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伦理_身份_选择_责任_皮姆_论译者的伦理_解读.pdf_第1页
译者伦理_身份_选择_责任_皮姆_论译者的伦理_解读.pdf_第2页
译者伦理_身份_选择_责任_皮姆_论译者的伦理_解读.pdf_第3页
译者伦理_身份_选择_责任_皮姆_论译者的伦理_解读.pdf_第4页
译者伦理_身份_选择_责任_皮姆_论译者的伦理_解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国 翻 译 2014年 第5期 18 19 18 19 译者伦理 身份 选择 责任 皮姆 论译者的伦理 解读 刘云虹 南京大学 摘 要 对翻译伦理的探索与思考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维度 然而 翻译伦理的内涵十分丰富 在民族 身份 翻译 观各异的研究者那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需深入地加以理解与辨识 不少学者提出 相对于贝尔曼的 尊重他 异性 的翻译伦理而言 皮姆所提倡的译者伦理具有明显的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 本文认为 功能主义 或 实 用主义 的标签式概括并不足以揭示皮姆翻译伦理思想的真正内涵 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文立足于文本 以 什么 是翻译 译者是使者还是混血儿 是否应该翻译 三个核心问题为线索 力图对皮姆颇具特色的翻译伦理思想 加以进一步解读 并借以探寻翻译研究的伦理途径 关键词 伦理 译者 皮姆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873X 2014 05 0018 06 一 引言 对翻译伦理的探索与思考是翻译研究不可或缺 的重要维度 然而 正如芭芭拉 戈达尔所言 翻译 行为中涉及的 不是一种而是多种伦理 Godard 2001 58 翻译伦理的内涵十分丰富 在民族 身份 翻译观各异的研究者那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既有贝尔曼的 尊重他异性 的翻译伦理 韦努蒂 的作为翻译政治的差异性伦理 诺德的 功能 加 忠 诚 的翻译伦理 也有谢莉 西蒙的 彰显女性差异 的翻译伦理 斯皮瓦克的 保留第三世界语言文化差 异 的翻译伦理 还有切斯特曼的再现伦理 服务伦 理 交际伦理 基于规范的伦理和承诺伦理五大伦理 模式 以及皮姆的从文化间性出发的译者伦理等等 面对如此形形色色的翻译伦理思想 如何才能科学 地吸收 借鉴并使之成为推动翻译理论研究的可贵 资源 这应该说是亟待译学界予以充分关注的问题 我们认为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各种翻 译伦理主张加以深入的理解与辨析 避免流于表面 或人云亦云的简单化接受 进而真正揭示伦理问题 对于翻译研究的重要价值所在 皮姆被认为是西方翻译伦理研究最重要的代表 人物之一 这不仅因为皮姆较早响应了贝尔曼提出 的关于展开翻译伦理研究的呼吁 并于 1997 年出版 了翻译伦理研究的重要著作 论译者的伦理 也因 为 2001 年 皮姆应英国知名翻译学者 译者 杂 志主编莫娜 贝克的邀请 主编了该杂志的特刊 回 归伦理 在西方和国内翻译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此外 恐怕还有一个原因 翻译伦理 在皮姆那里 被彻底转化为 译者伦理 为翻译伦理研究提供了 颇具特色的新视角与新思路 在为数并不少的翻译 伦理研究者中 皮姆或许是不被赞同的一个 但绝对 是无法被忽略的一个 由于上述原因 国内译学界 对皮姆也颇为关注 王大智 2005 王莉娜 2008 朱志瑜 2009 骆贤凤 2009 管兴忠 2012 等 学者都先后对其翻译伦理思想进行过介绍与分析 概括来看 介绍与分析的重点主要集中于 文化间 性 合作共赢 职业伦理 等皮姆主张的翻译 伦理核心概念 此外 学者们普遍认为 无论从皮姆 对翻译本质的理解来看 还是从皮姆旗帜鲜明地提 出的译者伦理原则来看 皮姆对翻译研究中所涉及 的伦理问题的思考具有明显的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 色彩 诚然 文化间性 合作共赢 和 职业伦 理 对于理解皮姆而言确实是绕不过去的中心内容 而相较于与皮姆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贝尔曼来说 皮姆所提倡的译者伦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功能主 义 甚至是功利主义的 但倘若我们不满足于仅仅对 某些核心概念的了解 追问一句所谓的 功能主义 或 实用主义 的标签式概括是否能揭示皮姆翻译 伦理思想的真正内涵 那么我们似乎应该以更为细 致的文本阅读为基础 对皮姆的翻译伦理思想加以 进一步的解读 二 什么是翻译 作为翻译研究伦理转向的开启者 贝尔曼对翻译 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探索在翻译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例如 芭芭拉 戈达尔认为 贝尔曼对翻译 伦理的思考直接推动了另外两部关于翻译伦理的重 要著作的产生 一部是韦努蒂的 翻译的窘境 走 向差异性伦理 另一部就是安东尼 皮姆的 论译 者的伦理 Godard 2001 55 56 在书中 尽管对贝 理论研究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NO 5 2014 18 19 尔曼表达了 真诚的敬意 皮姆却毫不掩饰地对贝 尔曼的翻译伦理主张提出了根本性质疑 我们甚至 可以说 虽然深受贝尔曼的启发和影响 但皮姆对翻 译伦理问题的思考是从对贝尔曼的批判开始的 在 皮姆看来 贝尔曼的翻译伦理思想 太刻板 过于知 识化 过于抽象 Pym 1997 9 以至于在十年间 并没有给翻译实践带来多少改变 翻译伦理研究与 翻译实践脱节的情况仍然十分明显 一方面 翻译 伦理研究无法对翻译实践产生普遍的效用 另一方 面 大量的翻译实践仍然缺乏翻译伦理的规范和指 导 同上 10 对此 皮姆认为 导致这一状况的 主要原因在于贝尔曼对翻译的定位存在问题 因为 伦理立场往往来自于对翻译活动的不同定义 同 上 或者说 有什么样的翻译观就有什么样的翻译 伦理观 贝尔曼把翻译仅仅限定为对文学和哲学经 典著作 即贝尔曼所言的 伟大作品 的传 译 而在皮姆看来 文学和哲学经典著作的翻译只是 整个翻译活动中极为有限的一部分 远远无法指代 日常翻译实践中的丰富内容 因此 源自于这一翻译 观的翻译伦理观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过于抽象化 过于知识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边缘化等特征 也就无 法作用于翻译职业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行为与问题 归根结底 皮姆认为 对翻译活动的认识与理解过于 局限 这是造成贝尔曼的翻译伦理研究与翻译实践 脱节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 翻译既不能被局限于对伟 大的文学和哲学经典的传译 也不能被抽象地理解 为对所谓 真理的语言 的追求 而应该在 翻译 职业 这一范畴下获得更为广泛而实际的内涵 基于这样的认识 皮姆提出 翻译应从广泛的社 会意义上被看作 一种交际行为 一项为某一客户 提供的 针对既定接受者的专业服务 同上 并且 他强调 翻译 一词应指包括笔译 口译 同声传译 交替传译 电影译制 字幕翻译等各种翻译形式在内 的一切获取报酬的职业翻译 由此 我们可以发现 所有与双语转换有关的行为几乎都被囊括在皮姆对 翻译活动的认识与理解中 也都被包含于皮姆对于 翻译伦理问题的思考中 翻译既指传统意义上的文 学翻译 也指一切社科 经济 技术类等非文学翻 译 翻译既指传统意义上的书面翻译 也指在实际 交流中更为常见的口头翻译 并且包含同声传译 交 替传译等多种形式 翻译既指被视为 正宗 的全译 也有电影译制 字幕翻译等带有 译述 性质的 变 译 更为重要的是 翻译在皮姆眼中不仅是一项跨 文化交际活动 更是一项以指向特定目标对象并获 取报酬为特征的专业服务 通过对翻译的如此定位 皮姆已经十分明确地为其翻译伦理思想定下了基调 既不是旨在对 应该翻译什么 和 不应该翻译什么 进行规范的所谓 内容的伦理 也不是以贝尔曼 把 他者 作为 他者 来承认和接受 的著名伦理观 念为代表的所谓 抽象的伦理 而是一种更具社会 维度 易于消除翻译理论家和职业译者之间隔阂的 翻译职业伦理 可以说 对翻译活动的理解与定位从根本上决定 着翻译的伦理立场 这既是皮姆对于翻译观与翻译 伦理观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 也是他对翻译活动中 的伦理问题进行思考的出发点 探讨皮姆的翻译伦 理思想 首先必须对这一点有明确的认识 皮姆对翻译的定位以及由此产生的从翻译职业 角度出发对翻译伦理问题的探索不仅为翻译伦理研 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也促使我们对 什么是翻译 这一问题进一步加以反思 翻译伦理观首先取决于 翻译观 这是我们在皮姆那里再一次看到并明确的 基本观点 只要我们认同这样的观点 那么 澄清翻 译的内涵在翻译与翻译伦理研究中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 皮姆让我们更为清晰地意识到 在我们这个对 翻译有着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需求的时代 翻译活 动涉及并影响着人类精神生活 文化交流与社会发 展的方方面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 继续把对翻译活动 的考察与思考局限在文学翻译的范畴内显然是不够 的 尽管文学名著 社科经典的翻译仍然是翻译领 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但翻译活动的日益非文 学化与商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对 此 翻译界应当充分重视和密切关注 而另一个同 样不容忽视的事实在于 在商业化的背景下 翻译活 动中不可避免地凸显出风气浮躁 质量失控等种种 问题与危机 亟待译学界从多方面 尤其是翻译伦理 的角度进行反思与干预 如此看来 无论就理论层 面还是实践层面而言 无论针对西方翻译研究的发 展还是我国翻译领域的现实 皮姆基于对翻译的认 识而倡导的翻译职业伦理确实为翻译伦理探索提供 了新的维度 而且 这个新的研究维度或将有助于至 少从一个侧面解决翻译界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 节的问题 三 译者 使者 混血儿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 基于对翻译活动的明确认 识与定位 皮姆对 内容的伦理 和 抽象的伦理 这两种普遍存在的伦理模式都无法予以认同 因为 在他看来 这两种伦理以及当下展开的大多数伦理 研究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 译者的跨文化身份 事实上 从翻译研究的历史来看 对译者身份 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 至少可以追溯到施莱尔马赫 关于翻译活动的经典论述 要么译者尽可能不去打 扰作者 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 要么译者尽可能不 中 国 翻 译 2014年 第5期 20 21 20 21 去打扰读者 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 转引自 Pym 1997 21 尽管这一观点是施莱尔马赫在关于不同翻 译方法的演讲中作为两种翻译方法提出的 但皮姆 明确指出 这种可以概括为 要么 要么 的二分法 涉及的不仅仅是翻译方法的问题 它实际上表明了 施莱尔马赫对译者身份的认识 进而也揭示了他对 翻译中的伦理问题所持有的基本立场 因此 在皮 姆眼中 施莱尔马赫的翻译伦理观可以说正是建立 在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策略之上 将翻译活动中的 一切归结为译者在两种可能之中做出选择 然后对 被选中的一方赋予特权 同上 同样 深受施莱尔 马赫影响或与他的翻译思想一脉相承的种种翻译二 分法不胜枚举 且无一不是从根本上体现了这种以 二元对立模式为基础的翻译伦理观 无论纽马克的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豪斯的隐性翻译 显性翻译 诺德的纪实翻译 工具翻译 还是贝尔曼的超文本翻 译 直译 韦努蒂的流畅翻译 抵抗式翻译等等 尽 管名称相异 内涵不同 但 非此即彼 的立场与选 择始终存在 在此 皮姆的思路不难理解 翻译是传 达 是交流 是行动 是对话 但归根结底 正如贝 尔曼所言 翻译要么处于关联之中 要么什么都不 是 Berman 1984 16 也就是说 翻译在于建立联 系 在于促成各种关系的发生 而伦理 正是对自我 与他者之间关系应该如何规范以及对事实如何描述 所以 无论涉及的是方法 策略 还是立场 态度 或者价值取向 功能目标等 翻译问题最核心的本质 在于伦理 然而 对于施莱尔马赫及其或远或近的 追随者们源自二元对立模式的翻译伦理观 皮姆是 难以赞同和接受的 对施莱尔马赫而言 好的译者 应该尽可能地 追随原作品的表达 以便读者无需外出旅行便可以 感受到某种异域的东西 拥有 面对某种异域风 情的感觉 转引自 Pym 1997 31 而皮姆认为 倘 若译者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此 那么 译者本人首先 必须明确感受到 某种异域的东西 只有这样他才 能把这种对异域风情的感受传达或再现于读者眼前 进而使读者也 感受到某种异域的东西 这就意味 着 译者的身份从本质上不可能是双语的或双文化 的 他必须置身于接受文化一方 或者像皮姆所说的 那样 他是 对于读者而言 我们之中的一员 必须 对源语语言和文化部分地保持陌生 同上 这种被切斯特曼称为 再现的伦理 的翻译伦理立 场正是皮姆意欲对一切基于二元对立模式的翻译伦 理观进行解构的突破点 在这种伦理模式下 译者 的跨文化身份可以说彻底被忽略甚至被否定 然而 在皮姆看来 从跨文化的角度对译者的身份进行重 新审视 这无论从翻译理论还是翻译实践的角度而 言都是必然和必要的 这一点在皮姆对当下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翻译伦 理模式的批判中有着更为清晰的呈现 所谓 内容 的伦理 旨在从目的语文化 政治 历史等角度来辨 别什么是应该翻译的 什么是不应该翻译的 皮姆 指出 在这一伦理范畴内始终存在一个预设 即译者 总是被假设为从属于某一种文化并在这样的单一文 化身份下展开行动 而事实上 对内容的甄别原则并 非仅限于翻译活动 而是涉及到使用这些内容的所 有文本行为 因此 在 内容的伦理 中 不仅译者 被认为从属于某一种文化 而且这种文化已经由种 种业已制定或形成的规范所控制 试想 如何能认 定所有的译者都赞同应该翻译什么或不应该翻译什 么 或者 译者根本就无需有立场 有选择 既然对 内容的选择归根结底是由居于一系列既定规范下的 文化所决定的 所谓 抽象的伦理 则力图提出一 些完全与翻译内容无涉的原则 例如 当贝尔曼提出 要 把 他者 作为 他者 来承认和接受 时 他者 的来源和话语内容都无需加以考察 重要的在于 必 须采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 以便让读者知道原文本 是属于另一种文化的 同上 15 在皮姆看来 在 这一伦理范畴内 译者的单一文化身份 即他对某一 种文化的从属性同样被预先设定 外来者之所以被 认为是外来的 译者之所以被认为是按照外来者原 有的模样接受他 原因正在于译者本身是属于目的 语文化的 仿佛就是 负责保证外来者区别于本地人 的边界卫士 同上 在此 令皮姆感到疑惑和不满 的依然是译者身份的问题 在翻译活动毋庸置疑的 跨文化本质下 译者是否应该或能够在源语文化和 目的语文化中做出选择并赋予特权 固守一方 韦 努蒂在其新著 翻译改变一切 中对贝尔曼的尊重 他异性的翻译伦理同样提出质疑 并以贝尔曼 坚信 异质性可以在译入语中原封不动地被解释为异质性 这一点为切入点对他的伦理模式进行了解构 他指 出 施莱尔马赫和贝尔曼的翻译伦理背后是工具论 模式 因为他们认为源文本存在一个不变的本质 不 论翻译方式和时空变换 译者都能够随意获取这个 不变的本质 而 任何源文本的异质性都不可 能以直接或未经打扰的方式获得 异质性是根据译 文接受情境的知识和利益构建出来的 在此过程中 源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性不可避免地经过增添或 删改 源文本的异质性从来都无法通过翻译过程完 好无损地呈现在另一种文化中 翻译向来都是译者 的阐释 受制于译入语文化的意识形态影响 刘 微 2013 51 不难看出 韦努蒂是基于阐释学的 立场 从翻译过程和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将贝尔曼的 翻译伦理主张归结为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工具论模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NO 5 2014 20 21 式 姑且不论这样的归类是否值得商榷 有一点是肯 定的 韦努蒂和皮姆一样 在对翻译伦理问题的探索 中都极为关注译者的身份问题 不同之处在于韦努 蒂的着眼点是阐释学语境下译者的主体身份及其体 现 而皮姆的关注点则是译者身份中的跨文化本质 因为 上述种种伦理模式 无论各自的源起和目标如 何 都建立在译者的单一文化身份这一伦理基础和 立场之上 都从根本上忽略了翻译活动的特殊性 忽 略了翻译行为中的一个基本事实 即译者在翻译过 程中涉及的是多种文化 他始终居于一个跨文化空 间 一个文化的交汇点 在皮姆看来 只要翻译活动 开展的空间处于多种文化的交汇处 而不是在某一 种文化的内部 那么 译者的身份就必然具有本质上 的跨文化属性 关于译者的比喻很多 例如 桥梁 媒婆 启 明星 叛逆者 等等 把译者比作 文化交流的 使者 这恐怕是对译者的众多比喻中最为耳熟能详 且接受度最高的之一 然而在 论译者的伦理 中 皮姆却提出 译者不应被 约定俗成 地视为使者 或者说 至少不能仅仅被视为一个单纯的使者 使 者 一词有两个主要义项 一是 奉命办事的人 二是 带来某种信息的人 而无论是奉命办事还是 带来信息 使者都代表并从属于某一种文化 皮姆 显然无法认同任何将译者置于单一文化身份之中的 观点 因此 在他的翻译比喻中 译者与其说是 文 化交流的使者 不如说是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的 协调者 是居住在交互文化空间里的 混血儿 正如有论者所分析指出的 译者的这种文化归属是 由译者的迁移性决定的 译者熟谙两种语言文化这 一事实决定了译者在主观层面和社会层面上向源语 文化及目的语文化之间的中间位置移动 王莉娜 2008 86 无论是 协调者 还是 混血儿 译 者都无需再面对 非此即彼 的两难选择 无需再 被限制于本就彼此关联着 交往着的两种文化中的 某一方 这不仅是皮姆对译者身份的思考 也是他 对翻译伦理问题的基本立场 正因为如此 皮姆强调 应从译者的文化间性出发来重新思考翻译活动中的 伦理问题 构建一种以译者为中心的伦理 而不是一 种旨在对翻译进行评判的伦理 即以 译者的伦理 来取代 翻译的伦理 四 是否应该翻译 以 译者的伦理 取代 翻译的伦理 皮姆认为 关键在于需要换一种方式来思考翻译 应该用 是 否应该翻译 这个更具社会维度因而不易被陷于二 元对立中的问题来取代贝尔曼提出的那个带有明显 源语倾向的传统问题 应该如何翻译 在皮姆看 来 翻译伦理的首要和关键问题不在于 应该如何 翻译 而在于 是否应该翻译 因为 如果我们明 确了为什么应该翻译 我们也就知道了应该如何翻 译 甚至知道了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应该翻译什么 这样 我们就可以回答贝尔曼十年前提出的基本问 题了 Pym 1997 16 我们知道 在贝尔曼那里 应该如何翻译 这一问题指向的从来不是翻译的方 法 而是翻译的立场 确切地说 是译者在翻译过程 中面对原作 面对他者所选择的立场与态度 同样 是否应该翻译 的问题也首先意味着译者的选择 但皮姆眼中的这个 选择 既不是贝尔曼关注的立 场与态度的选择 也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涵盖了从 译 什么 到 怎么译 的一系列翻译选择 显然 当列 维提出 翻译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的观点时 无论 是对拟翻译文本的选择 对翻译形式的选择 对文本 意义的选择 还是对文化立场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对 翻译方法的选择等 涉及的都是业已切实展开的翻 译行为过程 而皮姆所强调的是翻译活动究竟要不 要 能不能或应不应该进行这个绝对意义上的先决 问题 表面来看 皮姆提出的所谓 是否应该翻译 的选择似乎是一个矫揉造作的问题 显然 就翻译职 业的角度而言 翻译必须进行 否则职业译者将无法 谋生 翻译职业将不复存在 所谓的翻译职业伦理也 就失去了必要的基础 然而 正如皮姆所指出的 这 个看似没有价值的问题实际上与译者在翻译实践中 的种种考量与忧虑却是息息相关的 因为 透过译者 对 是否应该翻译 这一问题的抉择 皮姆意欲将 翻译的伦理问题明确指向一个并不新奇却一直被忽 略的维度 译者的责任 对于 伦理 概念的认 知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 例如贝尔曼认为 翻 译伦理在于如何定义 忠实 Berman 1984 17 亨利 梅肖尼克认为 伦理 是行为问题 是一 种行动 是创造价值 Meschonnic 2007 19 而对 于皮姆来说 如果撇开译者的责任来探讨翻译伦理 那将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 伦理的基础在于责任 Pym 1997 67 值得一提的是 在皮姆所构建的翻译伦理体系 中 与 伦理 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 忠实 一词 却自始至终被明确回避 固然 忠实 这个在翻译 研究中被普遍使用的术语在古今 中外一直都存在 概念模糊 内涵界定不清的问题 既被用于指 文本 关系 也被用于指 人际关系 而且 翻译历史一 再表明 文字层面的忠实远远不能等同于伦理层面 的忠实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 在中国 把形式上或意义上的忠实看成 忠实 都 是一种错觉 朱志瑜 2009 6 然而 归根结底 皮姆之所以在探寻翻译伦理问题时刻意避免使用 忠 中 国 翻 译 2014年 第5期 22 23 22 23 实 概念的最本质原因仍然在于 责任 一词 在 一切关于所谓译者的忠实的讨论中 任何人都对译 者对于翻译职业的责任避而不提 而这种责任对于 翻译伦理 是具有根本意义的 Pym 1997 67 远 离 责任 来谈论 忠实 这必然是皮姆无法认同 与接受的 因为 在皮姆所倡导的译者伦理思想中 具有根本意义的既不是 忠实 无论它与伦理 如何息息相关 也不是 尊重 差异 功能 或其他任何术语 而是 责任 译者对于翻译职业 的责任 那么 在 是否应该翻译 与译者的责任之间究 竟存在怎样的关联呢 对此 皮姆通过颇为有趣的 比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 医生不对他诊断 的疾病负有责任 律师不对他的委托人犯下的罪恶 负有责任 同上 65 水手从来不对风的性质 船主的命令和其他涉及到的因素负有责任 同上 99 同样 译者也无法对他尚未着手翻译的文本 负有责任 同上 65 然而 一旦水手升起了船 帆 他的责任就开始了 一旦译者决定了翻译还是不 翻译 他的责任也就开始了 同上 99 因此 译 者是否对原作负有责任 这完全取决于译者的选择 取决于他对 是否应该翻译 这一问题的回答 也 就是说 只有首先明确了 是否应该翻译 译者的 伦理问题才具有探讨的基础与空间 在 论译者的 伦理 中 皮姆为其构建的译者伦理提出了五条原 则 其中第一条便是 译者从决定承担翻译任务时 起 就要对其译作负责 翻译伦理的关键问题因而不 是 应该如何翻译 而是 是否应该翻译 同上 136 但是 我们不禁要问 既然皮姆将翻译定位为 一项以指向特定目标对象并获取报酬为特征的专业 服务 既然他强调翻译活动应在翻译职业的范畴下 获得更为广泛的内涵 那么 面对日益职业化和商业 化的翻译活动 译者真的有能力对 是否应该翻译 做出选择吗 将译者的责任首先归结于这一选择是 不是一种过于天真的想法 或者 正如有学者所指 出的 皮姆代表的是后现代世界所缺少的理想主 义 朱志瑜 2009 10 倘若译者的责任不过 是一个乌托邦 那么以此为基础与核心的整个译者 伦理体系将如何存在 皮姆同样意识到这是一个必 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他承认 并非所有译者都有能 力 经济 政治 精神 职业上的独立自主 来 拒绝一项翻译委托或选择他进行翻译的时间和地点 那么 如何指望个体的 无力的译者对一个他 并不总能掌控的决定负责呢 Pym 1997 100 对 此 他再次立足翻译职业伦理的角度 提出应从翻译 职业而非译者个体的层面予以看待 如果说 断言 所有译者都能对一切翻译行为进行抉择是一种天真 的想法的话 那么 相反 我们有理由要求一种有助 于提升译者抉择能力的职业化进程 正如我们在韦 努蒂那里看到的 译者们应该成为翻译任务的主宰 伦理的作用不是预先假定这种主宰 不是定义关于 译者个体的责任 甚至也不是仅仅描绘理想的情境 它的作用在于促使这个职业化进程的概念化 伦理 应该预见到 有一天 所有译者在开始工作之前都可 以有能力并且诚实地想一想是否真的应该翻译 同 上 100 101 至此 我们清晰地看到 基于对翻译活 动的社会化与职业化等本质属性的认识 对译者在 翻译行为赖以进行的交互文化空间里的身份的反思 皮姆提出应将对翻译伦理问题的思考的核心归结于 译者的伦理 强调译者伦理的基础在于译者的职业 责任 并明确指出译者职业责任的先决条件是译者 针对 是否应该翻译 这一具体问题的选择 对于 是否应该翻译 这个问题 皮姆的回答简 洁明了 应该翻译 以促进合作 同上 13 也 就是说 一旦接受了翻译任务 译者就必须承担起翻 译职业赋予他的责任 力求通过他的工作促使长期 稳定的跨文化合作关系的建立 同上 137 如果 不能满足促进跨文化关系中的合作这一条件 译者 最好选择不翻译 通过这样的回答 不难看出 合 作 是皮姆所倡导的译者伦理中的另一个关键词 同样被皮姆视为 译者伦理的可能基础 同上 113 皮姆不仅以此为译者责任指明具体可循的目 标 而且 由于 合作 在本质上是双赢的 皮姆意 欲借此跨越长期困扰翻译理论的 归化 与 异化 之间的分裂与对立 可以说 基于对翻译行为的本 质的理解 从翻译活动的职业化与社会化出发 围绕 身份 责任与合作这三个息息相关并互为因果的核 心概念所构建的译者伦理 同抽象的忠实伦理相比 无疑有着更强的可操作性 适用性和指导性 管兴 忠 2012 87 五 结语 翻译活动中展现的是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无论是 尊重 差异 还是忠诚 责任 伦理问题归根结底是 翻译行为中最为本质的问题 或者说 就像我们在贝 尔曼那里所看到的 伦理目标是翻译的内在需要 然 而 正如贝尔曼的翻译伦理思想受到皮姆的强烈质 疑一样 皮姆从翻译职业角度展开的翻译伦理探索 也受到来自其他翻译研究者的批判 例如法国著名 翻译理论家 文论家亨利 梅肖尼克在其著作 翻译 的伦理与政治 中就曾对皮姆的翻译伦理观提出了 严厉的批评 梅肖尼克指出 皮姆刻意用译者对于 翻译职业的责任来取代 忠实 的概念 这导致的 结果是 尽管他想要的是伦理 而得到的却只是一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NO 5 2014 22 23 种社会道德 Meschonnic 2007 13 同样 皮姆 另 辟蹊径 试图用 合作的伦理 来代替 翻译的伦 理 其结果也只能是将翻译伦理沦为 市场简约法 同上 15 自然 在梅肖尼克眼中 仅有职业伦 理是不够的 同上 11 因为 对他而言 翻译就 本质而言是诗学的 而皮姆 似乎对当代诗学一无 所知 同上 13 同样 我们也可以看到 贝尔曼 韦努蒂 梅肖 尼克 皮姆以及其他翻译伦理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影 响 质疑与批判并非简单的呈线性的继承与发展的 关系 而是揭示了在不同的翻译观与翻译立场作用 下 伦理 一词所蕴含的复杂关系与丰富内涵 进 而也至少从一个侧面彰显了伦理对于深化翻译研究 的重要意义 我们有理由认为 翻译伦理问题亟待 译学界更为深切的关注 更为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Berman Antoine 1 L Epreuve de l tranger M Paris Editions Gallimard 1984 Godard Barbara L Ethique du traduire Antoine Berman 2 et le virage thique en traduction J TTR 2001 2 Meschonnic Henri 3 Ethique et politique du traduire M Lagrasse Editions Verdier 2007 Pym Anthony 4 Pour une thique du traducteur M Arras Artois Presses Universit 1997 管兴忠 安东尼 5 皮姆翻译思想研究 J 解放军外国语 学院学报 2012 3 刘微 翻译学 走向解释学模式与质疑伦理 评韦努 6 蒂新著 翻译改变一切 J 中国翻译 2013 3 骆贤凤 中西翻译伦理研究述评 J 中国翻译 2009 3 7 王大智 关于展开翻译伦理研究的思考 J 外语与外语 8 教学 2005 12 王莉娜 析翻译伦理的四种模式 J 外语研究 2008 6 9 朱志瑜 翻译研究 规定 描写 伦理 J 中国翻译 10 2009 3 作者简介 刘云虹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研究方 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 作者电子信箱 ningyunhan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DAY 2014 Language Rights Essential to All Human Rights Most people have never heard of language rights What does this mean specifi cally and why is it important If we are to assume that all humans have an inherent equal right to dignity freedom justice health and peace as refl ected in the UN s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then we have to consider how one is to attain exercise and or protect those rights Irrespective of the laws regulations or condi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we all live i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ll be required for us to be able to defend these rights Without being able to understand and or express ourselves in our primary language we are simply not going to be able to explain or defend ourselves when facing a diffi cult situation that threatens those very rights to dignity freedom justice health and peace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situations in which human rights may be threatened if people are not able to exercise their language rights Think about immigrants refugees asylum seekers tourists and those working abroad What happens if they fall ill and need to consult a medical specialist unwittingly break a law need to apply for social services or are involved in a dispute with an employer How can they exercise their rights when they cannot even communicate their most basic needs and circumstances because they are forced to use a language they do not speak or write This is where interpreters translators and terminologists all language professional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Let us take the examples of justice and health If we are accused of a wrongdoing we need to understand what documents we are being asked to sign and the words the judge lawyers or other law enforcement professionals are speaking to us In a hospital how can we seek treatment if we cannot explain our symptoms for a doctor to diagnose our condition or be expected to sign an informed consent form if we do not understand what it says This is where the language professionals come in These professionals ensure that individuals who do not speak the dominant language ar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be understood and access these services so tha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and their basic human rights are protected Terminologists trained in these specialized 信息广角 中 国 翻 译 2014年 第5期 128 PB English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英文摘要 Identity Choice and Responsibility An Interpretation of Anthony Pym s On Translator Ethics by LIU Yunho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p 18 Abstract Exploration for and reflection on ethical principle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nationality social status and conception of translation however views of what counts as ethical conducts in the practice confl ict Many scholars hold that compared with Antoine Berman s theory of translation ethics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espect for alterity Anthony Pym s shows a distinctly functionalist and pragmatic bent We disagree for the twin labels of functionalism and pragmatism oversimplify the true intent underlying Pym s theory Looking closely into the texts concerned we attempt to offer another angle on his theory by drawing attention to his way of addressing three key questions namely What is translation Is the translator a messenger or a half breed and Should we translate Keywords ethics translator Anthony Pym A Corpus based Comparison of Compression Markers in Non translational and Translational Ch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