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句的季语解读及其汉译的美学功效.pdf_第1页
俳句的季语解读及其汉译的美学功效.pdf_第2页
俳句的季语解读及其汉译的美学功效.pdf_第3页
俳句的季语解读及其汉译的美学功效.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91120 作者简介 黄云鉴 1967 男 江西万年人 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日语语言文学 东方文化 国 际经济与贸易研究 2010年1月 第1期 南 京 晓 庄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NANJ I NG XI AOZHUANGUN I VERSITY Jan 2010 No 1 俳句的季语解读及其汉译的美学功效 黄云鉴 南京晓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211171 摘 要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 许多优秀俳句作品长盛不衰 至今依旧广为流传 在创作 理念上 俳句注重含蓄美的表达 对俳句的汉译 历来都有不同的见解 该文结合松尾芭蕉的古池 俳句实例 依据翻译的 信 达 雅 三原则 探讨日语俳句的翻译 俳句翻译要 信 但不能 得 意 而 忘形 原作语言结构和风格的保持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信达雅 俳句 松尾芭蕉 中图分类号 H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902 2010 01007204 俳 p i 音同排 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抒情短 诗 有特定的格式 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汉诗两种诗 歌形式 在俳句中 诗人力图运用优美而朴素的语 言以表达其深切的感情 内容通常是吟诵自然或四 季风光 经常把人的感情和注意力转移至自然界中 飞逝的片刻 比如坠入雪地的李子花瓣 在创作理念上 俳句注重 闲寂 幽玄 等含 蓄美的表达 留给读者无穷的遐想和品味的空间 从 而取得一种 意在笔先 神余言外 诗的意境 1 俳 句一般格式固定 体裁优雅 语言精炼 意境深远 琅 琅上口 许多优秀俳句作品被人们传诵 经久不衰 甚至在风景名胜地制成俳句诗碑 让人咏叹不已 俳句作为日本宝贵的文学瑰宝 至今依旧发射出耀 眼的光芒 在日本 被称为 俳圣 的松尾芭蕉的俳 句 至今依旧广为流传 被人们传诵 在将俳句翻译成汉语时 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语 言形式 还存在许多争议 如有人认为 如果将十七 个假名逐一翻译成十七个汉字的话 其容量将大得 多 汉译俳句有十到十四个汉字就足够了 将俳句 翻译成五 七 五三句形式的汉诗 只能说是生硬地 追求了表面 外在的形似 缺乏对俳句真正地理解 我国学者赵怡也认为汉语是单音 而日语是复音 所 以这种翻译方法 势必在原作之外 添加原作所没有 的字词 将句意说尽或说过头 都会违反俳句短小而 含蓄的特质 俳句翻译成汉语要遵循许渊冲的 三 美原则 许渊冲先生提出 译诗要在不失真的条 件下 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 音美 形美 2 译得 好不好的关键在于译文是否背离原文的基本特征 认为俳句汉译时要对俳句真正地理解 要 信 但 不能 得意 而 忘形 本文试结合松尾芭蕉的古 池俳句实例 就俳句的翻译作一些探讨 一 俳句的起源和定名 俳句有特定格式 分别由五 七 五音节的三个 不压韵诗行构成 共十七字音 它的第一句为五音 称为初句 第二句为七音 第三句为五音结束 称为 结句 俳句的创作一般遵循一个基本规则 俳句中 一般要有一个季语 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 夏 秋 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 在季语中除 夏季的骤雨 雪 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 还有像 樱花 蝉 等 动物 植物名称 另外 如 压岁钱 阳春面 这样 的风俗习惯也多有应用 季语 通常带着现代日 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 偶尔还有无季俳句和自由律俳句 无季俳句 顾名 思议 就是不要俳句中的季语 自由律俳句则彻底 连俳句的格式也放弃 俳句是格调高雅 古典式的 诗 承袭了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 日本中古的时候出现了和歌 和歌的格式是五 27 句三十一音 后和歌因多人合咏 出现了长短连歌 而俳句起源于连歌 为连歌的发句 为三句十七音 连歌的胁句 为二句十四音 加起来正好是三十一 音 日本歌人正冈子规 1867 1902 说俳句的形 成得益于中国近体诗中的绝句 他认为 俳句 和 歌 汉诗形式虽异 志趣却相同 其中俳句与汉诗相 似之处尤多 盖因俳句得力于汉诗之故 1 1891年 冬 正冈子规着手编辑俳句分类全集的工作 1892 年开始在报纸刊载 獭祭屋俳话 提出俳句革新的 主张 1893年发表 芭蕉杂谈 对芭蕉做出独特评 价 1895年从军参加日俄战争 因肺病恶化而退 伍 1898年出版的 俳句诗人芜村 对主要吟咏风 景的与谢芜村给予高度评价 他还主持出版同人俳 句杂志 杜宇 发表 致歌人书 1902 推崇 万 叶集 子规主张使发句 起句 独立成诗 定名为俳 句 为后世沿用 俳句的意境是 自然 清新 静谧 清 新 闲寂 幽玄 空灵 余韵盎然 之美 与 汉诗有更多相通之处 俳句的妙处 在于将吟咏自 然风景与诗人的 闲寂 幽玄 的心情对应起来 营造一种幽情单绪 一种独特的 余韵 之美 而这 种 闲寂 在中国的诗歌里也屡有体现 如王维等 人的诗 二 俳句和汉俳 俳句的 闲寂 幽玄 余韵 之美在中国的诗 歌里也屡有体现 所以一些国人也时常吟咏或创作俳 句 以至于80年代初在中国产生了汉语俳句 汉俳 是汉语俳句的简称 汉俳的首创者是前中国佛教协 会会长 著名诗人赵朴初先生和林林先生等人 1980 年5月 日本俳人代表团来华访问同中国诗人交流 时 赵朴初先生依照俳句的格式和要求写下汉语俳 句 绿荫今雨来 山花枝接海花开 和风起汉俳 这 便是 汉俳 一词的起源 这首汉语俳句是由五 七 五句式的十七汉字组成 也有一个季语表现气候的 词 雨 是一首好的汉语俳句 3 2007年4月12日 正在日本进行访问的温家 宝总理以一首 和风化细雨 樱花吐艳迎朋友 冬去 春来早 汉俳形式表达访日感想 同日 日中文化 交流协会会长辻井乔创作汉俳酬唱 阳光满街路 和平伟友来春风 谁阻情信爱 日本俳人有 三六联句 的雅趣 规则是后续作 品必须承接前首作品中的字或词 如日中文化交流 协会会长辻井乔的酬唱作品 上承温家宝总理的 细雨 季语而转为 阳光 之季语 表达对 朋友 的敬意和 融冰之旅 的坚定信念 所以继温家宝 总理和辻井乔会长的汉俳之后 日中两国人士按此 规则续写汉俳联句 第36首的作者是前日本首相 村山富市 春辉满天樱 融雪温馨照世界 杖莫如 信也 接第35首的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谢冕 新 雪照寒衣 竹间漏下月消息 有人夜闻笛 其中的 季语 雪 字即为承接 村山富市任首相在纪念二 战结束50周年时曾表示 古话说 杖莫如信 在 这值得纪念的时刻 我谨向国内外表明我的誓言 信 义就是我施政的根本 日本传统的36联句到此结 束 作者以中国总理开头 以日本首相结束 三六联句 中有一半是日本作者提供的日文 俳句 译成贴切流畅的汉俳具有极大挑战性 译者 对诗句字斟句酌 都是以十七个字来对译 按照五 七 五句式的十七字音组成 保持了原文格式和体裁 的优雅 优美 符合 信 达 雅 俳句的翻译标准 三 松尾芭蕉与 蕉风 松尾芭蕉 1644 1694 是日本江户时代俳谐 诗人 本名松尾宗房 别号桃青 泊船堂 风罗坊等 于正保元年出生在伊贺国的上野 今日本三重市上 野县 松尾家族居住在伊贺阿拜郡柘植乡 是平 家末流土豪中的一个支族 其父松尾与左卫门年轻 时离开了柘植乡 移居上野城东的赤坂镇 成为了地 武阶级的农民 他十岁开始做大将藤堂家的嗣子良 忠的侍童 十九岁的时候 他开始了俳句的创作生 涯 曾拜俳句大师北村季吟为师 学习贞门俳谐俳 句 1861年改称 芭蕉 他在贞门 谈林两派的基 础上把俳谐发展成了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 庶民诗 芭蕉生活在17世纪的后半叶 引导俳句的 格式向诗的形式转化 他将以前以幽默 滑稽为主 带有游戏成分的俳句提高到表现一种恬淡 闲适的 诗的意境美的作风上去 4 芭蕉的诗风可以用 闲寂风雅 四个字来概括 作 品被日本近代文学家称为俳谐的典范 至今仍被日本 人民奉为 俳圣 松尾芭蕉一生贫寒 远离尘世 酷爱 旅行 融身于大自然之中 醉心于风雅 因隐居的院内 多芭蕉树 故改其居所为 芭蕉庵 因而也由此得 芭 蕉 俳号 作品有 奥州小道 书箱小文 嵯峨日 记 猿蓑 等 松尾芭蕉有一首最令人耳熟能详的古 池俳句 古池 蛙飛 水 音 就是通过闲寂 的独特表现力来产生艺术的风雅美的 5 纵观芭蕉的一生 不难发现他在借助俳句这种 独特的艺术形式 通过其行文的 闲寂 幽玄 来 显现他诗一样的人生境界 芭蕉所处的时代恰逢中 37 国禅传入日本并十分兴盛的时期 鉴真七次东渡才 到日本 路途劳累 致使双目失明 芭蕉于1688年 参拜在招提寺供奉鉴真和尚的尊像 写下这样的诗 句 闭目稍休息 采摘嫩叶翠欲滴 5 可见芭蕉对 鉴真的虔诚热爱 以及表现出的对弘法精神的敬重 芭蕉接触最多的作品就是禅宗语录和汉籍作品 在 他芭蕉庵的周边 他接触过很多禅僧 经常参禅悟 道 可见禅宗思想对芭蕉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在 翻译松尾芭蕉俳句时要注意表现 闲寂风雅 的芭 蕉的诗风和禅意 四 关于古池俳句的翻译 对俳句的翻译 历来都有不同的见解 有的主张以 十七个字来对译 也有人认为十七个字可能会过多 为 了凑够字数 会造成赘言 有损原诗的意趣 有人主张 用自由体 还有人主张用中国的格律诗体等等 到底 谁的主张较好呢 这就涉及到俳句的翻译标准问题 俳句的翻译与其他翻译一样 是一项实事求是 地应用语言的实践性活动 但任何一种实践性活动 都应该上升到理论上去认识 并且提高翻译质量 古 今中外的老前辈都有论述 翻译的概念 最初是 语言之间的意义的传递 即 译即易 谓换易言语 相解也 近代有代表性的如清末翻译家严复 1853 1921 倡导的三原则 信 达 雅 至今 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 他在 天演论 译例言 中提出 译事三难 信 达 雅 求其信 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不译也 则达尚焉 此在译者 将全文神理 融会于心 则下笔抒词 自然互备 至 原文词理本深 难于共喻 则当前后引衬 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 皆以为达 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三者乃文 章正轨 亦译事楷模 故信 达而外 求其尔雅 6 这里的 信 就是译文要忠信 忠实于原文 达 即 是译文要通达 通顺 雅 是译文要保持原文格式 和体裁的优雅 优美 信 达 雅 也从此成为近现代翻译理论的浓 缩 有人称之为原则 有人称之为理论 也有人称之 为标准 虽然也有不少人对此有争议 但至今仍未有 一家之说能够超越它 因此 有人说 信 达 雅 就是中国基本的翻译理论 信 达 雅 对翻译研究 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 但现代翻译界对 信 达 雅 也有不同看法 译 论史上的批评 争辩热闹非凡 瞿秋白等对 信 达 雅 提出过质疑 林语堂也提出 忠实 通顺 美 的标准 但这基本上没有超出 信 达 雅 的范畴 上世纪50年代中期 译界就翻译标准进行了论战 提出了 信 达 雅 的辨证统一 傅雷提出了 形 似神似 钱钟书提出 化境 的翻译标准 使翻译学 研究更加深入 徐永瑛应用辩证法来分析 认为 信 客观的 有效的 是初级的 达 达 是高一级 的客观的 信 而 雅 是极高度的 信 和 达 当 今一些中国学者以客观上不存在绝对 信 的译作为 由 主张译者应放弃对 信 忠实 的主观追求 新批 评理论 德里达的结构分解阅读法和比较文学的译介 学理论等 为这些学者的主张提供了不少论据 但还有一些人认为高质量的翻译法是这样的 先看一句 译一句 也就是 信 起 信 于原文进行 翻译 其次 再对全文一句一句地调整到 达 以 求程度更高更好的 信 即理解了原文一句话或一 段话的意思和思想后 用流畅而雅的语言译 产生 达 如佛教就有把译成僧人理解不成的 天见人 人见天 译成 人天交接 两得相见 就能启发俗众 归心佛法的故事 最后 译文要 雅 即保持原文 格式和体裁的优雅 优美 这一过程的 达 和 雅 终求其 信 特别是对于有特定格式的诗文翻译更 要保持原文格式和体裁来翻译 翻译俳句 首先要在 信 力争正确地理解俳 句原文后再译 其次 达 即译文要通达 通顺 最后应该保持原作的语言结构和风格 即要 雅 译文要保持原文格式和体裁的优雅 俳句的翻译必 须 信 达 雅 既要保持原文格式 又要把季语这 一重要的语言和形式特征表现出来 下面将针对古 池俳句不同风格的译法进行比较 古池 蛙飞 込 水 音 松尾芭蕉 1 悠悠古池塘 蛙入一声响 涟漪泛波浪 江研丽 李天行 译 日语知识 2003 11 2 古池历沧桑 蛙入水声响 宋协毅 译 日语知识 2001 4 3 古池塘呀 青蛙跳入水声响 林林 译 日本古典俳句选 1983 4 幽幽古池塘 蛙跃春水喧 笔者 初译 5 古寂一池塘 忽有青蛙跃入水 水声久回荡 吴小璀 译 日本名作高效阅读 2004 6 春日古池幽 青蛙跳水破寂静 夏日若将至 陈光 译 日语知识 2001 1 7 悠悠古池畔 寂寞蛙儿跳下岸 水声轻如幻 王树藩 译 日语知识 2003 4 8 幽幽古池塘 青蛙入水扑通响 几丝波纹荡 陈岩 译 日语知识 2004 3 9 幽幽古池塘 青蛙跳破池中寂 叮咚春水喧 笔者 译 47 以上是对古池俳句的不同风格的译法 但按照 信 达 雅 的翻译标准 第1到第4句都只是 信 达 而没有做到 雅 因为没有按照五 七 五句式 的十七字音组成 没有保持原文格式和体裁的优雅 优美 第6和第7句基本符合 信 达 雅 俳句的 翻译标准 但第5 7 8句没有把季语翻译出来 这 里青蛙是表示春的季节用语 只有第6和第9句把 青蛙表示春的季节用语写出来了 而且是按照五 七 五句式的十七字音组成翻译的 芭蕉的诗风可以用 闲寂风雅 四个字来概括 所以翻译时必须把 闲寂 之意 芭蕉诗之禅意表达 出来 如译文的十七字应该有 幽幽 和 闲寂之意 为好 这才是 信 达 芭蕉之意 根据历史资料 芭蕉 先写 青蛙跳水中 叮咚一声 蛙飛 水 音 而后才加上 闲寂 之古池 古池 的 7 第 4句 幽 幽古池塘 蛙跃春水喧 笔者初译 译文选择了 春 和 寂 最后译成为第9句 就是这个原因 诗歌的灵魂在意境 蕴含着丰富的潜在信息和 诗外之意 中日古诗词语言委婉含蕴 用笔曲折 言 在此而意在彼 主旨深藏不露 尤其注重意境的渲染 描绘 中日两国人都喜欢含蓄美 加之词义多样 含 蓄朦胧 因而中日两国古诗词很注重意境的烘托和 营造 诗歌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原诗的意境 译者 要尽力传达原诗的思想 情调与感情 以及弦外之 音 诗外之意和神韵 也就是说使诗歌读起来诗味十 足 诗有名句 则全篇增色 句有字眼 则全句皆活 选词炼句通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 春风又 绿江南岸 一个 绿 字马上给人生机勃勃的联想 而 古池 俳句的诗眼是 音 芭蕉写 古池 前 曾有与佛顶和尚相互问禅的一节 佛顶问他 最 近如何度日 答 雨过青苔湿 又问 青苔未生 之时佛法如何 答 青蛙跳水的声音 8 水 音 一个 音 字立体地展现了春意盎然 的景象 传神之笔 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以翻译 时必须把这个 音 字表达出来 或翻译成 一声 响 或翻译成 水声响 或 水喧 或 叮咚一声 喧 或 水扑通响 等等 总之 必须把青蛙跳水而 发出的声音翻译出来 不能翻译成水的 波纹荡 而 水 音 翻译成 水喧 更能反映作者的当时的 情景和心情 为了达到俳句翻译 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