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ppt课件.ppt_第1页
次北固山下ppt课件.ppt_第2页
次北固山下ppt课件.ppt_第3页
次北固山下ppt课件.ppt_第4页
次北固山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是千古传颂的名篇 其中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是备受称赞的名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 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 但时近春节 头顶大雁 发出了 乡书何处达 的感叹 全诗意境优美 情景交融 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一教材解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能力目标 学会品味诗歌 领悟诗歌主题情感目标 感受诗歌的思乡旋律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诗歌内容及领悟诗歌情感难点 掌握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格律学习朗读课文感悟抒情细读揣摩 主要问题解答主题归纳写作特色 拓展达理 再度感悟乡愁 小结拓展作业图片展示 体味诗歌意境美 一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 因此 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 自然会不时产生故园之思 因此 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今天 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 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 次北固山下 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写作背景 此诗写冬末春初 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 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三 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 在学习诗歌之前 应先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 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 乐府诗 律诗 绝句 词 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 如 观沧海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 绝句叫近体诗 如 钱塘湖春行 就是律诗 登鹳雀楼 就是绝句 律诗 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 有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两种 二 作者简介王湾 公元693年 751年 是唐代诗人 字号为德 洛阳 今河南洛阳 人 玄宗先天年间 712年 713年 进士及第 授荥阳县主簿 开元五年 717年 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 9年书成 共200卷 名为 群书四部录 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 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 书成之后 因功授任洛阳尉 约在开元十七年 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 后来不幸去世 首联 1 客路青山外 2 行舟绿水前 颔联 3 潮平两岸阔 4 风正一帆悬 对偶联颈联 5 海日生残夜 6 江春入旧年 对偶联尾联 7 乡书何处达 8 归雁洛阳边 四 朗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 2 学生练读 分组读 3 听老师范读 音乐范读 4 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次 北固山下客路 青山外 行舟 绿水前 潮平 两岸 阔 风正 一帆 悬 海日 生 残夜 江春 入 旧年 乡书 何处达 归雁 洛阳边 5 看看谁读得好 朗读比赛 技巧 要有感情的朗读 注意节奏节奏停顿抑扬顿挫句首不同起 句尾不同落 句腰不同峰 语言连贯注意力集中 6 参照注译同桌互译 本诗选自 全唐诗 1 次 住宿 此指停泊 途中暂时停宿 2 北固山 在今江苏镇江市北 北临长江 3 客路 旅途 4 潮平两岸阔 潮水涨满时 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5 风正 风顺 而和 6 悬 挂 7 海日 海上的旭日 8 残夜 夜色已残 指天将破晓 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 9 归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 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10 青山 指北固山 14 可编辑 7 请一位同学翻译这首诗 旅途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 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早春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 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五 感悟抒情细读揣摩 1 次北固山下 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 哪些句子属于写景 这首诗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明确 第四句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直接抒情 其他三句属于写景景物 路青山行舟绿水潮岸白帆海日和风夜春归雁等 2 前面三句写景 各有特色 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 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参考理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青山 指北固山 绿水指长江 此处加了 外 前 两字 将北固山的位置 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 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 因此 和下联 两岸 一帆 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 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 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 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 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 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 可见旅途是艰辛的 而走得越远 离家乡也就越远 乡愁也就越浓 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 此外 这里首句对仗工整 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 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 把 青山 和 绿水 分别镶嵌在诗句中 更显得色彩明亮 意境优美 3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 请选一个角度 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20字 透露出自然的理趣 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 冬去春来的变化 透露出乐观 积极 向上的感情 把 日 春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生 入 用拟人的手法 更有情趣 太阳冲过黑夜迎来新的一天 春天到来迎来新的一年 说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4 最后一句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点名了诗的主题 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 参考理解要点 古代交通的限制 运用了雁的意象 乡愁人人有 人的情感归宿 5 主题归纳 诗中诗人借景抒情 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 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 类型 6 写作特色寓情于景 景中含理 这是一首五律诗 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 形容景物 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 这怎不让身在 客路 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 诗中 生 入 用了拟人手法 是人物一说理 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 江上景物呈现 春意 闯入旧年 赶走严冬 蕴含了时序变迁 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 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六 拓展达理 1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 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 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 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 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 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 结 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 结 在我们语文七年级下册里 还推荐了这样一首诗 是李白的 春夜洛城闻笛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诗人笔下的乡愁吧 2 感受乡愁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作品译文阵阵悠扬的玉笛声 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 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 听到令人哀伤的 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 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 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这正是它感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