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物理竞赛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以下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2cmB人的正常体温是39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2kgD人步行的速度约10m/s2小明同学从如图1所示的四个物体中选择了一个物体,用托盘天平测量出其质量为100g,该物体可能是( )3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 B.用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C.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4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属于( )A.液化 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5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7某种物质熔点为232,在这种温度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 )A固态 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C将透镜适当远离蜡烛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60 B折射角等于40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10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下面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物理量估计合理的是( )A中学生一只鞋的长度约为24dmB人洗澡的水温以60为宜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600gD一节自习课的时间为40min11(2分)下列诗句中蕴含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的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D“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12如图1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A.ABC , 且A水 B.ABC , 且A水C.CBA , 且A水 D.CBA , 且A水13【原创】我们听不到蝴蝶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是由于A蝴蝶的翅膀振动的幅度太小,所以响度小,人耳听不到B蝴蝶的翅膀振动太慢,它对人来说是次声波,所以人听不到C一般情况下蝴蝶离人太远,所以我们听不到它振翅的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对14如图所示是小明根据小丽照镜子的情景确立的几个探究课题,其中最合理的是( )A镜中像的大小跟人到镜距离的关系B镜中像的多少跟人到镜距离的关系C镜中像的多少跟两镜面夹角的关系D镜中像的大小跟两镜面夹角的关系1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B超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能传递信息B倒车雷达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是15Hz,则它翅膀每分钟振动15次D在30dB环境中正常人耳听不出有声音16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C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17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18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A在镜子前观看自己的衣着B在水下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C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电影D通过放大镜看到报纸上的字19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很高C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20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D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21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22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内外筒位置不变,小孔远离烛焰,因为像距不变,所以薄膜上烛焰的像的大小将不变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因为像距变大,所以烛焰的像变大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23通常情况下,暖气片应安装在窗户的 方(选填“上”或“下”),这样空气受热后密度 (选填“增大”或“减小”)室内空气对流加快,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供暖介质是利用了 。2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米/秒,光年是 单位。蜡烛通过小孔在右边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就是物理学上说的 ,这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 传播的。25汽车发动机是用水作冷却剂的,这是利用了水的 的性质;寒冷的冬天早晨,小明的父亲驾驶汽车在在路上行驶,不一会儿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内侧就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 (选填“冷”或“热”)风。26发射火箭时,火箭的下端会发出高温火焰,很多物体遇到此高温就会_,科学家想出的办法是在发射台的下面见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利用水的_吸热。火箭升空时,发出的白色气团是_形成的。27据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拟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 产生,经 传播到人耳音乐声过大就成为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受信号,关掉音箱是在 处控制噪声28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12.82cm,乙测得的结果12.8cm,那么,(1)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2)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 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原因是 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29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上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6)细心的同学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A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3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B、C、D、E的位置,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帮他分析一下: 把蜡烛放在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像是_。(正立/倒立)把蜡烛放在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像是_。(正立/倒立)把蜡烛放在_点,透镜不成像;把蜡烛放在_点,透镜成的是虚像;像是_ 。(正立/倒立)把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由AD,不包括D点)时,像逐渐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像的大小逐渐_(填“变大”或“变小”)。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3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入射光线已画出请做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3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33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34小罗在湖边看到了奇怪的现象:水中的鱼的附近有只小鸟,如图所示,A点是小罗眼睛所在的位置,B点是看到的小鸟的虚像位置,C点是看到的鱼的虚像位置,请在图中画出:(1)小鸟的实际位置B;(2)从鱼射入小罗眼中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35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夏夜,一个耀眼的闪电过后8s才传来雷声,雷声持续了2s才停止,放电的云离你有多远?36石油公司对成品油的垄断和控制,曾经造成全国大面积油荒。运油的油罐车一次能最多装满12t密度为0.8103 kg /m3的90#汽油。90#汽油的价格为7.4元/升。(1升=10-3 m3)求:1)运油车的油罐容积是多少m3?2)有些加油站外竖立“每车限装200元”的标志牌,则每车一次所装的汽油质量为多少kg?试卷第7页,总8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A、中学生的大拇指宽度在1.5cm左右,一元硬币的直径比1.5cm大一些,约2cm此选项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三个苹果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人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的估测,质量的单位换算。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单位是斤和两我们可以将质量单位换算成我们熟悉的单位,一斤是500g,一两就是50g,100g是2两,可能是一根香蕉的质量。故选C3D【解析】试题分析:A、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因此通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路灯下的身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身体挡住了太阳光而形成的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所以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点评:影子、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日晷、日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现象;倒影、照镜子、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现象;透镜、看水下的物体变高,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4D【解析】试题分析: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就会看到有“白气”冒出。所以,是先汽化后液化。故选D考点:物态变化5B 【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进行传播,所以当游击队员挖地道时,声音会通过地面传到水缸,声音在水缸中来回反射,会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故日军指挥官可以很清楚的在水缸中听到声音,从而得到挖地道的信息;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声音的反射进行分析解答6C【解析】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传播故选C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7D【解析】解:物质的熔点232,当物质刚好到232时,这种物质还是固态;继续吸收热量,固体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会变为固液共存,温度保持不变;固体完全熔化后变为液态,如果继续吸热,液体的温度才会升高,如果不再吸热,液体的温度仍会是23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熔化之前瞬间、熔化时、熔化后瞬间的温度和状态8B【解析】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且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且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且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由此可知,当物距减小时,物体所成的像在逐渐的变大,并且像距离也在增大由此可知要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就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综上分析,可知A选项是增大物距,C选项也是增大物距,D选项是增大像距,都不合题意,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9C【解析】解:根据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水平方向的直线NN为法线,竖直方向的直线MM为界面;由图中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60可知,入射角为60,则反射角也为60由图可知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9050=40,所以折射角为40光从空气斜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MM的右边是玻璃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光路图的解析,解决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从而确定反射面和法线10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作出合理的估计,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然后逐一分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解:A、中学生脚的长度在24cm左右,所以鞋的长度与脚的长度差不多,约为24cm=2.4dm,故A不合理;B、洗澡的水温比人体温度略高,约为40左右,故B不合理;C、中学生的质量约60kg左右,故C不合理;D、一节自习课的时间为40min,故D合理故选D【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11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判断出的,所以A说法错误。B选项,以“乘客”为参照物,“乘客”和“轻舟”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所以“轻舟”是运动的是以“河岸”为参照物,所以B说法错误。C选项,“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C说法错误。D选项,“花气袭人”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所以D说法正确。正确的选择是D。考点:声现象 机械运动 光现象 分子热运动12C【解析】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质,密度越大。所以CBA ,通过计算可知,A水。所以选C。13B【解析】试题分析:蝴蝶的翅膀每秒振动5、6次,所以它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B正确。这与响度无关,蚊子的声音响度小,但是蚊子的翅膀每秒振动几百次,所以我们能听到蚊子的声音。考点:次声波【原创说明】人耳听不到声音的各种情况都应掌握。14C【解析】试题分析:三幅图中人的位置没变,改变了两镜子的夹角,发现镜中的像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所以研究的是像的多少与两镜面夹角的关系;图中像的大小并没有变化,所以被研究因素不是像的大小,而是像的多少,图中改变的也不是人与镜的距离,而是两镜的夹角;故应选C。考点:平面镜成像15A【解析】试题分析:(1)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2)频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Hz;(3)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db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解:A、利用B超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能传递信息,故A正确;B、倒车雷达是利用声能传递信息,故B错误;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是15Hz,则它翅膀每秒振动15次,故C错误;D、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db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16A【解析】试题分析: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有熔化过程、汽化过程和升华过程解: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所以需要吸收热量,符合题意;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C、清晨,草叶上露珠品莹,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过程进行分析17D【解析】解:A、如果铜牌掺假,肯定是在铜牌里边掺其他物质,而铜牌的外表颜色还是铜牌颜色,所以A不合理;B、测铜牌的质量是无法辨别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因为掺其他物质,也可以让铜牌的质量与纯铜制成的铜牌质量相同,所以B不合理;C、测铜牌的体积是无法辨别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因为掺其他物质,也可以让铜牌的体积与纯铜制成的铜牌体积相同,所以C不合理;D、如果铜牌掺了假,即使铜牌质量与纯铜制成的铜牌质量相同,但它们的体积肯定不同,因为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不同;即使铜牌体积与纯铜制成的体积相同,但它们的质量肯定不同,因为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不同故选D【点评】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除了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以外,也可以从颜色、透明度,以及能否燃烧,硬度等物理性质的差异来区别物质18C【解析】试题分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解:A、在镜子前观看自己的衣着,即是通过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虚像,故A错误;B、在水下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潜望镜中也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所以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虚像,故B错误;C、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即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故C符合题意;D、通过放大镜看到报纸上的字,是利用凸透镜成虚像的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理解清楚实像与虚像的形成原理,还要知道各种像的形成原因如:平面镜成虚像、放大镜成虚像、照相机投影仪成实像、看水中的物体成虚像等19C【解析】试题分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B、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C、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D、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解:A、若物体振动发出超声波或次声波人们就听不到,故A错误;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大,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故B错误;C、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C正确;D、超声波的频率很高,超出了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声音的基础知识,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20D【解析】解:A、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错误;C、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是不可能实现的,故C错误;D、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这种内能传递给水,水沸腾汽化为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可以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自身的温度会降低,内能会减少,转化成了叶轮的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改变内能的方式、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能的转化,是一道综合性题目21B【解析】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决定声音的响度大小;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A、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决定声音的响度大小;不符合题意;B、正常腹部除肝脾所在部位叩诊成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为鼓音;肝脾或者其他实质性脏器极度肿大,腹腔内大量积液或肿瘤时,鼓音区缩小,病变部位可出现浊音或实音,当腹腔内有较多游离液体(在1000ml以上)时,为患者叩诊时会发现腹部有气体为鼓音当移至有腹腔积液的部位时有浊音,当鼓音变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的可能,而浊音是指的是音调,故符合题意;C、当有病症时敲击会发出浊音,而与音色无关,不符合题意;D、声音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色,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音调,医生在“叩诊”时,有积水和无积水所发出的音调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22C【解析】试题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小孔时由于光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像的大小既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又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在小孔成像中由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不同,即可成倒立放大的像,也可成倒立缩小的像,但小孔不能太大,否则不能成像解: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正确;B、孔离物的距离大于孔离屏的距离时,像缩小,孔离物的距离小于孔离屏的距离时,像放大,故B正确;C、保持内外筒位置不变,小孔远离烛焰,因为物距变大,所以薄膜上烛焰的像变小,故C不正确;D、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因为像距变大,所以烛焰的像变大,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了解一些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及小孔成像特点即可解决,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23下;减小;水的比热容大.【解析】试题分析:暖气片应安装在窗户的下方,这是因为空气受热后,空气的密度减小,室内空气对流加快;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供暖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因此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介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放出的热量多。 考点:热传递及其应用;密度及其特性;比热容的概念、特点及应用.243108,长度;小孔成像,沿直线传播【解析】试题分析: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的距离是3108 m;光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年是长度(距离)单位;烛焰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后在右边的光屏上成像,即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25比热容 液化 热【解析】试题分析:由t=Q/Cm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汽车发动机是用水作冷却剂,可使汽车发动机的温度不致于升的太高;寒冷的冬天早晨,车内的温度高于车外,“白雾”是由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挡风玻璃液化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应增加温度使其汽化,所以应该开启空调的热风。考点:比热容 ;物态变化26熔化 汽化 水蒸气液化【解析】很多物体遇到此高温就会熔化,科学家想出的办法是在发射台的下面见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利用水的汽化吸热。火箭升空时,发出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液化_形成的27振动;空气;声源【解析】试题分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听到的音乐是由音箱中的纸盆振动产生的;音乐声是通过介质,即空气传到人耳;关掉音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人们正常生活。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28(1)这两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2)乙;没有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解析】试题分析:(1)甲测得的结果是12.82cm,乙测得的结果是12.8cm,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这两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2)记录结果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乙的结果是错误的。考点:刻度尺的使用29(1)确定像的位置、大小; (2)像和物大小相等; (3)不变; (4)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 (5)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或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或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较(6)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解析】试题分析: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的关系;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大小相等;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不变;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属于中考常考题型,难度较小。30C;倒立。A;倒立。D;E;正立。远离,变大【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范本】人才借用合同
- 信息工程假期安排方案(3篇)
- 薪酬工程实施方案(3篇)
- 推动教育工程建设方案(3篇)
- 网络布设工程建设方案(3篇)
- 温泉酒店修整工程方案(3篇)
- 室内灭蟑螂工程方案(3篇)
- 2025小学教师学生行为指导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河北房地产项目招投标代理合同
- 2025版光伏发电站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GB 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两区三厂”专项施工方案
- 环保设备吊装方案
- 用户画像标签的体系流程介绍课件
- 种子学-种子的形态和构造课件
- 《汽车保险与理赔》全书配套教学课件
- (新版)水电站知识问答题题库300题(含答案)
- 芬顿调试方案
- 印染废水回用工程设计解决方案
- 平面构成要素——《点的构成》共53页
- 电信条例、工业信息化部令测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