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1高炉稳定高效运行的问题及对策2007年6月18日,在经过大修后1高炉以全新的姿态投入了新一轮的生产服役周期,如何使1#高炉更好的为马钢做出贡献是每位1炉职工应该认真思考得问题。而自2008年后期至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内钢铁行业整体低迷,这更将马钢公司推向了“生死存亡”,“背水一战”的危险境地。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保持高炉生产的稳定变得尤为关键。做为炼铁厂高炉生产不能稳定,降本挖潜便无从谈起,归根到底高炉的长周期稳定生产是根本,是重中之重。2008后半年至今,1炉制定并严格执行一系列日常操作制度,通过精心操作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了炉况的稳定顺行,较好得完成了总厂下达得指标。但在去年底至今年初炉况也一度出现失常。一.导致此次炉况失常的原因分析。1.原燃料劣化是导致此次炉况失常主要原因:自11月中旬开始焦炭M10数据增加,并维持较高水平(见图1),焦炭灰分增加(图2),焦炭热态性能数据变化较大(见图3),焦炭水份更是波动较大,外购焦更是存在水分高,灰分高,焦末大的情况。焦炭质量的下降是导致气流出现波动的重要原因,软熔带波动加之冷却壁漏水导致炉墙不干净,同时焦炭性能得劣化也导致炉缸堆积情况的出现(焦炭数据见附表)。图1图2图3而另一方面生矿及球团粉末较大,烧结质量的变化使炉料结构的频繁调整导致炉软熔带波动,也是原因之一。自12月开始熟料率降低,块矿配比进一步增加,高温冶金性能相差较大,炉内软熔带过宽且上下波动,高炉透气性差,使熔融的矿石在上部粘结更加剧了炉墙粘结,粉末沉淀更加剧了炉缸的堆积。 2008年底焦炭的性能的劣化直接导致炉况陷入失常,其它原料性能的劣化间接导致高炉生产的被动局面。日期焦炭水分()2008.11.056.62008.11.067.22008.11.077.82008.11.116.42008.11.127.02008.11.147.82008.11.197.42008.11.216.82008.11.256.02008.11.277.02008.11.288.22008.12.037.22008.12.048.22008.12.056.4日期M40M102008.11.0284.67.22008.11.0485.46.42008.11.0684.86.82008.11.0885.66.42008.11.1085.06.62008.11.1283.27.42008.11.1482.87.22008.11.1684.27.02008.11.1883.46.82008.11.2084.27.22008.11.2283.87.42008.11.2483.47.02008.11.2682.67.22008.11.2883.27.22008.11.3084.67.02008.12.0282.27.22008.12.0484.47.42008.12.0683.87.22008.12.0884.67.22.设备故障对此次炉况恢复进程造成了影响:对溜槽在处理炉况期间掉落的反思可知,榴槽在掉落前一段时间里,上部机构已经发生变形,炉顶布料模式已出现较大偏差,上部气流调整已无从谈起。榴槽掉落前的一段时间,边缘点温度高,管道行程时有发生就证明这一点。以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炉况的恢复进程,严重干扰了决策者对炉况的判断,使炉况恢复的过程出现较大的反复,这样的情况如果再次发生将对炉况的稳定顺行必将造成严重影响。二.目前影响1炉稳定顺行的主要隐患。冷却壁破损情况严重现在已经成为困扰1炉安全稳定生产的隐患,目前的现状为高炉自2007年大修新更换的九层冷却壁由于多种原因,从2008年元月17日发现第一块冷却壁破损至今已经有32块冷却壁相续破损,破损率高达80。炉身10至15段的冷却壁陆续出现13处破损。其中10层11#、37#冷却器冷热面全部破损,炉皮相续发生开裂,仅靠炮弹头和炉皮打水维持冷却,炉身段冷却壁破损机理与炉腹段冷却壁破损机理不同,其漏水对冶炼过程的影响机理也不同。炉腹段冷却壁一旦破损漏水,炉顶煤气成分中氢气含量一定会升高,炉皮、风口区域会出现渗水。炉身段冷却壁破损漏水只会出现炉内炉温下降、燃料比升高现象的发生,而其他现象都显示正常。这也给查漏控水带来了困难。而10层11,37炉皮开裂仅2009年至今就造成高炉被迫两次休风处理。由于焊接质量的原因,导致现在10层37#炉皮仍然各有两处20mm的裂缝,裂缝处向外泄漏大量煤气,给高炉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也为高炉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三.保证炉况稳定顺行的举措。1继续深入推进“精料入炉”工作:随着钢铁行业总量控制,结构优化,高炉可用炉料质量大幅下滑等诸多不利因素,给高炉稳定生产带来了空前的挑战。重在管理,体现在落实。炼铁分厂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就新一轮“精料入炉”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学习特约评论员充分认识“精料入炉”工作是稳定均衡生产的基础,广泛动员全体职工把握提高“精料入炉”的能力一文,就合理地使用好宝贵的炉料资源,同深入推进“精料入炉”工作相应地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高炉坚决执行总厂调度平衡供料制度,加强对高炉料仓槽位管理,杜绝空仓,及时准确地向调度汇报在线料仓使用、储存情况。1#运转作业区针对1#高炉大修后对球团筛的全面改造和新“精料”对烧结矿筛部分间距由原4.2改5.1,入炉5mm含粉由原2.3下降到1.66,而吨铁返粉量由原188kg/t上升到275kg/t的新情况,作业区积极主动服从生产调度的统一安排,确保大物流畅通,每班及时反映烧结矿夹生、含粉变化情况,及生矿的水份、含粉异常变化,同时勤查返矿跑粗现象。其次,对干、湿、外购焦碳的粒度、含粉、含水、强度一并监查,发现异常随时上报,不定期对烧结矿、焦碳高炉槽下的筛前进行抽样,同过筛后的原料进行比较,为高炉稳定炉料质量提供准确数据,另外完善现有返矿粒度标准,拓宽铁烧一体化生产组织,原料数量、质量信息传递渠道,尽最大可能抓好源头炉料质量关;第三:为保证精料入炉,科学安排槽下设备检修。1#炉因少一个烧结矿和焦碳仓,在线正常检修较困难,我们一方面合理制定检修时间段,精心制定检修方案,另一方面加大群检力度,做到设备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同时充分利用定修、动态休风机会,排满任务,检修过程全程监控,保证质量,最大限度内延长设备使用周期,例如2月23日利用3小时动态休风机会一次性地对3台焦碳筛的检修,从而保证高炉多筛薄筛不受影响;第四:生产操作方面,设专人负责精料工作,严格控制烧结矿、焦碳的T/H值管理,加大清理筛网力度,特别是在周期性更换筛板时,严格验收筛板制,对槽下19台震动筛每班需检查堵塞、跑粗情况,并做好记录,确保每台筛原料充分过筛。高炉加大检查力度,营造全员保精料的氛围,同时也积极探索新的途径来解决精料工作中的问题。通过高炉槽下精料工作几方面的管理和运作,新的一轮槽下精料工作正朝着有序方向不断深入推进。向操作要效益。加强操作,杜绝一切操作事故。针对作业区各班操作水平不一,先综合调整四班操作水平,形成一带一,岗对岗,互助互学模式,快速全面掌握各岗操作技能。体现精心操作,如发生错料、亏料、设备点检不到位都将严厉考核;做好槽下精料工作,勤调各种参数,提升技术经济指标,努力提高TRT发电量,在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煤气入口压力,调节好有功功率,加强适时监控,降低故障停机率,保证TRT充分发挥降本大户作用。针对热风煤气清洗系统问题,制定了VS系统反冲洗暂行规定,对冲洗时间、要求、注意事项做了统一规定,确保煤气系统安全运行。2. 针对却壁破损的现状采取的对策:针对炉体现状将原来每小时巡检一次改为半小时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做到人不离开现场。炉体作业区制订了根据冷却壁所处位置、温差、破损程度采用A(温差1520)、B(温差1015)、C(温差510)操作法进行控水,并将此操作法纳入到岗位作业标准化文件。为了防止9层以上冷却壁因暗漏不能及时查出,作业区规定每星期五对9层以上冷却壁进行全面查漏。由于9层冷却壁破损已达80,为了高炉能够长寿高效运行,保护9层冷却壁冷面水管已迫在眉睫,2008年7月与设备保障部联系,到现场调研并拿出施工方案,于同年12月将9层冷却壁33块冷面改高压水。今年3月份炉内炉温下降、燃料比升高现象再次发生,炉体作业区及时地与总厂技术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并加以分析,果断地将9层冷却壁破损较大的9块冷却壁的进行了盲死灌浆,使燃料比很快地下降到了正常值。针对10层11#、37#炉皮现状,及时与设备部门联系,并现场确认,对这两块炉皮进行了冷却系统的功能性恢复,分别在10层11炉皮安装了9个炮弹头,在10层37炉皮上安装了10个炮弹头,每次高炉一有定修机会作业区便利用已盲死的冷却水管进行压浆造衬作业。炉体作业区还相续出台了1#炉炉皮监控管理暂行规定、1#炉25M平台区域煤气泄漏安全防范措施。作业区通过调研制定了适合1#高炉的铜冷却制度,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检验效果良好。针对公司困难形势,炉体作业区重新制定1#炉炉体照明时间规定,从降本的角度出发积极响应总厂,分厂号召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为1炉高效运行,也为总厂降本目标贡献力量。3.精心操作确保高炉稳定高效运行:核心作业区协调各个作业区提出的保产措施,根据高炉日常生产实际情况,坚持既定的操作方针务求稳定,精心操作。首先严把精料关,时时关注原燃料情况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在炉内操作上做出相应调整;关注煤气中氢气量变化,发现燃料比异常变化及时控制;继续细化操作考核标准,出现波动及时查找原因并做出调整;继续强化炉前渣铁处理,保证出铁时间在两小时以上,尽量缩短开口间隔,维护好泥套,杜绝跑泥现象,保证铁水流速,把炉前渣铁处理摆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并会同炉前作业区制定相应操作规范,务求出渣铁及时,出净。面对公司目前形势核心作业区响应总厂及分厂的号召在精心操作的同时,以身作则用乐观,负责的工作态度影响着周围的职工,从职工心理的角度为1高炉长周期稳定高效运行打好基础。通过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适合1炉的且较为稳定的装料制度,总体思路就是“上稳下活,控制边缘、打开中心,稳定中心、照顾边缘”。一个科学合理的操作制度是长期摸索、稳定的结果,它的形成过程就是一种新的冶炼理念形成的过程。高炉要保持长期的稳定顺行,必须要有合理的操作制度,长期稳定的操作制度是在对高炉的操作炉型、高炉所使用的原燃料情况、冶强的要求、高炉的设备情况等总体达到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的。控制适度的边缘煤气流是减轻炉体热负荷的重要措施,也是高炉长寿的重要因素,更是1#高炉目前护炉保产的主要措施。根据炉况稳定的需要,而从2009年初炉况恢复后至今堵一个风口风量4400m3/min,料制为:C9876 2222 O10987 3322,角差:2.85,并保持相对较长的时间,调节时仅做微调。为了适应护炉保产的需要,并结合目前炉型和冷却壁破损的情况确定了将来料制还是以控制边缘、稳定中心为主。对于高炉热制度,应长期保持较高的物理热的方针,坚决减少过低铁水温度的现象出现,保证炉缸工作长期处于均匀活跃的状态。确定了【Si】0.40.6,【Si】偏差0.17,物理热PT1490的操作目标。相对稳定的料制与合理稳定炉温水平为炉况的顺行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组织好炉前渣铁处理,结合考虑原燃料等其它因素得影响将使得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变成可能。高炉生产是系统工程,存在因各种原因导致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休风,所以高炉休、复风阶段处理的好坏也是影响高炉稳定的关键,仓促而准备不足的休风,盲目乐观而冒进的复风恢复都可能导致高炉炉况陷入被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是很多的,我们通过分析总结,较好的解决了高炉稳定快速的恢复问题。在这里仅就2009年的两次休风处理炉皮的过程加以说明。例如2009年3月26日因1炉10层11炉皮开裂,组织的一次计划时间为16小时的定修,于当晚21:22复风,实际休风13小时35分钟。在恢复炉况的过程中由于未能及时足量跟煤和调整风温,在休风空焦作用完后发现铁水物理热不足,来渣后第一次测温仅为1398,硫磺较高为0.077%此时风压开始不稳,炉体温度点始终维持较高水平,炉况已开始表现不佳,原定捅开风口加风,加氧的计划被迫推迟。虽然通过增热和补加空焦等手段扭转了这一不利局面并用较快时间将炉况恢复正常,但总体计划被打乱对炉况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反观2009年4月2日的休风及恢复过程则要好很多。由于施工方的原因休风时间被一再拖延,有鉴于此复风时果断加焦,并吸取上次教训及早足量喷煤和调整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小白的营销方案是什么
- 音像物流配送标准化报告
- 框架式建筑拆除方案设计
- 小学四年级数学点位小数教学设计
- 油料计量员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教育培训机构市场推广策略及案例
- 歌曲《猜花》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花城版二年级下册-花城版
- 低碳环保电子小报设计模板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九 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1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
- 整模脱模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采暖补贴审计方案(3篇)
- 一例前置胎盘的个案护理讲课件
- 锂电池公司管理制度
- GB/T 17948.7-2025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总则
-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 2025年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新疆交投面试题目及答案
- 卫生院卒中哨点建设汇报
- 工会换届面试题目及答案
- 低压电工安全培训
-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练习题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