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宋辽夏金时期.doc_第1页
五代宋辽夏金时期.doc_第2页
五代宋辽夏金时期.doc_第3页
五代宋辽夏金时期.doc_第4页
五代宋辽夏金时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代宋辽夏金时期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 1)五代十国政权的更迭与兴亡; ( 2)宋辽夏金并立局面的形成; ( 3)五代宋辽夏金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2、能力培养目标: ( 1) 通过对南北方不同政治的比较,特别是对南北方不同的经济局面出现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解决相关历史问题的能力。 ( 2) 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的讨论与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思想培养目标: ( 1)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北宋采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北宋政府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 2) 通过学习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的传播,大大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比分析三大发明在中西方的不同遭遇,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要点 基本线索 1、晚唐五代的分裂割据局面。 ( 1)五代的更迭。 ( 2)十国的兴亡。 2、宋辽夏金并立局面的形成。 ( 1)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 ( 2)北宋的政治经济状况。 ( 3)宋金对峙与宋蒙战争。 (二)相关分析 1、政治架构的变化。 2、经济结构与经济制度。 3、思想、科技与文化。 三、教学重点 1、政治架构的变化。 2、经济结构与经济制度。 3、思想文化与科技方面的发展情况。 四、教学难点 1、如何实现从第二帝国到第三帝国的过渡。 2、五代十国至宋辽夏金时期历史发展的线索。 五、教学过程 参考书籍: 1、陶懋炳:五代史略,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2、舒楚:辽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63年版。 4、吴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李蔚:简明西夏史,人民1997年版。 6、周宝珠:简明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一)基本线索 1、晚唐五代的分裂割据局面。 通过教材中的文字表述和形势图的比较分析,学生完全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五代十国的概念。在本课中要求学生记住一个重要时间 907 年,一个重要人物 朱温,并由教师强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是在黄河流域相继建立的(除南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十国则是先后并存的,除北汉地处山西以外,其余均在南方。第二个问题,教师要重点讲清以下两点内容,一是从 “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 的层面上理解这一时期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二是明确五代十国政治的主要特点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 ( 1)五代的更迭。 五代简表( 907960年) 朝代名 创建者 起止年份 都城 亡于何朝何国 后梁 朱 温 907923 开封 后盾 后唐 李存勗 923937 洛阳 后晋 后晋 石敬瑭 936946 开封 契丹 后汉 刘知远 947950 开封 后周 后周 郭 威 951960 开封 北宋 ( 2)十国的兴亡。 十国简表( 891979年) 朝代名 创建者 起止年份 都城 亡于何朝何国 前蜀 王 建 891925 成都 后唐 后蜀 孟知祥 926965 成都 北宋 吴 杨行密 892937 广陵 南唐 南唐 李昇 937975 金陵 北宋 吴越 钱鏐 893978 杭州 北宋 闽 王潮、王审知 893945 福州 南唐 楚 马 殷 896951 长沙 南唐 南汉 刘隐 905971 广州 北宋 南平 高季兴 907963 江陵 北宋 北汉 刘 崇 951979 太原 北宋 2、宋辽夏金并立局面的形成。 ( 1)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 辽的建立与强大; 西夏的建立与强大; ( 2)北宋的政治经济状况。 (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秦代的情况,讨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加强 主要内容 历史时期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思想文化 主要影响 建立:秦朝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建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 颁布秦律。 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驰道。 修筑长城 出击匈奴。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初步奠定祖国疆域; 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 促成中华民族形成。 强化:北宋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相权 派文官任知州,另设通判监督 知州 “ 三岁一易 ” 司法权收归中央,由文官掌管司法。 各路设转运使,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到中央。 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又设枢密院统领军队 实行更戍法 “ 强干弱枝 ”“ 内外相制 ” 。 进一步发展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简化考试科目,严密考试方法,增加录取名额。开辟了仕途道路,进一步扩大了政权基础。 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造成 “ 冗官 ”“ 冗兵 ” 和 “ 冗费 ” 现象,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 3)宋金对峙与宋蒙战争。 金的建立与强大; 宋金和战; 蒙古兴起; 宋蒙战争。 (二)相关分析 政治架构的变化。 贵族政体向官僚政体转变:三省制变一省制( 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和司法权 );重文轻武与文官体制;科举制度的作用( 严格程序,简化科目,完善方法,增加名额。扩大了政权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制度上的强干弱枝(禁军与厢军);专制主义加强(削弱相权)。 2、经济结构与经济制度。 ( 1)租佃经济主导地位确立; ( 2)私营手工业兴起与手工业生产技术的飞跃; ( 3)商品经济的再度繁荣; ( 4)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 5)原始工业化进程。 3、思想、科技与文化。 ( 1)经学变宋学; ( 2)科技发达; ( 3)三大发明。 领域 代表 成就 地位 科 学 技 术 印刷术 毕升 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三大发明对世界贡献极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