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堂堂清练习一、按原文填空1、表明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 。2、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他发出了 , , 的呼喊!二、杜甫名句填空。1、会当凌绝顶,( )。2、烽火连三月,( )。3、朱门酒肉臭,( )。4、出师未捷身先死,( )。 (七)课外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附学生习作两篇: (之一) 镜头一:深秋季节,北风呼呼地刮,咆哮着,怒号着,漫卷着地上的枯黄落叶。这时,有一位颓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的杜甫,站在刚下过雨的泥泞中。他右手拄着老树枝做的拐杖,左手里紧攥着几根茅草。他驼着背,头发散乱,脸上布满皱纹,皱纹很深,里面还夹着一些泥土,他的眼睛暗淡无光。 镜头二:他看了看旁边那简陋的没有屋顶的破房子,又看了看小河对岸孩童们正抱着茅草往树林里钻,不由地进入了回忆。昨天晚上,天气很冷,忽然又刮起大风,刮倒了屋外的菜架子,刮得门窗铛铛作响,一家人都被吵醒了。忽然,狂风将屋顶上那薄薄的几层茅草卷了起来,刺骨的寒风挤进了屋子里,把孩子们冻得哇哇直哭。老人只好用薄的不能再薄,旧的不能再旧的硬“棉被”给孩子盖好。这时,绵绵秋雨下了起来,冰冷的雨水淋透了全家人。他们能做得都做了,只有等待雨快点停。 镜头三:一阵凉风吹过,老人从回忆中醒来,他不断地叹息和摇头,脸上的皱纹更加紧锁着。一会儿他脸朝天空,自言道:“哎,像我们这样受苦受难的人还有多少,他们肯定比我们还惨!什么时候才能让每一个穷苦的人都住上风吹不破,雨打不漏的高楼大厦啊?如果真的能这样,我宁愿自己仍就在这里受罪!” 镜头四:太阳即将下山了,夕阳的斜光折照在那间破屋子上,几只乌鸦在枯死的树上嘶哑地叫着。哎!老人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之二) 镜头一:那是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秋风象魔鬼似得号叫着,虽不象寒风那样刺骨,但也足以让人浑身颤栗了。就在这一天,年老的杜甫辛辛苦苦盖起来的小茅草屋,被风刮得不象样子,屋顶上的茅草都被刮走了。他托着瘦弱的身体,到处去捡那些被吹走的野茅草。 但是村里的孩子比他抢先一步,抱着茅草跑进树林里。他只好上前去要:“好宝宝,把茅草还给我,爷爷给你们讲故事。”但那些孩子理也不理他,用眼瞟了他一下就跑了。气得老人浑身发抖,破口大嚷起来:“你们这帮小孩子,看我不找到你们家去”,就这样累得他气喘吁吁,唇干舌燥,只好倚着那磨得很光滑的拐杖,暗自叹息着。 镜头二:到了傍晚十分,风将近停了下来,但是天空乌云密布。本来就很昏暗的天空就显得更阴森了,雨也从天上倾泻下来。杜甫的老妻对他说:“孩子有病了,也没钱买药,这被子冷得象铁,叫孩子怎么睡啊!”他看了看孩子,那瘦小的脸上显得异常苍白,额头上冒出豆大的冷汗。这时雨越下越大,床头上已经没有干得地方了。 他独自倚在床头,心里也不知有什么感觉,自言自语道:“唉,都是安史之乱,让老百姓吃尽了苦头,真恨不得把安禄山、史思明一刀给劈了!什么时候到处都能建起高楼大厦,天下的穷苦老百姓不受风吹雨打。如果真有那一天,即使是只有我的房子破漏,受冻而死,我也甘心情愿!唉,可眼下如何是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的内容。2、培养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4、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学习重点: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2、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对重点词句的赏析理解,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学法指导: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 导入:1、 诗句接龙赛,活跃气氛,引出杜甫。2、 介绍杜甫以及背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范读,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2、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想像想象画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四、研读赏析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学生分成若干组合,根据学习提示进行合作学习。(2)找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反复诵读,读出感情。2、展示学习成果。3、各个小组分别汇报学习情况。(1)学习第一节诗歌。追问: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板书)秋风破屋 (2)读第二节,思考:群童为何抱茅?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板书:群童抱茅)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床头屋漏,雨脚如麻,渲染了暗淡愁惨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愁苦暗淡的心境。(板书:长夜难眠)(4)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 (广厦避寒)生:我渴望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由一个温暖的家,不要有风雨。师:那就是安得广厦好几间,大庇全家俱欢颜。合理吗?但是此时此刻,杜甫心里又想到了什么?那我们一起来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4、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五、拓展延伸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若时光车轮把杜甫带到现代,当他看到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变成现实,你觉得他会怎么想?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六、总结全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型攀岩赛事活动高级指导员职责分工方案
- 水利枢纽工程投资计划书
-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农化产品高效利用与管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年中国软件服务外包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人防地下工程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 市政管网改造后期管理方案
- 商业项目投资分析与风险评估模型
- 人力资源部门功能整合方案
- 2025河南新乡牧野区新东区社区医院多岗位招聘14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黑龙江大庆师范学院招聘实验技术岗位人员1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评估机构安全管理制度
- 高校资产管理十五五规划方案
- DZ/T 0132-1994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 T/CCAA 39-2022碳管理体系要求
- 2024年福建省化学检验员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附答案)
- 贵州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导则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无人机航拍与影像处理试题
- 2025版国家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 《202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管理指南》解读
- 工程样板引路管理制度范本
- 第二单元 影视金曲-《辛德勒的名单》《眺望你的路途》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