_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_和_的标志,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带动了民间积极_的风气,对于_的传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_的情形得到改变。3.东汉太学生批评时政(1)主要原因:与民间接触比较密切,直接感受_的危害;接受了儒学教育中的_等积极因素。(2)历史评价:是中国古代_影响_较早的史例,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开始确立:_时代,更为完备的选官制度_开始实行。2.主要特点:以_为标准选定官员,考试内容主要是_经典。3.深远影响:有益于中国_政治体制的稳固和社会_风气的形成;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_的原则;使整个_成为_队伍的后备力量,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_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皇帝下令烧毁所有诗书等诸子百家书,并且坑杀大批儒生的事件。这一事件应该发生在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2秦朝丞相李斯“焚书坑儒”的建议与西汉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二者的共同点是A加强君主专制 B推崇依法治国C禁止思想自由 D提倡厚古薄今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4儒家思想在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是A它主张“民贵君轻”和仁政 B. 它得到人民拥护 C. 它吸收了其他多家思想 D. 它适应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时代需要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 用政治上的统一来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 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 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D. 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6.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来长安投考太学,他做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7.以下有关太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公元前124年,由汉高祖创立 B. 太学中的博士弟子不须考试就可直接做官C. 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的重要标志D. 与官员的选拔任用无关8.科举制度与世官制和察举制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 全社会读书风尚的形成B. 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公平公正C. 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D. 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减少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痒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同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李斯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创新测试题一、选择题1.焚书坑儒事件发生以后可能产生的后果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文化遭受一场浩劫B儒家学说重新创立C文化史家批判这一现象D儒学发展因此而进入低潮2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文化,钳制了思想。他的这一作为主要是针对A.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主张分封的思想C.妄议朝政的儒生 D.企图判乱的六国旧贵族3.董仲舒对儒学思想作了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其本质意图是 A. 通过“举贤良”成为治国人才 B. 发扬光大儒家学说C. 提醒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D. 适应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4.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有震慑作用的学说是A.“春秋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仁政”5.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挣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文学作品中的片段,“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意,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6.今天的博士,是众多莘莘学子追求的高学位,但最初的博士是指 A.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B.儒家学派的弟子C.博闻广记学问高深的士人 D.帮助皇帝出谋划策的的官员7.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哪里? 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 C.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8.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书生,你所遇到的景况可能是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 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 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 如果你考试合格的话,可以到政府任职A B C D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同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他与汉武帝一起作为西汉鼎盛时代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田昌五安作樟主编秦汉史材料三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董仲舒的观点。(2)材料二、三分别提出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标准,你比较同意上述哪一种看法?为什么?参考答案 (基础)一、选择题1C 2A 3C 4D 5C 6C 7C 8B二、非选择题9. (1)私学兴盛,诸子百家评议国政,造谣惑众,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建议实行“焚书”政策,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儒学教育,注重思想教化,以礼治民。(3)相同点: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如能答出如下内容:都主张以一种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来取代思想自由的局面;用政治权力干预和控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发展,则可以加分。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它各家,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以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参考答案 (过关)一、选择题1B 2B 3D 4C 5C 6A 7A 8C二、非选择题9.(1)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其他学说都要禁止,这样法令才能统一;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2)同意材料二:秦汉大一统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