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衡速度与深度的钻石模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策略白红义张志安2010年06月24日16:01来源:新闻实践当下正处在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不远的将来,通过移动装置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很有可能超过通过桌面个人电脑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此前的桌面互联网时代已催生了门户、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等多种新型媒体形态,网络移动化则让互联网应用开始全面实时化,“它代表着五大趋势的融合(3G社交视频网络电话日新月异的移动装置)”。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尽管记者们努力缩短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滞,但受限于客观条件,记者处理的新闻永远都是已经完成式的。试想一下,一起突发事件发生时,5分钟内记者到达现场报道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在过去,这或许是一个无法想象的任务。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想象就有可能变成现实。在新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媒体的生产变革和行业转型已迫在眉睫,最现实也最容易突破的模式是“内容供应商”媒体选择成为内容供应商,向各种媒介形态的受众提供优质的、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内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正在走向实时报道为主的阶段。记者能够随时随地用手机发布消息,经过大量追随者的转发、信息交互者的参与,一条新闻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给广大受众,经过众多追随者的转发、更新、补充,事件的真相、意义、影响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得到阐发。可以预见的是,媒体的生产平台将全面转向互联网。新闻编辑部必须以此为中心,生产出可供各种媒介形态使用的新闻产品。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的变化,使得新闻编辑部的组织结构、角色及功能必须进行改造以适应新技术条件的变化。媒介生产环境的巨大的变化对新闻报道的速度和深度相应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旧有的新闻生产流程和报道机制进行相应的变革以便适应这种变化。自2005年以来,欧美报业开始启动以融合报道为目标的编辑部变革,其思路可以归纳为整合和改造两种路径。整合,是按照媒介融合的要求对原有资源进行重新组织,消除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之间的分割,实现资源共享。改造,对原有纸媒的工作方式进行革新,使之符合新的业务需求,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尽管欧美主流大报的探索从不同角度展开,但共同的趋势是使编辑部变成一个结构层级更少、组织网络化、并被赋予更大自主权的多媒体生产单位。当新闻能够在线生产时,可以更好地体现出速度与深度方面的优势。首先,新技术可以使得报道的传播速度更快,如目前对推特、微博一类的应用。其次,互联网可以投入几近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究某一新闻事件。与传统媒体必须考虑版面、频率等固定成本相比,在线新闻报道能够更加深入和广泛。新闻生产的“钻石模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新闻生产如何平衡速度和深度两方面的关系,兼具两方面的优势呢?美国学者保罗布拉德肖(PaulBradshaw)设计出一个新的报道模式,作为对倒金字塔结构的替代,他称之为钻石模型(TheNewsDiamond)。下面以一则新闻报道为例,说明一个以融合报道为核心的新闻编辑部如何在报道中兼顾速度与深度。第一步:快讯。只要记者或编辑意识到一件事情正在发生,就可以通过手机、无线网络等方式发出快讯。那些订阅文章或电子邮件更新的推特、SNS用户很快就能得到消息。如果率先报道一条重大新闻或独家消息,无疑会增强记者在新闻界的名声。而对一些不那么重大的新闻来说,记者可以在报道中增加一些个性化的内容,以吸引更多读者来看网站、报纸或电视节目。第二步:草稿。对报纸或电视节目来说,新闻的草稿显得过于粗糙,但却是完美的博客文章。发出快讯之后,记者可以贴出一篇包括新闻当事人、发生地和细节的草稿,一旦有新鲜的事实还可随时补充进文章。草稿可以让受到快讯吸引的读者继续留在网站上,而且随着文章在博客中的传播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并提升你的网站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理想的情况下,这种做法还能获得其他人补充或修正的细节,甚至提供新的线索,完善记者的报道。第三步:报道。这个阶段,草稿已经成了一个生产价值更高的新闻产品,可以在网上发布,也可以刊载到报纸上,在电视节目里播放,或者所有这些媒介形态都可采用。报道的发布时机则由报刊或广播、电视的生产流程来决定。第四步:背景。互联网的海量空间具有重要功能,可以容纳更多、更即时和更广泛的背景材料:这件事已经发生过多少次了?我在哪里可以浏览以前的报道?我在哪里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这个人或组织的信息?在哪里可以找到支持或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依靠的是互联网的超文本结构,它能够提供必要资源的入口,把可用的文件、组织和解释的链接集中起来供人浏览。第五步:分析/反思。在快速报道之后,记者应该进行分析,以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这可能意味着,记者可以从网上的知情者、受到影响的相关者那里收集到一些即时反应,获取途径包括自己的博客和论坛。比如,播客就非常适合公众讨论和辩论。第六步:互动。互动要求投资和准备,但能够以其他媒体无法采用的方式进行并通知用户,以及提供一个促使用户长期重复访问的“长尾”资源:一个Flash互动可能需要数天产生,但可提供超文本、视频、音频、动画与数据库引人注目的组合;一个论坛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收集和发布经验和信息的地方;一个Wiki可以更加有效地承担同样的功能;聊天室可以让用户直接访问新闻人物、记者和专家。第七步:定制。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包括订阅特定报道的电子邮件、文字或RSS更新,更高级的定制服务则可以采取数据库驱动的新闻,允许用户补充和反馈信息进去。从“钻石模型”展现的报道流程可以看出,每个环节几乎都以互联网为核心平台,记者与受众依托互联网进行着新闻生产的互动。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种互动的即时性、广泛性都将得到显著提高。在此过程中,记者在快速反应的基础上,逐渐逼近事件真相,既发挥了移动互联网的即时优势,又兼顾了受众对新闻事件深度了解的需求。布拉德肖认为,这一模式的提出反映了媒介环境的巨大变化:新闻从19世纪的“产品”变成了21世纪的“过程”新媒体下的“迭代新闻”。互联网的特点就是“迭代”,写点东西,放到网上,征求意见,不断完善。全能记者的素质要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业自身不得不面临着众多挑战。首先,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更高了,日报以天为报道周期,电视和广播以小时为报道周期,而在网络平台上,新闻正在以实时报道的方式传播;其次,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是负责传播新闻信息的专业人士,一般遵循的是从传者到受众的传播路径,而在网络平台上,新闻报道已经成为新闻从业者和受众共同参与的过程;再次,新闻报道的存在形态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媒体中的新闻从业者以一篇报道或一段视频为基本报道单元,而在网络平台上,新闻则以新闻流的形式存在,在一个新闻主题下,各种报道、评论、跟帖、数据库和相关资讯共同组成一个基本报道单元,里面可以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形态;最后,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习惯发生了改变,新一代受众更习惯于把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即便是获取新闻,他们也更乐于借助搜索引擎和RSS等定制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用户获取和定制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总之,技术的发展促使新闻业的传统做法和观念正在深刻变革,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体上看,他们要从技术和思维两个层面向“全能记者”进行转变。首先,技术障碍的突破。记者不再单纯地只为某一种媒体提供报道,而需要同时为纸媒、网络甚至电视、手机等多种平台提供报道。记者不再仅仅是文字记者或摄影记者,而同时具备文字、图片、摄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的操作能力,能够以多媒体融合的报道技能完成新闻的采集和制作。新华社记者朱玉认为,培养具备文字、图片、音频等多媒体采编技能的“复合全能型”新闻人,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她介绍,在一个全能记者培训班上,学员被要求借助照相机、笔记本电脑和专业话筒,在24小时之内完成包含一段文字、10张照片和2分半钟视频的新闻报道,最终24名学员中有22人按期完成了作业。其次,思维模式的转变。如“钻石模型”展示的那样,在移动新闻时代,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主要在互联网上展开,更加强调即时性和互动性。传统新闻人必须拥有新时代的互联网思维: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都要有不断拓展内容来源的意识,除了引入其他媒体的内容,更要注意吸收受众发布或提供的信息,借以完善媒体生产出的内容;再比如,通过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吸引用户上传信息和提供线索;同时,借鉴论坛、微博的特点,让受众能够在网站上实现彼此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本文是200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深度报道史(1978-2008):以新闻生产社会学为视角的研究系列成果,项目批准号:09YJC860005;上海市“新媒体与文化繁荣”创新基地、赵凯工作室系列成果。)注释:摩根斯坦利: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5日,来源:。王春枝:整合与改造:欧美报纸编辑部的融合路径,中国记者2009年第8期。PeterVerweij:MakingConvergenceWorkintheNewsroom:ACaseStudyofConvergenceofPrint,Radio,TelevisionandOnlineNewsroomsattheAfricanMediaMatrixinSouthAfricaDuringtheNationalArtsFestival,Convergence2009:15,75.PaulBradshaw:Amodelforthe21stcenturynewsroom,来源:。PaulBradshaw:Amodelforthe21stcenturynewsroom:pt1thenewsdiamond,/2007/09/17/a-model-for-the-21st-century-newsroom-pt1-the-news-diamond/李媛媛、柴焰: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的四个转向,声屏世界2010年第2期。朱玉:全能记者的素质,2009年11月25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座。巫伟:“报网合一”打造全媒体内容提供商,南方传媒研究2010年第23期。(作者:白红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志安,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传播学博士)钻石模型目录简介 一、钻石模型的基本概念 扩展对“钻石”的认识 二、正确理解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编辑本段简介钻石模型又称“钻石理论”,是对“国家竞争力”的规范解释,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M.波特(M. Porter),“钻石理论”重要之处在于说明了“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就在厂商的竞争力。波特十分重视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这意味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推进企业的国际化,不仅能增强厂商的竞争力,更重要的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 编辑本段一、钻石模型的基本概念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政府政策同样是一大变数,它不是决定性的,其作用的发挥需要以四大要素(四大要素的相互作用及配合)为基础。 编辑本段扩展对“钻石”的认识“钻石”不仅仅指的是单独一个企业或者产业,它有多种表现形式。 “钻石”可以是一家工厂或者企业,例如丰田、肯德基、海尔、微软、力拓等等 “钻石”可以是一项优质产业,例如,硅谷的网络服务产业、日本的汽车产业、意大利的奢侈珠宝行业、挪威的小型豪华游艇产业和破冰船制造业等等。 “钻石”可以是拥有强大生产力、持续盈利的行业或者集团公司的某个行政实体,小到村庄、乡镇、行政区,大到整个国家。例如,“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拥有华西集团公司,2005年实现307.9亿元的收入和年人均收入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S 21310:2025 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medicinal herbs
- 【正版授权】 ISO/TS 14812:2025 E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Vocabulary
- 【九江】2025年上半年江西九江市事业单位“才汇九江”招聘高层次人才37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公共营养师之三级营养师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张家界】2025年湖南张家界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人员4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课件
-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无机化学电
- 完璧归赵教学课件
- Brand KPIs for milk:Lac Del in Mexico-英文培训课件2025
- 2025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普及心理健康
- 2025届马鞍山市第二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脊髓损伤的护理课件
- 海尔冰箱BCD-210DCX使用说明书
- 生物膜技术革新:MBBR与IFAS工艺中功能性生物膜挂膜驯化的深入探讨
- 全国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大赛知识题(附答案)
- 202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笔试真题
- 心肺复苏课件
- 生物炭固碳机制-洞察及研究
- 药厂物料编码管理制度
- Q-GDW10250-2025 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