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疾病诊断与ICD-10.doc_第1页
恶性肿瘤疾病诊断与ICD-10.doc_第2页
恶性肿瘤疾病诊断与ICD-10.doc_第3页
恶性肿瘤疾病诊断与ICD-10.doc_第4页
恶性肿瘤疾病诊断与ICD-10.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恶性肿瘤疾病诊断与ICD-10来源:责任编辑:2006-4-3点击数:477文章摘要:暂无文章摘要. 详细内容如下 王建敏周祖缇 2005-12-13 13:20:39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7月第3卷第14期在ICD-10二十一章节中,恶性肿瘤编码准确性难度比较大,由于恶性肿瘤病人反复多次住院,在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往来,因而带来了撰写临床诊断上简单化、笼统化的弊病。各人对恶性肿瘤的主要诊断选择规则掌握理解不一致,编码人员业务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医学知识欠缺,遇到复杂疑难问题较多,因而通过讨论交流,使其规则具体化、形象化,以提高编码的准确性。1 目前肿瘤诊断撰写并不统一,有如下三种1.1 按照临床分期撰写诊断 如左下肺鳞癌伴右肺转移期,贲门神经内分泌癌术后b期。1.2 按照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撰写诊断 右乳浸润导管癌术后b PT 3 N 2 Mo期。1.3 按照一般形式撰写诊断 食道中段鳞癌术后广泛转移。1.4 编码人员熟悉掌握肿瘤的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有利于编码准确性。1.4.1 一般临床分期 0期、期、A、B、A、B或、。0期、期属早期肿瘤,A期、B期属中期肿瘤,期属中晚期肿瘤,期属晚期肿瘤。但不同恶性肿瘤有不同详细分期,例如肺癌的分期:0期:原位癌或病变局限于支气管粘膜层;期:病灶最长径5cm或有胸膜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或有外侵、或有血管、神经压迫现象(如上腔静脉压迫、声带麻痹、膈肌麻痹),或有全肺不张;期:有胸腔外转移,或有对侧,或肺门转移,或有癌性胸腔积液者。1.4.2 肿瘤的病理分期 PT:原发肿瘤;Ptis:原位癌;PT O :手术切除物的组织学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PT 1,2,3,4 :原发肿瘤逐级肿大;PT x :手术后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不能确定肿瘤的浸润范围;PN:局部淋巴结;PN O :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PN 1 PN 2 PN 3 :局部淋巴结转移逐渐增加;PN 4 :邻近局部淋巴结转移;Pnx:肿瘤浸润范围不能确定;PM 1 :远距离转移;PM O :无远距离转移证据;PM 1 :有远距离转移;PM X :不能确定有无远距离转移。1.5 恶性肿瘤诊断规范书写 恶性肿瘤诊断要突出部位+动态(组织类型)主次分清、完整、准确包括伴随病、并发病或院内感染。1.5.1 恶性肿瘤部位+动态 食管中下段鳞癌,鼻咽鳞形细胞癌,颈、左咽后淋巴结转移侵及颅底。1.5.2 恶性肿瘤伴随病、并发病或院内感染 食道中下段鳞癌术后放疗后,食管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部感染。1.6 对于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肿瘤(M9590-M9980)来说,给予的有关编码是C81-C96和D45-D47,一般不区分具体部位。例:恶性淋巴瘤NOS侵及肝、腹腔。1.7 恶性肿瘤部位边缘界限交搭跨越诊断 类目相同起源部位交搭跨越一个器官,贲门胃体腺癌C16.8。类目不相同起源部位交搭跨越一个系统,如胃、小肠腺癌C26.8;胃肠吻合口癌C26.8。起源部位确定,如食道下段鳞癌累及(侵及)贲门C15.5;食道鳞癌累及贲门C15.9;食道和胃、贲门一食管连接处癌16.0。2 恶性肿瘤主要诊断命名为Z编码规则,但诊断书写格式仍不变,第一是肿瘤,第二是“Z”编码书写格式。2.1 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后随诊检查Z08.-2.2 其他的医疗照顾Z51.-Z51.5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后姑息性医疗Z51.8其他特指医疗照顾Z51.4为随后治疗的准备医疗Z51.1恶性肿瘤术后化疗Z51.0恶性肿瘤术后放疗2.3 为特殊操作而与保健机构接触但操作未进行Z53.-2.4 植入装置的调整和管理Z45.-2.5 与恶性肿瘤有关的危险因素的预防性手术Z40.0,临床上称为去势治疗。2.6 其他手术的随诊医疗Z48.-2.7 可疑恶性肿瘤的观察Z03.- 可疑恶性肿瘤住院经各种检查已排除后出院。2.8 人工造口状态Z93.-,人工造口的维护Z43.-,手术后、放疗、化疗治疗后恢复期Z54.-。3 恶性肿瘤死亡如何选择主要编码化疗或放疗的病人在治疗期间死亡,选择肿瘤的为主要编码,也就是说恶性肿瘤病人伴有伴随病、并发病在治疗期间死亡,选择伴随病、并发病为主要编码。即呼吸循环衰竭之类情况不能作为主要编码。4 继发癌与转移癌、继发癌与伴随病、并发病如何选择主要诊断4.1 详细阅读病历,首先应明确就医的原因和目的,结合主诉以及治疗原则有关检查、出院小结情况确定诊断。4.2 医师撰写疾病诊断符合ICD-10规则,但是往往遗漏伴随病、并发病,主次不清。4.3 广泛转移癌的含义 广泛转移癌是指2个以上器官转移(不包括2个),多系统继发恶性肿瘤,恶性恶病质,未特指部位原发或继发性恶性肿瘤,如消化系统癌。C80这个编码不要滥用,使用时要符合以上内容之一。4.4 已发现是广泛转移癌已多次住院,住院前或后发现了新的转移灶并已治的,以新的器官或系统继发恶性肿瘤为主要编码。5 医师填写诊断不准确,影响了疾病编码准确性如贲门腺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病史描述2002.9.24市一院胃镜示吻合口复发,病理疑癌,2003.2.20在本院化疗,腹部CT示腹腔、后腹膜分别见3cm3cm4cm及2cm1.5cm4cm淋巴结肿大,患者拒绝化疗,自服达宁,近感腰背腹痛加重,而住院行姑息性放疗,腹腔、后腹膜淋巴结照射腹痛明显好转,主要诊断腹腔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C77.8。左上肺鳞癌伴广泛转移:这次以右肢肢体乏力伴头痛、偶有恶性呕吐,住院予甘露醇脱水、艾迪抗肿瘤及对症治疗头痛缓解,患者拒绝化疗。根据相关检查可诊断为左上肺癌、脑转移、右肾上腺转移、可疑骨转移。主要诊断应是脑转移C79.3。左下肺低分化腺癌广泛转移:病史描述左下肺低分化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化疗1个月后,这次治疗行放疗后,出现低热(38以下),2003.3.8CT、胸片示双肺内转移,2003.3.18诉胸骨后不适,与胸腔积液有关,多次行胸腔穿刺为血性胸水共抽出4100ml,涂片检查见癌细胞团,主要诊断胸腔转移C79.8。鼻咽鳞形细胞癌期:住院后行化疗、放疗、肝脏介入治疗。CT示肝内广泛转移灶,胸椎及左髂嵴处疼痛好转。颈淋巴结消失,但患者肝部病灶进行性增大,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病情恶化。以肝转移C78.7为主要诊断。恶性淋巴瘤术后放疗后皮肤反应伴感染:放疗后1周皮肤出现水泡基底红肿进行性肿大,水泡破溃后出现坏死,在入院后右腹股沟及大腿前内侧皮肤红肿、热痛、肿胀,呈 苔藓样改变,表面点片状糜烂,有黑色结痂,范围2025cm4050cm,整个下肢肿胀、疼痛,病理诊断右腹股沟NHL放疗后,局部边缘针吸涂片见幼稚淋巴细胞,主要诊断放射性皮炎伴感染L58.9编码。宫颈鳞癌术后肺转移术后盆腔、纵隔、胸膜转移:阅读病史,完成有关检查,准备再次化疗。患者前几次化疗中出现肝功异常及骨髓抑制,复查肝功明显异常,血红蛋白偏低不予化疗,以保肝、肝功能接近正常后出院。主要诊断药物性肝损害K71.9。右横突脑膜瘤术后皮下积液:入院先行皮下穿刺引流术引出清亮脑脊液,量较多,提出皮下积液为脑脊液外渗所致,且参与脑脊液循环。故予行腰穿引流术,并局部加压包扎后头部皮下积液吸收,其诊断应写手术后脑脊液漏G97.8。6 继发癌与“Z”编码如何选择主要编码贲门腺癌术后1年行“FDP”化疗已6个疗程,查CEA、CA199异常升高,胸及上腹部虽有淋巴结但大小形态值得进一步商榷,动态观察行免疫治疗。主要编码Z51.8并不是C77.8多个淋巴结转移。乙状结肠印戒细胞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第9次住院,病史中记录2002年10月开始出现右侧腰痛,ECT示右股骨大转子及股骨中段放射性浓聚,请上海教授会诊于全身化疗1周期。2003年4月又住院行化疗治疗,主要编码Z51.1并不是C79.5。贲门腺癌术后复发纵隔淋巴结转移化疗后:入院后行支持对症治疗,择期行胃镜检查,食道支架扩张术。胃镜示食道上段癌,食道腔堵塞内镜无法通过,同时也无法行支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