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仁工讲怎样写议论文.doc_第1页
方仁工讲怎样写议论文.doc_第2页
方仁工讲怎样写议论文.doc_第3页
方仁工讲怎样写议论文.doc_第4页
方仁工讲怎样写议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仁工讲怎样写议论文- - 自圆其说 言之成理 主要内容:如何写议论文 师:有些同学说议论文不会写,接下来我想对议论文多说一些。所谓议论文就是对事物发表看法。要写好议沦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思考 1高瞻远瞩 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就事论事。有时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但认真分析一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在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中发现了问题,这就是高瞻远瞩。 2见微知著 也就是说,要从报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一种发展的趋势,看到一种大的事情。 3由衷及里 要从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 4由此及彼 有时两个事物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他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你要能把他们挂起钩来。 (二)注意材料 1,占有材料 2库存材料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对做什么事情都很重要,我们也要以信息化来促进教学质量。信息是仓库,有的同学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就因为摄入的信息量少,所以我们要善于捕捉信息,占有库存材料。 3运用材料 在写作时,要对储存的材料库进行筛选,提取你所需要的材料。 (三)语言表达 分析提炼出了观点,又筛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语言表达了。语言不在华丽,关键是准确、简洁,历来大作家们的作晶看起来都不是很华田,但却读起来琅琅上口,耐人咀嚼,而且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就像我们现在读鲁迅的作品,一样能感到语言很优美。其实,大部分同学语言表达不成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材料少,立意不高。 师:根据我刚才讲的,请大家对下面这件亭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饼之争 两个小男孩为了一块饼在争吵。他们争辩谁应该吃大的一半。两个跑去找父亲解决纷争。 父亲说:你们为什么不把饼切成两块一样大的呢? 没有办法。那么你们梆硬币决定,输的人切饼,赢的人速饼。 两个男孩同意这个办法,结果切出了大小一模一样的两半。 (摘自1月31日上海家庭报) 生:这则故事其实谈的是公平问题,他的父亲给予俩儿子一个公平的权利,一个是切饼,一个是选饼,父亲的聪明在于:分饼的权利与选饼的权利分开,使权利不至于太集中。 生:两个小孩都显得很自私,只知道为自己着想,想得到大一点的饼,没有谦让的精神和宽宏大量的气度。 生:父亲的聪明之处在于,既公平地解决了孩子的争斗,又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孩子。 生:一个好的制度比道德规范更可行,更有效。父亲虽没有救给他们谦让、奉献的精神,但却教给他们很好地处理困难、问题的方法。 师:以上同学认为这是一种聪明的方法,那么,有没有同学认为这种方法不聪明呢?如果将分饼的方法引申开来,会右什么后果呢? 生:两个男孩都想维护自己的利益,不知道为别人着想。如果采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是不值得提倡的。 生:由此想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认为,面对这种情况,父亲可以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儿子听,救他们应诚有一种谦让的精神。父亲用另外一种方法顺利地解决了两个孩子的纷争,从分饼结果来说,父亲是成功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父亲的这种做法是建立在两个孩子想霸占整个饼即有强烈的占有欲的基础上,因而,不能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思想教育。 师:从大家刚才的发言中,可总结出以下几种说法: 1肯定父亲的这种做法; 2父亲的做法不对,让儿子只想多得,不懂谦让; 3从道德与规范两方面来说,尽管父亲的思想觉悟不高,但处理问题的方法非常恰当。 这三种观点都没错,议论文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就行,不能强求唯一的答案。对这则材料,我的看法是:开始,我也认为这种做法比较聪明,后来仔细一想,觉得不妥。这篇材料刊登在上海家庭报上,上海家庭报是一份教育性的报纸,该则材料登在上面,究竟是一种什么导向呢?两个小孩为了一块饼而争执,他们只顾自己多吃,却没有一点谦让精神。父亲用谁输谁赢这样一种带有赌注性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似乎不是很妥当,它迎合了小孩希望多得的思想,虽然解决了问题,但这只是治表的办法,将来兄弟之间还是可能纷争不断。如果能从道德的角度教小孩谦让,我相信将来就不会再有争执,父亲也可一劳水逸了。 生:听了方老师刚才的看法,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 三个中国人正在打篮球这时有四个美国人跑来要与他们三对三地对打比赛。显然,四个美国人中有一个人只能站在旁边观看,他们没有说谁不应该上场,而是主动地拿起篮球站在罚球线上准备投蓝,结果投中的三个人参与比赛,没投中的人就自觉地退到一边观看,这当中他们一句话也没说,但很自然地解决了谁该上场、谁不该上场的问题。 这种方法比起相互争执或投硬币的方法有效得多。评判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应该视具体的对象而言。在分饼故事中,两个儿子都只是两个还不懂事的小孩,一时要让他们达到谦让的思想境界很难。因此,我觉得父亲的这种方法无可厚非,而且实践证明非常有效。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好,我说过,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就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 下面,我抄写一段文言文,同学们可以和刚才那则材料对照一下,并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 薛包好学有行,弟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婢取老弱病残者,曰:我共事久矣。田园取其荒者,曰:吾少所理,意所恋也。器物取朽损者,曰:素所服,身口所安也。(薛包是东汉汝南人,字孟尝,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著称) 还有一则故事:(关于李舶的) 李舶本姓徐,名世舶,字茂功,随李世民征战,封英国公。姊尝病。舶已为仆射,亲为之煮粥风回焚其须髯。姊曰: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舶曰:非为无人使令也,顾姊老,舶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 生:在与弟弟分财产时,薛包不但没有与弟弟争执,而且主动地挑老弱病残者、荒者、朽损者,体现了高尚的情操,为什么?因为薛包好学有行。薛包与上面两个小孩形成鲜明的对比,关键也在于受教育的程度与个人的修养有别。 生:李舶虽然是仆射,但当他妹妹生病时,亲自为其熬粥,连须被焚也在所不惜,还深感内疚。这也体现了兄妹之间的友好情谊。 师:分梨、薛包与李舶这三故事看似没有关系,但我们分析下来,发现它们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兄弟姐妹之间只要谦让、友好,什么事都好办,所谓家和万事兴;反之,兄弟姐妹之间斤斤计较,争吵不断,则什么事也不好办,家庭也就肯定好不起来,严重的甚至导致家破人亡。同学们在写的时候,还可以补充一些事例,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下面,我布置一个作文题:金鱼之死的启示) 金鱼之死法 董玉洁 只要有鲜水,金鱼就无饿死之虞,但难免胀死之忧。 金鱼是鲫鱼的变种,彻头彻尾是人类驯育的结果。人类对其一贯的要求是美,只要美就行。而金鱼的捕食能力却被作为美的代价退化殆尽。不会捕食,危机惑便无时不在,它别无选择地必须抓住每一粒投向自己的食物,而人把食物精工细制得可口至板,成为一种其无力抗拒的诱感,于是不会摇头的金鱼吃啊吃,直到连同食物一起沉至水底。 贪得无厌是金鱼最常见的死因。 方仁工讲怎样写议论文下- - 抓住本质 启发领悟 主要内容:如何写启示 师:先请两位同学读金鱼之死的启示,然后请大家评一评。 生:(罗晨评) (内容略) 师:哪位同学来评一评? 生:有一个新颖之处2一般我们只会注意到金鱼为了自身美丽而贪吃至死,然而罗晨同学却在金鱼和鲫鱼这两者之间异中求同,那就是一个贪字。文章结尾也很精彩:金鱼贪食是没有意识的,只是一种求生的本能,而某些人却有意识地去贪,去犯罪,这样一引伸,文章也就显得深刻了。 师:罗晨同学先将金鱼与鲫鱼进行比较,得出一个共同点:贪。然后将鱼的贪与人的贪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富有警示意义。文章贯彻了由此及彼的写作思想,很好。 生:(蒋梦娴读金鱼之死的启示) (内容略) ,生;蒋梦拥同学的文章与罗晨同学的文章一样,都写得很好。虽然从金鱼之死得到了启示,提炼的观点却不相同,但都很切题,而且很有深度。这证明了老师所说的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就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 师:这篇文章提炼了这样一个观点: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有时候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所以我们应选择最需要的,而是不最好的。刚才这位同学点评得很好,我就不多说了。 像金鱼之死的启示这类题目究竟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启示的写法。启示实际上就是一种联想,比如由金鱼之死联想到其他。那么,怎样才能展开联想呢?首先,得抓住故事的实质。我们再以金鱼之死为例,金鱼为什么会死呢?我看至少有四个原因: 1没有主动觅食的本领。如果它能主动觅食,那么它就会有所选择。 2贪得无厌,导致偏食,过量地自,死所难免 3主人喂养没有恰到好处,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4有人可能别有用心。比如某些商家为了推销自己的精饲料,为了赢利,让人买了去过量地给金鱼喂食,结果金鱼饱胀而死。 抓住了金鱼是怎么死的,即抓住了实质,再联想类似的实例,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来: 1拿食来说,人的偏食症是否也类似于金鱼呢?2大量的练习册,是书商们希望同学们去买的,可对于学生来说,搞题海战术只能是劳而无功,时间浪费了,结果也是饱胀而死。现在上网可以获取信息,但过度的上网也不行。据说外国有一小孩一天连续上网22小时,结果连父母也不认识了。 4现在有些年轻人追求名牌服装,父母待岗在家,可一双鞋子花费800多元。其实。穿鞋子是为了保护脚,为了方便走路,买名牌服装只是一种虚荣心理。以前就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个人抢到了一条名贵的吊袜带子,因慕虚荣,就去配好裤子。又去配好鞋子,配好以后又感觉衣服太寒酸,就去配裤子,配好库子,又去配了名牌上衣。结果,一身名牌,家里却倾家荡产,一无所有,还欠了一笔债。 联想到这些相似的事例,就可以上升到观点。刚才向任向学提炼的规点都较鲜明:合适就好,不要追求最好;独处时要谨慎。 综上所述,写启示的过程就是; 抓住故事的本质联想类似的现实事例上升到观点。 师:有关金鱼之死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说说一个美洲虎的故事: 据统计,世界上只有 17只美洲虎,其中有1只生活在秘鲁国家动物园。秘鲁政府用了1500英亩的土地来豢养这只美洲虎,让他自由地生活。在1500亩的土地上有老虎房. 还养了牛、羊、鹿、兔等供老虎吃的动物,但老虎在天只来在空调房里睡大觉,只吃饲养负提供的食物。后来,老虎发威了。 请大家猜猜看,老虎为什么会发威呢? 生:可能是放了一只狼进去。 师:你为什么这样假设?。 生:因为老虎一直过着优裕的生活,没有动物与它竞争。当强敌与它同处一定时,它就会显示它的威风。 师:这位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请看下文: 有人看到老虎懒懒散散,就提出放几只狼或豺狗进来后,饲养员采纳了这项建议,将三只豹放了进去。三只豹进去后,老虎不再只回到空调房里,不是长啸在山顶上,就是在草地上游荡,而且不再吃饲养员给的食品。 这是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分析一下。 生:开始老虎很安逸,导致懒散;豹子进来后,老虎有了危机感,就不得不去竞争。这样。它就获得进步,从而健康成长。 生: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说,环境能改变一个人,同样,能改变一种动物。 师:我觉得。这则故事说明了生存需要竞争的道理。老虎本来是动物园之王,豹子来了,对它构成威胁,于是老虎开始发威。这样做的高明之处就是激发老虎的竞争意识。 从美洲虎的故事引申到现实生活,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生:怎样去防止行业垄断?就是要引进竞争。从而让企业很好地在竞争中发展。 生:竞争是事物和世界发展的催化剂,当然我是指公平的竞争,如果竞争不公平,只能相互倾轧,共同灭亡。 师:还可联系到我们自己。今年高三前十名的同学一直是不固定的,这就说明大家一直在竞争,有了竞争,就可激发人的潜力和活力。竞争是事物发展规律,所以,我们要鼓励竞争,不要害怕竟争。有竞争,才有进步。 这里还有这样一则材料: 海湾战争之后,一种被称为MIA2型的坦克开始装备美军。这种坦克的防护装甲是目前世界上最坚固的装甲,可以抵抗时速超过4500公里、单位破坏力超过13500公斤的打击力。这种品质优异的防护装甲是怎样研制出来的呢?一个名叫乔治。巴顿的中校是美国陆军中最优秀的研究防护装甲的专家。他接手这项研制后,也找了一个冤家来作搭档。冤家叫迈克舒马茨,是著名的破坏力专家。两人各搞一个研究小组,巴顿研究盾,舒马茨研究矛。刚开始,舒马茨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把巴顿研究出来的坦克炸个稀巴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顿一次次地更换材料,修改设计方案,最后,舒马茨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破坏这种新式的装甲。因此,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在这种近乎疯狂的破坏与反破坏的试验中诞生了。巴顿与舒马茨同时赢得了勋章。 这则故事与前面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巴顿尽可能地找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让舒马茨解决问题。事实上,问题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师:下面,请大家课后写篇文章,题目是: 金鱼、美洲虎及其他。 东拉西扯 层层推进 主要内容:联系相关例子,说明相关道理。 师:上次我们布置了偿鱼、美洲虎及其他的作文题,针对这样一个作文题,我们该怎样写呢?下面,我再归纳一下: 这种题目是比较形象化的议论,有些杂文、文艺性的政论文也是采用这种写法。这种文章的写法是:从事实(金鱼之死)引出观点,接着引出另一个事实(美洲虎),再引出观点,最好能再举出一些其他相关的事实,这样一层一层推进,观点也层层深人。金鱼、美洲虎及其他主要应说明:我们要在运动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 二事例要新,有趣,耐人寻味。如果事例大家都熟悉,就不新。如果能从大家熟悉的事例中写出别人没写出的新观点,也可以。俗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但人咬狗就是新闻了。 2思想观点要深,有味,发人深省。要对事例作出合乎情理的分析,事例的跳跃性最好要大,必要时还要东拉西扯,有些事例看上去毫不相关,但把它们放在一起也可写出新意来。还可以运用一些寓言故事、生活中的动植物现象来说明问题。 师:今天,我们再来分析某一带有教训性的现象。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海灯法师不知大家熟悉否? 生:小时候看过电视,海灯法师神通广大,佛法无边。 生:他的一指禅功夫让我们记忆犹新。 师:在吴县的西山,有海灯法师的故居遗址。他修炼一指禅的照片拍得很好,但把整张照片放大,就可发现他的双脚是挂在上面的。实际上,海灯法师是一个大骗局,但过去报纸、电视对他进行过大肆宣扬,其本人也曾当选为当地的政协委员,于是出了名。张杨写了一本书谎言重复一千遍,后来,有一个人写了这样一篇文章保持理性,揭穿神话,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