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之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历史试卷.doc_第1页
总复习之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历史试卷.doc_第2页
总复习之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历史试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复习之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35分)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C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20年2.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A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3.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D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白渠 D.灵渠4.秦朝时官方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D )A.隶书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5.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写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由于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A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 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C.窦宪率军出击匈奴 D.窦固率军出击匈奴6. 以下列举的历史上对重用人才的事例符合史实的有( A )商汤任用伊尹做大臣,治理国家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壮大实力 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发展国力 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使国家迅速发展A B C D7.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时期是( D )A.西汉 B.东汉 C.秦朝 D.魏晋时期8.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C )A.开创了“四诊法” B.创制了“麻沸散”“五禽戏”C.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 D.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9.西汉时用于播种的工具是( )A.水排 B.耧车 C.翻车 D.筒车10. 汉朝时期,从西域传入我国的作物主要有(C )石榴核桃水稻苜蓿粟A. B. C. D.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B.道教于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C.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D.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12.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D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13.在秦朝中央政府中,掌管监察的是( C )A.丞相 B.太尉 C.御史 D.皇帝14.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创办于哪一时期?( D )A.秦始皇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15.秦汉时期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科技成就是( C )A.九章算术 B.地动仪 C.造纸术 D.伤寒杂病论1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B )A、西周B、商朝C、春秋D、战国17. 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论著是( D )A、道德经B、春秋C、诗经D、论衡 18.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B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19.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D )A.孔子 B.王充 C.张衡 D.董仲舒20. 汉武帝时,大败匈奴的两位名将是( A )卫青 霍去病 窦固 窦宪A、B、C、D、21.与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无关的时间是( )A.208年 B.220年 C.221年 D.229年22.杜甫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说的政治家是( D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23.下列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是( A )赤壁之战 刘备称帝 西晋建立 孙权称王A. B. C. D.24.在三国时期,台湾地区被称为( C )A.东鳀 B.琉球 C.夷洲 D.扶桑2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D )A.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B.南方战乱较少C.南方自然条件好 D.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26.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B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氐族 D.羯族27.江南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也得到普遍推广的时期是( C )A.三国时期 B.西晋后期 C.东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28.前秦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 )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29.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下列哪种历史现象相关?( C )A.佛教兴起 B.民族歧视 C.民族融合 D.农民起义30.南朝时,冶铁技术进步的表现是( )A.用木炭作燃料冶铁 B.用水排鼓风C.用煤作燃料冶铁 D.灌钢法的采用3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C )A.改革鲜卑族人的习俗 B.为了统一江南地区C.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D.抑制豪强地主,发展农桑32.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C )A.数学著作 B.天文著作 C.农学著作 D.地理学著作3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作品中,被称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是( B )A.顾恺之的画 B.王羲之的书法 C.敦煌壁画 D.龙门石窟浮雕34.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有( C )女史箴图兰亭序洛神赋图云冈石窟的浮雕A. B. C. D.35.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哪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B )A.贾思勰 B.祖冲之 C.郦道元 D.张衡二、材料解析题(17分)36“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语,改穿汉服。”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推行的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这些改革有何积极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统治。历史上是怎样评价这位统治者的? 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37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曾著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上述材料中的内容反映了哪位科学家的成就? 贾思勰这位科学家生活在什么朝代?此材料节选自他的什么著作? 南朝。齐民要术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 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有重要地位38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名称。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什么时候?东汉末年。匈奴、鲜卑、羯、氐、羌。西晋后期(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北方战乱多(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生有何影响?(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3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材料三:东汉画像砖(见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 (3)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又是什么呢?推行这一政策的手段和材料一所指事件有何不同? (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和材料二又有什么联系?三、简答题(8分)40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并称“秦皇汉武”。你所在班级要举行一场题为“秦始皇和汉武帝谁的功劳大”的课堂辩论活动,正方立场是“汉武帝功劳大”,反方立场是“秦始皇功劳大”。你准备加入哪个代表队?请你写出能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理由。参考答案:1-37题答案详见课本。38(1)东汉末年;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五个中任意三个;西晋后期。(2)北方战乱。(3)影响: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4)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391)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2)“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争论。3)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不同点:它只是排斥儒家之外,持法家、道家等各学说的读书人。4)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发展。40正方:汉武帝功劳更大理由:汉武帝的功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思想的精华;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同西域的联系和交往,为西域归属中央政府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第一次鼎盛时期。反方:秦始皇功劳大. 理由:秦始皇的功绩:灭六国,结束春秋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