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干涉(一)习题解.pdf_第1页
光的干涉(一)习题解.pdf_第2页
光的干涉(一)习题解.pdf_第3页
光的干涉(一)习题解.pdf_第4页
光的干涉(一)习题解.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 一一 习题解习题解 24 1 B 双缝上移 相当点光源下移 因中央明纹处光程相等 故条纹上移 双缝上移 相当点光源下移 因中央明纹处光程相等 故条纹上移 24 2 A x D d 代入已知条件计算得 代入已知条件计算得 9 10 2cm 24 3 B 因放一反射镜后有半波损失 故原明纹处变为暗纹 因放一反射镜后有半波损失 故原明纹处变为暗纹 24 4 C 因其它条件不变 故条纹宽度不变 因其它条件不变 故条纹宽度不变 24 5 因波长变短 故条纹间距变为 因波长变短 故条纹间距变为 1mm 24 6 因因P点处为第三级明纹 故光程差为 点处为第三级明纹 故光程差为 3 充入液体后 充入液体后 3n 4 n 1 33 24 7 4I0 24 8 下缝盖一透明介质 则下光路光程增加 故条纹下缝盖一透明介质 则下光路光程增加 故条纹下移下移 因其它条件不变 故条纹宽度 因其它条件不变 故条纹宽度不变不变 24 9 AB n 2 3 AB n 3 2 24 10 已知 已知l1 l2 3 d D 求 求 1 零级明纹到 零级明纹到O点的距离 点的距离 2 条纹宽度 条纹宽度 解 设两缝到解 设两缝到P点的距离分别是点的距离分别是r1 r2 则有 则有 d Dx k D dx kD dx xxx d Dx D xd k k kk 13 3 3 03 0 1 1 Q Q处为中央明纹 D xd xd rr rr dx Dr dx Dr rr ll rl rl 3 2 2 2 2121 222 2 222 1 2121 2211 24 11 已知 5461 变化 斜如射时条纹宽度的个条纹的宽度 两缝间的距离 求 32021 012002 0 mm x m D A 解 解 d 24 12 已知 已知 求一透明介质复盖上缝后 零级条纹移至原来第几级明纹处 求一透明介质复盖上缝后 零级条纹移至原来第几级明纹处 设 复盖一缝后 零级条纹移至原来第设 复盖一缝后 零级条纹移至原来第 k 级明纹处 级明纹处 则有 则有 mm d k x kDd kDx 9100 5 2 2 代入已知条件计算得 Q 故条故条纹间距不变 斜入射时其它条件未变 计算得 又 纹间距不变 斜入射时其它条件未变 计算得 又 24 20 mml dDl Q m e n k mD ma nm 64 1066581102102550 m x d Dx11020 解 7 1 0 21 12 k e n k r neer krr 解得 光的干涉 二 习题解光的干涉 二 习题解 25 1 C 因为有半波损失 因为有半波损失 25 2 A 该题中上玻璃片向上平移 相当于棱边左移 该题中上玻璃片向上平移 相当于棱边左移 25 3 B 牛顿环平凸透镜向上平移时 原接触处的光程差增加 牛顿环平凸透镜向上平移时 原接触处的光程差增加 25 4 B 劈尖干涉中两相邻条纹对应的高度差为半波长 劈尖干涉中两相邻条纹对应的高度差为半波长 25 5 5 1 2 2n 劈尖干涉中第 劈尖干涉中第 5 级暗纹对应处劈尖的厚度为 级暗纹对应处劈尖的厚度为 5 2n 25 6 x 78 125nm 因为没有半波损失 因为没有半波损失 r 0 处的光程差是处的光程差是 2nx 由由 2nx 2 可得 可得 25 7 6 10 4m 相当于劈尖干涉 其相邻条纹对应的高度差为半波长即 相当于劈尖干涉 其相邻条纹对应的高度差为半波长即 Absina 2 25 8 2n2e n1 1 2 n1 1 因为有半波损失 因为有半波损失 25 9 已知 已知 25 10 已知 已知 o mm l n l n ll nl le kne k n rad nm 611 1 1 4 9 4 9 4 9 2 9 2 2 2 5 5401102500 10 4 得 解 级明纹移动的距离 求 充入液体前后第 Q o o 25 11 已知 已知 25 12 A k Ak k ne k ne um re 742854 60003 2 1 2 22 5050 n A1076004000 Q解 增强 求 哪些波长的反射光 50 5 50 2 1 5000 2 k k OAr R r k A o 计算得 又 代入已知条件计算得 计算得 又 代入已知条件计算得 Q Rk r Rkr OA cmOAcmrkcmR 2 1 2 1 00 1 30 0 5 400 2 Q解 环数目 的范围内可观察到的明求 在 解 环数目 的范围内可观察到的明求 在 1003 1 2 5 2 2 2 60 4 00 3 5893 32522 5 225 222 5 mmR l dr ll R l dr kRr RmmlmmlA k k kk k k kk o 代入已知条件计算得 联立解得 从图中可见 求曲率半径已知 代入已知条件计算得 联立解得 从图中可见 求曲率半径已知 Q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 一一 习题解习题解 26 1 D 由惠更斯 菲涅耳原理 由惠更斯 菲涅耳原理 26 2 D 由半波带法由半波带法asin300 3 2 可得 可得 26 3 B 由 由 a b sini sin k 对于给定的入射角 总可取 对于给定的入射角 总可取 2 或或 2 使 使 sini sin 1 26 4 C 因透镜未动 因透镜未动 26 5 D 由缺级条件可得 由缺级条件可得 26 6 由半波带法可得 相位差为 由半波带法可得 相位差为 2 P点应为点应为明点明点 26 7 由单缝衍射的条纹宽度计算式 由单缝衍射的条纹宽度计算式 x f a 得 得 6 x l 代入已知条件计算得 代入已知条件计算得 500nm 26 8 由缺级条件可知 可能看到的衍射条纹的级次为 由缺级条件可知 可能看到的衍射条纹的级次为 0 1 3 26 9 由光栅方程可得第一级谱线的衍射角为 由光栅方程可得第一级谱线的衍射角为300 26 10 由光栅方程和 由光栅方程和 x f tga可得 可得 633nm 26 11 a b sin 2 5 a b sin 10 即所求光程差为即所求光程差为 10 26 12 射角应分别满足 两种光第一级明纹的衍对单缝衍射 级主极大间的距离 两光第已知 cm x xxx a fx a fx sintg f x tg f x tg sina sina cmf cm a A A oo 270 2 3 2 3 5 2 3 2 3 150100176004000 12 22 11 0 2 2 1 1 2 2 1 1 2 21 Q mm x ba f x xxx f x tgiisin k kisin ba kisin ba 81 1 12 12 22 11 有对于 同理对光栅衍射有 m ba sin ba k k kki kisin ba ba A A a min min min oo 6 0 1 21 2 1 1 2 2211 0 21 0 105 41 5 85 5 8 41 4101656241 级谱线重合 的第级与的第即 解 求 已知 Q 26 13 26 14 cm f tgitgi x f tgitgi fx ba sini ba sini isin ba isin ba kisin ba f cm x mba nm nm 100 54402 7262 22 135102650450 12 12 0 2 1 2 0 1 1 1 2211 6 21 Q解 求 已知 26 15 0 2 1 2 0 2 1 2 1 0 1 1 1 1 2222 0 1111 0 06 21 4383 911 31 9554 644 84 46034624 69024624 21 462410333490480760630 ba sini ba sini ba sin a k k ba k um kk sin ba um k k sin ba kisin ba i m ba um um maxmax 是 级单独出现的角度分别 其对 则有 初的衍射角为级第二次重合 设重合级和第则第取 对 解 线 在何角度只出现红谱 在何角度谱线还重合求 已知 Q 光的偏振习题解光的偏振习题解 27 1 D n dxx k x d n rxrx krrx rx rx 121 12222222 2211122211 27 2 C 由马吕斯定律 由马吕斯定律 27 3 B 27 6 或圆偏振光 线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 或圆偏振光 线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 入是线偏振光入是线偏振光 kms dDsD s d10221221 由 27 4 C 27 5 由 由 mm Nd504602 27 7 自然光自然光 27 8 当当射角射角i满足满足tg i 0 n2 n1时 反射光时 反射光 折射光是部分偏振光 折射光是部分偏振光 i 0称为起偏角 称为起偏角 7 11 27 9 0 129nm 0 0921nm 由布拉格公式 由布拉格公式 2dsina k 27 10 2 0 21 1 1 1 0 1 1 2 1 02 1253 0 0 0 210 811 2 2 22 6948 5171331001a n n n 求已知 a iia i ia i a i n n tgi n i n tgi 解 解得 又Q Q 幅也有极值 解 因光强有极值时振 值 是极大还是极小 为何值时 出射光有极求已知900a A 即可判断 由即可判断 由aII 2 0cos 02 0 60cos aaII由由 为极大值 即 则有 分别是设入 透射光强的振幅 2 0 2 0 22 0202 00 0 0 0 A a da dE A a da dE A a A a aA aAsin asin aAcos acos aAsin da dE asin aAcos acos aA sin E da dE acos aAcos EE EE 27 12 02 2 12 02 00 1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