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 新闻摄影基本史论第1章 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第1节 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1、摄影技术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暗箱和感光材料。2、世界上最早的摄影技术系统:法国人尼埃普斯的“日光摄影法”,并用此方法拍摄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实景照片窗外景色(其代表作还有牵马的孩子)。3、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公布了“达盖尔银版摄影技术”,这天也就是摄影术的诞生日,达盖尔被称誉为“摄影之父”。1937年达盖尔将一面涂有碘化银的铜板曝光30分钟完成了工作室一角。(其代表作还有巴黎寺院街5、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1842年5月,德国汉堡发生大火时拍摄的汉堡大火废墟。(拍摄者:比欧乌和史特尔茨纳)图片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张新闻图片。6、 战争摄影:1846年1848年美国与墨西哥之间发生的战争、1849年意大利罗马周围的战争,以及同时期历史上的其他战争。(目前照片都遗失。)1853年,俄国与英、法等国之间爆发克里米亚战争,罗杰芬顿前往战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用摄影的纪实手段记录战争的人。1855年,他拍摄著名的死亡的山谷。早期战地纪实摄影师:罗杰芬顿、马修布雷迪7、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马修布雷迪组织战地摄影队深入战场和营地,被视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地新闻摄影。代表作品:内战时期的林肯、谢尔曼将军、罗伯特E李将军。8、1880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创办了伊斯曼柯达公司。1888年,伊斯曼参照“卡罗摄影法”,发明了最早的胶卷。9、 135相机的问世:1914年,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135照相机,1924年,被命名为“莱卡”,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小型照相机。莱卡的问世,是的照相机朝着小巧、实用的方向发展,成为照相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开启了现代摄影的新时代。10、印刷技术的进步:最早的报刊新闻图片是由画家根据新闻照片临摹成线条画,1842年5月,英国伦敦新闻画报用照片代替绘画。1880年,霍根发明了铜版术,纽约的每日新闻报用这种方法印出了一张清晰的新闻照片。11、 传真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1902年,人们第一次用无线电波传送照片,这逐步成为新闻行业传递信息的基本手段之一。照片传真的诞生,意味着新闻摄影终于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12、 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20世界50年代,以尼康、佳能、美能达为代表的日本公司利用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设计出高灵敏测光系统、自动曝光系统和自动聚焦系统。13、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率先尝试刊登以新闻照片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将文字仅仅作为对新闻照片的简单说明。14、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新闻摄影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15、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亨利卢斯创办了生活杂志,时代周刊,开创了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新闻样式,对新闻摄影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并成为美国影响力最大的画报之一。16、1942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17、1947年,发过摄影大师布列松和卡帕、西摩等,共同创立了玛格南图片社。1952年,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对新闻摄影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18、1956年,基斯谢勒、本范米伦登克和布拉姆威斯曼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性的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荷赛”成为当代水平最高的新闻摄影比赛。第2节 中国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1、 明清时期,中国人掌握了制作透镜和暗箱的基本方法。1844年广东学者邹伯奇,先后完成了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两部摄影著作,并自制出绘画用暗箱,在绘画暗箱的基础上研制出“摄影之器”,后来装上了收光和弹簧活动装置,造出了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2、 19世纪末,纪实摄影的萌芽开始在中国出现。3、 新民丛报第一次使用照片。4、 世界画报由中国留学生在法国编印,是当时在国内行销的唯一一种摄影画报。5、 1920年6月9日,戈公振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时报图画周刊,它是我国熬制摄影附刊出版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在我国摄影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戈公振认为图画时报的作用应该是用形象的新闻来“彰善阐恶”,推动社会进步。6、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中央写真通讯社”成立。1927年,“中国摄影学会新闻部”在南京成立。九一八事变后,在当时影响最大的新闻图片社有:东北新闻影片社和国际新闻摄影社等。7、 1907年,上海神洲日报刊登了新闻摄影记者李少穆署名的新闻照片,李少穆成为中国有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早年任职于英美公司电影部的王小亭是最早从事新闻纪录电影的中国人。他的代表作: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刊登在生活杂志上,这张那片使中国的人抗战博得了世界各国的同情和支持,被认为是美国在18551960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8、 1923年,邵飘萍在其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中第一次提到“新闻摄影”,并将其列为新闻记者必备的技能之一。他是我国最早倡导新闻摄影的学者。9、 邵飘萍是京报创始人,从事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工作。10、 戈公振著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等,他首先将新闻摄影纳入到新闻学的范畴之中,认为新闻摄影师新闻学的一部分。11、 1936年,胡伯洲对新闻摄影给出了最早的定义。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摄影事业,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13、 1939年,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建立新闻摄影科。1942年5月1日,晋察冀画报社正式成立,创始人沙飞(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1942年7月7日创刊。晋察冀画报是解放军画报的前身。14、 黎明的钟声,拍摄者:江波,是一张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典摄影作品。图片分析:现实的革命内容与完美艺术相结合, 中华民族觉醒之象征; 仰拍剪影和天空的留白,把人们从具象世界引入一种清新深远的意境之中。15、 延安的哨兵,摄影者:徐肖冰。画面布局上,一般常作留白的画幅上部,布满展的树枝,画面主体出于正中半空,远处地平线上的天空在人的下面,画面上各个视觉元素的形状、位置、明暗配置得极富美感。图片分析:照片构图新颖,极富美感。16、 试述新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历程: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设立新闻摄影局; 1950年,人民画报出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画报; 1952年,新华社新闻摄影部成立;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新闻摄影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新闻摄影还开展了广泛的对外交流,并逐步走向国际舞台。1988年,杨绍明获得了第3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人物系列三等奖,实现了中国新闻摄影记者在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上零的突破。第二章 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1、当人眼在观察物体时,物体的形象会在视网膜上停留短暂的瞬间,这一发现被称为“视觉暂留”原理,它的发现和确立为电影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2、1895年12月28日,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3、 1922年,美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了北方的纳努克,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4、苏联导演吉加维尔托夫提出了革命性的“电影眼睛”理论,它是“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两大电影运动的源头。4、 约翰格里尔逊被人们称为“纪录片之父”。主要作品:漂网渔船、夜邮等。5、 电视的诞生日:1936年11月2日。电视发明者:贝尔德6、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了黄金时代。同一时期,照相工业东移至日本。7、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播。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8、 中国第一个电视播音员沈力。9、 1978年元旦,一档名为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新闻节目正式设立,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10、 1979年中日合拍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打破了以往电视画面造型的单调、雷同和新闻的扮演。11、 199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望长城是有一部中日合拍的大型纪录片。该片追求真实自然的纪实主义美学风格,大量运用长镜头、同期声等电视纪实手法,让观众感受到了朴素之美。12、 1997年,被誉为中国电视的“直播年”。邓小平逝世、海尔-波普彗星奇观、香港回归、黄河小浪底截流和长江三峡截留。第三章 新闻摄影基本理论第3节 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1、新闻摄影定义: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是使用包括静态、动态等各种摄影手段来记录影像的新闻报道活动。他是以图文结合或声画结合的方式,记录新闻事件、传递新闻信息的视觉新闻传播活动。广义上是新闻宣传的一种形式,属于一种表现和创作的艺术活动。 狭义上指“一种运用摄影技术、技巧,摄制图片进行新闻报道的宣传形式。”1、 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不同时期的不同定义):首先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形象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是图文并茂和视听结合。新闻摄影的目的在于记录新闻、传播信息 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现象的现场摄影纪实,已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传递信息。(辞海) 新闻摄影就是用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或与该新闻相关联的事实),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文字说明进行报道。(from 蒋齐生) 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from 颜志刚) 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2、 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标准:新闻价值。3、 新闻摄影的特性: 真实性(新闻最基本的特点)为避免新闻摄影的失真和失实,首先新闻摄影拍摄的对象、内容都应当是真实的,不能虚构、编造,也就是要做到“具体真实”;其次,记者报道所拍摄的人物、事件、瞬间和过程,以至于所选取的拍摄角度,都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说明和反映人物的真实性格和事物的真实面貌,也就是要做到“总体真实”。 形象性新闻摄影的形象应该具有冲击性、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能够让读者和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时效性 现场性 典型性5、新闻摄影的功能(简答或多选)新闻传播功能 认知功能 文献功能 审美功能6、根据摄影记录手段的不同,可以再总体上将新闻摄影划分为静态新闻摄影和动态新闻摄影两大类。其中静态新闻摄影主要指各种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媒体上,以静态照片形式出现的平面新闻摄影;动态新闻摄影主要指新闻纪录电影、电视新闻以及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上出现的活动新闻摄影,目前主要以电视新闻为主。6、 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性质,静态新闻摄影可以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而事件性新闻又可以分为可预知新闻和突发性新闻。7、 特写性新闻摄影当中的“特写”,指的是一种新闻报道的体裁,而不是指照片的景别。它具有深刻性和典型性,使图片更具有艺术性。8、 1936年11月23日,生活杂志第一期刊登了女摄影师玛格丽特伯克怀特拍摄的一组照片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荒芜的西部。将这种专题新闻报道体裁推向高潮的是美国著名新闻摄影师尤金史密斯。其代表作:西班牙村庄、乡村医生、水俣、助产士。9、 消息类电视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形态,是每一个电视台要闻汇总的主要渠道。它迅速、简要、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是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体。消息类电视新闻的形态最为简单,应用最为广泛,影响最大。习惯上,狭义的“电视新闻”概念,指的是消息类的电视新闻节目。10、 消息类电视新闻分为短消息和长消息。人们将3分钟以下的消息新闻称为短消息,将3分钟以上的消息新闻称为长消息。11、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口播新闻、图片新闻、一般报道、现场报道、字幕新闻等。共同的特点:快速及时 短小精悍 信息量大 取材广泛 生动活泼12、 消息类电视新闻拍摄的特殊要求:应该做到用事实说话;应该做到用画面说话;要考虑到电视画面的特性;应该突出新闻现场;应该重视细节的捕捉。焦点访谈的理念是用事实说话。是中国电视新闻理念的重大进步。13、 电视新闻专题与“专题类电视新闻”的概念基本一致,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一战线、地区新面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电视新闻专题摄影,要突出“新闻性”和“专题性”。14、 电视新闻专题摄影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注重选题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注重对观众的针对性; 要注重纪实风格; 要注重表现手法的多样性。15、 电视新闻评论摄影:评论是新闻媒介的旗帜。它是新闻媒体针对某一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的主要形式。16、 电视新闻评论所具有的形象化,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选题的形象化; 论据的形象化; 论证过程的形象化。17、 电视新闻评论摄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要重视对事实的取证,做到“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是焦点访谈的主体理念,是中国电视新闻理念的重大进步。) 要重视多角度取材; 要重视出镜记者和主持人的作用。18、电视新闻直播具有几下特点: 不可预知性或偶然性; 现场同步性; 信息的原生态; 过程体验19、 德国新闻摄影先驱埃里克萨洛蒙,专门抓拍政治人物的肖像,从此开启了新闻摄影抓拍的先河。1952年,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一书。20、 决定性瞬间的含义:1952年,法国纪实摄影大师亨利布列松将自己多年的摄影作品进行了整理,出版了决定性瞬间。布列松将自己多年的摄影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提倡抓拍,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摄影美学观念。 在布列松看来,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时刻,当这个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各种元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的几何形态,而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一事件的完整面貌。(1) 就画面构图而言,“决定性瞬间”是画面构图最完美、最协调的状态。(2) 就画面内容而言,“决定性瞬间”是最能够说明画面内容的瞬间。抓取到的图片应该简单、明了,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出它所表现的内容。(3) “决定性瞬间”是最能够反映出事物本质真实的瞬间。能够反映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能够反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共同情感,也就是能显示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这样的瞬间,才叫做“决定性瞬间”。 由此看出,“决定性瞬间”是一个从构图到内容、思想都要要求完美的瞬间。在这样一个瞬间,事物自身发展到高潮状态,形成了最具画面张力的时刻,决定了事物接下来的走向。它是动作的顶峰,是事件最精彩的场面,是最有意义的姿态或神情,也就是照片的一切因素汇成完美构图的瞬间。在这一时刻拍摄的照片,画面构图完整,内容准确,思想深刻。这是新闻摄影抓拍的高超境界。21、抓拍的意义(简答) 抓拍可以提供真实客观地形象; 抓拍可以使被拍摄的对象更加自然、生动; 抓拍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抓拍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提倡抓拍、有助于提高新闻摄影记者自身素质。(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本着“三贴近”的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22、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还需要一个实例来说明论点) 首先,需要明确新闻摄影记者拍摄照片的根本目的与价值取向是神马; 其次,当发生灾难和意外情况时,应当视受害者所处状况的危急程度来进行选择。23、饥饿的苏丹是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摄于1993年。他凭这张照片获得了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这张照片为卡特带来了荣誉,但也遭到来自各方的职责。人们在被南非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深深打动的同时,更加关注照片中那个小女孩的命运。面对巨大的公众舆论压力和道德困惑,卡特最终选择了自杀。卡特的死,是新闻摄影记者追求“精彩”镜头与社会公德之间产生尖锐冲突的结果。24、“帕帕拉齐”的狗仔队记者现象的代表人物:罗恩盖尔拉。第二编 图片新闻摄影第一章 图片新闻摄影器材及其使用1.自动对焦的类别1)主动式自动对焦 2)被动式自动对焦 3)全息自动对焦功能2.相机中自动对焦的模式1)多点自动对焦 2)眼控对焦3.三种曝光模式1)程序自动曝光 2)光圈优先曝光 3)快门优先曝光4.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的优劣比较(简答)1)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在制作工艺与成像原理上的区别。数码相机中的感光器件分为CCD(佳能先用)和CMOS(尼康成像好)两大类。胶片的成像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影像。2)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在图片质量上的区别。胶片拍摄的画面的清晰度主要由银盐颗粒粗细决定;数码相机的清晰度是由影像传感器的CCD的像素决定的。3)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在存储和传输方式上的区别。数码相机采用的存储方式是以电子图像的方式进行文件的存储;传统相机则是以胶片的形式来进行存储。5.白平衡关系图片色彩,色温越高光线偏蓝,偏低,偏红。(调色彩、偏色问题)6.数码相机的存储介质(6种)CF卡、SM卡、SD卡、MMC卡、MS卡(记忆棒)、XD卡7.数码相机的存储格式数字图像的文件记录格式有:非压缩记录格式、压缩记录格式压缩记录格式分为:无损压缩、有损压缩8.常用的数码相机输入输出接口有USB接口、IEEE1394接口、RS-232C接口、SCSI接口、视/音频接口、IrDA红外接口等(6种)。9.三脚架的主要功能1)防止抖动 2)精确构图 3)严格地控制景深第二章 图片新闻摄影实务1.专职摄影记者的含义:报社、画报社、通讯社、杂志社等新闻媒体中,专门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局统一印发的“记者证”的人叫“摄影记者”。2.自由摄影记者的努力1)加强业务训练 2)研究媒体 3)与媒体签约3.摄影记者选用的主要考察内容1)重视综合素质 2)摄影实践考试 3)继续观察培训4.图片编辑的有所为、有所不为1)有所为剪裁照片 加光减光 去除污点 改变反差2)有所不为修改照片内容 拼接照片 改变视觉信息 其他误导读者的行为5.如何挑选合适的照片1)是否与主题相符2)是否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3)是否有新鲜的元素4)是否能与其他的照片很好的搭配5)是否合适版面的设计安排6.单车阿SIR案例分析:版面中最上面的一张照片,反应了这位片警在社区内部都是骑自行车办公的。一方面骑车比较便利,哪里都可以转到,另一方面海可以随时停下来和居民聊上两句,以增进警民之间的亲切感。这张照片是这组照片的点睛照片,也是最主要的一张照片,完全符合主题,图片编辑把它放在这里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7.常用的编辑软件1)Photoshop 2)Photo Mechanic 3)iView MediPro8.对摄影记者的要求1)职业意识 2)镜头感 3)决定性瞬间 4)人情味 5)编辑意识,或者说是市场意识。6)摄影记者要顾全大局,服从图片编辑和责任编辑的需求。9.图片编辑应具备的素质1)新闻敏感 2)影像知识 3)对工作充满热情第三章 不同题材的图片新闻摄影一、怎么样应对突发新闻事件?(论述)(一)突发新闻事件的信息来源1)新闻热线(内线、外线) 2)培养“线人”3)其他媒体 4)其他方式(二)在面对突发性新闻事件时,摄影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1)摄影记者要有极强的新闻敏感价值判断。这件事重不重要,值不值得拍。视觉判断。这一刻拍摄合不合适,视觉冲击力强不强。2)准备把握突发新闻事件摄影的本质特征3)要有纯熟的摄影技术(三)突发状况不同,记者装备选取不同1)近距离拍摄设备。小于50mm的短焦距镜头。(装备的短焦距变焦镜头有:1735mm镜头、1635mm镜头、2035mm镜头,同时还有一些1435mm的短焦距定焦镜头)2)远距离拍摄设备。大于50mm的长焦距镜头。3)夜间拍摄设备。(四)突发自然灾难的拍摄1.“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罗伯特卡帕。战地记者宣言2.拍摄悲剧事件实例:雨中栽跟头的骑车人柳涛摄(放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那里作为实例)。3.中国的慰安妇,陈庆港摄,是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社会生活新闻金奖作品。4.向战地摄影记者致哀2004年10月18日拍摄,活的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类摄影奖。5.摄影记者首先是生活中的人,其次是记者,再次才是摄影记者。摄影记者需要关心生活,摄影记者需要去适应社会,关心生活,然后在生活中学会独立思考整个新闻事件,把握其本质,理清事件之间的各种关系,思考如何将表现本质的关系视觉化。埃里克塞耶拍摄的观看飞船发射一反常态表现游客在海边观看宇宙飞船发射的轻松、悠闲。6.入浴的智子,尤金史密斯、爱莲史密斯摄案例分析:这是水俣专题中传播范围最广的一张照片。智子是水俣症的受害者。照片中,母亲搂着她,盈盈的爱意洋溢她的裸身,整个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字人性。虽然由于电视等新兴传媒的迅速发展,尤金史密斯所代表的报道图片摄影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图片摄影人对事件和当事人更加随和平易的接触方式,却是电视摄像所难以做到的。这张照片属于非突发性事件中的社会生活新闻,社会新闻作为内容最广泛的新闻摄影题材,它与其他的新闻摄影题材也有一定程度交叉。社会新闻报道有时会促成社会问题的快速解决。水俣专题发表在生活杂志上,引起全世界对公害的重视,日本最高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日本政府向水俣湾水银中毒的受害者赔偿7000万日元。7.晚餐时间,赵天剑摄,获得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社会生活新闻铜奖。8.让拍摄对象与摄像记者形成互动1)熟悉环境 2)语言的交流 3)营造拍摄气氛 4)做足准备功课9.直射光的特点:强烈耀眼、反差大、能造成清晰突出的阴影。10.侧光,最后的敬意案例分析:在印度的加尔各答,特丽莎修女因为热衷于为贫困人民服务而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7年,她去世的时候,在圣托马斯教堂内有成千上万名哀悼者列队从她的玻璃棺材前走过,表达对她的哀思。这个不知道名字的街头小孩子也手捧一束鲜花在教堂外排队等候着进入,希望能向特丽莎修女致以最后的敬意。小孩子的左侧是亮部区域,而右侧是暗部区域。11.新闻特写照片的含义:是指对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富有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性的摄影报道。12.新闻特写照片的特点1)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焊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
- 钢结构1万吨压型彩板和重钢结构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图文
- 雪茄培育实施方案
-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第2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 (面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餐厅服务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广西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简单机械(原卷版)
- 2026年一级建造师一建机电实务案例分析考前考点重点知识强化一本通笔记
- 2020-2025年质量员之设备安装质量基础知识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 安徽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电与磁综合(原卷版)
- 2025-2026学年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桥梁承载能力评定
- 六西格玛绿带知识笔记
- WS/T 509-2016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 NY/T 295-1995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
- GB/T 6170-20151型六角螺母
- GA/T 1567-2019城市道路交通隔离栏设置指南
- 第十二章 材料的压电性能与铁电性能-材料性能学
- 教育个体功能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